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汉大科学家张衡

2020-11-28 07:20:22
现代阅读 2020年5期
关键词:鸡子张衡圆周率

张衡(78—139),字平子。他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张衡性情很谦虚、淡静,虽聪明绝世而没有骄尚的态度,但也不喜欢和俗人交接。永元年间,当地的官吏举他为孝廉,他不行。公府里征聘他,他也不就。大将军邓骘仰慕他的才名,屡次召他,他也没有答应。后来汉安帝闻他的名,拜为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因为他无意做官,所以好几年都没有升官。后来离了太史令职改尚书郎。到汉顺帝即位,又为太史令。这时候也许有些人笑他本事不好,不会高升。所以他做了一篇《答难》来表明他的意志。没多久,他又迁为侍中,和皇帝很亲近。当时政权完全在太监手里,他于是上疏请“勿令刑德八柄不由天子”。他在皇帝跟前,也时常讽刺左右的人物。有一天,皇帝问他:“天下所痛恨的是什么人?”在旁的太监们怕他说自己坏话,鼓起眼睛盯住他。他只得含糊应答而出。那群太监到底怕他为后患,于是时时在皇帝面前说他长短。后来他外放做河间相,政績极好。做了3年,他上书告老求归,征拜为尚书。这便是他在政界的履历。

他本来是一位文学家。自少便有文学天才,做《两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一生的精力大半都费在文学上,著有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閒》 《七辩》《巡诰》《悬图》等32篇,大部分现在还存。他也研究过经学。少年时在太学——当时的国立大学里念过书,并且“贯五经,通六艺”。

在张衡那时代,像他一样对于科学的贡献是很不容易发生的。因为:当时图纬五行之说盛行,差不多没有一门学问不被其盘踞。张衡虽服膺儒家的经典,但是因为他生平“耻智之不博”,所以他对于儒者所以为艺成而下的学问,如天文、历学、数学、机械等都尽力去研究。他对于当时时髦的图纬学极力反对。当他做太史令的时候,尝上疏请“收图讳一切禁绝之”;说图纬是“一卷之书,互异数事”的,是“欺世罔俗”的。这件事在我们今日看来本无足奇,但是在他那时候,图纬是帝王所祖述,儒者所争学的。他竟能发生这大胆的反抗,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勇气。由此可见,他的治学精神和当时的儒者完全是两路的。

他在科学上的贡献是什么呢?下面要分开来说。

天体说及对天象的新解释

张衡是主张浑天说的。浑天说创于汉武帝时的落下闳。可惜落下闳的学说,现在没有半个字可考。张衡说天体道: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覆地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绕地下。

这种解说,拿现在的眼光来看,浅薄极了。但是比之他以前的天体说,其进步真不可以道里计了!他说“地如鸡子中黄”是打破从前“天圆地方”的谬说。他说“地孤居于天内”,“乘气而立”是打破从前“天柱地维”的谬说。又他以为天是半覆地上,半绕地下,越发和近代的科学解释有点接近了。最奇者:他说地是“载水而浮”,和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推尔士(今译泰勒斯)竟不约而同。

他说:“地如鸡子中黄”,和希腊米利都学派(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说“地在天之中心”也有点相似。他解释月所以有光和圆缺的原故说:

夫日譬犹火,月譬犹水;火则外光,水则含景。故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谓月亏也)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

又以为星之所以有光,也是这个道理。但是星的光是由月转给它的。所以说:

众星被耀,因水转光。

星和月的光,既是由于日之直接的或间接的所照,为什么有的时候他们正“当日之冲”却会没有光——即是交蚀呢?他解释这点,说是因为“蔽于地”,所以说:

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

他在2000年前解释月光、月的圆缺和交蚀等现象,和近代科学的解释竟不爽毫厘。这不独是张衡在科学史上的荣耀,也是我国在文化史上的荣耀呵!

虽是月假日光的道理,在张衡以前的古希腊科学家泰利斯也曾说过,但张衡对于月盈缺和交蚀的解释,实非泰利斯所能梦见。

历学及浑天仪

张衡做过两任太史令,历学是他的职掌。他曾和当时的历家辩论过,又指摘西汉末年天文历算家刘歆的《三统历谱》的差谬。但他的历学,大半祖述前人,没有什么发明。他在我国历象界的功劳完全在浑天仪的创造。

浑天仪是什么一件东西呢?《晋书·天文志》说:

张衡置浑象。具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因其阙(疑关字之讹)戾,又转瑞轮蓂荚于阶下,随月盈虚,依历开落。

《隋书·天文志》说:

……以四分为一度,周天一丈四尺六寸一分。亦于密室中,以漏水转之。令闻之者闭户而唱之,以告灵台之观天者。璇玑所加,某星始见,某星已中,某星今没,皆如合符。

这件仪器是用铜制的。他在铸造之先,曾用竹片、针等物做了一个小模型,名为“小浑”。他制造这模型的方法,现在辑本的《浑天仪》还有详明的记载。我们还可以依他的方法重造一个。海内的仪器制造家何不试试?

候风地动仪及其他机械之制造

张衡极精于机械之制造。他的浑天仪固然是他的天文学和历学的结晶,也是他机械精巧的表现。此外他的机械制造还不止此。

阳嘉元年张衡造了一个测验地震的仪器,名“候风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上面有突起的盖,形状很像一个酒樽。上刻篆文、山龟、鸟兽等形状来做装饰。中间有一条主要的柱。旁边有8处,可以施放机关。外面有8条龙,每龙口里含着一颗铜丸,下面有蟾蜍张口来接。机器隐在樽的里头,覆盖得很周密,没有一些罅漏。如有地震,樽便受振动,龙内的机关发动,把铜丸吐出,落在下面蟾蜍的口里。铜丸落下的时候发生很大的声响,伺候的人便可晓得。地震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放,其余的一些都不动。寻那条龙所指的方向,便晓得地震所在。经过事实的证明,是很应验的。有一天,其中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却没有觉得地震。于是京师的学者都怪他靠不住。过了几天,驿站里的消息传来,果然是陇西地震。众人才服他的神妙。

这件仪器的确是科学界的一大创作。可惜他的内容和他所根据的原理现在都不可考了。

他又曾制造过一架三轮自转的机器,正史里虽然没有记载,但他在《答难》里曾说: “参轮可使自转。”可惜这件机器现在也失传了。

他又尝制造一个土圭——测日影的仪器,但是正史也没有记载。此外,他制造的仪器,正史里没有记载的一定不少。可惜现在已无可考了。

张衡的圆周率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九章算术注·少广》开立圆术(已知球体积求球直径)里曾引张衡的方法。我们从这个方法里,可以推知他所发明的圆周率是π=  。虽然比现在的密率过大,但入算很易。又《开元占经》里载张衡的圆周率是π=92/29。这率比密率更大些,或者他的圆周率是从π=92/29改为π=  ,也未可定。但是他怎么样得到这个结果,现在也不可考了。

π=  的圆周率,印度波罗笈多在他的著作里也有记载。后二百年,亚剌伯的算书也用它,但是张衡还比他先500年至700年。

从上面所述看来,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真正不少。他不独是我国科学上的伟大人物,他在世界科学史也有不朽的位置。

(摘自北京人民出版社《张衡》  作者:张荫麟)

猜你喜欢
鸡子张衡圆周率
张衡传(节选)
东汉全才张衡
说说圆周率
少儿科技(2020年3期)2020-05-13 13:08:53
张衡数星星
张衡的“浑天说”和漏水转浑天仪
鸡子不认得鸭子
“好玩”的圆周率的好伙伴
鸡子黄功效及临床应用探讨*
急躁的人
浅谈鸡子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中医药通报(2014年5期)2014-01-24 12: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