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附属学校 时一星
如果把传授知识看作是教学因素的话,课堂教学效率实际是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教学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教学环节却又对教学产生作用的因素,例如:对教师教学信念、心理、情感、注意力的深刻影响。长期以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依赖对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较高期许和严格要求,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转型时期某些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各种非教学因素对课堂教学施加了愈来愈显著的影响并逐渐产生了以下不良后果:
1.师生关系,家校关系逐渐失衡。
2.管理层重留痕轻实绩,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现象日益严重。
3.一线教师因压力增大而普遍产生职业倦怠。
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激烈追逐和争夺使得教育的价值选择难以摆脱功利性。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仍主要以考试成绩、升学率为依据,很少关注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合理。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选择使得许多教师不愿费时费力探索高效课堂,而是仍固守传统教育的惯性思维:以题海战术取代启发点拨,以抢课、占课取代精选精练。
长期以来,教师的职业定位缺乏合理的、清晰的界定。近些年来,媒体、家长及教育管理层不断扩大教师的“职责边界”——教师日益成为“无限责任人”,同时又不断压缩其“权力边界”:教师的管理权、惩戒权受到限制,甚至正常的管理举措也屡遭质疑和投诉。致使不少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形成消极评价,工作中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参与热情不高。
教育部长陈宝生说:“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不良家庭教育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意识和动力不足,课堂上自由散漫、不服管教,甚至严重扰乱课堂秩序或者旷课逃学等,成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干扰因素。
不少班主任缺乏整体管理意识,也不重视和学科教师的沟通和配合,想当然地认为“谁的课堂谁管理”,将具有复杂思想和情绪的人的管理等同于流水线上工业产品的管理。学科教师往往跨班级、跨年级教学,管理人数众多而力不从心。这种将班级建设和学科管理分离的做法使得班主任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班情,以致沦为到处灭火的“消防员”。尤其对班级突发情况难以预判,往往导致管理失控的局面。
由于长期脱离一线教学和片面的政绩观,教育管理层的某些指导和评价缺乏实操性和合理性,给一线教师带来不少困扰。
1.非教学内容干扰太多,教师时间碎片化,无法静下心来钻研教学。
2.对教师的培训空洞繁琐的理论多,务实有效的方法少;理想化的要求多,切中时弊的措施少。
3.在家校矛盾面前处置不公,压抑和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2020 年1 月10 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表示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1.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探索建立尊师公共服务和师德优待制度举措,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2.全面清理和规范各类社会性事务进校园等行为。
3.抓紧出台教育惩戒的实施细则,解决教师对学生不敢管、不善管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之间的“时间博弈”是造成课堂超时低效,学生课外负担沉重的关键因素。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做到:
1.明确教师职业定位和职责边界,尊重教师职业性、专业性,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2.在义务教育阶段尽可能均衡校际教育资源,打击恶性竞争:严禁占课、补课、拖堂、加重作业负担等随意延长学时的行为,创造公平的环境促使教师把重心放到提高课堂效率上。
3.认真听取一线教师意见,提供切中教学痛点的高效务实的培训并探索公平合理的评价方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所以家校共育、紧密合作才是教育唯一的可行之道。
1.在学校、社区传播现代家校共育理念,普及家校共育科学知识。
2.建立家校沟通机制,积极开展共创活动:如运用“校讯通”、“ 班级优化大师”等平台、定期召开家长会、开放“校长信箱”、设立“家长接待日”等。
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发展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和保障。二者紧密结合的根本力量源自班主任综合能力的发展及管理智慧的提升。
1.强化班级整体式管理的意识。将学生在不同课堂的表现一并纳入班级管理平台的数据中,对学生成长进行全面量化评价。
2.积极听取学生及学科教师反馈,不断优化班规班纪, 发展优良班级文化。
3.与学科教学整合教育资源,开展富有教育价值的班级活动。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乎基础教育的效率与成败,受到教育系统内综合因素的制约,对教师赋能不足却一味苛责已产生了诸多新问题。只有社会、家庭及教育管理层各自从本身的角色定位出发,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高效课堂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