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玲
东汉末年,皇室衰颓,地方豪强趁势而起,相互混战,最终演变成魏蜀吴三国分立割据的局面。这一重大历史转变过程,也是战略家辈出、战略思想兴盛的时期,诸葛亮的《隆中对》和《出师表》就代表了当时战略思想的新发展。《隆中对》是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初会时,诸葛亮基于战略分析进行的战略“谋局”,体现了其对当时天下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卓越判断。而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将隆中制定的战略计划付诸实践,特别是在蜀吴决裂、刘备病故的不利情况下,以《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表明矢志北伐、统一中原的决心和准备,是在战略局势不利的背景下的“挽局”之举,打下了诸葛亮“人谋”思想的深刻烙印。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沂南县)人。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任太山郡丞,在诸葛亮幼年就逝世了。当时,诸葛亮叔父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跟随叔父来到了豫章。后因东汉朝廷选派朱皓代替诸葛玄之职,诸葛玄就投奔旧交荆州牧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隐居十年,“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①《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1页。。长期的隐居生活使得诸葛亮能够专注于治国用兵之道,通过观察时局变化和各军事集团的力量消长情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战略思想,并以素怀大志和富有远见卓识而享盛名,这可以从时人的评价得到印证。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可枉驾顾之。”②《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第912页。名士司马徽(字德操)亦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③《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第913页。按照中国文化中龙凤图腾的内涵,时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证明其才能是明显高于其他人的。
官渡之战后的时局转换和发展趋势,是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大背景。东汉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战,奠定了中国北方军政大局。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基本统一了北方。随后,曹操乘官渡之战余威,集结水路大军,浩浩荡荡向南进发,图谋突破长江险要实现全国统一。此时,能够对曹操构成威胁的势力已然不多,比较重要的是雄踞江东的孙权、长期占据荆州的刘表和盘踞益州的刘璋,后两人都是汉室宗亲。刘备从汉灵帝末年讨伐黄巾军起家,也加入到诸强争霸的行列中,只是苦于力量弱小,寄人篱下。先是投奔徐州牧陶谦,屯驻小沛,兵力不过万人。因受到吕布的攻击,刘备又投奔了曹操。“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①《三国志》卷32《先主传》,第874页。这一期间,刘备颠沛流离,就连妻子也是先后两次被吕布所虏。后因参与反曹,建安五年(200)在曹操的打击下再遭败绩,这回连妻子和大将关羽都做了俘虏,刘备本人投奔了曹操的死对头袁绍。此后不久,发生了官渡之战,刘备再次逃亡,投奔荆州刘表,屯兵新野,后为刘表所猜忌。就是在这个时候,困顿狼狈中的刘备到隆中求见隐居待出的诸葛亮。建安十二年(207),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前去拜访诸葛亮,“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②《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第912页。。第三次拜访始得相见,诸葛亮在隆中草堂提出了对时局的观察和应对之策,此即《隆中对》。凭此,诸葛亮取得了刘备的绝对信服。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整个战略形势,认为曹操军事上拥有百万之众,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以与其争锋;孙权在江东的统治已经营三代,国险民附,只可争取为外援而不能试图消灭他。除去曹、孙两家,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璋都是位置险要而治理不善,刘备可取而代之,一方面可自立一方,即“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另一方面,可顺时应变,在时机成熟时完成统一大业,即“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③《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第913页。。其战略要点是首先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站稳脚跟,外结东吴孙权集团、内部加强政治经济建设,抗衡北方曹操集团的强大威胁,再徐图霸业统一中国。也正是因为刘备集团执行了诸葛亮在隆中形成的军事战略方针,推动了曹刘孙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然由于刘备集团自身实力与环境变化等多重原因,打败曹操统一中国的最终目标没有实现。由隆中会面始,诸葛亮一生都在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实现他所提出的战略目标,这种“人谋”实践对于理解诸葛亮的军事思想和军事作为至关重要。赤壁破曹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占据荆州,进图益州,攻取成都以为基业。建安二十六年(221)刘备在成都称帝,“亮以丞相录尚书事”,负责军政事务。由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蜀汉章武三年(223),刘备病亡,临终“托孤诸葛亮”。此后诸葛亮辅助蜀后主刘禅,上《出师表》北伐曹魏,继续谋划践行其在隆中制定的战略目标。
(一)夺取荆州以为根基。建安十二年(207),刘备正值新败,遭受曹操集团的军事打击仓皇南逃,依附刘表屯兵新野,处于寄人篱下、朝不保夕的困难境地,因此首要任务是谋划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初次见面,刘备就道出了在“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的危局下自己的打算和苦闷:“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④《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第912页。针对刘备的苦闷,诸葛亮先是用曹操打败袁绍的例子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强调要实现以弱胜强、后来居上,更重要的是人的战略谋划和积极作为。这种“人谋”思想的提出和实践,是理解诸葛亮的整个政治军事生涯和后期蜀国战略取向的一把钥匙。接着,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当时的战略局面和各方力量对比,以此为据来寻找徐图发展的空间,并提出了具体的战略实施计划:第一步要先占据荆州这个长江咽喉、东连西通之地,解决根据地和落脚点的问题,缺乏稳固的根据地也正是处于颠沛流离之际的刘备的一大心病;第二步是要西取益州,与荆州互为依托,成鼎立之局;第三步则是要在内修政理、外结孙吴的基础上,待形势有利时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击,统一全国。恰逢此时刘表集团内部产生了矛盾,给了刘备集团实现第一步计划的机会。刘表因“后妻之言”喜爱小儿子刘琮而不悦长子刘琦,刘琦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外出避祸,去江夏做了太守。建安十三(208)年刘表卒,局势就变得混乱起来。先是刘琮在曹操大军进逼下“遣使请降”,曹操占据了荆州。刘备不得不在曹操大军追逼下率众南行。危局面前,诸葛亮请使东吴,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曹。正是在诸葛亮和鲁肃、周瑜等人的努力下,孙刘联盟在困局的压力下终于建立起来,随后赤壁大败曹操,刘备也获得了荆州这个重要的立足之地,实现了战略目标的第一步。
(二)赤壁之战后谋划鼎立之局。赤壁大战后,曹操引军回到了邺城,刘备趁机占据荆州。“备乘吴军正与曹仁相持于江陵之际,即迅速掠略取江南之地,以为立足。旋又利用孙权之弱点而尽收荆州诸郡,手段之迅捷,诚不失为枭雄之俦也。”①台湾“三军大学”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第4 册,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第134页。刘备集团占据了荆州及江南四郡,可谓是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但荆州地理位置虽然重要,却是处于长江中游的四战之地,水路、陆路皆易受到攻击,所辖地域又有限,要作为徐图霸业的基地有很大的局限性。正如王仲荦先生所指出的,“刘备取得江陵之后,荆州的地盘还是太小了,北有强敌曹操,东受孙权威胁,这是一个四战之地,不可能长久这样存在下去,只有向割据势力较弱的一环——益州去发展”②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70页。。因此《隆中对》提出的西进战略,即占据益州、荆益相倚的战略计划就是势所必然了。从地理位置上看,“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③《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第912~913页。。而从当时的可能条件来看,刘璋在益州统治不力,又有北面的张鲁相威胁,这就为刘备从外部介入提供了机会。而一旦夺取了益州,也就能够利用其物产丰饶、地形险峻的优势,保持赤壁之战后孙刘之间的联盟关系,安抚周边的少数民族,以此来牵制和抗衡北方的曹操。有了稳定的局势作保障,就可以加强内外建设,增强国力和军事实力,为统一战争做准备。此时,刘备集团是清醒的:一方面要在荆州站稳脚跟后图谋西进取蜀,另一方面还要提防其他集团觊觎蜀地,此时曹操新败,各争霸诸侯也都兼并的差不多了,最有可能与己竞争蜀地的也就只有东吴孙权了。
此时孙权对于大战后刘备集团扩军占地起了防范之心,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进妹固好”,将妹妹嫁给刘备巩固联盟关系,另一方面既然不能“越荆有蜀”,那么就遣使与刘备相约共击刘璋,制造占据蜀地的机会。于是,孙权派遣使者对刘备进行游说:“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④《三国志》卷32《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第880页。如果让孙权以讨贼拒曹为由出兵染指益州,那就动摇了蜀国的根基,诚如荆州主簿殷观所说:“若为吴先驱,进不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⑤《三国志》卷32《先主传》,第880页。刘备和诸葛亮对东吴的要求委婉地予以拒绝:“益州民富强,土地险阻,刘璋虽弱,足以自守。张鲁虚伪,未必尽忠于操。今暴师于蜀、汉,转运于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虽有无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议者见操失利于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⑥《三国志》卷32《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第880页。孙权见商量不成,就派遣孙瑜率水军驻夏口。刘备集团也做了相应部署,在孱陵(治今湖北公安县西南)、江陵(治今湖北江陵县)、秭归(治今湖北秭归县)等地重兵布防,双方形成了军事对峙局面,孙权知道要是硬来势必引起战争破坏联盟体系,给随时可能南下的曹操以可乘之机,于是不得不放弃了。在抵制了外来的竞争后,刘备要攻取四川就易如反掌了,只需等待时机和借口即可。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因为受到张鲁的军事威胁,特意派遣法正来迎接刘备入川。趁此机会,刘备进入益州,攻占成都。
(三)据上游之地而谋全局。中国地理走向呈西高东低、归流入海之势。四川和关中地区据有黄河、长江上游,攻时可东出南下北进、守时可依托险要地形,自秦汉始历来是兵家要地。但这一地区受地形和物产的局限,要长期维持偏安政权,却是很困难的。“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①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序》,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094页。四川江河水系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被称为“天府之国”。特别是秦汉以后,北人南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开发,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性也随之上升。诸葛亮知道,赤壁之战后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无论是所处战略位置还是整体实力刘备集团都处于下风,需要向长江上游的四川地区扩展势力,而一旦据有了四川就可以凭险据守伺机东出,加之荆州的水上便利,可保攻守行动自由。一旦天下有变,则可从荆州和秦川两个方向出击,进取中原,统一中国。这里可以看出,要想最终实现两路齐出统一中国的目标,还是要有外部局势大的变化才可能的,这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了。以诸葛亮的睿智,他不可能不知道荆州、益州两地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才要跨有荆益,互为支撑,控制长江中上游。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分析说,以蜀国所处的战略位置和实力而言,仅能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难有徐图天下的发展。但诸葛亮的志不在建立和维持一个割据政权,而是坚信“人谋”的力量,一定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因此才极力巩固与长江下游孙权的联盟,以此作为对抗北方政权的关键,这也就能够解释后来多次北伐中原的原因。
最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他制定的三步走战略前两步是比较成功的,但第三步在实施中出了大问题。一是关羽在镇守荆州这一要地的过程中出现纰漏,不但没有夺取襄阳和樊城,反而使脆弱的孙刘联盟归于解体,孙权夺取了荆州。二是关羽被杀后刘备急于为其报仇举兵伐吴,结果在猇亭(在今湖北宜都市枝城镇北)为吴军所大败,元气大伤,此后仅能自保。此后的诸葛亮不得不以攻为守,连年北伐。
夷陵之战后,刘备败退白帝城,病故于此。根据刘备临终遗言,刘禅继位,诸葛亮以丞相之职全权辅政。先主托孤,使得诸葛亮的责任更加重大,更加处心积虑地要巩固蜀国政权,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而要巩固蜀国政权,当务之急有两点:一是恢复吴蜀联盟并力抗曹,二是安定南中巩固后方,并为以后的北伐做准备。蜀国本就地狭民弱,孙刘联盟出现裂痕,又逢刘备死后幼主登基,形势的危急使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②《三国志》卷45《邓芝传》,第1071页。。随后,派遣邓芝修好于吴,孙权的一番话更印证了诸葛亮的忧虑:“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偪,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③《三国志》卷45《邓芝传》,第1071页。邓芝的进劝之词反映出吴蜀并力抗曹的基础还是存在的:“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④《三国志》卷45《邓芝传》,第1071~1072年。在稳定与东吴盟友关系的同时,西南诸少数民族的叛乱袭扰也是一个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刘备死后,南中诸郡并皆叛乱。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率众南征,至秋天平定了叛乱,采取以夷治夷的手段稳固了后方。“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⑤《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第921页。此后,经过三年的努力,蜀国内外安定,国力军力得到了恢复,于是诸葛亮治戎讲武,准备北伐中原。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驻军汉中,临行前上书刘禅,此即《出师表》。在《出师表》开篇,诸葛亮就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时局的清醒认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①《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第919页。在回忆了辅佐刘备攻取天下的二十一年军事生涯后,诸葛亮表明了其战略目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②《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第920页。此后,诸葛亮离开成都,屯兵沔阳(治今陕西勉县东旧州铺),开始实施其在《隆中对》里提出的第三部战略:北定中原,统一中国。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宣称要从斜谷道(在今陕西眉县西南)进攻郿县(治今陕西眉县东渭河北岸),令赵云、邓芝实施佯攻,而自己亲率主力攻岐山,南安(治 道,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天水(治冀县,今甘肃谷县东)、安定(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三郡叛魏应亮,关中震动。但由于先锋马谡在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的失败,导致北伐无功而返。此后,诸葛亮分别在建兴六年冬、七年、九年、十二年数次北伐,但多由实力有限、粮草不济等多种原因无功而返。诸葛亮曾在建兴九年出祁山时以木牛运粮,建兴十二年率大军出斜谷时以流马运粮,并分兵屯田,以为久驻之基。这也反映出了益州地理上的局限性,即地势险要,道路难通,对大军逐鹿中原的后勤补给形成非常大的制约。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
从《隆中对》到《出师表》,反映了诸葛亮两次临危受命,辅助刘备父子二十八年,在困难的环境下制定、调整和践行其战略目标的全部努力。即使在刘备死后后主孱弱、蜀国总体势危的情况下,诸葛亮还是坚信扭转局势是可能的,并为此夙夜忧叹,鞠躬尽瘁,最后操劳成疾,病死军中。后世对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分析及《出师表》后的北伐作为也多有批评之词,如认为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跨有荆、益,既是蜀国的东门户,也是东吴的西门户,占据荆州本身就注定了孙刘联盟不会太巩固和长久,“《隆中对》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两者之间是永远无法接轨的败笔,那么它就是一个无法用具体行动来证实的怪圈,是一座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空中楼阁”③黄朴民:《〈隆中对〉的战略“误区”》,《文史天地》2015年第11期。。这些分析不无道理,但结合《隆中对》时诸葛亮只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入世的经验和磨砺这一事实,联系当时复杂混乱的割据局面,诸葛亮能够将战略态势分析的缜密透彻,为被动弱小的刘备寻找到鼎立一方的途径,已经是非常卓越高明的了。而到了后期上《出师表》北伐中原,则是诸葛亮在失去荆州门户后为摆脱被动局面所做的最后努力。就刘备集团所拥有的力量和掌握的资源来看,能够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并保留“兴复汉室”实现大一统的可能性,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水平就已经非常人所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