武秀昆
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由此可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如何实现和确保健康长寿,毫无疑问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2020年,一场来势汹汹,令人始料不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肆虐杀戮波及全国大部地区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极为深刻的教训。如果说2003年发生的那场SARS疫情让我们的教训深刻似乎还有情可原,毕竟那时无论从认知还是经验乃至方方面面的条件与今天相比都无法相提并论。
虽然今非昔比,但此次疫情的发生发展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出现并蔓延开来,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之大令人难以想象。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前车之鉴,亡羊补牢,在期盼尽快结束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的同时,需要我们深刻反思那些原本不该发生的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就是为什么没有及早认清新型冠状病毒的真实面目,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为什么直报系统、应急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致疫情发展到了如今无以复加的程度?
在庞大的病原微生物家族中,细菌与病毒对人类的侵袭和伤害最为严重,特别是病毒的能量屡屡生事、防不胜防。凡是因病毒引发的疾病都比较棘手,不但难以治疗,还传染性极强,其中许多病毒的致病特性都是两者兼有。如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皆使我们深切感受到病毒对人类的危害不浅。要知道,这只是自然界大约4 000多种病毒中仅5%的成员对人类所引发的疾病和伤害。
存在决定意识,认知改变行为。病毒的危害让我们知道对它不能轻视小觑,此次疫情的教训尤其深刻,究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事件级别的疫情长期销声匿迹使人麻痹大意是其一,捕猎滥杀食用野生动物导致病毒转换宿主诱发疾病是其二,别来无恙对新发传染病的识别判断能力不足是其三。然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反思现行体制在选人用人机制方面存在的弊端,如所谓的“专家”判断失误,某些官员失职渎职等。
世界上没有料事如神的先知先觉,也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既然如此,我们对待疫情防控工作就要老老实实、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把基础性工作全方位做好。
毋庸置疑,绝大多数人有病通常都会选择综合性医院看病就医。作为防控疫情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医院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投入使用后的运行管理都必须考虑疫情防控问题,无论是预检台、发热门诊、急诊科的设置布局,还是病人就诊的流程走向,以及通风排污的管道沟渠,乃至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要把预防传染病的因素考虑进去,尽可能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和疫情扩散的人为因素。
医务人员尤其是急诊科、传染科、呼吸科、消化科、重症医学科等有关科室的医生在疫情防控上责任重大。因此,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综合性医院在新员工入职的岗前培训和老员工的年度复训上,要把与新发传染病识别和疫情防控的内容纳入其中,常抓不懈,警钟长鸣,让所有人牢固树立疫情防控的意识和观念,并把佩戴口罩作为标配的工作行为模式。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长时间穿戴防护服的适应性训练。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国家重量级专家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堪称一言九鼎,一锤定音,大有天下安危系一人的英雄豪情。社会各界的期盼,党和政府的期待,非常时期的历史使命,使得那些在关键岗位上的国家级、国宝级专家在聚光灯下备受关注,虽然我们有容错机制,但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和差错!专家要名副其实,力排众议,才能在关键时刻堪当大任,力勉狂澜。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新发传染病所导致的疫情扩张蔓延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不可确定性。防微杜渐要一叶知秋,对孕育或萌芽状态的新发始发传染病要通过蛛丝马迹洞察秋毫,通过剥丝抽茧去伪存真,通过寻踪觅迹验明正身,继而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以便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力争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众所周知,传染病的演变蔓延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构成,缺一不可。当疫情呈暴发势态向燎原之势发展时,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进行果断干预。疫源地政府,特别是身居要职的主要领导要当机立断,以舍我其谁也的大无畏气概壮士断腕,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用牺牲局部利益来换取更大利益,通过采取封城断路,停工停产,关门歇业,居家隔离等一系列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全体人群的伤害。
吃一堑,长一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导致的疫情是建国以来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可想而知。原本不至于此的疫情带给我们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深思反思,绝不能在事后文过饰非,不了了之。在大张旗鼓讴歌那些抗击疫情战役中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和感人事迹的同时,绝不能掩盖所存在的问题。否则,类似的悲剧还有可能重演!
事件的发生,事物的发展,有时的确难以预料,但并非一切都不可掌控。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履职尽责,竭尽所能,把该做好能做好的工作都做好了甚至能超水平发挥做到了极致。特别强调,在疫情防控上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呵护生命,敬畏病毒,否则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为纸里包不住火!迟疑麻痹,犹豫不决将错失稍纵即逝的良机;试图掩盖,心存侥幸则会酿成追悔莫及的大错!
在疫情防控上,意识、认知、概念和定义至关重要。必须明确,发现疫情与控制疫情要连为一体。我们防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不单纯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为当下季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种病症同时高发,在初始症状上有时很难区分。故在疫情防控上应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不仅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为有些感染者在潜伏期还没有发病或始终不发病就能传染他人。
“可防可控不可怕”这句话具有由此及彼的因果关系,不可怕的前提是可防可控。换句话说,当不可防、不可控或难防难控时往往就是可怕的!同样如此,三早要有条件:早发现,如何早发现?早隔离,如何早隔离?早治疗,如何早治疗?不是简简单单的说说而已,无论是从公共卫生角度,还是院前急救角度,乃至临床医学角度等都应有与之对应、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和要求。看到、想到、说到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做到并且做好。
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居家隔离是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我们必须清楚居家隔离和居室隔离的区别及寓意:前者很大程度是指这家人都是从疫区或外地回来需要全家一起集体隔离,后者是指这家人其中的某个人从疫区或外地回来,此人需要居家并居室隔离,使其独居一室单独隔离,既不能影响外人,也不能影响家人。所以,居家隔离和居室隔离虽一字之差,但所指和意义不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疫情传播与人员流动、交通工具、毗邻地域等因素有关,故有“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之说。从疫情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看,武汉处于爆发期,湖北处于流行期,而其他省份基本处于流行前期。透过现象看本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目的是为了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用战略思维和全局视野下好全国一盘棋,挑战不可能,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总体战。
迄今为止,还有一个与疫情有关的重要问题悬而未决,那就是病毒变异问题,因为这涉及疫情发展趋势这个备受关注的焦点核心。病毒变异往往带来生存能力、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对宿主及人群产生相应的影响。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coronavirus)家族中的新成员,与其他冠状病毒相比具有同源性和相似性,但其随着生存环境变化,继而就有可能发生新的变异,从而使传播方式和致病能力发生变化,具体表现至少在生存性、传播性和致病性这3个方面。就目前而言,基本共识没有变化,问题是整个新型冠状病毒家族都没有变异?还是在个别人、少数人体内发生了变异?否则,传染力极强的“毒王”从何而来?又该如何解释呢?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是防控和阻击疫情的重要一环。在对这一疾病没有完全了解和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通过辨证施治,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上讲,中药清热解毒、扶正固本、润肺祛痰等一系列方剂都对不同的新冠肺炎病人有相应的治疗效果。2020年1月15日到2020年2月19日这1个多月内,诊疗方案已修订到第六版,体现了在提高认识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党的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无论做什么,毫无疑问人的因素都是第一位,疫情防控工作也是如此。重中之重的干部队伍建设很大程度取决于用人导向和选人机制的科学化, 队伍的专业化和干部的高水平两者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失。知易行难,凡事不仅要有好的愿望,还要有好的结果。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上的人必须具备应有的基本要求、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是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需要注意的是,决策层的理念及意志要成为管理层的认知及落实和执行层的悟性及行动。
时间不可能倒流,但历史有可能重演。温故知新,痛定思痛,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纵观近代史,内忧外患使得祖国母亲伤痕累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我们始终如一的祈盼。在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东方,改革开放硕果累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可能不用“多难兴邦”来促进。在疫情防控上,争取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是最好的选择,卫生系统、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责任重大,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