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原因与运检管理

2020-11-28 03:19黄泳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5期
关键词:智能化管理短路

黄泳

摘要:本文以10kV配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故障成因,讨论其故障位置的确定过程,探索其运检管理措施。故障成因为:外力、设施故障。故障位置确定方法:确定故障属性、搜查故障位置、仪器方法。运检管理:预防措施、智能化管理、减少客观因素影响、增强维修人员专业能力,以此全面改善10kV配电线路存在的运行问题,提升其整体的运检管理效能。

关键词:短路;智能化管理;维修人员

现阶段,国内10kV配电线路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日常生活、市政工程、商场等电力项目,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线路故障所带来的影响包括: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如若未能有效确定线路故障位置,极易引起线路故障影响的扩散,危及相关行业的有序发展。电力系统运行期间,较为关键的环节为配电线路,加强配电线路故障位置确定、综合开展运检管理,具有发展必要性。

1故障产生成因

1.1外力

(1)配电线路经过公路工程时,如若司机驾驶能力不佳,发生驾驶车辆与电线杆之间的碰撞事件,极易引起接地故障。

(2)市政工程建设:在经济社会体系中,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加,在开展市政工程建设时,大部分工程建设程序,需挖开地面开展地下作业,如若在作业时,触及地下深埋的10kV电线,尚未开展线路迁移与保护,引起接地故障事件发生。

(3)地域问题:针对部分地区而言,树木、田野占比较大,此类地区配置的线路,应经过树木与田野,地域具有偏移性,造成此类区域线路管理效果不佳,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如若聘请专业人员加以看管,极易增加人员管理成本,成为不受重视的管理项目。部分配电搭建环境,具有不确定气候特点,动态变化的天气、周边环境等,均对配电运行状态存在一定影响。例如,淮北平原地带在运行配电网线路时,其客观环境中含有众多杨树树木,造成线路连接混乱,极易发生损坏,加之线路防护与绝缘工作不到位,提升了线路雷电事故发生的概率。

1.2设施故障

配电设施在10kV组成中占据较为关键位置,变压器运行能力直接关乎着电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用电高峰时域中,设备运行温度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变压器与三相负载两者之间极易发生失衡问题,引起线路故障。如若10kV运行系统存在维护工作不到位、日常检测不及时、消防工作未落实等问题,极大程度地增加了线路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2故障位置确定方法

2.1确定故障属性

在发生电路故障时,工程师在电路故障位置,应明确故障属性,综合判断故障类型,为后续工作有序排查提供基础条件。例如,依据相关工作要求,调取月度10kV运行线路图,对比往期运行时间,排查故障位置,确定故障类型,提升故障确定的综合效益。

2.2搜查故障位置

在发生线路故障时,维修工程时应结合作业图纸,综合分析电路运作状态,确定故障大致位置。如若发生短路故障,确定故障位置时,应有效排查故障范围,规避薄弱环节发生损伤问题,此操作对人力资源消耗较大,应用较少。在故障巡检期间,应依据故障性质锁定巡检区域。具体表现为:针对停电区域开展跳闸故障巡检;针对变电站短路问题,应锁定线路的主干线位置,末端线路可不予巡视。

2.3仪器法

(1)借助兆欧表设备,检测10kV线路内在的三相绝缘电阻性质,判断线路故障类型。此方向具有应用的限制性,在地域复杂、线路较长、变压器数量较多时,检测效果不佳。

(2)借助高科设备完成设备故障排查工作:故障定位设备依据声音差异,确定故障类型,有效提升故障排查效率;直流试送设备,常用于雨雪天气,精准确定故障位置,判断线路的输电能力;真空断路器,此种新型开关,能够高效完成合闸操作,使开关准确停靠合闸位置,保障分闸操作的准确性,为故障排查工作提供科学助力;线路故障指示仪,此项智能技术具有较为精准的线路故障判断能力。

3运检管理

3.1预防措施

依据相关国网管理要求,针对配电网管理工作,综合开展技术指导、质量监督、质检与巡视等,针对线路故障的具体预防措施为:

(1)巡检配电线路。相关巡检人员应针对深埋电线,采取定期巡检方式,一般巡检频率设定为三个月,保障深埋电线运行的有序性,提升深埋电线的运行效果。專业人员应在半年内,开展深埋电线的故障排查工作,将排查结果完整记录,科学备份故障信息。针对巡检工作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应采取高度响应措施。如若遭遇突发事故,尚未有效开展故障报备,应综合开展设备检修工作,针对事后检修工作,予以书面总结,完整上报。

(2)特殊天气监控配电线路负荷变化。冬夏时节,空调相关电器应用较多,作为用电高峰时段。高频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均发生增加,应加强配电线路负荷变化的监控效果,精准控制荷载变化范围,保障线路处于有序的运行状态。

(3)综合控制电缆线路温度。季节与位置两个因素,影响着电缆电路的散热情况。当夏天温度持续增长时,电缆电路自身温度将会升高,散热能力相对不理想。此时应定期开展电路的维护与检修工作,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次数。冬天时,天气具有寒冷性质,配电线路裸露于外,极易发生冻伤事件,此时应开展线路保温措施。在温度的大幅度变化情况下,均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极易引起配线线路发生损伤。因此,应在天气骤变时,及时开展线路检修工作。

3.2智能化管理

依据相关国网管理要求,针对配电网管理工作,有序落实供电数据统计、供电状态评价等工作,借助智能化管理工作,提升配电网重大事故的调查能力,智能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为:

(1)准备统计各区域的用电情况,如若发现用电量骤变问题,开展数据予以分析,有效落实线路故障预防工作。

(2)分区处理线路,针对具有危险性的线路,综合开展排查工作,采取定位检查方式,如若发生异常,应及时予以处理。

(3)防雷装置应独立。由于防雷设施的应用功能在于:减少雷电天气损害电路。为此,应采取单独分区形式,便于其运行与检修。在智能化管理背景下,有效划分数据与线路,便于维修工作的精准与落实。

3.3减少客观因素影响

当配电线路发生运行故障时,大部分原因关联于运行体系外界因素。外界因素包括两种。具体表现为:

(1)人为损坏:出于泄愤、故意撞到电线杆;以获取利益为驱使,盗取电线等。此种人为损坏行为,对线路运行造成极大影响。对此问题,应设定完善的法律政策,加强电路损坏与盗取等形式的管束,提升人们自我约束力,营建有序的线路运行环境。

(2)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自然灾害引起的线路故障,具有不可抗力因素。相关单位可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防护,减少配电线路在自然灾害环境中发生的损坏与破坏,增强其运行能力。例如,针对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域,在开展电路典型规划与建设期间,应精准考察地质条件,邀请专家共同协商,综合确定建设方案,减少灾害损失。

3.4增强维修人员专业能力

在开展电路电线的检修工作时,如若维修人员不具备专业技能,线路问题解决能力不佳,预留较多线路灾害的潜在诱因,造成线路故障、经济损失等问题。为此,相关单位应加强电路电线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具备专业的维修能力,具有优异的故障排查能力。在此基础上,采取持证上岗原则,保障维修人员的专业性,为配电线路的有序运行提供人才助力。

结论: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的有序运行,关乎着国内社会发展的稳定状态,以10kV配电线路为研究基础,有效落实故障因素的排查工作,解决配电线路存在的故障问题,减少配电线路运行障碍,融合现代化技术,综合开展运检管理工作,使其获得成熟化与规模化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管理基础,推动配电线路运营单位获得稳定的发展活力。

猜你喜欢
智能化管理短路
短路剧场
短路剧场
电力营销智能抄核收管理探讨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研究
高职机房基于一卡通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研究
空调系统自动控制与智能化管理探讨
短路学校
智能楼宇中通信自动化系统应用思考
短路学校
短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