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婉
(广州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623)
1979 年,《电影术语词典》对纪录片的定义是:“纪录片,纪录影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1]。纪录片是以非虚构的内容,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记录真实的客观世界,以“真实”为本质特征,具有文化传承、启发民智、科普教育、引人深思的文化功能,而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开展社会教育也是《公共图书馆法》[2]规定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具备的功能,纪录片的内在文化基因与公共图书馆的本质有着根本的内在一致性,纪录片应当走进公共图书馆,成为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新的资源利器。
2018 年12 月14 日,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纪录片收藏、整理、展示、研究、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也是中国第一家建设在公共图书馆的纪录片中心。经文献调研可知,国外没有公共图书馆建设专门的纪录片中心,广州图书馆开创了在中国乃至在世界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的先河。在一座繁华都市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一个纪录片中心,这是对纪录片艺术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也对公共图书馆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如何拓展服务形式、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供了新的机遇。
纪录片是国家的相册,是记录历史、传播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3],2010年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又于2013 年和2018 年相继出台相关补充条例,使纪录片逐渐上升为实施国家文化战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产品[4]。“公共图书馆事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持续不断的创新实践,引领和带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国创造”[5]。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独特类型,其文化基因与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是一次基于中国特色的实践创新,有助于公共图书馆利用纪录片这一独特视听文献资源开展特色公共文化服务,打造公共图书馆服务新名片,提升城市影响力。公共图书馆也能够在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纪录片这一新资源媒介,更好地开展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满足不同群体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是对空间资源的优化利用,也是深化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 的重要举措。程焕文[6]认为,“公共图书馆空间资源的拓展和空间功能的多样化必将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并将重新塑造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在开放社会的背景下,图书馆的知识和信息获取的中介地位受到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严峻挑战[7],公共图书馆要长久持续地吸引读者,就必须转型发展、开拓创新,不断拓展新的空间资源,提供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竞争差异化的服务,才能留住日益流失的用户,提升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的用户黏性。为了解公众需求,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在正式对外开放前面向读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纪录片“观看形式偏好”这一点上,“到馆参加放映活动观看”平均得分(满分5分)最高(图1),其次才是通过移动端观看。可见在读屏时代,公共图书馆因其自由、开放、共享的特点,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能够满足读者学习、交流和休闲娱乐等多样化需求,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8]。公共图书馆不只是简单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影空间,更重要的是,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和分享的空间,鼓励读者走出家门,满足其求知和社交的需求,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价值也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而纪录片的内容特性正好迎合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使命,将纪录片引进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加强纪录片馆藏资源建设,正是对公共图书馆空间资源的多样化改造和优化利用,满足读者日益个性化和细分化的需求,吸引不同年龄、不同阶层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频率,真正地将图书馆打造成市民的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的功能。
图1 纪录片观看形式偏好平均得分
1957 年国际图联明确将“开展社会教育”列为图书馆四大社会职能之一[9],《公共图书馆法》也将“开展社会教育”作为定义公共图书馆的内容之一。图书馆要做好社会教育,也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相对图书类文献资源而言,纪录片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类型,其真实本质特征决定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活紧密相连,甚至能够真切地影响到每一个人。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互联网上出现各种示范正确佩戴口罩、隔离病毒的视频,而早在1936 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时任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前身)电影与影音部副主任的孙明经先生,就通过拍摄纪实影片《防毒》《防空》向民众展示如何正确佩戴防毒面具、如何躲避空袭。可见,以纪实见长的纪录片与社会教育一脉相承。
2018年,教育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中小学要积极开展校园影视教育活动[10]。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也应该积极开发利用馆藏各类影视资源,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新媒体时代,人类从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字阅读转向了以影像为中心的图像阅读,即由‘读文’走向‘阅图’(或谓‘读屏’),图像和影像传播逐渐开始成为支配性的媒介传播形式”[11]。而观看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就如阅读一本优质的书,不同的就在于纪录片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等将知识和信息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和传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公共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理想文献资源载体。此外纪录片具有很强的延展性,以纪录片为媒介,可以开展多种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群体的社会教育活动,推动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打造终身学习中心。
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增强文化自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相当大部分优秀纪录片讲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传统文化。但在当下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逐渐远离现实生活,有的甚至濒临绝迹或后继无人。近些年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二十二》《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热播,纪录片这一作品类型逐渐进入大众视线。上述纪录片的广泛传播,让逝去的历史重现、让原本不被大众了解的传统文化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熠熠生辉。公共图书馆作为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可以通过有意识的专题资源建设,收藏传统文化主题类纪录片,策划不同形式的读者活动,复兴复活中国传统文化,让人们切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二是“纪录片是影视产品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12]。文化折扣的存在,“国家公关时代”的到来,推动纪录片成为重塑和传播国家形象的文化介质[13]。张同道[14]在《2018 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一文中谈到‘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是近年来年中国纪录片的传播方向。公共图书馆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机构,可通过纪录片这一为国际交流与表达的媒介,将中国优秀的纪录片传播到世界各国,同时引进国外优秀的纪录片作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
公共图书馆面向所有读者提供普遍、均等、公益、免费的服务,读者享有平等获取图书馆知识、信息和服务的权利,图书馆也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所谓平等,“一是保障公平,二是实现均衡,公平保障个体之间的平等,均衡调节群体之间的不平等”[15]。但事实上,有相当大一部分人甚至连走出家门都很难,更别说来公共图书馆使用服务,如视障人士、残障人士、自闭症患者等特殊群体,除了身体原因造成的不便,还有社会关注的缺失。《公共图书馆法》强调要着力解决好文化需求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明确了图书馆服务强化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16]。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也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并提出公共图书馆应进一步加强向特殊人群提供服务,为解决“人群不均衡”问题探寻方法和经验[17]。为更好地满足特殊群体利用公共图书馆的需求,除了基础设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平等、友善的社会氛围,给予特殊群体普遍性和常态化的理解、包容和接纳。以真实为本质特征的纪录片蕴含着隐形但强大的助推社会包容,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能量。尤其是近年来社会纪实类题材的纪录片势如破竹,不仅数量激增,口碑和社会关注度也在提升,如纪录片《人间世》《摇摇晃晃的人间》《生活万岁》等,这类题材的纪录片关注的就是生活在社会边缘或底层或者是不太被主流社会关注的人群,抑或是具有争议的重要社会话题,如农民工、视障人群、自闭症患者、医患关系等,真实本质又赋予现实题材类纪录片直指人心的力量。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与相关公益机构和社会团体合作,有意识地去传播和推广相关主题的纪录片,面向特殊人群提供便尽可能便利的服务,在特殊群体和整个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增进整个社会对特殊人群的关注、理解、尊重和包容,为特殊人群创造一种舒适自在的社会氛围,鼓励他们走出家门,走进图书馆,与社会建立更多的联系,促进社会和谐。
总的来说,当前中外图书馆学理论正在进入第五次关系重构,研究重心将逐渐从“先进经验的本土化”转变为“中国经验的世界化”,“制度保障”、“实践探索”和“文化认同”可以被认为是解决中国公共图书馆建设问题的“中国方案”[18]。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决定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也是基于中国的现有国情和当前文化发展战略做出的实践创新,是中国公共图书在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时代下做出的由内而外的自我突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选择,也是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前进中的实践突破和自我创新,具有“中国经验世界化”的发展前景。
建设背景:在广州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是广州建设“纪录片之城”的重要举措。“‘纪录片之城’是指以纪录片为本土特色和文化标签的城市”[19],自2003 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来,广州就一直在探索如何把纪录片打造成广州城市文化名片。截至2019年,节展已连续举办17 年,但节展之外,广州缺乏一个常设的机构来推广纪录片文化,节展的优秀成果也没有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为更好地推进“纪录片之城”的建设工作,面向广州市民推广和普及纪录片文化,号召市民共同参与到“纪录片之城”建设中来,共享建设成果,广州市政府决定在广州图书馆建设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中心最终于2018年12月14日正式对外开放。
建设思路:在建设筹备阶段,广州图书馆主要从纪录片馆藏资源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两方面对中心的建设思路进行了论证,以充分发挥纪录片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在馆藏资源建设上,以“能收尽收,择优利用”为基本原则,立足本土,放眼国际,除了广州本土和中国纪录片外,还收藏国外的优秀纪录片。在读者服务上,兼顾专业化和大众化。以服务普通观众为中心,兼顾纪录片专业群体需求,以图书馆为平台,促进纪录片文化走入公众时代,提升公众纪录片文化素养。
建设现状: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是广州图书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位于图书馆负一层,整个展厅占地面积约1 000平方米左右,共分9展示区域(图2)。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规划设计展厅和展映内容,为广州市民打造认识历史、了解世界的终身学习中心。其中放映厅有多媒体配套设备,最多可容纳80 人,是中心举办纪录片放映和交流活动的主要阵地。开放时间为每天10:00-17:30(周三闭馆除外),现有2 名在编馆员和3 名辅助馆员,在编馆员负责整个中心的规划、运营和管理,辅助馆员协助展厅读者接待、参观导赏等工作。
图2 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平面布局图
3.2.1 服务基本现状
中心自开放以来,以广州图书馆为平台,以纪录片为载体,开展了多样、立体、全方位的读者服务,2019年全年共接待读者约5.8万人次,举办纪录片放映交流活动400 余场;策划并承办大型纪实展览、纪录片创作培训、纪录片学术研讨等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活动。
3.2.2 服务实践
(1)日常放映服务。日常放映服务是中心最基础的常规服务,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线上放映通过广图官网下的“虚拟纪录片博物馆网站”供读者24小时在线浏览观看。线下放映又分为常规放映和放映+交流的模式,常规放映总体固定在每个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线下放映+交流则是“纪录片放映+映后交流”的模式,甄选当下知名度和关注度较高的纪录片,邀请该片的导演、制片人、主人公或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映后交流分享的嘉宾。这也是最受读者青睐的一种活动形式。
(2)特色纪实展览服务。中心分别于2019年7-9 月、10-12 月举办了“中国电影教育人孙明经”作品展和“影像广州70 年”主题展。其中,“中国电影教育人孙明经”作品展览共吸引1.65万人参观,成为中心开放后第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型特色服务。“影像广州70年”主题展览,以“有温度、接地气”的风格展示广州在过去70 年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向广州普通市民、纪实摄影师和影视机构以志愿征集和公益采购的方式收集展览素材,最终展示的所有影像资料,均是征集所得。展览历时3 个月,参观总人数达1.5 万余人,拉近了公众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影响力。
(3)纪录片创作培训服务。为更好地满足纪录片爱好者和从业者的需求,中心在2019 年7-9月举办了“影像广州70 年”口述历史主题培训工作坊,面向公众招募学员,聘请专业培训导师,培训共分为“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两期。一期培训结束后通过上交的提案筛选出5组学员入选二期培训,每组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口述历史访谈、拍摄、文字整理、初剪等工作。最终完成的5 组口述历史影像作品,先后在多个公众平台播出,有力地提升了读者获取服务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4)纪录片学术研讨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就与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承办方合作,于每年节展期间共同举办纪录片学术研讨活动,丰富节展内容。目前中心共举办2届纪录片学术研讨会,以“论坛+纪录片放映交流”的形式开展,以纪录片从业者、专家学者为主要目标群体,部分参会名额开放给普通公众,共同探讨社会热点话题,对照当下生活。一年一度的纪录片学术研讨会逐渐成为广州图书馆的特色活动,中心也因此获得业界和媒体的关注和肯定。
3.3.3 服务开展的基本经验
首先,以读者为中心,提升读者参与感和获得感。在各项活动策划和服务开展中,始终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注重提升读者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由以图书馆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图书馆提供平台和渠道,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读者深度参与其中,产出内容。以“影像广州70 年”口述历史培训项目为例,中心负责活动策划、组织、学员征集、专业指导和设备支持,口述历史的访谈和影像化制作则完全由学员自主完成,学员分别扮演导演、摄影、摄像等角色或一人兼任多职,最终完成制作的5组作品,获得在多个平台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读者通过持续、深度的参与,逐渐由活动的参与者变成了内容的输出者,且有知识型收获和成果产出,参与感和获得感也得到提升和满足。
其次,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中心在对外开放的一年多时间里,以纪录片为资源媒介,除了日常的放映服务外,还开展了多项特色服务,如基于纪录片放映的青少年传统文化互动体验服务、多样化的纪实影像主题展览、纪录片创作培训、纪录片研讨与展映等服务,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保持持续的新颖性和吸引力,且兼顾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和专业化需求,提升了整个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程度。
再次,重视宣传,扩大影响力。作为广州图书馆一个新成立的公共机构,且位置较为偏僻,因此中心从建设之初就非常重视宣传工作,将馆内馆外宣传、线上与线下宣传相结合、辅之以媒体宣传。在馆内各处更新标识,在显眼处增加中心位置指示标,指引读者;充分利用广州图书馆提供的各种线上线下的宣传工具,线下通过海报宣传单、巨幅画面、电子显示屏等,线上通过官方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宣传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和服务;此外还重视媒体宣传,尤其是与广州本地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借助媒体力量宣传中心各项特色活动和亮点服务,提升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强化中心作为中国第一家纪录片公共文化机构的形象。
首先,信息技术的加速迭代改变了社会公众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和图书馆发展形态[20],印刷文化逐渐被视觉文化取代,受众对于知识可视化的需求不断提升[21]。而纪录片就是通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去可视化地或表达一个主题,或挖掘一段历史、或科普一门知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且兼具娱乐性,符合当前大众对知识和信息可视化的需求和偏好。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利用纪录片这一多媒体资源开展读者服务,能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提升读者服务体验。
其次,国家政策支持,纪录片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分别于2013 年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2018 年下发了《关于实施“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的通知》,规定扩大纪录片在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的播出比例和播出时长。政策的扶持直接推动了电视台和新媒体加大对纪录片创作和生产的投入,极大地刺激了纪录片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促进了纪录片产业蓬勃发展,纪录片传播的途径和渠道拓展,纪录片的受众得以增加和积累,尤其是年轻观众比例上升。
广州图书馆在这一背景下建设纪录片中心,一是与国家文化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平台,推广和普及纪录片文化,提高受众文化素养;二是政策的扶持也为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争取了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客观上也加速了纪录片中心建设从方案提出、设计规划到开放运营的实施进度;三是纪录片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开展以纪录片为媒介的公共文化服务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大环境,提高了全社会对纪录片的关注度和好感度,为公共图书馆培养了潜在的纪录片用户群。
第一,推动纪录片公共放映版权体系建设。中心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版权问题,公共图书馆可以直接用于读者服务的纪录片资源相对有限。从制作和发行主体来看,纪录片可分为电视纪录片、新媒体纪录片和民营纪录片三大类型。在未经权利人许可的前提下,公共图书馆只能在知识产权法许可的范围内面向公众放映纪录片,因此中心日常放映服务主要依靠采购DVD 音像制品。随着新媒体纪录片的崛起以及人们观影方式的转变,互联网逐渐成为纪录片的重要传播渠道,而新媒体纪录片和民营纪录片基本不会考虑或很少发行DVD,电视纪录片发行DVD的数量也呈现下降趋势,导致可用于公共放映的纪录片资源数量有限、类型单一。然而,在公共图书馆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上,通过逐一沟通或购买获取纪录片使用授权并不现实。馆藏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安身之所、立命之本,中心作为中国第一家纪录片公共服务机构,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强与纪录片供应商和版权方的沟通与合作,区分商业使用和公益使用,降低纪录片进入公共图书馆的准入门槛和采购价格,推动纪录片公共放映版权体系建设,引进更多优质纪录片,丰富馆藏纪录片资源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第二,加强与高校和机构间的合作。针对中心在实际运营中的弱点,如纪录片版权问题、学术研究深度不够、年轻读者比例较低等问题,中心可通过与高校和相关机构合作来缓解。充分利用多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开展针对不同用户群的细分服务,与高校合作可以策划适合学生群体的学术服务,扩大潜在年轻用户群;与版权机构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优质片源使用授权的问题,如中心曾通过与腾讯谷雨合作举办活动的形式,获得纪录片《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播放授权;此外,中心还与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保持密切联系沟通,合作举办多样化的公共展映和学术研讨等活动,力求纪录片服务与纪录片行业发展步调一致,符合大众审美和偏好。
第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力量的投入,为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发挥了独特作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也成为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趋势[22],中心在建设和服务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调动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早在举办“中外经典纪录片研讨及展映”开馆活动时,就积极与中外多家机构和个人洽谈,获得捐赠作品70余部,包括俄罗斯国家电影基金会、中央新影集团等机构捐赠的多部珍贵影像和中国电影之父黎民伟先生之子黎锡先生捐赠的《勋业千秋》《淞沪会战》两部珍贵影像等;中心还与广州广播电视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赠10 部优秀本土纪录片;此外,中心还注重充分调动读者的力量,在举办“影像广州70年”展览的时候,用于展览的照片和视频均是通过公益征集的方式获得,大大节省了展览经费。通过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中心的建设和服务中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心成立之初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为中心长远发展积累了坚实和广泛的用户基础,提升了中心的影响力,增进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