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就了中年人

2020-11-28 07:20:27大卫班布里基周沛郁
现代阅读 2020年7期
关键词:灵长类头脑亲本

大卫?班布里基 周沛郁

现在,让我们尝试着解释中年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有中年。我们发现中年是人类一生发育过程的一部分,是“生命时钟”中数以千计的基因的交互作用,把我们的身体和头脑在不同年龄时塑造成不同的模样。我们也思考了几百万年的自然选择是怎么形成了这个计划,让我们拥有现代人类的寿命。我们发现,在中年时,发育的过程和老化、衰老的过程产生了冲突,而这样的冲突让中年变得别有意趣。我们还发现,人类在演化过程中(至少直到农业发展出来为止),大多时候都有许多成年人活到中年,甚至更长命的原因。因此,中年不只是现代的我们“活太久”所遇到的看似不自然的衰退;现代中年可以视为自然选择的产物——帮助我们在久远年代里活下来。

然而,想要体会这些发现有什么意义,还得让这些发现符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状况——人类对中年的日常经验和认知。这么说不大科学,不过我们需要找出中年的“目的”(或者说,中年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中年人类演化成什么角色?这些角色是否能解释,为什么人类的中年看起来那么像有规律的过程?为什么中年的改变那么明确、突然又独特?

我因为自己的动物学和兽医的背景,所以一向觉得人类只是一种动物——或许聪明,除此之外没什么特别。但我越是拿人类和其他动物比较,人类就越显得古怪突兀。人类用两脚站立,人类的生活史既独特又扭曲,脑容量大得异常,社会结构难以理解,生殖行为怪得不可思议。不论以什么标准来看,人类都很特别,而中年现象则是这个物种的一个关键部分。

灵长类已经很特别了,但人类即使在灵长类之间也与众不同。从某些方面而言,我们让灵长类发展到了极致。例如,灵长类通常存活率高、活得长,而人类的存活率更高、活得更长。人类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比其他灵长类晚,生出极度不成熟的婴儿,长大成人的速度慢得不得了,因此灵长类不寻常的特征也在人类身上放大了。

不过,在另一些方面,我们完全打破了灵长类的特性。人类女性生产的频率高过其他大型人猿的雌性,哺乳时间也更长。因此,虽然分给每个孩子的资源都很多,但人类女性通常一次照顾好几个后代。人类和其灵长类近亲不同,女人不会等到一个孩子长大、独立之后,才再次怀孕。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可以证明人类很独特:人类的女性在生育年龄过了之后,通常还能活很久。男人也会活到那个年纪之后,虽然严格说来还有生育能力,却常常和不再有生育能力的伴侣在一起,实际上是“自主绝育”的状态。接下来,男人让事情更复杂了——他们虽然在年老之后还长期保有生育能力的潛力,却比女人早死。当然,人类的男女两性往往决定不生育后代,这是演化学无法解释的决定。黑猩猩完全不会这样。

让人受挫的是,如果想研究人类寿命不寻常的原因,可以依据的直接证据非常稀少。现存与人类关系最近的近亲是黑猩猩和大猩猩,但它们的生殖生物学和社会组织,与我们差异太大。如果和后农业时期的人类(现代狩猎采集者)比较,又与我们太相似。世界各地人类生活史的状况都相

当一致,甚至包括人类学家爱研究的那些方面,例如两性的劳力分配、避免乱伦的系统、社会对婚姻的认知,以及征服女人的机制。

其实,我们如果往其他方面思考,就能找到人类寿命的演化线索。演化生物学现在开始专注于与人类关系较远的灵长类亲戚,试图做出人类族群的数学模拟。突然之间,人类开始显得比较有道理了。原来,人类的生命蓝图有两个惊人的创新:青春期和中年。可惜我们常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待青少年和中年这两个最惊人的人类创新,最多将它们视为其他“比较重要”的生命阶段的过渡期。然而,这两个典型的人类生命阶段,涵盖了人生大约一半的时间。我们的生命真的该有一半要花在问题重重又负面的过渡期吗?

当然,青春期和中年是依靠简单的年龄算法联系在一起的。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有中年父母;这两个生命阶段的人通常在生活中直接接触,原来并非偶然。只有人类在青春期会有十多年的发育过程,我在其他地方说过,人类演化出青春期是为了把无敌的发达头脑发育得更完美,而头脑正是我们这个物种得以成功进化的关键。通过化石、精神科医师的心理分析和脑部扫描等,获得了不少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但与这个故事互补的那一面正是中年。

当人类发育延续进入十几岁的这个阶段,可以视为人类儿童已有特性的强化版。人类幼儿的头脑以惊人的速度在消耗能量、吸收新知识,所以需要的能源要大于其他人猿婴儿。头脑的需求使得人类的生命步调和其他动物不同。我们的物种是需要高投资、密集信息的,一切都是为了驱使那颗发达而高需求的头脑的生长、成熟和创造。因此,人类的一生都是在投资——成人把大量资源投入发育中的儿童的头脑,因为头脑在后续的生命中实在太重要了。

生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亲本投资”,而人类是豪华版的亲本投资者。不论怎么看,人类父母投资的时间、复杂程度和严苛程度都超过其他动物,当然,这也解释了精疲力竭的中年人的深切呐喊,他们感觉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好像没完没了。但我们也该认识到,缺少了这些需求的儿童和青少年,大概很难成长到40岁。一般认为,人类的后代生长得太缓慢,因此自然选择使我们在某个时刻停止生育,专注在我们已经有的后代身上。这种停止生育、专于照顾的时限,通常发生在中年。

很多研究显示,亲本投资是一个人生育成功的唯一关键因素——等于是他们繁衍成熟、成功养育后代的能力。现在,我们其实已经演化到了某种地步:对人类而言,亲本投资已经比生育力重要了(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尝试怀孕对人类而言会那么难以预测)。在中年的某个时候,我们对已有孩子的投资会变得更为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再生更多孩子。说来矛盾,生育这件事本身会变得负面,让人无法专注于为人父母的重要工作。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年的意义》)

猜你喜欢
灵长类头脑亲本
甘蔗亲本农艺性状评价与分析
中国糖料(2023年4期)2023-11-01 09:34:46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科学与社会(2021年4期)2022-01-19 03:29:50
几种苹果砧木实生后代与亲本性状的相关性
中国灵长类动物一览表
森林与人类(2016年7期)2016-08-11 07:08:02
云瑞10系列生产性创新亲本2种方法评价
为什么人们都说猴子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