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栎
摘要: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绘本阅读不但要讲故事,更要联系语文教材,着力体现绘本中的“语文味”。
关键词:绘本教学;教材;语文味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我校的分级阅读教学课程中,一、二年级的绘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实践体验。在考察了很多外校绘本阅读课后,我校语文学科领头人、特级教师姚莉校长和许彦达校长提出了更有远见的指导意见:绘本阅读不但要讲故事,更要联系语文教材,着力体现绘本中的“语文味”。
一、整合教材文本,选取绘本资源
统编版语文教材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学计划,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相结合,建议教师采用“1+X”的方法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新教材在编排上有一个很大的创新——双线组织单元结构:(1)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2)按“语文要素”组织单元。这就给我们对于绘本材料的选择指明了方向:结合教材的单元编排内容,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个方面进行整合,使之与整个语文教学融合成一个整体,实现课内阅读往课外阅读甚至往语文生活的延伸。其实,这也是统编版教材编排的一个重要意图。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童趣奇想”为主题,编排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4篇课文,体裁涵盖儿童诗、儿童散文、儿童故事等,豐富的想象富盈其间,极具童心童趣。我想,何不运用主题整合的策略,将儿童绘本加入这个单元呢?特别是在教完《枫树上的喜鹊》一课后,教师可让喜鹊再一次作为主角飞入孩子们的视野,一起来看看“喜鹊”带给我们的另一个故事。这种组合毫无违和感,而且跟教材有所呼应、有所延伸,孩子们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二、联系语文要素,设定教学环节
统编版语文教材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知识、方法、习惯等要素,合理设计内容梯度,将语文要素穿插其中,力争在少而精的练习中渗透可迁移运用的方法,逐步形成语文能力。在绘本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遵循教材,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比如,在朗读训练方面,二年级下册的要求是:(1)注意语气和重音;(2)分角色朗读,读出恰当的语气;(3)试着有感情地朗读;(4)默读,不要指读。我在设计《喜鹊信使》绘本教学时,教学目标就设定为:读出恰当的语气。如上课伊始,我将描写喜鹊的一句诗“得意高枝占,忘形尾翘天”,配上喜鹊的图片和活跃的叫声,让几个孩子分别进行了朗读。最后总结:原本“得意忘形”是个贬义词,我们却分明听出了“喜欢”的味道,看来不同的语气就能表达不一样的情感。由此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读出恰当的语气。
在后面的绘本教学中,重点要让学生习得“如何才能读出恰当的语气”,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如我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演一演这个情节:“喜鹊奶奶看了一眼这清清的河水,又看了一眼小桥,轻声地说:……”然后几个小组进行PK,看看谁演得最好。孩子们评论:“×××演得好,她演的奶奶很慈祥,说话很温柔。”原来这个孩子注意到了句子中的提示语——“轻声地说”,所以让我们感受到了奶奶的慈爱!我再相机引导学生提炼学法:读出恰当的语气需要关注提示语。我在后面的教学环节设计中,多次运用指名读、小组读、组内表演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又悟出“注意标点也能读出恰当的语气”,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关注语言表达,激发写话兴趣
二年级下册的教科书既有口语交际又有写话,而绘本教学正好可以将二者完美结合。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从绘本故事的倾听中,做一些个性化的理解表达,甚至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
在学生自由表达的环节,我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地说明理由;(2)主动发表意见;(3)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如在喜鹊奶奶介绍完牛郎织女的遭遇后,我设计了一个自由表达环节:如果你是只小喜鹊,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在学生自由表达后,再结合绘本内容,适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写话。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写话训练:(1)提供句式让学生仿写;(2)提供写话思路让学生补写;(3)提供内容让学生自由写。写话设计要有梯度,给孩子搭好“脚手架”,让他们没有畏难心理。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写话训练:
1.在播放喜鹊信使从四面八方飞向银河的视频后,我出示了一个句式,让学生进行补充:我们飞过了 ,飞过了 ,飞向了广袤的 。
2.喜鹊从银河返回后,绘本上只说“他们变得更加健壮和成熟”,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简短的写话:从银河返回后,喜鹊们羽毛更加丰满,翅膀 ,眼神 ,他们更加健壮和成熟了。
3.最后,回顾全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我看见一只头戴小红花的小喜鹊,一定会跟她说:
,你们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快乐和力量!
四、挖掘文化内涵,传承民族品格
统编版语文教材,“有意思”与“有意义”兼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教科书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统筹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除了看到其显性的故事性,更要挖掘其潜在的人文性。我在设计《喜鹊信使》一课的教学时,除了关注语文要素的训练,更关注故事中隐藏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穿插:
1.喜鹊的文化内涵——画鹊兆喜。
2.“七夕”文化内涵——“七夕”乞巧。
3.“七夕”诗画——《牛郎织女》连环画、“七夕”名篇名句。
这些内容的学习,极大地丰富了绘本教学的内容,有利于儿童丰厚语言、积淀文化,为他们的成长打下精神基石。
绘本图文并茂,弥补了小学语文纯文本阅读的缺陷,而教材又可以为我们的绘本教学提供良好的引路范例,二者结合,可以为学生扩充更多的阅读资源。
以教材为“纲”进行绘本教学,必将是让学生爱上阅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