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婧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在高等教育领域要全面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达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育人目的。在全国高校教育深化改革的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此,梳理其内涵,探究其路径,利于更加全面的认识“三全育人”的本质。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工作要求,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这些重大理论的提出,切实为推动“三全育人”工作发展树立了前进标杆,是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高素质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培养标准。高校育人工作关系到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至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迈入了新的变革时期。“三全育人”工作理念以及实践的提出,可以帮助高校提高推进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和落实,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全面发展,为我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全面复兴计划做好人才储备,并且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和发展,为本地区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任务,对于有效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条件艰苦,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仍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网络信息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宗教、民族分裂、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要争夺对象的意识形态斗争愈演愈烈。边疆民族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边疆和谐社会、弘扬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①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对于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增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荣誉归属感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三全育人”工作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立场,全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既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又能够结合立德树人、育人问题达成思想认知。社会主义教育的终极战略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着重强调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问题,是追求人的发展的本质问题,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全育人”涵盖了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只有人能够满足有差异化的劳动需要,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现阶段对于高校而言,应该立足于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将劳动教育充分的引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来。
“三全育人”涵盖了人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都得到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人不仅可以开展劳动生产活动,还需要能够从事艺术、科学、社会活动以及拥有科研、艺术、管理、社交以及劳动的能力。高校应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理论基础、社会实践、科研水平、创新创业、审美意识等综合能力作为育人最终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育人”涵盖人个性的全面发展。切实考虑到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化需要,只要每个人都得到发展,才能真正的实现人的发展。高校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应注重对每一位学生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在育人过程中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
“全员”涵盖了高校育人的各类主体: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党政干部乃至后勤人员。“师无德不立”,育人者必须先立德为先,明确新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不断完善职业规范提高职业技能,是新形势下教师教书育人、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全程”涵盖高校育人的全过程,包括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在校成长成才两个部分。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理直气壮的开好思政课,推动理论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改革。同时,注重其他课程的渗透,形成协同效应,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教育教学中的隐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全方位”涵盖高校育人的各种途径和有效资源,无论教学、管理还是服务,每一环节都要相互配合,优化育人环境,针对学生需求,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提升国家综合治理能力,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整体策略。作为国家综合管理机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综合治理能力不容忽视。基于新阶段高校未来的发展战略出发,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所处阶段的重中之重。新时代的背景要求之下,提升教育竞争实力,向着双一流高校迈进,大力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是高校综合改革的必然趋势。
1.建立“校长党委会—院长办公会”二级议事机制,大力推动学校各级单位育人工作的落实,对于“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需要校院各级领导及相关人员定时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将其落实到学生管理、党建、团建、科研、国际交流以及社会服务各项内容中去,同时形成各级领导联系少数民族学生谈心谈话制度;学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单位调研,定期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党委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形成专兼职教师团队集管理、教育、服务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教育模式。
2.建立“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三级育人机制,有效形成多维度的育人格局。
第一、充分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创作条件,引进高水平少数民族教师人才,定期组织好形式与政策教育课,邀请相关领域少数民族专家为学生开展形式政策报告,加深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学生习俗和特点的了解;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培训和选拔,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持续大力转变专业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对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深入挖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协同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引导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例如对通用的科学精神、奋斗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育人元素进行深挖;结合学校历史、学科特色以及相关因素对特色育人元素进行深挖,做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有机统一。
第三、选拔优秀思想政治辅导员参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交流会,重视基础党团组织的育人功能,深化少数民族学生对党团组织的认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育人功能。
3.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管理服务机制,有力保障学校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第一、学校党委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发挥总揽全局、统筹协调、统一部署的总体作用。
第二、学院层面包含党委书记、院长、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学生骨干等发挥育人工作中坚力量:其中党政管理干部占有主导性地位,要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重视党团建设和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对育人队伍进行定期考核和培训。
第三、专兼职辅导员,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等要做好上传下达、组织指导各类学生工作的开展;班主任、班委作为育人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具体负责开展各类指导服务工作。
第四、学生宿舍管理中心、宿舍长,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把育人工作延伸到宿舍。例如定期开展宿舍节水活动、开展凸显少数民族风格的宿舍装饰大赛评比活动等,加强宿舍文化阵地建设。
大学时期是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时段,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要准确把握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成长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结合地域优势,针对民族特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和民族团结进步课的内容,注重育人过程,做好不同时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各个时段育人工作的无缝对接。
1.增强育人针对性、创新性是实现全过程育人的重要前提
第一,对于大一新生做好价值取向方面、新生适应方面教育。例如通过开展走访宿舍、集体逛校园、新老生交流会、班会、建立班级微信、QQ答疑解惑群等方式,帮助新生尽快熟悉适应大学校园和大学生活。同时重点关注心理问题,对有问题的新生积极开展各类心理咨询和心理帮助,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对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加强学业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民族政策教育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结合地域定位开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少数民族心理健康以及少数民族法律知识等课程,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政策理论有机结合,注重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三,对于大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实习实践、自主考研、创业就业等相关课程和实践,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多渠道了解国家、中西部就业政策,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到祖国、家乡最需要的岗位中去,教育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在确立自身未来职场发展方向的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择业观,并且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优劣势树立创业观。
2.构建和谐稳定的育人关系是实现全过程育人的基础
构建和谐稳定的育人关系其实质就是兼顾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统筹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处理好职业与事业的关系。教师有道才能传道,然而“三全育人”理念是开放的、动态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里,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后勤保障人员等都是育人工作体系的组成部分,要调动起一切育人力量,打造育人环境、塑造育人文化、形成育人共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从实践育人出发在“授之以鱼”的同时,做到“授之以渔”。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形成和谐沟通的氛围,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推动教师岗位成为具有无上荣誉感的职业。
3.充分利用好传统民族节日、优秀少数民族典籍是实现全过程育人的重要内容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强民族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开展,充分利用好传统民族节日、优秀少数民族典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借助于节日教育的渠道,可以充分的使学生认知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艺术能力,创新意识能力的同时还能陶冶情操,最终推动学生个人能力的综提升。例如泼水节、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带动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共同进步,实现“无时无刻不教育”。同时注重依托传统节日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有机结合,弘扬民族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聚焦全过程育人工作中的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育人路径,将优秀的民族文化、符合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传统精髓,引进到校园中去,推进各种优秀文化的传播。
1.形成“家庭→学校→学生←社会←国家”双向四位育人格局
第一,要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积极性,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可以通过建立家长QQ群、微信群等方式,将学校和家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老师可以及时就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日常生活状况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要利用好当地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会的育人功能。例如: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校外实习等活动,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邀请当地知名企业家、优秀校友、社会先进模范人物进校开展主题宣讲、演讲,发挥社会育人功能和榜样模范示范作用。
第三,加强对学生个体育人功能的重视,建立激励机制,对成绩优异、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等突出的优秀同学进行表彰,并树立榜样形象大力宣传,发挥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2.形成涵盖“十个方面”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涵盖了服务、组织、心理、资助、科研、课程、网络、文化、管理等多项内容。具体如下:基于课程出发的育人方面需要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全过程、全方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完善、专业课程全程渗透正确思想意识培养,全面升级专业课程育人水平等作法;基于管理出发的育人方面,要求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学生;在实践育人方面探索以展演构成艺术实践的主要内容的做法;在文化育人方面立足校园文化提高“三全育人”工作成效的做法;基于资助出发的育人方面,要求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保证;在网络育人方面按照“文化融入、专业融合、环境融洽”的理念打造学院版网络媒体平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整合力、生命力、感染力;基于科研出发的育人方面,需要充分重视科研的反向作用,将其落实到育人过程中来,以云南文艺事业作为参考案例,开展更多的落实活动;在心理育人方面按照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化的要求关爱学生心理发展,护航学生心理健康,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体系;在服务育人方面开展“三全育人”、守正出新、抢占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育人阵地和实施“团学积分”工程、“德育学分”工程等有益尝试;在组织育人方面探形成以高校党委为核心推动学院“三全育人”工作科学规划、有效实施、取得效果的做法。
为确保实现预期效果,需健全和全面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三全育人”的评价考核机制和配套的奖惩措施,跟进落实育人工作成效,更好地服务学生关爱学生培养学生。
第一,将高等教育院校调整和改革的政策落实到位,严格把控“三全育人”的顶层设计。全面深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管理体制,贯通学院专业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纳入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由高校主要责任人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涵盖“三全育人”各个环节的体系。此外,还需将“三全育人”工作贯彻到各个高等院校的办公室、行政部门、各个系别以及学院内,做好相关要求,树立责任化的工作机制,建立责任清单,细化工作台账,最终成为系统化工作流程。
第二,将考评的对象以及评价主体落实到位。推行“三全育人”机制的过程中,立足于公开性、公平性以及公正性的要求,将院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作为考评对象。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生干部要做好监督考核工作,对学院党政领导、专业任课教师以及相关教辅人员分别进行定期考核,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全方位落实育人工作。
第三,出台有针对性的考核方案和具体考核内容,立足于当前院校的现状出发,推行关于“三全育人”的考核机制,主要评估学生团队的思想现状、师生互动情况以及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工作实力。
第四,引进各种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可以充分的借助于新媒体以及互联网的渠道,引进各种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比如互联网问卷、微博后台互动、公众平台留言以及互联网调查等等。
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举措。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育人理念,同时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跨越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要把握时机,提高站位,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育人理念。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建立健全“三全育人”工作是一项艰巨漫长且复杂的工程,要增强大局意识,提高认识,不断研究和探索育人新模式,努力开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事业新局面。
注释:
①龙庆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四个认同”教育探索.教育与职业,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