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
当前教师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教师,更面临着学习力匮乏、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很多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表现为囿于经验缺乏理性自觉、困于琐事缺乏系统思考、怠于发展缺乏专业自信、甘于平庸缺乏职业追求。”[1]教师本来是距离“学习”和“读书”最近的职业,但是有的教师满足于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对研修缺乏积极性。
教师培训是关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的战略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进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组织高质量培训,使教师静心钻研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因此,更新培训理念,为教师发展赋能,变被动“陪训”为主动研修,成为提高教师培训绩效的重要方略。
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和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在全省开展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这是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切实举措。各培育站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都在创新打造“自选动作”,贴近教师需求,体现培训特色。笔者主持无锡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创立自助式管理机制,扎实开展“卷入式”培训,为教师发展赋能,为专业成长助力。
自助餐有选择性和自助性,就餐者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食物、饮料,自由选择与他人共餐或独自用餐;用餐者自我服务,在满足个人饮食需求的同时获得自助体验。自助餐的理念其实就像管理赋能,给成员更大的自主权,让成员获得更多的能量。教师培训也可以实现管理自助,充分调动学员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让教师卷入研修实践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体验。培育站在一年中开展20 多次研修活动,细心周到的服务获得教师的广泛好评。
培训未行,规矩先定。研修方案中特别注重研修管理机制和日常管理架构。培育站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是建立班委会,在自愿的基础上遴选了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和生活委员等(见图1)。在开班仪式上,宣布培育站班委会成员及服务职能,形成清晰的自主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导师组由一位主持人和两位导师组成,班委会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和生活委员等团队服务人员组成。主持人负责制定研修方案,指导学员研修活动,做好经费使用把关和报销等工作;导师常态化参与研修活动,做好学员指导和评价工作;班长和副班长负责联络导师,通知、提醒和督促学员准时参加研修,协调好每次活动的主持人;学习委员做好考勤登记,做好活动资源收集整理和共享;宣传委员负责制作研修简报,组织轮值学员撰写文稿、校对、摄影和图片选取等;生活委员协助主持人做好研修食宿、专家接待、资料发放等工作。所有学员轮值主持和负责研修简报制作工作,参与研修活动服务工作。培育站统筹协调,为参加研修活动的每一位成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图1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自助管理结构图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理念是“量化分权”,就是“让每个人都成为经营者”[2],让每一位成员都成为团队的主角。一个优秀的导师应为每一位成员创造成为主角的机会,既能大大缓解培育站服务的工作负担,又为每个成员赋能,成员在自助服务中锻炼组织管理能力,提升交际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例如学员轮流主持。一个研修活动一般由开场主持、主题活动和活动总结3 个部分组成。轮值主持人在开场时需要分享活动主题、人员、流程和目标等;活动中需要参与过程管理,并做好素材积累工作;活动结束时对活动进行恰如其分的总结。轮值主持人获得一次即席主持的锻炼机会,还获得与专家近距离学习的机会,这是轮值主持人的“福利”。
例如研修简报制作。研修简报既是研修活动的宣传,更是培育站学员的成长记录。简报的题目要“亮”、内容要“准”、细节要“精”、文字要“美”。一人为主撰稿,第二位学员校对,校对后交给宣传委员审核,再交给主持人审核发布。制作简报也是一个自助评价的过程,对研修主题的提炼和表达、对研修镜头的捕捉和描写、对研修效果的质量检验都要用心、细心。通过分享的方式,保障研修活动的品质。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精选教师教学实践的困惑点、教学改革的难点等作为研修主题。研修重在一个“悟”字,要实现自觉、自悟,不是一次就可以奏效的。培育站聚焦一个研修主题,反复做,坚持做,在做中悟,在悟中做。
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要求培育站研修主题要中观务实,适合参训教师的教学需求,适合在一年的周期内开展活动,让教师具有获得感。例如笔者主持的研修主题是“初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就是在统编语文教材的实践运用背景下教师的需求和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注点。
我们的课例生成流程是这样的:教师根据自己所执教年级的进度,选择课文独立备课;形成比较满意的教学设计后进行年级小组的合作研讨,结合备课诸要素进行提升;小组修改完善后分年级展示微课,接受导师组答辩、点评;遴选部分教学设计在研修活动中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在挑战性的实践环节中,教师的潜能被唤醒,产生兴奋、紧张和被激励感。许多教师备课到深夜,从任务驱动到自我主动,迈出了自我研究的重要一步。在教学设计的反复推进中,教师逐渐领悟到教研的真谛。
每位学员在研修期间要撰写一篇与研修主题相关的论文,培育站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平台。首先,培育站邀请名师对学员进行论文写作指导,教师选择论文主题撰写初稿,导师组逐一批阅辅导,集中点评。其次,在第一轮修改后再邀请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组织第二次论文写作专题指导,结合实例对论文选题、写作规范、语言质量等方面统一点评。最后,教师修改完成投稿或请导师推荐发表。这种基于论文写作案例的现场指导激发了教师写作的积极性。培育站建立以来,已有28 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11 篇论文获得市级论文评比一等奖。工作仅两年的青年教师韦伟在《语文教学通讯》《教学月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 篇。学员收获论文发表和获奖的喜悦,更注重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系统梳理教学问题,提炼有价值的写作主题,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将论文撰写和发表成果反哺于教学实践。
培育站在自主研修时布置了阅读任务,推荐阅读肖培东的《教育的美好姿态》、詹丹的《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等与研修主题相关的著作,并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学员之前的读书笔记有的只是文章内容的摘录,有的是著作内容概要的复述。为指导读书笔记写作,导师组遴选了高质量的读书笔记供学员学习,引导他们精选一两个有教学实践体会的视角进行有理论深度的写作。撰写读书笔记有助于教师真正走进文本,打通与自己教学实践的脉络。读书笔记上交后,在群内共享交流,倒逼教师不能偷懒,必须下真功夫,亮出真本事。
每个学员在研修期间至少要上一节公开课。培育站以课堂教学为最重要的载体,为教学研讨提供现场,也为学员提供教学展示的机会。只要有课堂教学现场的研修,就安排学员或者导师上课。每位学员必须参与评优课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学员在教学竞赛压力中进步,在教学展示中成长。每一次教学展示都是竞赛,既是学员之间的竞赛,也是与之前的自己比赛。竞赛是培训最好的任务驱动。教师为了表现自己最好的水平,会产生爆发式提升的动力。给教师增加竞赛的任务和压力,是在不断激发教师的潜能。我们会推荐优秀教师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或者为其提供更多教学展示的平台。
“自能”即自主、能动,教师的“自能式”成长是指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自觉性。“能”是教师具有自身发展的功能、动能和智能。教师发展从“自”出发,获“能”而行。
乡村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甚至是学校的管理者。他们具有教研的基础和经验,这些经验和成绩既能成全教师,也可能会固化教师的成长。培育站让教师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所有学员从自己熟悉的圈子跳到一个具有挑战的新圈子,原先是学校“池塘”的“大鱼”,现在要在江海中成为“大鱼”,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培育站也让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参与培训是“重回大学”,教师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定义为“学生”,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走上教师发展之路,不断突破人生限度和拓展人生疆域。
不少教师对学生管理力不从心、束手无策,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可能跟不上学生的节奏,无法在学生和家长面前建立专业自信。“只有永不停歇地学习,永不间断地成长,才是我拥有自信的源泉。”[3]
学员在学校是骨干教师,在培育站学习共同体中变成参与研修的学员。做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知识,需要不断输入新能量。在赋能型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研修是给自己输入持续成长的能量。给学生源源不断的知识和能量,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充电”,不断“加油”,才能保持不竭的发展动力。
成长的最好生态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培育站这个学习共同体更多地表现为合作竞技,把研修现场作为教学竞技场。竞技比赛容易让人进入亢奋状态,这是克服教师安于现状、职业倦怠的“钥匙”。在研修过程中,既有运动员,又有“观众”。作为教学技能的展示者,教师会发挥自身潜能,表现出“最好的自己”;作为观摩者,教师可以从中获取教学经验和唤醒自我发展意识。
培育站形成常态化展示、分享成果的机制,利用研修简报,把学员上公开课、发表论文、获得荣誉等研修成果阶段性地汇总发布,使同伴间产生竞学风气,让学员产生持续的不安,促进自己不断反省,从而产生持续创新的强烈动力。一个人一旦被赋能,自我效能感就会明显提高,提高工作期望值,乐于迎接工作挑战,更加勤奋工作,不断主动发挥聪明才智。
培育站每一位学员都是学校或区县选拔的学习“种子”,具有发芽的可能性,有成长的愿望和动力。每位学员在一年的研修历程中,需要不断修炼教学基本功,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学员还肩负着把学习的“种子”带回去的使命,与他人分享研修中获得的教学力,分享自己获得的学习力,让学校成为赋能型学习共同体。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说道:“一个人的可行能力指的是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的组合。”[4]培育站赋予教师研修“种子”的期待,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领本学科、学校乃至区域内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用自身的成长触动和带动更多的教师走出停滞状态,走向专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