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妈祖信仰田野调查报告
——以梅林天后宫为中心

2020-12-03 04:33连心豪
关键词:天后宫梅林妈祖

连心豪

(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 厦门 363000)

在闽西南的南靖县西部的梅林镇,有座所谓的“土楼天后宫”[1]。2008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若干届“土楼妈祖文化节”[2],声名远扬。关于闽西南南靖县山区的妈祖信仰,尚未见专论。本文主要依据田野调查资料以及相关文献,以梅林天后宫为例,试作初步探讨。

梅林镇地处南靖县西北部,距县城五十多公里。东、南与奎洋镇、书洋镇接壤,西与永定县毗邻,北与龙岩市交界。梅林村因古时遍植梅树而得名,亦称梅垅。元、明、清时期,梅林村属居仁里梅垅总,长教属长窖总。民国初期分属三团区和长教区,长梅乡乡公所设在梅林墟。梅林村现辖梅林、积排、下坂、背垄、焦坑等五个自然村,为梅林镇政府所在地。

梅林天后宫位于梅林村旧圩尾,面临梅林溪,坐东北朝西南。整座宫庙由高低两座组成,中有天井,前有庙埕,风格独特。总占地面积约一千五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一百八十三平方米。前座是关帝庙,俗称“武庙”。为单层砖木结构建筑,面阔三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梁架,青砖墙体。后座为双层砖木建筑,楼阁式单檐悬山顶,青砖墙体。底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奉祀南海观音、注生娘娘和保生大帝、五显大帝。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梁架,奉祀妈祖。在天井右侧开有边门,上书“天后宫”门额。其实天后宫只是后座的二层,并非“土楼”。1983年11月,梅林天后宫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批准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重修,后座底层改为专祀保生大帝,并由漳州诗浦慈济宫捐赠保生大帝塑像。

关帝庙大门两旁有一对花岗岩石雕龙柱,庙内左右两壁镶嵌着清道光九年(1829年)《捐题建造庙宇芳名》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武庙喜题芳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修武庙兼油漆喜题芳(名)》等三幅石碑。天后宫内右壁镶嵌民国五年(1916年)重建天后宫碑记,左壁则用红油漆题书“1980年5月重修天后宫海外募捐芳名”。庙埕有2001年5月梅林天后宫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所立天后宫戏台捐资名录和2008年5月梅林镇首届土楼妈祖文化节筹委会所立捐资名录。

南靖县梅林天后宫号称是“内地供奉妈祖娘唯一的一座古建筑”。其实不然,远至湖南芷江、贵州镇远、四川泸州、河南洛阳乃至山西太谷,近在闽西的汀州府城、永定西陂、连城朋口,以及闽北武夷山星村、浙南的铅山河口,都曾经建造过颇具规模的天后宫、妈祖庙。南靖县现存天后宫、妈祖庙不多,但梅林天后宫并不是唯一的。历史上,南靖县曾经有过若干座妈祖庙。1988年7月公布的第二批南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书洋镇南欧村①南欧村原名“南兜”,清代与梅林村同属居仁里梅垅总。天后宫。位于九龙江北溪上游的南靖县龙山镇妈祖庙现存“巾帼完人”石匾,该石匾长110厘米,宽45厘米。并有两块60厘米见方的题名石,上面分别镌刻:“闽浙总督部堂王德、福建巡抚部院李殿国、福建提督学院恩普、福建布政使司裘行简、福建按察使司韩封”和“护理汀漳龙兵备道、特授漳州府景敏,南靖县知县董蒸霖,南靖县教谕谢金銮,南靖县训导邓培风”。[3](P370)这些石刻应当是妈祖天后宫石牌坊的构件。董蒸霖,广西南宁人,生卒年不详,举人出身,清嘉庆五年至十年(1800—1805年)知南靖县[4](P477)。南靖龙山妈祖庙始建应早于清嘉庆年间。

南靖县靖城城隍庙存有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仲春吉旦所立《妈祖宫重修碑记》残碑。靖城原为南靖县县城,可知乾隆年间已经建有妈祖宫。靖城《妈祖宫重修碑记》载称②参见江清溪主编的《南靖石刻集》,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50-51页。惟该残碑缺漏颇多,所录碑文及句读亦有误。清乾隆《福建续志》卷八十二《记》收录该碑,题作《南靖新建天后宫碑记》,兹据与石刻参校酌改。:

闽地负山面海,往来舟舶多出外洋,惊涛骇浪之中,悉赖天后神灵呵护。自宋迄今,位号日隆,威灵益著。滨海之人,处处庙祀,盖数百年如此矣。靖,漳南下邑也。濒溪为家,地势窪下。每值淋雨,河水涨溢,陆者为川,宁者为溉,耕者不粒食,庐者而巢居。邑人病之。雍正年间,令成都彭公,于西门一带,筑沙坝数里以障溪流。乾隆十九年,镇远何公,详审水势,筑石堤,继土堤,自西而南,六百余丈,靖之民得藉以安。然势如建瓴,畚沙为堤,既易溃决,水之性因障蔽,而湍急更烈。偶然失备,全城鱼鳖。则靖虽不同于海,而时防水患,与万里梯航、朝夕舟处者无异。其尊崇天后之庙祀也宜何如报者?昔建行宫于南教场,神弗顾享,两次被水冲坏。嗣奉神位于阴阳馆,湫隘嚣尘,仅蔽风雨。

予自己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仲春莅任兹土,即欲恢宏基址。而靖治得地甚难,夙兴夜寐思,所以改筑之者,未尝或息。是岁闰六月八日,雨水汇集,溪流骤涨。予与同事诸君子,露处盲风淫雨中,督率堵御,自辰至酉,幸而获全,愈思兴建。正在商议间,未及施行,明年复涨,月日时刻与往岁相符合。吁!此岂江潮之有信乎?何先后竟出一辙也?方河水之复涨也,予与诸君子督率益勤,堵御益力。而三肖堂、张仓社两处,竟遭冲决。时登南门城楼,一望浩浩靡涯,茫无畔岸。私心窃计,陆而川者凡几?宁而溉者凡几?耕者不粒食,庐者而巢居,当不知凡几?身膺长民之任,民遭沉溺之惨,搔首吁天,抢救无术,虽引咎自责,其于我民奚禆哉?爰从城楼上唤集小艇,拯救给赏,长跪默祝,设香水中。倏忽之间,折而东注,不崇朝而水已全涸。巡勘城闉人民房屋冲折者,止近堤十余家,余皆无恙。小民因为予备道,七旬余之林妇、十二龄之李童濒死更生,状甚怪异,予心识之。填筑崩缺数处,固以基石。数日之后,庐舍依然,桑麻如故。

呜呼!向非有神□□于其间,靖之地桑而海者屡矣,尚能耕耶?□□粒居耶?溉而宁耶?川而陆耶?予于是知后之垂庥于海者多,而福佑于靖者亦不少也。阖邑绅士感神之灵异爽,呈请改建新宫。予曰:“吾夙志也!”卜地于县治东北隅,前漳南道公馆旧址。嫌其隘,购民居小屋十余间而推拓之。建行宫三栋,栋各三楹。绅衿士庶,咸乐输将,共费朱提二千二百有奇。于二十五年庚辰腊月五日乙亥经始,二十六年辛巳中和六日落成。予喜神灵之默佑我民,庙貌维新。而又喜绅士踊跃劝功,不日告成。因勒始末及董事、乐捐之尤者姓名于石,以志厥美。而系以诗,俾我民咏歌以祀焉。其辞曰:

悠悠南土兮漳之滨,双流弥漫兮浩荡无垠。转危为安兮我后之神。冯夷听命兮保护斯民。保护斯民兮何以报?构楹画栋兮修明禋。朝霭龙涎兮夕荐新,春秋匪懈兮福祉骈臻。欧山苍苍兮双水潾潾,千秋万岁兮若依慈亲。我民报德兮逾于海津,自今以始兮祀事永遵。

文林郎、知漳州府南靖县事,加三级、纪录四次,山阴李浚原熏沐顿首拜题并书。

董事:生员黄天华、监生石廷耀、监生王绍仁、监生王长培、生员王得安、卫千陈秀茂、监生吴宗盛、监生吴锐捐银三百大元,监生蔡时暖捐银一百大元。

乾隆二十六年仲春吉旦立。

“南靖之川,即漳郡之西溪,又曰双溪,以大小二溪合流县治前得名。”①乾隆《南靖县志》卷二《山川》。“川贯南、北条[山]之中心,分为两溪:东下汇旧治(靖城镇)城南曰双溪,为本邑主流。其在双溪之西南,沿南条山东下者曰大溪……其在双溪之西北,沿北条山东下者曰小溪”[5](P91)。南靖县多山,船场溪是境内最大的河流,主流发源于南坑乡高港村内舰山北麓。船场溪出源头后,上游由南朝北偏西流经南坑乡葛竹村。中下游至合溪口折向东南方向,流经船场镇下山村、书洋乡双峰村、田中村、书洋村、梅林乡璞山村、官洋村、梅林村、双溪村,进入奎洋乡上洋村、店美村、东楼村。在合溪口汇合永溪,直泻船场镇梧宅村、鼎寮村、船场村、集星村,南坑乡南高村、南坑村。再进入山城镇溪边村、三卞村、翠眉村、鸿坪村、岩前村,在龟仔寨与花山溪汇合后注入山城溪。在双溪口与琯溪汇合,至靖城与芗江汇合,直下漳州芗城,成为九龙江西溪干流。荆江原指靖城至船场河段,今双溪口河段以上至河源通称船场溪,双溪口以下至靖城仍名荆江。河流全长172公里,主河道长121公里,有象溪、永溪、河坑、西坑、科岭、亭仔角等六条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033平方公里。两岸高山峻岭,河流狭窄弯曲,河道遍布怪石。主河道比降8.5‰,天然落差1027米。

南靖县清代以来的妈祖信仰与其他地区的民间信仰一样,带有很强的功利性。“靖虽不同于海,而时防水患,与万里梯航、朝夕舟处者无异。”故“我民报德兮逾于海津”。靖城《妈祖宫重修碑记》反映的是,靖城妈祖宫的建造及其重修,主要目的在于防范山洪爆发之灾。

梅林村位于九龙江西溪上游,是个溪流水网纵横交错的山区水乡,书洋溪和曲江溪在梅林村交汇,是为梅林溪。“靖邑西属梅垅、施洋(即今书洋)等处总,与龙岩、永定、平和交界,山地辽阔,多产杉松杂木,商民拮措工本,买做火柴,从水运至山城转售,航运到县及漳郡南河发卖,以资民用,由来已久。”②乾隆《南靖县志》卷二《坊里》。梅林村民素有川航舟楫之利,信仰妈祖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梅林天后宫所存民国五年(1916年)重建碑记载称③该碑无题,由3方青石组成,长150厘米,宽50厘米。参见江清溪主编:《南靖石刻集》,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惟其所录碑文及句读有误,兹据石刻校订。:

重建天后宫于清辛亥年(1911年)秋月,高低埠弟子乐捐千余元。至民国元年(1912年)壬子冬,本乡再捐,连工筑造,至癸丑暮春完竣。兹将前后捐题芳名胪列于左:

生源摆 五盾六,步紫公 一百盾,建湧 一百盾,景星 五十盾,初玉 四十盾零三,传宗 二十盾零五,成 十二盾,沃丰 十九盾,学贤 十五盾半,百镒 十四盾半,毯如 十二盾,□梁 十七盾半,肇活 十二盾,清源 十八盾,长峰 十三盾,振梁 十四盾半,清兰十一盾,坤峰 三十二盾半,旺基 十一盾,潮湖 十一盾,三良 十七盾;菽如 十六盾半;福寿 十五盾三,选昌 二十三盾半,孟福 七盾,万必成号 十八盾,义成号 二十二盾八,宜和号 十八盾,荣和号 十八盾八,光辉 六盾半,镛濬 十一盾三,伯元 七盾半,友溪 四盾半,培枝 一盾半,东乾 一盾,丰登 二盾三,介寿 一盾,进漳 十七盾半,应和 十盾,振家 十九盾,允升 十六盾半,鸿宾 十七盾,书香 十七盾半,余香 十盾,伯南 十二盾,海乡 十八盾半,肇林 十七盾,士林 十盾,年寿 十六盾,宗德 十六盾,嵩振 十二盾半,□庆 十盾,流传 十七盾,清土 十三盾半,文翰 二十二盾半,庚福 二十一盾半,清松二十二盾半,清连 十六盾半,承松 二十三盾半,彭寿 十三盾半,兴玉 十六盾半,明寿十七盾半,益成号 十八盾半,厚重 六盾半,清明 七盾半,石泉 五盾,赐宝 五盾,清时六盾,雁音 四盾半,登城 一盾,培雁 三盾,天星 二盾,肇兴 一盾,维榜 二盾半,实叻添寿廿四元,实叻正忠 十二元,鸿灏 十元,彩照 十二元,连玉 十元,报花 五元,为贵五元,水木 四元,钧铭公 六元,潮东公 三元,振秀公 三元,□泰公 三元,德秀公 三元,昌禧公 三元,汉隆 十二元,燕恩 十二元,立富 五元,开益 十二元,秀英 十元,连荣 十二元,振安 五元,孙材 四元,秉藻公 五元,任贤 三元,锡畴 三元,清□ 三元,清婴会 十二元;振年 四元。

以下各捐银二大元:

浴澜公、祉千公、悦锦公、万佟、慎吾公、良九公、万经公、开和、文印公、文彬公、水粦、宜镇、□□、元湧、万锦、腾发、桂林、庆来、立渴、鸿创、辉光、清溪、清漳、桂松。

以下各捐银一大元:

基岩公喜捐神龛一座。

董事:俊德、锡畴、文祯。

民国五年(1916年)丙辰岁冬月,魏姓众弟子立。

民初重建天后宫碑记,与道光《捐题建造庙宇芳名》及光绪《重修武庙喜题芳名》《重修武庙兼油漆喜题芳(名)》一样,都是“魏姓(众弟子)仝立”。当时梅林村是魏氏单姓村,梅林魏氏发动举族之力,共有189人(含生源摆、万必成、益成、义成、宜和、兴和等商号和清婴会)捐款,合计1146.98盾,并317元,外加神龛一座。值得注意的是,所捐款项不只是元(银圆、银两),还有“盾”。并有两名“实叻”①“实叻”源于马来语“selat”,即指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捐款人(添寿、正忠)。光绪三十二年《重修武庙兼油漆喜题芳(名)》碑记载,同知开第、同知玉书等52人,共喜题“和银”381.5盾。包括官居同知的开第、玉书等人所捐,是清一色的“和银”,即荷兰“盾”②1610年至1817年间,荷属东印度使用“荷兰盾”(Dutch Guilder,Florin)作为货币。。

南靖人早就对渡台湾,远航南洋,侨居荷属东印度群岛(Dutch East Indies)和“实叻”、缅甸仰光等地。清道光四年(1824年),南靖籍华侨戴亮辉捐资在巴城③巴城,即巴达维亚(Batavia),或称噶喇巴,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建南靖庙,并于庙内设立南靖公会,这是最早成立的南靖籍海外侨团。道光九年,旅居荷属东印度的侨胞简庄临捐资铺筑长教至船场石路。梅林魏氏也在“过番”荷属东印度之列,因此,光绪三十二年重修武庙和民初重建天后宫,“魏姓众弟子”才捐献了大量的荷兰“盾”。

梅林天后宫相传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在2005年福建省涉台文物调查报告中,则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不知二者有何根据。民国重建天后宫碑记只说“重建”,即此前已有天后宫,却未曾言及“始建”与“重修”。道光九年(1829年)《捐题建造庙宇芳名》是整座庙宇中最早的碑刻,其中有:“老庙众弟子喜助庙地一所,新庙众弟子喜助庙地一所。”及新庙众弟子捐款数目。可知道光之役是“建造”,而非“重修”。此前已有“老庙”和“新庙”。但碑文并说明“老庙”是什么庙,“新庙”又是什么庙。该碑记载:“岁进士金铨出石龙柱二大枝”。现在关帝庙大门两旁的石雕龙柱,是整座庙宇仅有的一对,应该就是道光建造庙宇所遗之物。虽然此碑镶嵌于关帝庙壁,但不像光绪重修武庙碑记那样明白了当确指“武庙”。因此,“老庙”“新庙”未必专指关帝庙(武庙)。

《梅林魏氏族谱》载有《兆祥存会股登记(并田段山林)》[6(]P58):

一、存绵福季 友洪公一股,每年做三次:正月初十日、二月初二日、十二月十五日。

一、存绵福季 文经公一股,仝上。

一、存汝恂公光裕堂老花灯会一股,佳八月秋社祭分肉。

一、存汝恂公长潭河下早允载税二石。

一、存梦花、锡勋、炎卿合共置买溪柄浅坑山一片。

一、存兆祥临渊阁天上圣母会一股,三月廿三日饮福。

一、存梦花松竹楼天上圣母会一股,三月廿三日饮福。

一、存梦花花盘阁小心福会一股,三月分肉。

一、存梦花大年松竹楼接糕摆一股,三月廿三日大年饮福。

这是梅林魏氏汝恂房派成立的油香祭祀公业基金会。“十六世祖汝恂公(1800—1856年),国学生,讳登云,乳(名)乡党。……生于嘉庆己未年十二月初五日亥时,卒于咸丰丙辰年正月二十八日未时。”友洪乃汝恂次子,文经乃友洪长子,“十九世显考乳(名)梦花,字兆祥。……公乃文经公之长子,生于光绪四年戊寅十月初七日卯时”[6](P33,40,51-52)。梅林魏氏以房派为单位,各自建造土楼,聚族而居。松竹楼坐落于背垅自然村,建于三百四十多年前,是一座高五层二十一米有余的长方形土楼,占地面积一千二百二十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千三百四十多平方米,有一百三十个房间。清光绪年间,魏梦花(兆祥)分别组织了临渊阁和松竹楼两个天上圣母会。每年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神诞,举行两三次的“饮福”,即祭祀宴饮,俗称“食福会”“吃福会”“吃尫公”。

笔者揣度,清道光九年(1829年),梅林魏氏“建造庙宇”,在重建“老庙”(武庙)的同时,建造了后座的“新庙”(妈祖庙)。现在包括武庙和天后宫等前后整座庙宇的规模格局,应当奠定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梅林天后宫(妈祖庙)应始建于清道光之前,具体年代尚待考。

建立梅林天后宫的目的,似不同于靖城妈祖宫主要防范山洪爆发之灾,而是兼顾川航舟楫之利,更有保佑魏氏族人远渡重洋之迫切需求。

民国期间,南靖县的内河航运得到长足发展。“南溪,由船场至山城,四十华里,航行小船。由山城至靖城三十华里,航行较大帆船。由龟仔寨上溯平和琯溪三十五华里,航行帆船。西溪,由水潮至靖城九十华里,航行帆船。由宝林上溯永丰三十里,航行小船。夏秋两季,水高涨时,自漳州经靖城上溯山城、琯溪两处,可行使小汽船。航行船数,小船共二十艘,帆船共一百零四艘,汽船二十艘”[7]。1938年7月,南靖县治因抗战战事由靖城镇迁山城镇。其实也有规避靖城水患的因素。

1980年,由魏友松、魏高林、魏煴香等三人主持海外募捐,重修梅林天后宫①此捐款芳名录用红漆书写在水泥板上。2018年重修宫庙,重塑水泥捐款芳名录,捐款人员与金额有所不同。。

重修天后(宫),安奉天上圣母娘娘、关圣帝君,升座开光,海外华侨善男信女慨解义囊,乐捐芳名列左:

江庆德喜捐一百万盾,张世贤喜捐五十万盾,张万基喜捐一十万盾,黄占德喜捐一十万盾,魏友松喜捐二十五万盾,魏高林喜捐一十万盾,魏权贵喜捐一十万盾,魏成金喜捐一十万盾,魏丕承喜捐一十万盾,魏启桐喜捐一十万盾,张舜强喜捐七万五千盾,魏明香喜捐七万五千盾,张德朗喜捐五万盾,魏定邦喜捐五万盾,魏祥初喜捐五万盾,魏春香喜捐五万盾,魏成美喜捐五万盾,魏庆贵喜捐五万盾,张丰泰喜捐五万盾,魏新香喜捐五万盾,魏云灿喜捐五万盾,张秀琴喜捐五万盾,南荣宝号喜捐五万盾,张松杜喜捐五万盾,魏才娘喜捐五万盾,魏富德喜捐五万盾,魏苏顺娘喜捐三万盾,魏煴香喜捐二万五千盾,魏庆福喜捐二万五千盾,江经安喜捐二万五千盾,魏成基喜捐二万五千盾,魏扬照喜捐一万盾,魏成河喜捐一万盾,张南发喜捐一万盾,魏庆林喜捐二万五千盾,魏华盛喜捐一万盾,江廷秀喜捐一万盾,魏美文喜捐一万盾,魏云龙喜捐一万盾,魏成国喜捐一万盾,魏碧木喜捐五千盾,林盛兴喜捐五千盾,李金粦喜捐五千盾,魏琼锦喜捐一十万盾,魏馨德喜捐二万五千盾,魏家福喜捐二万五千盾,魏永禄喜捐二万五千盾,魏显南喜捐二万五千盾,简伟福喜捐二万五千盾,魏荣吉喜捐一万盾,林璋德喜捐一万盾,魏庆明喜捐一万盾,魏显华喜捐一万盾,魏标香喜捐一万五千盾,魏□顺喜捐一万盾,魏□桂喜捐五千盾,张福圆喜捐五千盾,魏瑞傍喜捐金粉一公斤,魏友松喜捐一十万盾,魏润基喜捐五万盾,魏润业喜捐五万盾,简伟福喜捐五万盾,魏权桂喜捐三万盾,魏维新喜捐三万盾,魏清圆喜捐三万盾,魏瑞隆喜捐三万盾,魏偕娘喜捐二万盾,魏秀玉喜捐二万盾,魏秀祯喜捐二万盾,魏进庆喜捐二万盾,卢瑞英喜捐一万盾五千盾,黄仰芬喜捐一万盾,简国明喜捐一万盾,魏光宏喜捐五千盾,魏华盛喜捐五千盾,魏秀芳喜捐五千盾。

1980年5月□日

共有76人,合计捐款426万盾①盾,印度尼亚货币,即“卢比”(Rupiah)。,外加1公斤金粉。其中,魏姓53人,江姓3人,张姓9人,简姓3人,黄姓2人,林姓2人,李姓1人,苏姓1人,卢姓1人,南荣宝号族属不清。魏姓捐款约占一半(207.5万盾,外加1公斤金粉),仍然担任着主要角色。但捐款对象已经超出梅林村的籍贯界限,张姓是塔下的主要姓氏,简姓是长教的主要姓氏……至少扩大到现梅林镇的范围,南靖公会的影响力隐然可见。《梅林魏氏族谱》记载,清道光之后,梅林魏氏先后有三百余人播迁台中丰原和彰化、桃园等地。但梅林天后宫和武庙的捐款名录中只见南洋华侨,而没有台湾宗亲的记载。

2001年,梅林天后宫建造戏台。以魏姓为主,共51人,合计捐资11 490元。其中陈、苏、庄、赖、江、黄等姓共8人,计捐资970元。

2008年,举办首届土楼妈祖文化节[8],日程安排如下:

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二日)

1.开幕式(天后宫广场,9:00至9:30)

2.妈祖巡航活动和过海仪式(土楼人家,9:30至15:30)

3.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镇区,9:00至12:00)

4.木偶戏表演(保和楼,14:00至16:30)

5.海峡两岸土楼妈祖文化研讨会暨项目推介会(镇政府,15:00至17:00)

6.土楼风光摄影、书画展(天后宫广场,全天)

7.飘灯祈福(天后宫前河面,19:00至20:00)

8.烟花晚会(天后宫广场,19:00至20:00)

9.民间戏剧(天后宫广场,19:00以后)

4月28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

1.公祭活动(天后宫广场,9:30至10:30)

2.民俗活动和民间戏剧(镇区,全天)

据首届土楼妈祖文化节筹委会所立碑文,捐款单位包括南靖县各局、委、办和土楼管委会,山城、靖城、龙山、书洋、和溪、船场、金山、丰田、奎洋、南坑等镇,梅林镇各村,龙岩魏氏宗亲、永定湖坑镇以及古竹黄竹烟村、龙海九湖小梅溪村,共计1 642 882元。个人捐款108人,共计95 986元。可见首届土楼妈祖文化节属于政府行为。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梅林镇都要举行隆重的庆典。其中,最具民俗传统的仪式是妈祖“巡境”与“走水”。

村民争先参加由梅林天后宫理事会组织的妈祖“巡境”“巡村”活动。村里选出资格高的长者作为理事,主持仪式。他们身穿颇具传统特色的乡绅光面大马褂,严肃庄重。从择时问笅杯开始,接着沐浴、祈福、起驾,巡游途中设点祭祀、走水、观戏、回驾。整个过程盛大而庄严。在队伍前面,有开道锣、警跸牌、彩旗、铳手、宫灯、鼓乐、八仙随神,其后紧跟着手持高香的信徒。队伍浩浩荡荡,长达二三千米。队伍从天后宫出发,成群结队周游保和楼、德兴楼、鼎和楼等各自然村的十多座生土楼,行程约十五公里。

梅林妈祖文化节活动最精彩的当数“妈祖过海”,当地亦称“阿婆走水”。信众会首扶妈祖神像正襟危坐神辇,选精壮青年十数人抬到溪边,一边吆喝,一边迅跑,称之为“走水尪”。青壮年抬着神辇涉溪渡水,象征妈祖绕过万重黑石礁,降伏妖魔鬼怪,历尽劫波,排除艰难险阻,为百姓领航,济世佑民。在小溪中央,数名村民妆扮成虾兵蟹将、水怪的模样,在前头拦路,并且不断地用溪水泼神辇。抬辇的青壮则左冲右突,突破重重障碍,直奔天后宫,演绎着妈祖不畏风大浪高、救厄救难的伟大功绩。

当地人称,“走水”后回宫妈祖所经之境,不但蛎产可望丰盈,而且人畜平安,于是妈祖走水后回宫途经岔路口,常引发争执,故各境均选有精壮青年,等候在妈祖回宫道中拦途抢轿,谓之“抢水”。牡蛎只产于海滨咸水,南靖县梅林山区淡水溪流何能产蛎?可见纯属传说,此俗当是移植自闽东沿海的霞浦竹江岛。

“放水灯”一般是佛教中元节盂兰盆会节俗,而非妈祖信俗。

猜你喜欢
天后宫梅林妈祖
妈祖祭典
吃梅子
天津天后宫的保护和发展
泉州天后宫——泉州“涉台”及“海丝”双料建筑
天后宫
浅谈天津妈祖文化旅游开发
浅谈天津妈祖文化旅游开发
望“梅”止渴
林和靖与梅云——孤山梅林里的爱情往事
“万国茶帮”拜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