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咸阳 712100)
灌输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经过马恩的萌芽时期,考茨基的初步形成阶段,列宁的系统概括阶段,还有接下来一代人又一代人的继承与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了灌输理论,而且也正因为灌输理论的这一发展过程决定了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特征,决定了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对工人阶级进行灌输?即灌输的必要性;二是要给工人阶级灌输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三是怎么去给工人阶级灌输?需要外面灌输与工人阶级的内部消化相结合,以此使工人阶级以先进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旗帜,引导他们走向革命胜利。
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良之风在全国也吹了起来,代表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者大学生也深受其害。这就决定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加强正面教育的灌输,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十九大的工作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对我国的社会时代问题做出了新的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而且这个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1]。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继续争取呢?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如思诺所认为的:是否有一种明确的意识形态对于资源的现代配置和历史变迁的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否则在其运用的过程中将充满着荆棘,也就是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国家,越是在发展关键时期,越要加强抑制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传播,反之,则越要加强先进科学文化的交流传播。而我国也正处于新时代的特殊环境,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共产主义信念的正面灌输显得特别重要,而大学生在这个时代中有着更重要的责任、更伟大的使命,因此更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的不断发展。
进入新时代,灌输教育的主要内容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与实践性,这决定了灌输组织者在灌输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为主,注重对原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这样会使大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而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所主张的并不是让我们“反复地咀嚼一些大家早已知道的东西就够了”[2],而是要求灌输组织者在坚持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增强灌输内容的时代性与科学性,坚持灌输手段多元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思政课程预期效果,提升思政课程正面影响。
列宁作为灌输理论的集大成者与倡导者,他主张以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以及所处的环境为基础来思考。当代大学生身处于全球化与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时代环境中,深受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其中仍存在着腐朽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而且在这个阶段也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大学生往后的成长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该对大学生注重加强“灌输论”的指导作用。还有就是大学生自身而言,文化层次较高,知识的接受和运用能力较强,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正面灌输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因此应该坚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灌输教育,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今,灌输教学法和渗透教学法仍然被普遍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之中。灌输法是一种显性的教学方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更多表现为课堂的传授。教育者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将某些思想观念传授给受教育者,并通过一些途径强化对它的理解,并转化为个人的意识形态;而隐性教学法,也称为渗透性教学法,其顾名思义是隐性的、渗透的方法,它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活动为载体,将这些思想观念融入这些载体中,在无形中影响感染大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从上述的解释当中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当代,大学生获取某些文化与意识形态主要还是以灌输教学法为主,这体现在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中,引导大学生有着正确的思想觉悟、政治信仰,并以笔试为主要手段去检测与强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渗透到网络载体中,使大学生在运用网络的同时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渗透教学有着多样化的方法,如: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听广播、看电视去了解英雄事迹、传统精华及先进思想等。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使灌输法与渗透教学得到有效结合,使灌输法在新的时代下也得到不断地丰富与完善。
我国当前所处国际环境的变化、十九大新论断新变化提出和带来各种新要求新任务、学生个体需要发展的变化等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必须坚持理论的正面灌输与引导,而且同时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发展,还应该坚持启发与疏导的教学原则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就启发原则而言,要求教育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创设问题情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检验假设、解决问题,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动手、自我内化,学生在认识了解先进、科学的理论同时得到了自身的发展,这也是最重要的目的;而疏导教学原则强调在对大学生进行灌输教育的过程中,对产生的问题和一些突发情况进行疏导,引向正确的方向与轨道,促使灌输教育的正确、顺利地进行。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列宁所提倡的灌输,并不能简单地与填鸭式的强制性灌输画等号,它是坚持以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为基础来启发灌输,在其中包含着启发的因素,因此在教育灌输中,不应该否认启发存在的意义,不加思考的简单机械的传授现成知识,也不能忽视灌输的意义,这样会使教育效果大大减少;而疏导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心理问题,以心理疏导为主辅,这是一个相对巧妙的方法,如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当受教育者遇到一些问题并对灌输内容产生怀疑时,就需要疏导教学,将受教育者引向正确的方向与轨道,保证灌输教育的正确顺利进行。从以上可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两种教学法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紧密相关的,因此应坚持灌输法与启发疏导教学法的紧密结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更重要的是使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来应对更多的新挑战。
任何事物的发展受外在因素的促进,也受到内在因素的制约,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也是这样。灌输法在这就充当并发挥着外在因素的作用,通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先进知识,并用科学的意识去充实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开始接触到这些相关的科学的知识与意识形态,然而这只是第一步,要想学生真正地去理解、掌握并运用这些先进的、科学的理论知识,则是需要受教育者更主动地更好地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能够认同、接受并内化这些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意识形态,并以此为自身行为的指南。从以上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法与大学生的自身教育法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但是理论终归需要回到实践当中,这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那么,回到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重视两者的紧密联系与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是自我教育方法的坚定支持者,他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可见自我教育在个人教育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坚持以先进理论知识的灌输教育为前提,在对初步基础的理论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再一次回归于现实生活,去对社会进行更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了解自己身上的不足,有目的地提高自身能力来满足社会对我们提出的各种新要求。还要不断鼓励大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主动接受科学知识文化、先进的意识形态的熏陶与影响,不断去了解自我,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灌输教育活动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大学生是灌输教育的主体,每一位大学生都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因此对他们施教时要尊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要;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灌输教育过程中组织者要承认他们的个性与内在差异性,要根据学生各自需要和成长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坚持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要强调灌输组织者的主导地位,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实现与灌输教育主体的地位平等。
教师作为灌输教育中的组织者,要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教师自身就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政治站位。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对于自己所宣扬的意识形态要坚信不疑,做到言行一致;其次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科学知识,对于灌输教育的内容要做全面掌握、深刻理解,从而保证教师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还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如: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管理组织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等。教师能够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不断创新与发展教学形式,加强班级组织管理,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接受,实现教学效果;最后就自己而言,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有着示范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行为,因此教师应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这也是向学生进行正确灌输的前提。最后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要发挥好示范作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努力成为“具备信仰坚定、精通理论、文笔犀利、富有口才、善于组织这五种基本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4],这也是向学生进行正确灌输的前提。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局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各种热点问题不断出现,但是由于理论成果的滞后性,并不能及时得到更新与创新,当时所灌输的内容仍然是传统灌输教育内容——单一的政治内涵,这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改变给大学生所带来的更多的生活需求和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欲望。因此,我们应该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增强思政课程教育效果、教育理论的信度与效度,提高灌输内容科学性。如果教育者还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经典原理与理论为讲解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很好地将这些理论与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就会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因此应该注重灌输内容与时代发展相一致,增强灌输内容的时代性。
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要实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这一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至关重要。因为越是在这种关键发展时期,越要加强科学思想文化的影响力量,特别是对于代表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大学生。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要不断发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对大学生的指导作用,创新灌输教学方法,促进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