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演奏技巧分析

2020-12-02 03:41:19
黄河之声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八度重音乐段

齐 楠

一、作者介绍以及他的创作特点

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最突出的人物,他从小对音乐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音乐创作和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他常以精炼的笔勾画出情景、人物或某种感情特征。以标题启发想象,表达周围的人和事在作者心中的感觉和想象。丰富的音色变化,频繁出现切分、复节奏,增加踏板来加强音乐表现力。

二、演奏技巧分析

《蝴蝶》这部作品是由十二个不同风格、不同情节、不同色彩的音乐小品组成的一部富有诗意的钢琴套曲。它描写的是一个假面舞会的场景,两个兄弟瓦尔特和乌尔特同时都爱上了维娜姑娘,为了去表达对心上人的爱,他们在舞会上尽情展示自己的真诚。

(一)引子部分

乐曲的开始是由一个六小节的引子构成的。3/4 拍,圆舞曲风格。第一个乐句由4 小节的上行级进音型组成,就像是宫廷乐手在吹响号角,告诉人们舞会要开始了。这个4 小节的乐句,要弹得非常的连贯,第一个音的下键要浑厚、挺拔,要给整个乐曲一个完美的开头。在弹奏第一个音之前,首先脑子里要有这个音的实际音响效果,在没有弹下去这个音的时候,整个人就要投入到这个“舞会”中,呈现出一个精彩的亮相。在弹奏时,不是直接把音弹出来、弹响,而是除了脑子的准备,还有手指的准备动作,即在大拇指触键前,手腕要做一个小小的呼吸,画一个小的弧形把手指带起来,手指慢触键把这个音弹下去。后面的音符一直到第四小节,都属于经过句,不需要把每一个音都做得特别重,需要把旋律线的方向感弹出来,这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个乐句是向上走的趋势,因此我们在弹奏时要做一个小小的渐强即可。那么到这里我们的第一个乐句就完成了,在这个乐句中每一个音的连贯性和气息的流畅性要配合好,直到最后一个音结束。第二个乐句像是第一个乐句的回音一样,在低八度演奏,演奏时声音要弱,因此在这里可以踩上左踏板来营造回音的效果。引子结束处,有一个延长记号,在这里我们要做好进入第一部分的准备。

(二)第一部分

乐曲的第一部分,3/4 拍的圆舞曲。乐曲一开始右手用八度音奏出了极富歌唱性的旋律,共八小节,两个乐句。在弹奏这两个乐句时,因为右手全部都是八度音型,因此在演奏上又增加了一些难度,即用八度来弹奏歌唱般的旋律。想要把八度弹奏出歌唱般的旋律,首先我们要严格按照谱面上的指法来进行演奏,用3-4-5 指的交替来弹奏高声部的旋律音,使得旋律连贯、歌唱。在弹奏双音或者八度音的旋律时,我们要注重高声部的旋律音,因此,力量要多倾向于向旋律音,大指弹奏的根音部分力量要一带而过,这样才能突显出主旋律的线条。在弹奏这两个乐句时,第一个乐句的走向是先渐强最后要渐弱的收住,而第二个乐句的是由渐强到强的结束,两个乐句在情绪上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左手的伴奏部分在弹奏时要注意三拍子舞曲的感觉,把强-弱-弱的节奏感要很自然的弹出来,第一拍是重拍,第二拍和第三拍的和弦一定要控制好声音,不能太强,否则会破坏旋律的流动性,导致音乐停滞不前。

第二个乐句一开始的四个小节,在音乐形象上和前一个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基调是弱奏,前两小节轻巧地跳奏,重音在第二个音上,跳音要紧贴琴键拔起来弹奏要和后面的重音要一气呵成,后两个小节用“落-提”的奏法,重音又回到第一个音上,描绘了两种不同的舞步。因此我们要仔细研读谱面上的奏法,只有奏法准确,音乐才会更加生动和形象。这一部分的最后一个乐句要在重音上结束,在结束后要为第二个部分做好准备,因此要用呼吸去做衔接,手指要迅速移到第二个部分的第一个音上,同时自己的情绪也要随之转换过来。

(三)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是2/4 拍的急板,共十二小节,前四小节在降E 大调上,后八小节在将A 大调上。第一个大乐句由一组快速十六分音符的琶音和双手八度交替进行组成,力度是ff。要求我们在弹奏时用一个气息来完成。我们在练习时,可以分两个技术来练习,先练习快速十六分音符的琶音,我们可以先用四个音一组的节奏型练习,分三组,分别练好后再连起来弹奏,要求既快又准地完成,而且这一组琶音是向上走的趋势,我们还要做出渐强的感觉,力量要推上去;其次再去练习双手八度交替的技术,这个技术也可以用四个音一组的方法去练习,练好之后连起来时要注意重音在右手上,是右手带着左手走,这样就能快速准确地去连接了。这一个大乐句可以用一个踏板,使得音响效果更加连贯。

主题的出现,打破了原先激情的风格,音乐变得亲切、柔和。小连线的弹奏要注意尾音的收,要用手腕的弧线动作去把两个音连接起来,动作要快,时值要短,声音要轻,踏板要少一些,以免破坏了旋律的清晰度。主题中的两个乐句旋律完全一样,但是我们在演奏时不能弹成一样的风格,要弹出变化,在音色上第二个乐句要更加轻盈。

(四)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3/4 拍的舞曲风格,调性由#f 小调-A大调-#f 小调。整个这部分的旋律都是由左右手八度来完成。第一乐段是由左手单独弹奏,音色要明亮,虽然这一部分没有划分乐句,但是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乐句断句的地方是在第四小节处,八度的弹奏要铿锵有力,一指和五指的指尖要很积极地把音符抓住,在弹奏时要注意重音的位置,不需要把每一个音都强调出来,踏板也只在重音上踩一下即可。第二乐段在明亮的A 大调上,由右手弹奏八度,要求和左手弹奏的方法一样,但是不同的是踏板的踩法,在这一乐段我们采用音后踏板,使旋律能更好地去衔接。最后一个乐段调性又回归#f 小调,这个乐段在练习上是比较难的,在不同的时间出现两条主旋律,采用复调的手法。因此我们必须把每一只手的八度旋律练好再双手合起来弹奏。最后在结尾处渐慢、渐弱,为下一个主题做好准备。

(五)第四部分

这一部分是一个再现三部曲式,3/8 拍。第一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八度旋律进行要轻快,第一个乐句中,八度的反复音要“送”过去,不能太强,要有穿透力,右手中声部的声音要弱,是一种没有分量的触摸感。第二个乐句右手的旋律也要轻柔,不要去敲击琴键,要弹成一条线,旋律要往前走。中段要既快又轻巧地弹奏,就像蝴蝶飞一样的感觉,在这段中要注意速度的变化,在第二小节处要加快并渐强(accel),到第七小节处要恢复原速并渐弱(atempo),到第九小节再次加快加强(accel),十四小节开始逐渐放慢速度(riten)。再现乐段的弹奏要求和第一段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在结尾时力量要推上去,有力地结束。

(六)第五部分

这一部分也是一个再现的三部曲式,3/4 拍。第一部分右手的旋律很优美,第一个音的触键不能太强,因此我们在指法上可以先用2-1 的指法来触键,之后的旋律要明显,手指的状态一定是积极的,音色要深刻、明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右手的十六分音符不要太突出,它要向八分音符的方向靠拢,要突出的是八分音符。左手担当的两个声部,因此要单独练习左手声音的控制,特别注意左手中声部的和声的声音要深,但是不能压着弹,感觉用手指把音符“拿出来”的一种状态。中段的旋律,右手也担当的两个声部,是复调的形式。这样的乐句一定要单独拿出来进行练习,突出旋律声部,让伴奏声部的声音很好地控制住。再现部分的旋律用八度的音型和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弹奏要更自如,声音要更大胆一些,这里的八分音符可以弹成断奏,用踏板去保留声音,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十六分音符的弹奏。在乐句结束时要做渐慢、减弱处理,结尾两小节的双音跳奏,可加入左踏板,让声音更加轻柔,好像花丛中的蝴蝶飞走一样。

(七)第六部分

这一部分是一个回旋曲式,3/4 拍。主部的音乐形象是坚定、刚强的。两个插部,第一个插部较轻柔,第二个插部较活泼。主部在弹奏时一定要注意重音的位置,和弦的弹奏声音要集中,手指尖要有抓力。第一个插部,左右两手都是和弦,但是声音要轻柔,双手弹奏要整齐,尤其要突出右手的高声部旋律。第二个插部中,滑音的弹奏要很轻巧,不要有重音的出现,否则音乐会显得沉重,这一部分左右两手的音符弹完迅速离键,用音后踏板去衔接。在这一乐段的结尾处,要有非常强的和弦结束乐曲,而且要有一个大停顿,让音乐干净利索地结束。结尾处的延长记号也不能忽视,它的意义在于,虽然旋律已经结束,但是乐思不能断掉,用延长记号来转换情绪,为下一个部分做好准备。

(八)第七部分

这一部分的音乐缓慢、安稳,旋律有一种朦胧美。我们在演奏这一部分时可以慢下来好好用心去感受它。第一个乐段有两个乐句,它的声音轻柔、舒缓,因此我们在触键时可以缓慢下键,触键点可以用指尖靠后的地方去弹奏,使声音连贯、歌唱;左手的滑音弹得不要过于激烈,要和右手的音符同时弹奏。接下来的乐段,左右两只手都担当的是两个声部,我们有必要单独去训练。右手的旋律声部弹奏要很深刻,重拍在第一个音上,中声部的音要有种不明显地触摸感;左手的伴奏声部要保留第一个音,因为它的第一个音也是一条旋律线,构成了优美的旋律,所以左手的伴奏也极其重要。两手在一起配合时,既要突出旋律声部的歌唱性,又不能忽视伴奏声部声音的控制,每一个音都要弱而不虚的弹奏出来,同时更不能漏音、弹错音。

(九)第八部分

这一部分是一个并列的二部曲式,3/4 拍。乐曲的前八小节是饱满、连续的大和弦的弹奏。前四小节分为两个小乐句,我们在弹奏时不要在每一个和弦上加重音,而是两个小节一个支点音,这样音乐才能流动起来,从第九小节开始到第十六小节,音乐中舞蹈性的感觉很强,右手的旋律中,重拍要在第三拍弹奏,高声部的旋律音要清晰地弹出来。第十七和十八小节左右两手出现了滑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滑音的弹奏要轻巧、一带而过,这样音乐中的轻松愉悦的感觉才不会丢失。在这一部分中,要注意踏板的踩法,在第一拍踩下即可,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声音会含糊不清。结尾部分要进行渐慢、减弱处理。

(十)第九部分

这一部分是降b 小调,3/4 拍。乐曲一开始的八小节是一种紧张、急促的感觉,要求右手的十六分音符要均匀、清晰地弹奏,左手的伴奏要找准重音,即每一个小节的第一个音。接下来的双手跳奏的八分音符是本乐段练习的重点。这一乐段是四个声部的跳奏,左右两手各担当两个声部,因此在练习时要分手、分声部练习,每一只手的跳奏都要轻巧地弹奏出短促的声音,虽然是pp 的力度,但是一定是有穿透力的声音,而且高声部的旋律音要清晰地弹奏出来。在练习这部分双音的跳奏时,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去练习:第一种就是从上往下拍的感觉,第二种就是从下往上“拔”的跳,两种不同的弹奏方法可以有效地练习快速双音跳奏的准确性。

(十一)第十部分

乐曲的前十六小节是这一乐段的一个序奏部分,它所运用的是和第八部分、第九部分相似的材料。因此弹奏方法和第八、第九部分的和弦要求大致一样。接下来的主题是先由八个小节的大和弦组成,这八个小节的弹奏,音色要鲜明、大胆些,指尖要把所有音符抓住,和之后优美的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主题的感觉虽然是优美的,但是它的速度一定要和前面保持一致,不要慢。右手担当两个声部,高声部的每一个音触键要深、连,要用慢触键的方法把每一个旋律音都“送”进去;右手的次旋律声部的双音在弹奏时要轻柔,声音要“藏起来”,左手的伴奏织体在弹奏时,一定要有一种流动感,五个音一组,把每一个音都送到最后一个音上,琶音的音色要轻柔,运用音后踏板去连接每一个乐句,直到ppp 结束本乐段。

(十二)第十一部分

这一部分是一个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它是整首作品中篇幅最长、结构最复杂的一段。开始处的三小节引子部分的和弦,要弹成一条线的感觉,要注意重音的位置,它是两个十六分和一个八分音符为一组去练习,注意和弦的声音要有弹性。第一段主题的出现,给人们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前两小节的跳奏要明亮一些,手指要有抓力,跳音要短促、干净;后两小节的乐句歌唱、抒情,要求双音的弹奏要整齐、连贯,乐句推、收自如。中段有两个安静的乐句,声音要轻柔、空旷,尤其是高声部的音色一定不能太突然地去触键,要用4-5 指的转换来把每一个音“送”到琴键里。

(十三)第十二部分

这一部分是整首曲子的结束段,调性又回到了D 大调。前八小节的柱式和弦,是宫廷吹响号角的声音,它预示着舞会即将结束。我们在弹奏时双手要整齐、有力。之后《蝴蝶》的第一部分的主题再次响起,在这里作曲家运用了复调的创作手法,右手弹奏的是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而左手是这一部分的号角声。两条旋律线同等重要。音乐就在这两条旋律中渐渐消失。

结 语

舒曼的《蝴蝶》是一部精雕细琢的一件“工艺品”,它情感丰富,充满了灵性;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让人徜徉其中,回味无穷。当然我们要想把这部作品弹好,一定要有出色的技术,在这十二首小曲中,它具有全方位训练技巧的价值,我们一定要仔细分析谱面,看清楚奏法,认真扎实地练好手指,才能更好地去表现音乐。希望通过这首作品的训练,在手指技术和音乐表现力上有更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八度重音乐段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艺术家(2020年5期)2020-12-07 07:49:32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黄河之声(2019年24期)2019-12-16 01:11:52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长江丛刊(2018年28期)2018-10-31 08:51:22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北方音乐(2017年11期)2017-01-28 22:52:47
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探究李斯特钢琴曲《魔王》
北方音乐(2016年11期)2016-08-12 09:19:03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刍议音乐表演与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大众文艺(2015年5期)2015-01-27 11:12:44
试论音乐表演中如何进行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