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阳 周建新
联合参谋人才专业化培训是指按照联合参谋人才的培训目标,有组织地提高联合参谋人员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提升军官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使其成为联合参谋岗位“专才”的教育训练活动。军队院校教育相比于部队训练实践和军事职业教育,最大的优点就是教学资源集中且丰富,专业保障能力更强。联合参谋位于参谋人才金字塔的最顶端,对培训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训联合参谋人才,应当充分发挥军队院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资源上倾斜,吸引、调动专业化优势力量,设计专业化教学内容,创造专业化保障条件,提升培训效益,确保培训质量。
习主席在2019年全军院校长集训时指出:“走开高中级优秀指挥员到院校讲课的路子,用好用足外部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军队院校推进实施教官制,是建设专业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是确保专业化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外军军官培训“专业化”的一条成功经验。随着我军院校体系结构的逐步调整,教员由部队教官和专职教员两部分组成,专职教员由部队教官改任。因此,要着力推行教官制,保证专业化的师资力量。
一是建立任职资格体系,把联指中最优秀的人才选进教官队伍。硬性要求军官任职中高级指挥员必须有教官任职经历。通过这种办法增加教官任职的吸引力,使得联指中优秀军官主动向院校流动,实现院校和部队的双赢选择。严格选拔教官任职条件要求。在教官选调的入口上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只有优秀人才才进得来。必须是在联指任满一个任期以上的政治军官且通过必要考核才能选任教官,参加过重大演训任务、教学岗位急需的可以优先录取。
二是科学任用管理教官,确保发挥最大效益。任职初期要“帮”,进行教官入职培训,补齐教学技能短板,这也与不训不用原则相统一;任职中期要“促”,利用院校资源,提升综合能力素质;任职后期要“推”,确定合理任期,加速教官更新速度。教官一个任期可规定为3年,这也与军官职业化后指挥员的一个任期相吻合,既有利于保持教学资料的时效性,也便于部队与院校任职调整相衔接。
三是打通退出交流渠道,确保院校部队双向流动制度化。教官任满一个任期后,应当可以综合考虑部队建设发展需要和个人职业成长需求,选择到指挥岗位任职,或接任专职教员,或根据全军计划安排出国交流学习。整体上以调整到指挥岗位任职为常态,以调整为专职教员为补充,形成进出有序、健康稳定的良好局面。综上,只有牵住了“教官制”这个牛鼻子,才能激发院校教育中最活跃的因素,才能推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考评模式等工作创新发展,才能确保“专业化”培训落到实处。
联合参谋人才培训内容应紧紧围绕能力素质模型设计,由战区、军兵种和院校等合力修订培训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形成以联合作战理论课程为基础、以联指机关参谋业务能力为支撑、以联合作战实践课程为主体、以思维拓展课程为辅助的“四位一体”教育内容体系。
一是讲基础理论提升认知。朱德讲过:“为要适合工作的需要,因此大家要抽时间学习。特别是参谋人员更应有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也只有有了理论的指导,才会使行动正确,才能在不断综合战斗的经验教训中来创造新东西。”同样,联合作战相关理论也是联合参谋人才的基础素质,是履职尽责的认知基础。应当按照军事战略、联合作战基础、战区联合作战应用理论和科技知识培训四个模块,构建相关的理论体系,分别着重培养学员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做好“虚功”。
二是练业务技能对接岗位。恩格斯认为,“军官不懂本行业务在参谋部门造成的害处比在其他任何部门都大”。联合参谋人才亦是如此。随着联合作战越来越复杂,联指机构设置和席位区分越来越细,联合参谋人才参谋业务技能个性化需求越发明显。因此,要按照通用技能与专项技能相结合、以专项技能为主的思路,实施订单式、差异化、针对性的塑造,做好“实功”。
三是研战法谋略运用实践。认知心理学认为,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通常区分四个阶段,即认知期、贯通期、自动期和创作期。理论学习就是认知期,另外三个时期则应分别设定战例研究、想定作业和综合演练内容,三个环节逐阶递升,缺一不可。因此,应当加大战例研究、想定作业和综合演练内容的教学比重,增强学员感性认识,做到“知行合一”,使各项素养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四是学思维方法瞄准未来。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今天的知识可能明天就要更新。同时,未来战争充满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没有任何一场作战可以生搬硬套。因此,要着重培养联合参谋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博弈论、系统论、批判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法课程,使学员各方面素养的提高获得不竭的“驱动力”。
联合参谋人才“承上启下”,是打赢未来战争的关键人才,要求标准严、培养层次高、教学内容新,对培训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围绕“学、讲、研、练、考”五个关键环节,突出精讲深研多练,创新“三式六法”,即在人员、时间、场地三个维度上创新方式,采用研讨式、代入式、交互式、对抗式、浸染式、体验式六种方法,确保专业化教学效果。
人员分班上采取“通专结合”的方式组训,通用知识教学不分专业大班授课,案例分析、想定作业、综合演练等内容政治工作专业统一小班教学,联合岗位实习按岗位和席位分组进行,通过灵活的分班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针对性、专业性。课程设置上采取“阶段组训”,按照入学时间轴线区分基础阶段、提升阶段、实践阶段,分别设置理论技能板块、想定演练板块和岗位实践板块内容,训练内容环环相扣,专业化程度由浅入深。教学保障上采取“联合教学”模式,“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院校培训与战区联指机构岗位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全军第一手专业化保障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采用“研讨式”教学,改变教员填鸭式、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方法,让学员在平等开放的研讨交流中激发求知欲望、掌握精髓要义,真正做到学有所获、讲有所指、研有所思。采用“代入式”教学,改变以往战例教学讲故事、拉全景、评经验的教员讲学员听做法,赋予学员指挥员身份,通过复盘作战筹划和作战行动等,引导学员进入情景、选择相应策略、分析原因等,培育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采用“交互式”教学,改变以往想定作业重程序不重思维、重宏观不重细节等粗略式的传统做法,探索实践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实验平台和兵棋系统,突出人机交互,培养学员基于数据、基于计算、基于模拟的研讨互动,培育精细思维、策略思维。采用“对抗式”教学,改变以往综合演练预先设置情况、敌情相对静止的做法,充分体现实战的动态性、复杂性,让学员互为对手筹划研究对敌之策,临机协调控制行动,最大限度地锤炼、检验学员运用理论创新能力。采用“浸染式”教学,改变以往只注重校内、课上等传统领域培训,扩展到军内、课下,通过管理上军种混合编班,组织联合作战相关文化活动,组织到各军兵种、联指、地方重要基地参观见学,努力营造和培养联合文化,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联合意识、战略意识。采用“体验式”教学,改变以往只注重院校教育、院校教育与岗位需求脱节的做法,适当增加学员到联指机构实习时间,发挥部队训练实践的培训作用,增加岗位任职的感性认识,查找学习培训中的能力差距,补齐技能短板,积极参加联合演训活动,打通打仗能力生成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