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武器装备思想探析

2020-12-03 05:08彭洲飞黄筱媛
军事历史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集人民军队军事

★彭洲飞 黄筱媛

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消灭敌人、赢得战争的重要力量,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坚实基础。毛泽东对此有着深刻认识和重要判断,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武器装备思想。在其领导下,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经历了从“小米加步枪”到飞机坦克加大炮,从缴获购买仿制武器到自主研制尖端武器,从人力骡马队到半机械化再到机械化的革命性蜕变,为赢得战争胜利和保卫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一、科学的武器装备认识观

毛泽东始终从哲学和战略的高度认知武器装备的本质属性,科学分析其内在的价值功能,提出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为人民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树立了宏伟目标。

(一)武器装备的根本功能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军事上的第一要义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这一重要原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从战略到战役战术以及武器装备的各方面。毛泽东认为,武器装备的价值就在于实现军事功能,即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军事价值是武器装备的根本属性,它涵盖整个人类武器装备发展史。毛泽东论述到,无论是冷兵器、热兵器,还是核武器,“武器虽然有变化,但是除了杀伤的人数增多以外,没有根本的不同”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7页。,武器装备作为战争工具,其根本目的就是为战争胜利而服务,最大限度消灭敌人,最大努力保存自己。为了突出武器装备的军事价值,毛泽东认为,既要发挥武器的进攻性功能,也要发挥其防御性功能,还要发挥其潜在威慑功能。他形象地论述到,“轰炸机、机关枪、远射程炮、毒气,是矛的发展;防空掩蔽部、钢盔、水泥工事、防毒面具,是盾的发展。坦克,是矛盾二者结合为一的新式武器”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10页。。进攻性武器是消灭敌人的必要手段,处于主要地位;防御性武器是保存自己的辅助手段,处于第二地位。但是,“战争实际中,虽然许多时候以防御为主,而在其余时候以进攻为主,然而通战争的全体看,进攻仍是主要的”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10页。,进攻是为了直接消灭敌人,同时也为了保存自己,而防御则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为此,发展武器装备要优先发展进攻性武器,其次是防御性武器。毛泽东还认为,要注重发挥武器装备的军事威慑效能,这既是武器装备价值最大的彰显,也是军事战略指导的最高艺术。高精尖武器是最强悍、最具威慑性的装备。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抵抗一切敌对势力的威胁,保障国家安全,毛泽东认为,人民军队必须掌握原子弹、氢弹、导弹等尖端技术才能震慑强敌,使其不敢轻举妄动。1956年,他指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65页。。1958年,他再次强调,“还有那个原子弹,听说就这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74页。,反复强调要多抓快抓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二)武器装备是战胜强敌、赢得战争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对人与武器辩证关系的经典论述,强调既要注重人的因素,也要重视武器的因素,始终坚持人和武器的紧密结合。毛泽东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④《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297页。。这一重要判断包含三层重要指向:1.人是决定因素,“战争的胜负主要决定于人而不是决定于物”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75页。,要坚决反对“唯武器论”,反对“武器是第一,人是第二”的机械唯物论。毛泽东鲜明指出,“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87页。,离开人民斗争的原子弹是纸老虎,战争的伟力根植于人民群众。2.武器是重要因素,要坚决反对“唯心论”,要客观分析敌人的强大军力、先进技术,充分认识武器装备的重要价值。1943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中分析指出:“日本法西斯对于美国在一年中制造飞机十二万五千架,坦克十二万辆,大小军舰二千艘与船舶二千万吨的生产计划,表示极大恐慌,正是自然的道理。”⑦《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页。美国强大的军事装备是战胜日本军队的重要条件,武器“成为战争基础的物质力量”⑧《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9页。。他强调:“只要我们共产党的队伍是整体的,步调是一致的,兵是精兵,武器是好武器,那末,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能被我们打倒的。”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2页。3.人和武器要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武器的最大价值。毛泽东深入探索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规律,立足人民军队现有武器装备,发挥“有什么枪打什么仗”的作战艺术,指导人民军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功实现“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创造出人和武器完美结合的制胜奇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极为重视“迅速改变红军的技术条件”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17页。,发出“学会与提高新的军事技术”⑪《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342页。号召,强调“军事技术的提高,这一任务的解决,在战争的规模日益扩大,在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队日益采用新的军事技术的面前,对于我们是绝顶重要的”⑫《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342页。。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了武器装备的重要性,反映出毛泽东重视武器、发展装备的思想认识。

(三)武器装备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条件。作为军事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武器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基本要素,部队建设发展的物质保障,巩固国防的强大后盾。从红军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把武器装备视为军队建设的重要方面,领导人民军队逐步提升军事技术水平。这一重要思想贯穿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敌人的冲锋枪、大炮等武器相比,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红军大都是汉阳造步枪、撅把枪、八音枪、土炮等简陋武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武器装备配备率不足40%,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八路军……首先是技术装备不如敌人,也不如某些友军,这是八路军的基本缺点,也是中国军队的一般缺点。因此如何加强技术装备以便战胜敌人,成为八路军在抗战新阶段中的严重任务”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445页。。毛泽东强调,要“在战争的过程中……使中国军队的装备逐渐加强起来”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43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武器装备现代化视为强大军队的重要标志。他认为,军队到了建军的高级阶段,也是掌握现代技术的阶段,“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技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37页。。在其领导下,人民军队大力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逐步建立起现代化陆军、海军和空军,为巩固国防夯实牢固基础。

二、实用的武器装备管理理念

毛泽东极为重视武器装备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不断强化爱护武器教育,科学制定管理法规制度,设置管理组织体制,形成符合中国战争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管理理念。

(一)指导红军开展灵活多样的武器保障工作。毛泽东既从政治高度论述“枪杆子出政权”,也从管理角度强调“枪杆子保障工作”。他十分关注红军枪支简陋、保障困难、来源匮乏等问题,要求军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筹集装备,开拓武器供应渠道,努力满足一线部队的战斗急需。1930年,中央军委在《中央关于成立红1 军及军事工作的指示》中指出,“武器主要是从斗争中得来,但制造、修理以及购买一样的要注意建立”④《后勤工作·文献》(1),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第34页。。这意味着,除了战场缴获武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红军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保障武器供应:1.购买武器,主要从汉阳等兵工厂购买“六九式”步枪,后来由于国民党的封锁,武器购买受限,只能转向从国民党逃兵以及其他渠道手里购买“二手枪”。2.修理武器,为了延长枪支使用寿命,红军努力提高武器的修复技术能力。井冈山时期,茅坪修械所设法从各地调集武器技术工匠,利用简单设备维修各种武器,及时供给一线战场。3.自制简单武器,随着军械所技术能力的提升,人民军队不仅能修复各种武器,还能制造梭镖、大刀和鸟枪,甚至能制造单响枪和松树炮。此外,在非常时期,毛泽东领导部队创造性开展子弹收集工作,节约使用弹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革军委和中央政府财政部多次颁布“训令”“命令”,开展收集子弹壳运动,利用现有铜、铁、锡等材料翻造复装子弹,努力增加子弹供应量。中央苏区还成立枪支器材收集突击队,两个月内收集了子弹87792发、子弹壳10305斤、铜59283 斤、铁75520 斤、锡26431 斤⑤《后勤工作·文献》(1),第374页。。上述实用管用的武器保障方法,有力支援战斗部队的武器供应,同时也为自主研制武器,设立兵工厂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不断教育官兵爱护武器装备。毛泽东历来强调,要教育部队官兵爱护武器装备,加强武器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各种武器装备处于良好状态,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军事价值。1948年,《中央军委关于节约使用弹药致中央工委、各野战军、各军区首长电》中命令部队,“深刻了解各种武器效能,并科学计算与组织火力,确实注意节省弹药。在战时,遵守射击纪律,不随意打枪打炮。在战后,不借试枪试炮为名,浪费弹药”⑥《后勤工作·文献》(3),第338页。。1952年,毛泽东在《军委关于纠正放松军事教育和纪律废弛现象的指示》中着重分析批评军队存在的装备管理松懈问题,“长期存在的对于武器和装备的保管与爱护的不注意和不认真”⑦《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69页。,严重影响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和部队管理。检查部队工作时发现,有的单位清洗子弹袋,却连子弹一起放到锅里洗;有的单位连枪炮的口径和正确瞄准的要领都忘记等问题。为此,毛泽东严厉批评,“军事教育和军事纪律普遍放松,因此,产生了部队生活散漫,技术降低,体力减弱和严重的损坏武器、装具、马匹等现象,这一方面是严重地不应该的,是必须立即纠正的”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9页。。

(三)逐步强化武器装备正规化管理。正规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集中体现,武器装备管理必须要有一整套科学组织制度。毛泽东认为,要使全军具有现代化装备,掌握现代技术,必须“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而首先又应该是从教育训练上来培养的那种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4页。。按照毛泽东“五统”“四性”要求,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管理逐渐走上正规化道路。在管理制度方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制度欠缺、管理失控,红军军械工作一度处于混乱状态,匿藏、盗卖、遗失、损坏武器装备等情况时有发生。随着装备由简单而趋于复杂,由落后变为近代化,对武器弹药的收发、保管、运输与补充,在争取战争的最后胜利的意义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作条例(草案)》中指出,必须“加强军械部门的机构与军械工作的领导并树立各种正规的工作制度”③《后勤工作·文献》(3),第809页。,人民军队要“建立保管制度”“军械仓库建设制度”④《后勤工作·文献》(3),第590~591页。等。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人民军队探索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条令条例、规则制度,如《军械工作概则》《军需工作概则》《运输工作概则(1948年)》《军械工作条例(1949年)》《陆军被服装备标准(1949年)》等等。在组织机构方面,三湾改编时,红军后勤机构就设置辎重队,此后增设军需处、军械处和留守处等机构专项负责武器保障事宜。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人民军队逐渐健全武器装备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定位,统一全军军械工作。1939年,中央军委成立后勤部,此后后勤部下设供给部、兵站部、工业局等部门负责武器装备的生产供应、采购修理、运输保管、研制规划等工作,并制定颁发一系列军队装备规章制度和法规文件。1948年,在总后勤部设立军械部门;1953年,成立总参谋部兵器装备计划部,负责全军装备计划管理工作;1977年,成立中央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等等。自此,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管理组织体制、法规制度、研制生产、采购维修等工作日趋完善,为军队装备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三、正确的武器装备建设方针

建设一支掌握先进武器的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制定出科学正确的武器装备建设方针,指导人民军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发展道路,经过引进仿制、自主研发、高尖突破等阶段,实现了武器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一)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原则。毛泽东始终强调,武器装备要坚持自力更生创新创造,掌握核心技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武器装备建设质量。建军初期,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缺乏来源,积极争取外来援助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在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关系方面,毛泽东始终把自主生产制造摆在首位。1927年,湘赣边区政府在茅坪步云山庵创办第一个枪支修械所;1931年,在中央苏区建立官田兵工厂,进行简单的武器弹药翻造和制造。1937年,毛泽东关于设兵工厂造枪等问题致电周恩来等强调,“我们必须在一年内增加步枪一万支,主要方法自己制造”⑤《后勤工作·文献》(2),第18页。。1939年,人民军队第一支自制步枪在延安窑洞里诞生。1948年,《中共中央工委关于兵工建设的总方针》指出,“我们的兵工建设方针,是以自力更生为主,但不忽视可能争取的外援,照顾目前需要,实事求是”⑥《后勤工作·文献》(3),第307页。。抗美援朝战争前后,苏联的援华武器装备快速改变了人民军队装备落后状况,极大地促进了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1956年,聂荣臻在给中共中央的《加强我国研制导弹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为辅”①《聂荣臻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395页。的方针,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成立国防工业领导机构,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遵循引进吸收、自主研发、自立生产的原则,迅速形成了中型坦克、喷气式战斗机等装备仿制和研制能力,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逐步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武器装备体系。

(二)坚持“尖端武器常规武器同步发展”原则。毛泽东认为,武器装备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尖端武器研制突破,一手也要抓常规武器建设发展,两者不可偏废,两者都要硬。站在世界军事革命的前沿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毛泽东毅然作出发展核技术的重大决策,“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②《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第100页。,对待核事业必须“一年不是抓一次,也不是抓两次,也不是抓四次,而是抓它七八次”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74页。。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两弹一星”研制工作取得辉煌成就,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同集中力量发展尖端武器相比,毛泽东同样看重常规武器的高质量建设,他指出,“我们发展核武器,不能因此否定常规武器。洋的土的要结合,常规武器加特种武器”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七十年》,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第526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能够仿制生产56 式枪械、歼5 战斗机、59 式坦克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自此,中国常规武器研制进入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自主研发时期,逐步实现武器装备建设国产化、体系化和制式化,大大提升了国防实力。

(三)坚持军民结合原则。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蕴藏着巨大力量,要善于从地方、民间寻找和借助资源,帮助人民军队建设装备,研制高端武器,发展兵工事业。1942年,毛泽东就指出,“厉行‘军民兼顾’的原则,军队、党部、政府的经济活动应与人民的经济活动取得协调”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94页。,武器装备发展要兼顾“军需和民用”,要积极发动人民群众支援支持武器装备生产制造工作。1948年12月,朱德在全军军工、军械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也指出:“可大量发动群众替我们做,甚至做炮弹零件,不但可以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正确地扶持民间工业。民间工业应该好好搞,使其向上发展”⑥《后勤工作·文献》(3),第585页。。在指导新中国国防工业建设中,毛泽东指出,要“学两套本事,在军事工业中练习生产民用产品的本事,在民用工业中练习生产军事产品的本事。这个办法是好的,必须如此做”⑦《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306页。。

猜你喜欢
文集人民军队军事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中国民协在京召开《白胜文集》出版座谈会
日本文化里的《白氏文集》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人民军队赞
迎“春”冰心
雏鹰从这里起飞——记人民军队第一所航校
《郭汉城文集》简介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