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晓华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巨大冲击,由此形成了网络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我国网民的思想价值取向。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存在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对相关理念归纳总结并分析网络信息传播规律, 针对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新情况;策略研究
引言:
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正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急需解决,尤其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传播速度加快,不良网络文化带来的危害不可估量,因此需要及时提出维护健康网络意识形态的有效策略。
1、网络意识形态基本概念
1.1意识形态概念
意识形态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要深入理解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就需要先明确意识形态的内涵。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合集,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等要素的综合概念,要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就需要明确以下几点。意识形态具有依赖性,并不是人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来自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衍生出来的,是基于现实而存在的,包含的范围很广,在不同领域对应的内容并不相同,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事物的观点并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
1.2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
(1)网络文化
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尤其是智能手机移动端的普及和进步让人们能够随时接收信息,网络社会也因此成为了人们获取、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网络文化就是网络用户在网络上传播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信息而形成的文化形式。
(2)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是指网络用户根据现实中的某些事件或现象开展的讨论和评价。网络舆论不同于一般舆论的地方就在于网络社会是网络舆论发生的场所,人们会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态度。
1.3网络信息传播现状
随着技术进步,网络信息媒体也经历了优化升级,微博、微信以及抖音等虚拟社区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青睐,成为自媒体传播信息、大众接受信息的重要平台。这些微媒体传播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程度深的特点,比起传统媒体具有更明显、更灵活的时效性。同时,网络媒体传播信息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由于网络社会带有虚假性和匿名性的特征,普通网民甚至自媒体人都可以在借助网络匿名发言,言论成本降低,就增加了不良信息传播的可能性。
2、网络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在科技的加持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意识形态形成速度更快,流传更广,对社会的影响也更加深远,面对社会环境与网络环境的变化,网络意识形态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2.1过度的言论自由带来不良言论快速传播问题
网络用户不仅是网络意识形态的接收者,也是网络意识形态的创造者,这在某种程度上算是言论自由的体现,但正是由于网络上发表言论过于自由,网络环境中多元价值观、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网络文化在发展进程中,意识形态领域会存在一些消极的、恶意的、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言论,将会严重影响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也会威胁到我国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由于网络环境的透明程度低,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基本没有成本,许多不法分子就会钻空子在网络上肆意传播虚假谣言、不良信息、低俗文化,这将导致网络环境乌烟瘴气,阻碍其健康发展,部分意志薄弱或缺乏辨别能力的群体很容易受到这种信息的影响,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网络留言区,由具体社会事件引发的意识形态争论越来越频繁,这一类突发社会事件在网络推手、网络打手的运作下频频上升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影响左右相关事件的处理,持续不断冲击着社会民众的心理。
2.2网络社会存在局限性
面对网络不良文化的传播问题,尽管当前已经采取了抵制手段进行遏制,但依然会存在漏网之鱼,对网络社会实施管辖要比想象中困难。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社会自身存在局限性,才让网络意识形态的非理性发展找到合适的土壤。网络意识形态的非理性发展具有相应的社会因素,但也具有明显的技术缺陷。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络社会是依赖于网络信息傳播技术而衍生出来的,因此网络社会就拥有虚无的基因,在非理性的规则束缚之下,网络社会很容易成为非主流意识的集散地,再通过网络技术得到进一步传播。对网络社会的管辖仅依靠现实中的手段是不够的,这也是现阶段网络意识形态发展遇到的重要问题。
3、网络意识形态新情况的应对策略
3.1加强网络环境法制建设
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速度较慢,只需要在24h内对信息进行有效干预就能避免舆情的负面发酵,将对意识形态造成的负面影响尽早控制。而在当今网络环境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及时遏制负面、虚假信息的传播,让主流意识形态压倒负面意识形态才能全面加速网络意识形态的生存与发展。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找到不良言论的来源,对违法犯罪人员加以惩罚,用行动表示严厉打击网络不良信息文化的决心,并制定完善的法制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网络上肆意传播恶意言论需要面临的惩罚,达到警戒的目的。当然,也要做好正面引导工作,提高全体网民自我教育、自我防范的意识,让普通网民也能在网络敏感事件、各种诋毁社会主义的思潮面前明辨是非,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2网络信息输出限制
网络信息呈现出碎片化、海量化、即时化的特点,尤其是伴随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网络信息呈现的形式更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声音、视频信息也成为新趋势,这三个特点又被进一步加强,并显现出立体碎片化特征,网民也因此形成了立体化阅读习惯,由于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体软件提供的立体碎片化信息受到网络信息即时化和海量化的影响,虽然是因大众而出现,但是很多平台为了引流,也反过来受到大众接受偏向的影响,为迎合大众口味推出信息。以市场为导向的网络文化输出必然会存在低质量的问题,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整体水平会有不利影响,因此限制网络输出形态,是确保网络意识安全形态的有效措施。
3.3塑造新型网络文化生态
网络社会同样需要良好的环境氛围,尤其是面对多元化网络意识形态环境,更有必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网络文化良莠不齐,需要加强对恶意言论、影响国家安全、危害国家利益、侵害民众思想的网络意识的抵制,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既要注重时效性,同时也要注重宣传力度,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发动尽可能多的主流媒体形成宣传矩阵,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被边缘化、污名化的危险,引导主流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宣传,重塑网民信仰,打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促进民众自觉抵制低俗网络意识形态文化。
4、结束语
网络环境的局限性体现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它不同于现实社会,因此网络治安管理也不能采取现实社会中的治理手段。网络环境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存在的,这就意味着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必须要以克服网络社会在技术体系上的固有问题才能塑造和谐的网络意识形态。具体而言,需要重点加强大数据分析挖掘、区块链技术应用,克服网络社会的虚拟化、随意化问题,全面规范网络言论监督管理工作。同时网络核心技术开发能够促进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做到有效发展,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草丹. 网络舆论负面影响考察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
基金:2020年度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及其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YS174)终结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