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簡醫書疑難字校釋三則*

2020-12-01 22:08
简帛 2020年1期
关键词:武威周易出版社

張 雷

關鍵詞:漢簡 勞 歲 涷

漢簡醫學文獻是祖國醫學的一座重要寶庫,學界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但有些文字的字形字義仍然存在争議,我們對其中一些疑難字進行了研究,現把這些意見編綴成文,請方家指教。

一、釋“勞”

張家山漢簡《引書》簡112釋文:“燥則婁(數)虖(呼)婁(數)卧,濕則婁(數)炊(吹)毋卧實(陰),暑則精婁(數)昫(呴),寒則勞身,此與燥濕寒暑相(應)之道也。”

文中“勞”字整理者没有解釋。①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86頁。高大倫也没有單獨解釋,而在其“譯文”譯爲“勤勞”。①高大倫:《張家山漢簡〈引書〉研究》,巴蜀書社1995年,第173頁。我們認爲此種譯釋近是,但還不够確切。簡文中的“勞”當譯爲“活動”。《周易·説卦》:“勞卦也。”惠棟《周易述》:“勞,動也。”②〔清〕惠棟著,周易工作室點校:《周易述》,九州出版社2005年,第823頁。《國語·越語下》:“勞而不矜其功。”韋昭注:“勞,動而不已也。”③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中華書局2002年,第575頁。《吕氏春秋·孟春紀·重己》:“昔先聖王之爲苑囿園池也,足以觀望勞形而已矣。”李寶洤注:“古人以勞形爲養生,故華佗語吴普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得使極耳。動摇則穀氣得銷,血脈流通,病不能生,譬猶户樞終不朽也。’注未明。”④〔戰國〕吕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吕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3頁。李説甚是。《莊子·讓王》:“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⑤〔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年,第966頁。《養性延命録·教戒篇》亦曰:“夫流水不腐,户樞不朽者,以其勞動數故也。”該書“食戒篇”又曰:“人欲小勞,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勝耳。……故流水不腐,户樞不蠹,以其勞動數故也。”⑥〔梁〕陶弘景集,王家葵校注:《養性延命録校注》,中華書局2014年,第76、88頁。

二、釋“歲”

《武威漢代醫簡》木簡25釋文:“已過百歲者,不可灸刾,氣脈壹絶,灸刾者,隨箴灸死矣。”⑦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武威漢代醫簡》,文物出版社1975年,第4頁。

文中所釋“箴”字,整理者將其和下一字“灸”合在一起組成詞組“箴灸”,看似合理,實則誤釋。今檢該字原圖版作:,該字當釋爲“歲”字。

從簡19至簡25“箴”和“歲”字都有,部分字形確實很相似,容易混淆,如簡21“人生一歲”的“歲”和同簡的“乃出箴”的“箴”,其上部均作“䒑”形。還有簡22“人生二歲”“人生四歲”和簡23“人生八歲”等中的“歲”字上部也是“䒑”形。這些簡文中是“歲”還是“箴”,只有聯繫辭例才能分别清楚。縱觀簡19至簡25,簡文中“歲”上部多作“止”形,但“箴”字上部均作“䒑”形,故簡25所釋“箴”實爲“歲”字。

原釋文當改爲:“已過百歲者,不可灸刾,氣脈壹絶,灸刾者,隨歲灸死矣。”前面的簡文講五十歲至九十歲之間分别采用的灸法與五歲至九歲之間的相同,接着强調百歲之人不可像前文那樣灸刺,因爲百歲之人氣脈一旦斷絶,采用隨歲灸就會死亡。“隨歲灸”,傳世文獻稱爲“隨年壯”,是指根據年齡的大小來決定艾灸的壯數。《黄帝内經素問·骨空論》:“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爲壯數。”王冰注:“如患人之年數。”①〔唐〕王冰:《黄帝内經素問》,人民衛生出版社1979年,第324頁。《肘後備急方》卷三:“治卒中急風、悶亂欲死方:灸兩足大指下横文中,隨年壯。”卷四:“葛氏治卒腰痛諸方、不得俛仰方:正立倚小竹,度其人足下至臍,斷竹,及以度後,當脊中,灸竹上頭處,隨年壯,畢,藏竹,勿令人得矣。”②〔晉〕葛洪:《葛洪肘後備急方》,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第65、123頁。

細品簡文,文中已有“刾”表示針刺的動作,此處應當不會再用“箴”字來表示針刺了。

三、釋“湅”

《武威漢代醫簡》木牘87乙第二行釋文:“治漡火涷方。”

整理者注:“‘漡’即‘湯’,‘漡火涷’即指燙傷。”③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武威漢代醫簡》第17頁。並没有指出“涷”字涵義。張延昌、朱建平認爲是“涷”是“湅”之誤,此處義爲皮膚被燙傷。④張延昌、朱建平:《武威漢代醫簡研究》,原子能出版社1996年,第42頁。後來又改釋爲“涷”。⑤張延昌等:《武威漢代醫簡注解》,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37頁。張仁壽認爲“漡火涷”是指“燙傷、火傷,可以水或藥涷之”。⑥張仁壽:《醫簡論集》,蘭臺出版社2000年,第180頁。田河認爲“涷”爲“凍”異體,“湯火涷”應指三種情況,即燙傷、燒傷、凍傷。⑦楊耀文:《甘肅河西出土醫藥簡牘整理與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西北師範大學2013年,第90頁。我們認爲以上説法可商。

跟醫簡同樣字形的“涷”字,在漢代銅器銘文中屢見,⑧徐正考:《漢代銅器銘文綜合研究》,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742頁。是作“湅”字來用的,假借爲“冶煉”之“煉”。古代“煉”字也寫作“爛”。《集韻·去聲·换韻》:“爤、爛、燗、煉。郎肝切。《説文》:‘孰也。’或從闌、從閒、從柬。”⑨〔宋〕丁度等編:《集韵》(附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59頁。醫簡的“湅”當讀爲“腐爛”之“爛”。“湯”指熱水,“湯火爛”指熱水燙傷和火燒傷造成表皮層組織潰爛。葛洪《肘後備急方》有“治湯火爛者方”“治爲沸湯煎膏所燒火爛瘡方”“治火瘡敗壞方”等。⑩尚志鈞:《補輯肘後方》,安徽科技出版社1983年,第292—293頁。《五十二病方》也有“□爛者”方,即治療燒傷的方劑。⑪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0頁。

附記:小文部分内容得到李家浩教授的指導,謹致謝忱;感謝外審專家對小文的指點。

猜你喜欢
武威周易出版社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在安阳召开
重任在肩
我等待……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三套车”:武威人的骄傲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绢缘印花草编盒的修复研究
甜甜的“蝴蝶茧”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