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空间的小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2020-11-28 07:32吴庆焱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评价策略网络空间综合素质

吴庆焱

摘要: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校对全体在校学生组织的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评价。利用网络空间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充分适应了学生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对提高全员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素质;网络空间;评价策略

互联网与学生学习及生活方式的联系日益紧密,其对教育的影响也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内容,以一线教师的实践为基础,旨在探究发挥网络平台优势,补充纸质平面短板,客观、真实、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具体的工作实践和思考如下。

一、发挥班级空间优势

班级空间隶属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是一个以班级为单位,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旨在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资源共享和互助互进的网络平台。平台以互动交流为前提,以教师 、家长、学生三者沟通交流为原则,构建起网络应用模式。班级空间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一)利用班级聊吧,定期发布话题

班级聊吧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承载着细化落实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不同任务。比如,针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老师发布“猜猜我是谁”的话题,通过家长朗读其他同学对自己孩子的评价的方式,引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逐步学会客观地展示与评价自我。针对中高年级的阅读推进,我定期发布“读书汇报”“妙笔生花”“晒晒我的书”等话题,形成了对学生阅读评价的检测体系。这些话题承载的评价目标既基于综评手册的总体要求,又能与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目标全面结合。

(二)利用班级相册,丰富呈现方式

相册使得评价资料更加立体真实。我每天用手机随手拍下学生们在课堂、课下开展活动时的精彩瞬间并及时上传,同时分门别类、为相册取名。比如“晒一晒 ”相册中,学生将最能展现自己课内外学习、实践、生活的照片配上文字上传。这些经过一定时间积累的文字、照片、视频,能够立体真实地呈现学生的成长轨迹,再加上测试考查、作品分析等其他评价方式,就形成了较为全面、真实的评价资料包,使过程性评价得到充分落实。学生在获得自我愉悦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择优而学。

(三)参与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

班级空间为学生自我反思评价、生生交流互评、教师评价学生搭建了平台,展现着同学之间的赞赏或者建议,展现着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家长也可以参与互动交流。在多元主体的互动评价过程中,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发挥微信平台优势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微信的优势也得到实践和验证。微信在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以及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等方面的优势尤其突出。下面,笔者谈谈微信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一)教师与家长成为微信好友,实现点对点交流

当前学校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对被评价主体重视不够,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保护,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差异评价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与家长成为微信好友,进行点对点的交流,为实现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打开了新的途径。

(二)利用班级公众号、教师朋友圈,引导家长建立科学评价观

利用班级公众平台开展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主要通过三步推进。第一步,班主任创建班级公众号并命名,组建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和学生三类群体构成的班级粉丝团队。第二步,分类推送班级相关信息:一是班主任定期发布的学校及班级的重大事件、决策规定等,发布时做到学期整体目标与阶段评价目标相结合,可细化到周或者日;二是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及时推送每日随手拍摄的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精彩瞬间,便于家长及时把握班级总体动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精彩表现;三是班主任定期选取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敏感话题 、不同性质的典型事例,组织家长开展讨论评价标准的应用情况,引导正向激励评价。第三步,通过细化家长类型,最终实现精准推送资源、分类指导评价的目的。

教师的朋友圈比较特殊,因其众多家长好友的可视权限,使得其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教师朋友圈发布的与綜合素质评价相关的内容主要有:(1)学生在校的某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展现,如俯身拾起垃圾、关掉流水的水龙头、学生团结合作等充满正能量的画面;(2)具有明显价值引领作用的教育故事等,教师在朋友圈发布图片、视频或文章时往往会配上简短的文字表述自己的观点,对家长的家庭教育和全面评价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从上述实践可以看出,无论是班级空间,还是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已全面参与到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并呈现出以下特征:网络平台已成为教育评价的新阵地;随拍随传等新功能有助于学生评价资料体系的立体建构 ,成为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的重要补充;多元主体评价,尤其是家长参与学生评价得到充分落实,形成了教师、家长亲密沟通交流的新态势;评价反馈更及时,创建了网上引导、网下教育的新途径。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自己是此项工作的核心人物,要把握好在网络平台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各个环节;家长的语言非理性化特征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把握好网络平台资料的公开性与隐私性权限,减少对学生造成的不必要伤害。

参考文献:

鲍银霞,谢绍熺,曾令鹏.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评价策略网络空间综合素质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
美术作业情感式评价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