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兵
(重庆市江津区珞璜中心卫生院 重庆 402383)
腹股沟疝的发生一般与腹壁薄弱以及腹内压升高等情况相关,可观察到患者的腹腔内脏器往外突出至皮下,发病早期突起的肿块较小,患者常自觉轻度坠胀感,病情持续发展会造成肿块不断增大,致使患者产生较强的疼痛,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1]。目前,腹股沟疝的治疗主要是采用疝修补术,目的是修补患者腹股沟部位的缺损,回纳突出的脏器组织,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疝修补术较多,获得的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术式,为了解该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本次对我院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该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选择我院2019 年1 月—12 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47 例为对象: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版)》[2]中的诊断标准;(2)智力和听说读写能力正常,具备与人正常沟通的能力;(3)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脾肺肾等重大脏器功能障碍或器质性损伤的患者;(2)存在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史、家族史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善,依从性欠佳的患者。47 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 ~76 岁,中位年龄为58.6 岁,平均年龄(58.8±5.2)岁,病程2 个月~8 年,中位病程为3.5 年,平均病程(3.5.0±0.7)年。
无张力疝修补术:选择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为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切开腹外斜肌肌腱处,切口大小根据患者情况及疝大小,寻找到疝囊位置;将精索慢慢游离,随即把补片放在精索后方,保持补片和腹横筋膜表面贴合;给患者间断缝合补片,将补片和腹内斜肌、腹股沟韧带与横肌腱弓等组织缝合,操作完成后缝合切口。
观察患者的围手术治疗情况,主要是测量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测评,工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0 ~10 分,依患者的主观感受选择对应分值,得分高表示疼痛程度严重。
评估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参照《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版)》中的评价标准,优:腹股沟疝均消失,修复成功,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良:腹股沟疝明显回纳,修复完整,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差:腹股沟疝修复效果欠佳,生命体征波动大。
随访2 个月了解患者的切口感染、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47 例患者均经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术中平均出血量(23.9±5.3)ml,平均手术时间(34.5±4.3)min,术后VAS评分(2.0±0.5)分,术后平均恢复时间(3.2±1.0)d,平均住院时间(2.5±0.7)d。
47 例患者术后恢复达到优标准的29 例(61.70%),达到良标准的17 例(36.17%),达到差标准的1 例(2.13%),随访未见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血肿等并发症,1 例(2.13%)患者出现尿潴留,但并未给患者进行特殊干预,大约2~3d症状自行消失,未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造成影响。
无张力疝修补术为属于新型疝修补术,主要是采用人工生物材料,以补片的形式强化患者腹股沟管后壁,治疗操作不会对患者腹股沟处的正常组织解剖结构造成较大影响,且修补操作层次分明,疝修补后并不会导致周围组织产生较大张力。李春阳等[3-4]指出,无张力疝修补术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之处,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操作仅需较小的创伤,患者术后承受的痛苦轻,病情可以尽快得到恢复。
本次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由于创伤小,所以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亦短,VAS 评分亦低,病情恢复优良率也高,仅1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但情况大约2 ~3d 自行消失,并未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李辉[5]指出,不同方式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存在差异,病情恢复效果和修补材料、手术操作等情况相关。所以本次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术中强调对补片的准确固定,确保固定合理稳定,保证患者术后能尽早下床活动,促进其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