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培养研究

2020-12-02 07:55刘中艳曹鹏鹏廖超兰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胜任要素维度

刘中艳 曹鹏鹏 廖超兰

(1.湖南工业大学 商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2.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67)

0 引言

近年来,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兴创业群体备受各界关注。但大学生创业者作为创业浪潮的中坚力量,虽然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其创业成功率不高。因此研究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本文立足于前人关于胜任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要素。

1 文献综述

胜任力又称为胜任特征,由美国学者戴维麦克莱兰[1]于1973年提出。胜任力的具体概念被定义为员工在组织中工作时具备的知识、素质、才能等一系列重要特质。由于胜任力概念强调从个体与环境双视角下考察员工能力,因此也被一些研究创业问题的学者所关注。其中钱德勒和汉克斯[2]首次提出可以将胜任力概念与创业研究相结合形成新概念,即“创业胜任力”概念,定义为创业者识别、预见和利用机会的能力,并且在实施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国内对创业胜任力的研究稍微滞后于国外,研究领域主要涵盖了对创业胜任力的内涵界定、内外部因素与创业胜任力间的相关性以及创业胜任力对创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作用机制。张炜、王重鸣[3](2004)认为创业胜任力是创业者获取随时间变化的并且不间断的创业绩效的能力,并提出创业胜任力即指一个能帮助企业获得优秀创业绩效的主体具有的特征。也有学者研究创业胜任力与创业绩效的关系,通过以环境为调节变量,证明了创业胜任力整体及其内容维度与对创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研究了创业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曲垠姣(2019)提取大学创业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假设模型,之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验证了创业政策体系建设、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等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产生了明显的正向影响[4]。

本文通过构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对其创业胜任力现状进行测评,有助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可行性的培养方案。

2 研究设计

本文通过文献阅读、专家评分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要素,之后通过设计和发放大学生创业胜任力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基于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来分析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现状。

第一,文献阅读。通过以“创业胜任力”为关键词在数据平台上检索共得到34篇硕博士论文,以“大学生”为主题、“创业胜任力”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10篇期刊论文,阅读之后筛选出20篇符合上文规则的文献。初始的创业胜任力词条合计144个,剔除无相关项且出现频率小于5次的词条。最终得到38个要素。

第二,专家打分。将文献检索整理得到创业胜任力要素按照李克特五点评分法编制量表,邀请10名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及创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对要素的重要性打分。从1-5分重要性依次递减。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38项要素各自的平均分都在3分以上,某些要素的平均得分甚至达到4分以上,由此可知专家对于这些要素重要性的评价都较高,因此保留全部要素,整理后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创业胜任力要素选取频率及评分

3 实证分析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在文献阅读和专家评分的基础上,本文共提取出了38项创业胜任力要素,但这仅仅是基于理论的分析和小范围的统计,为了进一步增强要素的可信度,故编制问卷进行大范围测试。样本选取对象主要是来自湖南、江西、四川、河南、甘肃等省的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专业、年级不限。采用问卷星平台发放,共回收470份问卷,其中19份问卷的答案均为相同选项,定义为无效问卷,最终有效份数为451份,有效率95.96%。

3.2 信效度分析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创业胜任力要素进行降维和提取公共因子,从而验证理论模型的维度划分是否合理。KMO检验系数为0.950,大于0.7,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小于0.05,说明各变量间独立的原假设不成立,可以对数据进行下一步的因子分析。

3.3 因子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由于“专业技术知识”“领导能力”“实践能力”“决策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挑战心”等变量在6个公共因子上的载荷都较小,故剔除这些要素。剔除后的KMO检验值为0.945、显著性概率小于0.05,适合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解释方差70.206%。此外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可知共提取了6个公共因子,结果与总体方差分解情况表一致。通过整合,将6个公共因子分别命名为经营管理胜任力、情绪胜任力、认知胜任力、创业品质、社会胜任力和创业精神。另外除专业技术知识、领导能力、实践能力、决策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和挑战性7个要素因载荷较低被删除外,实证模型的维度划分与原模型一致,各维度包含的要素也基本与原模型吻合,将检验与修正后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胜任要素整理后,如表2所示。

表2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要素

3.4 创业胜任力总体及其各维度测评结果分析

从大学生的总体胜任力水平来看,平均得分为3.39,接近理论中值,即大学生总体胜任力水平不高;从各个维度胜任力水平来看,大学生的认知胜任力(成功欲望、时间管理能力、执着、勤于思考、风险管控能力)和创业品质(诚实守信、责任心、宽容大度)平均得分较高,而创业精神维度(冒险倾向、创新思维、创业意愿、创业激情)的平均得分2.97,相对较低。在所有胜任力要素中,得分较低的为创业意愿、法律知识、创业激情和冒险倾向,涵盖创业精神维度的所有要素,说明大学生的冒险性和主动性不强。

4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培养策略

4.1 个人方面

(1)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创业意识。创业表面上是创立企业,但实质上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种职业选择。所以,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创业的本质,将开展创业活动纳入职业考量,而不是仅局限于就业。思想观念决定行为模式,当创业意识被激发时,主动获取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可能性才会存在。

(2)扎实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绝大多数创业在初期都面临资源紧缺的困境,创业者身兼数职。这对创业者提出了比就业者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培养自身创业胜任力为创业做准备的阶段,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知识,能力与素质同步增长。

(3)投身社会实践。大学生应该要扬长避短,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

4.2 社会方面

(1)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塑造主动创新人格。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除了需要大学生自身发挥主动性和高校提供创业教育外,社会层面的家庭、企业和政府也是重要的助力者。家庭成员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初级群体,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身心发展、技能学习和经验积累,从本研究的调查数据也可以看出家庭成员对创业的不同支持度会对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造成显著差异,由此可知,家庭是影响创业胜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成员一方面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给予子女创业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创业胜任力中创业精神维度的养成,例如,锻炼发现新事物的敏锐感,培养其自觉主动的人格,同时也要磨练其意志力、自控力,保持开放心态。

(2)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提供校企合作项目。企业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而实现资配置的社会经济组织,这意味着企业既是经济组织也是社会组织,它应该在实现盈利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校企合作将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提供一个有效途径。出于校企合作资源的稀缺性,可以首先通过特质问卷加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选出具有独创精神、主动性强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市场环境,以及近距离地观察创业者身上的特质,通过角色沉浸提升创业特质。

(3)协同多方支持力量。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培养不是靠零散的措施所能实现的,应该是一个联动、协调的闭环,从理论到实践再反馈到理论,这个闭环需要连接高校、企业和政府。通过构建这样一个信息畅通、各有所长的培养系统,能够有效保障资源不冗余、不浪费、有针对性且及时。此外,政府还要注重舆论的引导,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于创业价值的感知。

猜你喜欢
胜任要素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