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湖苏
[摘 要] 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农民生活条件、公共基础设施、村庄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存在特色产业品质不高、生态意识薄弱、乡风文明有待强化、缺乏组织保障等问题,因此,提出提高产业品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等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索独具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8-12-2
美丽乡村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交通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制约,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地域特色等方面的优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挖掘少数民族的生态思想,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让美丽乡村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下面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为例,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1 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1.1 红河州基本概况
红河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北融滇中,南接越南,总面积3.29万km2,边境线长848 km,下辖9县4市,常住人口477.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35%。红河州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有3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区位优势明显。红河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哈尼梯田、临安古城、建水紫陶、过桥米线和滇越铁路等文化旅游名片;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红河州立体气候明显,是国家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
1.2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近年来,红河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创建内容细化成5个方面36项指标。2019年,红河州成功创建美丽乡村42个,其中省级7个、州市级12个、县级23个。
1.2.1 产业兴旺,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一村一品”,着力发展优质水稻、畜牧养殖、特色水果、特色蔬菜、特色花卉和生物药业“六大产业”,涌现出泸西县午街铺镇小河边村、开远市中和营镇回民村、屏边县湾塘乡沿溪村等一批特色产业示范村;打造特色产业品牌,红河州“三品一标”认证178家企业314个产品,296家企业录入国家追溯平台。“和源”牌石榴、“云河”牌香蕉等一批红河特色农产品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品”。屏边县将猕猴桃、荔枝、枇杷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品牌化,使农特产品附加值得到有效提高。积极发展“农业+工业”“农业+互联网”“农业+旅游”等新业态,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1]。
1.2.2 生态宜居,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一是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深入开展“三清一改一提升”村庄清洁行动,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收储设备,健全垃圾处置体系,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长效保洁机制。二是整治农村生活污水。科学规划,完善农村排污系统,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三是改善村容村貌。推进村庄周边、道路沿线、公共场所、房前屋后等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石屏县在实践中形成了“五小三公一体系”的人居环境提升改造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开展农村“厕所革命”。2019年。红河州共改建行政村所在地公厕415座,改建卫生户厕102 446座。
1.2.3 乡风文明,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移风易俗,婚丧客事新事新办,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乡风。完善村规民约,革除恶习陋习,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喜事简化程序、控制规模,形成乡风文明新风尚;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广泛开展“最美家庭”“新风文明家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卫生示范户”等创建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农村业余生活、提升农民文明素质。
1.2.4 治理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截至2019年年底,累计创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28个、示范乡镇29个、示范村80个、示范学校90个、示范宗教活动场所23个以及示范家庭1 320户;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基层议事制度,规范村务公开,让群众真正参与决策、参与监督;加强乡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法律六进”等活动,大力推进乡村法治建设[2]。
1.2.5 生活富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9年年底,红河州完成新改扩建农村公路3 420 km、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 501 km,1 331个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99.4%。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4G网络覆盖率不断提升。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30个“一村一幼”项目顺利实施,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科学知识,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积极开展乡村文化体育活动,加强村文化活动室及文體设施建设;积极引进人才,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水平。
2 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产业品质不高
一是产品特色化不足,没有深度挖掘民族特色资源,特色农产品开发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定位不明确,各类产业综合开发水平不高。二是产业发展不均衡,融合不充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特色产业在品种培优、品牌培育、贮藏运输、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业与民族文化旅游业结合不紧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发展不充分。
2.2 生态意识薄弱
一是村庄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没有全面考虑土地综合利用、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等。二是生态保护措施不完善。对山、水、林、田、湖和草的保护不系统、不到位,河(湖)长制落实不力,水源保护不达标,宜林草荒山荒坡没有全面绿化。
2.3 乡风文明有待强化
一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有的村史馆(室、墙)建设存在格式化、模板化倾向;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内容单一、形式老旧、覆盖面窄,缺乏吸引力。二是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农村基层文化产品相对匮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依然供给不足。三是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仍停留在挂展板、发宣传册、写宣传标语等传统模式上,乡风文明建设效果不佳。
2.4 缺乏组织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组织保障,但目前没有专业环保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缺乏专业的环保人才队伍;没有系统化的生态思想,不能将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农村基层自治人才支撑不足,乡村人才队伍结构单一、学历偏低,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短板矛盾突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依然紧缺。
3 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3.1 提高产业品质,增强民族特色
一是确保品质高端化、产品特色化。把优秀民族文化精髓、理念嵌入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中,塑造特色产业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优化特色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从“生产功能型”第一产业转型升级到“健康养生型”休闲旅游第三产业。三是全力开发民族文化产业。立足民族文化资源,狠抓“特色”,充分利用民族节日、民族服饰、民族建筑等开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3]。
3.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一是优化村庄布局。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农村产业结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等实际,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村庄垃圾收储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工作,不断提升“乡村颜值”。统筹山、水、林、田、湖和草等自然资源保护,打造农村最美“田园风光”。三是充分挖掘少数民族生态思想,可以为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3.3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引领乡风文明建设。一是建设乡村文化阵地。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充分展示本村独特人文和历史风貌的村史馆(室、墙),充分发挥村史馆(室、墙)“留住历史、记住乡愁”的作用。二是厚植乡村文化软实力。建立保护传承民间文化长效机制,复活民间人文典故,传承地方戏曲、手工制作、传统民俗等民间文化,加大对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力度[4]。
3.4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健全乡村治理體系,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服务,畅通农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长效管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探索建立乡村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壮大美丽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培育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积极鼓励群众自发组成环保组织,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健全乡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扎根乡村,服务新时代“三农”工作。充实农村基层服务和治理工作力量。
参考文献
[1]于洋.“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经济,2015(4):7-9.
[2]梁爱文.乡村振兴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新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5):48-55.
[3]韩斌.西部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与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14(4):105-107.
[4]杨双娜,王世超,朱贵青,等.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