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现阶段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问题,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现阶段社会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就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个高校的就业率存在差距,因此,有必要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根据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促进教育改革,逐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使之顺利步入社会稳步成长。文章首先针对国内外就业的先进经验进行阐述,做如下探究。
我国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多会借鉴国外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经验,给予相应的优化与更新,最后形成一条适合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的路径。
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导。以美国为例,美国部分学校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都会引进非营利性就业组织,在就业组织与毕业生之间架起沟通桥梁。他们对学生开展恰当的、合理的培训,重点实施就业政策的宣传,并根据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薪资标准,实施对应的人才培训,尽可能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确保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与准确性。这一过程中,部分就业指导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雇主协会等组织,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方向指引[1]。
进一步分析国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特色,可知,国外高校毕业生在参与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多会由政府等部门加以指导,政府更多的起到基础引导的作用,并未对大学生就业方向、求职过程硬性干预,而是通过有效沟通,在毕业生与学校之间架起桥梁,将就业信息上传至就业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以供用人单位的参考。用人单位可借助就业信息平台发布用人信息,毕业生可以结合自身的求职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投递简历。除此之外,劳务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实施就业状况的社会调查、就业政策的制定与更新等各项工作,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营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就业率的提升做好铺垫[2]。
以美国为例探讨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特点。主要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指导地位相对较高。美国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培训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就业指导,将其作为院校发展的重点,学校虽说不承担大学生就业等相关责任,但会影响其招生人数等问题,因而会格外注重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特设指导机构,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使得自身发展更具竞争力。第二,教学与就业指导有机融合[3]。在入学阶段相应渗透就业指导,提供专业课程方面的服务;毕业阶段,则要针对性地实施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确保服务质量。第三,结合市场需求,确保就业指导的针对性。美国高校将会系统评价产学合作模式的优势与弊端,逐步优化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实时掌握市场变动,针对市场需求,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采取这样的教育规划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将是有效的引导,也将促使学生稳步发展[4]。
不仅如此,高校同样彰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的价值,内设服务机构,并为就业指导岗位聘用专职教师,将就业技巧与相关知识传达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使学生意识到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硬性需求;同时要求学生要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使得自身的职业生涯更具方向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颇。以法国为例,法国部分高校在大学生毕业前都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在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学习并了解岗位相关的工作内容,逐步明确自身的不足,同时也更加清楚社会对于人才的硬性要求,意识到社会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自身发展更加契合社会对于人才的硬性要求[5]。
最后,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主体,其综合素质的变化以及心理行为的健康程度同样为就业指导提供了方向指引。国外部分高校基于学生的成长状况实时对应引导,并给予客观、针对性评价。国外高校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不会给予学生过多压力,而是更加强调个人喜好、职业发展和长期效益等,这也使得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将会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体发展情况选择就职于中小企业,不将高薪作为求职的硬性标准[6]。
总而言之,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相对完善,已形成了相对健全的职业教育模式,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非常明确个体定位。这样的就业指导模式对于国外大学生来讲无疑是有利的,为其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避免毕业生产生心理落差,或出现心理压力或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毕业生的稳健发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尤其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采用统一分配的方式,截至改革开放,这一分配工作的发展模式得到更新,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对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进行总结,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缺少完善的发展方向作为指导,多由教育部门进行管理,有一定的约束性。其次,人才招聘市场的负责单位主要为劳动人事部门,很难保证高校就业信息及时发布,或无法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降低了就业指导效率。最后,部分高校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未能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导致部分毕业生无法及时就业[7]。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加以分析,得出如下总结:我国许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落实都会面临各类问题,很容易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方向;缺乏明确的就业指导目标,无法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信息服务,导致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高校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为了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及高校教学特色,或参照相关的就业政策等,逐步完善就业指导模式,但这种模式也有诸多阻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高校就业缺乏对应的行政管理职能、就业信息指导不够准确、就业政策解读缺乏深度、未能将学生作为主体实施针对性引导[8]。
最后,作为就业主体的高校毕业生,很多时候无法准确理解毕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更加难以自行链接用人单位与个人发展之间的联系,自身成长缺乏方向指导,忽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更多地将发展重点放置在薪资待遇方面,忽视个人兴趣、长远发展的考虑,加之未能充分了解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聘用需求,导致职业规划缺乏理性与个性,使自身处于尴尬境地,对于自身的日后发展尤为不利[9]。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未能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趋势进行针对性的更新与优化,导致办学模式滞后、内容趋于落后、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更加强调理论引导,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讲无疑是巨大的桎梏。主要表现为学生所学理论无法应用于实践,更难以满足岗位对于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
高校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学生在步入大学后将要度过3—4年的学习时光,这就意味着在此周期内高校的专业设置无法变动或更新。虽说在几年前某个专业属于社会中的热门,但3—4年后该专业却已趋于滞销,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于人才的聘用要求,使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等问题。
部分高校毕业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强调薪资待遇,存在就业观狭窄、择业观不科学等问题。进入社会后,这部分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未能实现,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甚至会削弱其工作动力。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将意识到自身素质无法达到企业对于人才的聘用标准,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缺乏、心理素质薄弱、职业素养缺失。而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对于以上几项素质要求较高,若想满足岗位聘用标准,有必要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步入社会夯实基础[10]。
结合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探讨我国就业指导方面的措施,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发挥机构的引导作用。在大学生入学及毕业等阶段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实时掌握与市场经济相关的信息,使得学生的发展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第二,确保就业指导的多元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就业政策方针,提供对应的就业指导与管理方案。我国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学会与其他社会机构紧密结合,建立牢固的校企合作模式,促使学生顺利毕业并就业。在毕业前接受实习培训,毕业后结合已有的工作经验选择相关的岗位,确保岗位与专业之间的契合度。除此之外,同样要邀请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参与人才培训,使学生的职业观、就业观越发丰富,转变自身的社会角色,在进入社会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提升综合素质。最后,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确保就业的公平性,引导学生走进就业市场,体验就业环境的变化,在就业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自身特长、发挥主要优势,使得岗位选择更加合理,符合自身的发展需要。
高校就业率的提升同样要有现代化管理措施的支持。建议高校积极引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为学生毕业与就业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料库,切实发挥信息媒介的应用价值,确保信息服务共享的及时性与信息资源提供的准确性,包括学生所需的就业需求信息、各地人才市场的信息变动等,使得信息获取更具透明度。
院校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特色与实际情况,提供对应的就业指导方案。可以选择与企业联系,提供对应的就业指导,尤其是在学生入学阶段,应当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保专业学习的有效性,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发挥企业的作用,使之参与人才培育等环节,重视研究型、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高校毕业率的提升有赖于就业指导课程的有力支撑,对就业指导教师也提出了相关要求,不仅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特征与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规范,同样要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大学生涯。主要包括介绍学生日后面临的工作岗位、岗位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等等。并以此为前提,确定职业规划方案,使之更加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也应重视心理健康引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避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出现偏颇,为学生的稳健成长夯实基础。
文章主要针对国内外就业经验,以及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相关课题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后又探讨了国内高校就业率提升中的困难,最后针对高校就业率提升这一课题提出了积极建议。希望本文所做分析为业内同仁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