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清滨江小学 薛爱梅
语用教学要有一定的目标和方向,最重要的发展目标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影响着语言文字的有效理解和运用。在落实语用训练时,教师不能不顾学段特点和单元要素,随意拔高要求“硬教”,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会阻碍语用能力的发展。因此,落实语用教学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找准语用教学的方向。
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为例,我们先关注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指向阅读训练,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一个指向表达训练,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从阅读角度来说,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及句子和“感受课文生动语言”的目标基础上,对如何把握敏感性语言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写作角度来说,第二学段以观察写作为主,以此保证教学工作,可以同该学段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匹配。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该学段的写作教学更加有效,还有助于科学构建小学写作训练体系,从整体角度提升小学写作教学质量。基于以上对学情的分析,我们抓住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语句,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语句,作为本课语用的训练点展开训练,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感受作者用词准确和细致观察。可见,不同学段的语文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这就告诉我们在把握学情的同时,也要了解教材前后语文要素之间的关联,便于准确地选择和设计语用教学点。
语用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即语感能力的培养。咬文嚼字,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色和精妙,是实践语用教学的基石。
例如:统编版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一课,文章为了体现老麻雀的无畏和奋不顾身,这样写道:“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的面前。”这句话可以看出在危急时刻,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毫不犹豫地飞到了地面上,用身体掩护小麻雀,这些内容学生都能从中得到感悟。问题在于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坚定决心吗?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落”,麻雀明明是飞下来,作者为什么用“落”呢?这就要联系到“石头”,只有“石头”才能用落。但是,把老麻雀比作石头似乎不太准确,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继续引导,麻雀是肉身做的,是柔软的,石头是硬的,作者为什么把老麻雀比作石头呢?原来,作者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在告诉我们老麻雀的决心、意志力是坚定的、毫不动摇的,作者这样写,读者更能体会到老麻雀奋不顾身的精神。又如:《秋天的雨》一课,第三自然段中的“五彩缤纷”为什么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学生回答:“五颜六色是说颜色非常多,而五彩缤纷不仅颜色多,颜色还十分的绚丽。”可见,在特定的语言、语境之中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并对关键词句进行分析,也是一种语用能力,是展开语用教学的基础。
下面以《爬山虎的脚》为例,谈谈如何洞察语言的奥秘,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个句子,变换顺序后意思不变可以有许多种表达方式,但形式背后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语境来决定的。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中描写脚的特点的语句:“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段话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交代了爬山虎脚生长的位置,第二句话顺着第一句话交代具体的位置是在反面,说明作者用词的准确,同时写清楚了脚的样子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最后一句交代了脚的颜色。很显然,作者按照观察的顺序来写爬山虎的脚,正是由于细致的观察,才有了有序准确地表达。那么,能不能把这三句话全部合在一起来表达呢?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说出“脚”的特点。学生试着进行组合,有的这样表达:爬山虎茎上长叶柄地方的反面伸出的枝状的像蜗牛的触角一样的像新叶一样嫩红的六七根细丝,那就是爬山虎的脚。学生经过语言的变换表达之后,体会到作者善于运用短句,按观察的顺序进行描写,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这正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对课文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语句进行变换位置表达。课文是按照位置—形状—颜色的顺序来表达的,那么,我们能否调换一下顺序来说说看。学生试着进行句子调换的组合训练,可以按照形状—颜色—位置组合为:爬山虎的脚由六七根细丝组成,像蜗牛的触角。颜色与新叶一样,也是嫩红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反面。也可以按照颜色—形状—位置组合进行表达。但是,组合后的表达经过比对,学生就会发现只有课文的表达顺序才是最合理的,最能看出作者的观察顺序,最有条理性。
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这是本课教学的另外一个重点。课文分为两种爬的情况来写的。第一,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第二,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这两种情况作者是怎么写的呢?请看课文片段: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学生小组合作将原文进行重新组合: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细丝和小圆片还会逐渐变成灰色。它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经过重新组合过的语言表达与原文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效果却不一样。这种“直击分类,变换组合”实践语用的策略让学生明白了作者归类叙述的描写,使文章的描写更加有条理,更加契合语境下的语文品质特征。
当然,我们必须明确,变换语序还应当根据全文语境,基于整体视角,全方位地把握文本表达方面的连贯性、构思方面的巧妙性,认真分析语言文字描写中的细腻手法、用词的精准程度。继而有效掌握语言文字表达的最佳方式,巩固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基础,将其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能力的一部分。
读写结合是开展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有效策略之一。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期间,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前提,写作是对阅读的实践及发展。阅读是学习语言文字应用技巧的过程,写作是逐步强化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过程。阅读与写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利于将语言文字应用有效落到实处。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文章写了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都没有成功,因为每个动物的尾巴功能都不尽相同。文章内容有趣、结构反复,很适合学生阅读和复述。从课文的内容上讲,学生多读几遍就能够读懂文章讲了什么。那么,我们从语用角度出发,该教什么呢?该进行怎样的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呢?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作者为什么选择写这三种动物?为什么只写三种?(2)如果你是作者,你会这样安排吗?为什么?(3)请你试着创编一则新的小壁虎借尾巴!
这三个问题均指向写作表达,并且由浅入深有层次地展开。学生先探究第一个问题,发现作者选择的三种动物是有讲究的,它们的特点是:小、大、小;水、陆、空;少、老、少。尾巴功能:拨水、赶蝇子、把握方向,各不相同。学生根据这样的表达特点创编故事,便能收获语用练习为学生带来的愉悦感。
总而言之,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是学生学会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的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多阅读、多写作,日积月累,进而使学生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当中有所收获,可以准确掌握应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为教学目标的语用教学工作,必须始终将教学落脚点置于语言文字运用方面。要注重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听、说、读、写等训练与学习活动当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培养其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