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城关小学 雷秀萍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俗话说,“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是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开端,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积累,以便更好开展阅读教学。事实上,受低年级学生年龄及认知方面的影响,在识字课中如果单纯教学汉字,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更不利于彰显出汉字的文化精髓。因此,如何处理好识字与阅读的关系,成为语文识字课中需要重点探索的课题。
在低年级识字课中,汉字教学虽然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但单纯的汉字教学无疑是枯燥的,难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汉字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历史,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更像是一种文化的彰显。阅读正是汉字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在不同的阅读语境中,汉字表达着迥然不同的意境,这势必为识字教学提供更和谐的环境。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在利用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阅读内容,在真正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让学生产生识字的兴趣,加快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与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识字课中加强阅读融合,将改变传统的独立教学模式,真正为低年级识字教学赋予新的生命。
1.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施教重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 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中的认知,“多认少写”就是要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达到识字教学不抄、不默、不考的目标。因此,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与明确,为低年级识字教学“松绑”和“减负”。让学生立足兴趣开展识字与阅读,掌握识字教学的整体轮廓,落实学生认知与识字教学的同步。以一年级上的“春夏秋冬”教学为例,本单元是识字教学的开篇,图文形式的教学内容既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情境,又能够使学生从课文中认知和了解生字,并以最为直观的角度掌握生字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如“霜、吹、落、降、飘、游、池、入”等8 个生字和“雨”字头、“阝”旁。如此一来,通过“生本”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回归,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巧用随文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本质上看,低年级的识字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融合,不能单纯地进行组合,以免这种“生搬硬套”的方式难以达到理想中的融合目标。为此,在低年级的识字课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识字的模式实施,识字教学既不让识字教学“单打独斗”,也不被阅读教学“取而代之”,而是应该让识字与阅读相互作用,让阅读引导识字兴趣,让识字推动阅读进程。实践中要借助多样化的阅读方式,让字词从课文中跳出来、走进去,赋予识字与阅读以生命,从而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一方面,要随文识字。随文识字是识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汉字融入丰富的阅读语境中,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牢固联系,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对汉字进行了解,提升教学的实际质量。另一方面,要趣味识字。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重点、关键和难以理解的字词,要合理地选择识字的方法,依托汉字的特点与规律,从源头上探究汉字的内涵,使阅读内容与汉字相辅相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扎根于语言的沃土中。
3.借助图文结合,提升识字技巧
低年级语文课本的图文结合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学生可以从一个简单的画面想象出一个生动故事,从一个单调的生字创造出一个有趣的句子。所以,图文结合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恰好可以借助绘本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优势,激励学生进行字词创作,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识字经验,不断提升识字技巧。比如:在一年级《口耳目》这一课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要学习的文字制作成卡片,卡片的左边是生动形象的图,右边是文字。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直观展现出文字的意义。配了图的文字更具说服力,激发学生直观认知思维,进而提升识字效率。如《小猴子下山》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将生字进行分组,“扛、扔、摘、捧、抱”几个生字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提手旁,因此和手有关系。“掰、蹦、追”三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字。经过分组后,可以激励学生自己按照对生字的理解进行配图,展现学生的绘画技术。学生通过自创识字卡的形式,既增添了识字的乐趣,也在自主创作中感悟到了文字的精妙构造和意义。可见,这种将绘本阅读和识字有机融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 的识字技巧。
1.阅读拓展,助力识字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生除了在教材中获得知识外,课外读物也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可以让学生拓展知识范围,使学生获得多元化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为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奠定基础。简而言之,在学生的识字教学中,仅仅依靠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也并非识字教学的初衷。因此,教学中在对照课本完成教学任务后,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外资源的阅读,如拼音童话、儿歌及童话故事等,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课外作品,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在不断的阅读资源挖掘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从而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助力。
2.走出文本,积累识字
生活处处是语文,单纯的识字课堂没有生动的情境,势必会挫伤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学习乐趣。所以,教师可尝试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归生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实践机会。通过课外自主阅读积累识字学习资源,提炼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比如:利用单元主题后的讨论实践题,组织学生模拟社会舞台或者扮演小记者,体验生活的同时,丰富语文知识。《春夏秋冬》一课学习后,文本之外引导学生阅读《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细腻的写作手法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了好词好句,并且自主阅读的过程也是对识字能力的锻炼。阅读的延伸为识字教学创造了机会,融合了课内外识字和阅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情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语言积累,提炼了识字和阅读能力。
毋庸置疑,阅读和识字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阅读,识字也就变得没有灵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识字与阅读历来发挥着相互促进与融合的作用,就如同“鱼”和“水”的关系,鱼离开水无法存活,而水离开鱼则注定没有生机。因此,我们要在识读教学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帮助他们构建美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