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

2020-12-01 03:13郭绘绘
卷宗 2020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郭绘绘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基于此,我国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调查研究发现,当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将能促使高校的教育活动变得更加科学化,同时也能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还能有利于高校学生形成既科学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优秀的道德素养,继而在未来更好地服务于祖国和人民。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策略,以期为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帮助。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也一直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对高校学生政治素养和政治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社会的加速转型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得更加多元化与功利化,基于此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逐渐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极其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1],因此,在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外部环境不利于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基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各种错误消极的价值认知也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时下兴起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越来越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而高校学生社会经验缺乏,自尊心较强,对所谓的排场、阔气、有面等极其推崇,最终再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下逐渐导致自身的价值观受到了扭曲。此外,高校学生面对学校和家庭等多重压力时其情感问题和未来择业问题还有社会交往问题也越来越多,而大学生还未走出校门,社会阅历尚浅,也一直处于家庭的呵护下,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时难免就会手足无措,经受不起一丝挫折,其心理就易滋生各种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形成多种心理问题,继而影响其形成科学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1.2 高校思政教师尚未掌握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由各系辅导员来负责开展,而通常高校的辅导员也基本上都是由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担任,其不仅社会经验不足,也缺乏足够的专业教学知识,甚至还会存有极度不具备责任感也不适合担任教师角色的辅导员,日常开展的工作也只是为了应付工作,只习惯于将理论知识生硬灌输给各个高校学生,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为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也忽视了采取有效举措来促进高校学生形成较高的综合素养[2]。另外,高校各系辅导员除了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各种琐事,因而其也没有充沛的时间来学习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逐渐就容易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实际区别弄混,从而不利于促使高校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1.3 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与心理健康教育同向同行

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之中,始终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开实施的,就教课现状能够看出,大部分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过程中总是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政治还有道德以及法律等相关知识的教学,而未融入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知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高校学生长期累积下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就会影响到其学习质量,甚至产生厌学和逃避学习等情绪,也就不会耐心接受思想政治教学。基于此,究其原因能够得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高校在进行教育工作时未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进行结合,因未同向同行而致使其出现严重脱节的状况,这些状况在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便能够明显看到。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2.1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中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之中,要足够重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在教学时要有效融入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内容,针对其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来采取有效举措解决。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要时刻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并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多搜集一些心理健康教学案例来对学生进行讲述,在讲述时也要结合其中包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来详细讲解[3]。同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容,能够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共存的合力真正发挥出来,进而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综合素养高的全面型优秀人才。

2.2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是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有利于促使高校学生形成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也才能有助于高校学生避免滋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能够保持初心,积极乐观地学习专业知识。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制度的全面推行,对各学科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不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教学者,其也要逐渐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成为一名“全能型”教师。高校思政教师除了具备专业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之外,也要转变工作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要积极努力学习有关心理学和教育学还有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如此一来才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能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管理者可结合高校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对高校思政教师加强培训,可定期邀请专家对思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专业培训,也可为其提供校外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机会,促使其掌握到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便能够及时发现高校学生存有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从而在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也能加强其心理素质。

2.3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融合

当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融合充分满足了人性的发展需求和规律,也与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这二者间存有的内在关联和特征完全相符。当前,高校学生总是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冲击,严重缺乏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判断的能力,继而就很容易产生各种成长问题,如心理健康问题、思想道德问题、价值认知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4]。高校作为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更要致力于采取有效举措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结合,例如可定期组织高校优秀教师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讲座,并要求高校学生到场学习,通过教育讲座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也能有利于高校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融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各个方面健全且综合素养高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洪,袁国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途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01):112-116.

[2]范美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J].教育探索,2007(01):104-106.

[3]韩力争.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途径思考[J].江蘇高教,2008(01):127-129.

[4]徐新萍,翟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8):188.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