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配合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在方式方法上也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尤其是针对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全面强化其个人能力的措施已经逐步从课堂环境内向课外有效延伸,本文就以乒乓球教学为例,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简析。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乒乓球 课内外一体化 教学
体育课,在应试教育阶段一直被视为是“边缘化学科”,体育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往往都不能够实现系统化的教学,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完全扭转了体育学科教学的不利局面,很多体育专业的老师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有效总结,归纳和调整了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体育学科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内容及目的
由于在中学阶段,体育学科长期被忽视,因此很多学生在步人大学阶段的学习之后,身体基础素质明显呈现出偏低的状态,即便是体育专业的学生因为文化课和专业课并没有形成有效衔接,所以往往呈现出一种“文化课不精通、专业能力不牢固”的学习状态,这样势必会直接影响其未来的职业规划。为了及时改变这种情况,尤其是尽快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高校阶段的体育课教学基本模式必须要进行优化和升级。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模式包括从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人手,看似比较复杂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其实对于老师而言并不复杂,只需要引入一些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新观念即可。而教学内容的创新就相对繁琐了,毕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教学任务和目标是已经明确的,任何形式的内容调整都不能够脱离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
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基础
要想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作为任课老9币,必须要结合本年度的相关教学任务来制定周密且详细的课外训练方案,毕竟并非是所有的体育课程都完全适用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这种模式。
在编撰教案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压缩课堂环境内的实践操作讲解,最大化地让学生接触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敦促学生带着问题去训练,其对相关知识要点、重点的印象才会明显加深。特别是针对那些专业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这种相对开放式的教学,因为完全不受固定时间的限制,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让这些学生在课堂外全面加强训练,有助于其在短期内迅速掌握学习要领和技巧,全面提升其专业能力。
不过,也应当注意的是,这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的行为能力掌控就明显偏弱了,必须要结合学习的相关进度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的测试,避免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专业训练产生懈怠情绪。
三、“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证
为了有效弥合这种教学与学生应用实践衔接上存在的缺失,高校体育老师利用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让体育专业知识教学更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其中,“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引入就是比较成功的范例。
这里所强调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指的是老师在课堂环境中的教学基本内容仍然保持相对不变,不过要求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利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去印证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方式在增强体质上帮助比较明显,而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模式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水平与能力。
以乒乓球学习为例,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能够对乒乓球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则进行一般性的了解,受教学时间的限制,老师根本无法针对乒乓球训练中的一些多变性打法给学生进行细化讲解,这样就出现了学生在课堂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越来越多,实践操作的渠道与方向越来越窄。如果采用“以赛促学”的方式,老师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对抗性训练,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课堂环境里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地印证,而且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尤其是明显带有对抗性质的实战,自行归纳、提炼和总结乒乓球的不同打法,为巩固和提升其乒乓球水平奠定基础。
譬如说,如果是基础性的训练,就首先要从和平球开始打起,这样就能够尽量打多个回合,保持正确的姿势以便于慢慢的加快回球力度和速度。这一项熟练之后,可以练一些削球之类的。如果客观条件具备的话,老师可以在场地内外增设一些视频播放设备,让学生对照着视频上的影像资料来对比查找自身的不足。
如果是分组对抗赛,老师就必须要对学生力度、力道的掌握能力进行全面性的了解,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这项工作又根本无法在课堂环境内实现逐一地检验,就可以利用这种现场的强化训练来对学生个人能力进行了解。特别是对于有些学生在控球方面力度把握不到位的情況下,要借助比赛与总结互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在乒乓球的控球方面,一般来说,在一定距离内,这个距离越远,那么发力就越容易,对力量的掌控也越简单。反之,如果挥手的距离太近,那么力量就越难发挥出来,或者为了发挥出力量用力过度。且距离相对较远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应,更多的时间调节自己的动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不断优化过程中,体育专业的教学方式创新也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不断地调整,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为高校学生系统化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更是高校体育专业老师提升教学质量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天健,钱健.对高校乒乓球运动员运用功能性训练手段的实验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0):77-78.
[2]侯胜,高校乒乓球选修课引入游戏教学的实验研究 [J/OL].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11):92 -94.
[3]赵莹莹.高校乒乓球基本技法的训练策略[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9):106+92[2019 -11-07].
作者简介:白轶,讲师,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讲师,从事乒乓球课程的训练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