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旺
摘 要: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世界的距离缩小,生活节奏加快,中国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学习外语的人的热情很高,而忽视对经典文学的探究。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汉语言文学;文化发展
引言:
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不仅其自身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且还会对后人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现如今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国际社会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并逐步开始走向世界。然而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运用,一些非正式的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这些语言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汉语的神圣价值,但是它们却以互联网为媒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这使得我国优秀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净化网络语言,还汉语“清白”是当下所有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困境
(一)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受到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和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国家与国家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对外开放逐渐增多,外国文学作品逐渐进入中国文学市场,逐渐影响中国文学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中。要正确评价外国文学作品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积极应对挑战,促进中国文学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语言文字丢失现象严重
各类智能化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而人们的内心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变得浮躁起来。尤其是电子书产品在日常中的广泛应用,致使大部分的人们很难静下心来进行纸质版书籍的阅读。各类社交软件的频发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也使得书信时代一起成为了回忆。这些现象共同造就的结果就是人们动手写字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因此提笔忘字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常态。而如果人们对这些现象置之不理,任由其在生活中肆虐,便会使优秀的汉语言文化和书法文化逐渐被世人所淡忘,最终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人们已经逐步开始认识到了汉语言文化以及其他优秀文化的重要价值,“重拾纸笔”的优良作风也开始重新普及。
(三)现代网络语言的层出不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也随之兴起并普及。网络语言是一种应用于互联网环境中的特定语言,在网络中流传广泛,同时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较传统的汉语言来说,网络语言一般不够正式,但是表达的方式轻松愉快,是内心意愿的表达,因此能够在网络上得到大范围传播。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而且还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加强引导,使未成年人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对汉语言文学知识进行学习。
二、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对策
(一)人们应从自身做起弘扬汉语言文化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他们要想促进汉语言文学更好地发展,就要杜绝使用网络用语,并且发现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使用时要及时劝阻,以此来抑制网络用语在人群中的传播,从而达到净化语言环境的目的。除此之外,居民还应该加强对文学书籍的学习和阅读,并且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尽可能增加文字书写的机会,使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一定的进步与提升。
(二)加强对汉语言文化的保护和推广
为了进一步促进全球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我国还需要出台政策,推动汉语言文学走向全球,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保护。例如我们可以在全世界各地设置孔子学院。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当前的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可以从小学开始重视汉语言的教学工作。国家可以通过立法出台政策,加强对于汉语言文学的保护。政府部门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汉语言在应试考试中的重要性,可以增加汉语言的分数,进一步提高广大国人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
(三)促进网络语言和传统汉语的融合
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各有其优势,这不可否认,与传统的汉语言相比,网络语言表达方式更加丰富,语言模式多样,更容易被学习者接受和理解,也更容易传播。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汉语才是汉语言文学的根基,要想使汉语言文化传承和发展,就必然要接受正统的汉语。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衍生物,若要求人们避免使用,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正确地发挥网络语言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作用,借用网络使汉语言得到更好的传播,吸引更多人学习汉语言。传统的汉语言可以使人们认识到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应正确掌握汉语的表达方式,通过网络语言和汉语言文学的相互促进和发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播在迎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颇多的挑战,因此为了使宝贵的文化得到更好地发展与传播,人们需要做的就是理性分析,趋利避害,为文化事业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芮琼.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19(12):133-136.
[2]李红梅.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J].汉字文化,2019(24):36-37.
[3]霍奕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J].汉字文化,2019(2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