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

  • 中国科研人员领衔揭示灵长类动物演化之谜
    所牵头发起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成果主要包括厘清灵长类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揭示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多样性特征和演化历史;解析灵长类动物大脑、体型、骨骼、感官、食性等复杂性状演化的遗传基础等。相关研究成果于当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19期2023-09-04

  • 2023年高考热点命题1:阅读理解
    mates (灵长类动物) can indeed attach a value to something worthless to them like a colored plastic counter (筹码), by learning that symbols of this sort may be exchanged for food, and that different counters bring different rewards. Thes

    疯狂英语·爱英语 2023年1期2023-05-30

  • 2023年高考热点命题1:阅读理解
    imates(灵长类动物)can indeed attach a value to something worthless to them like a colored plastic counter(筹码),by learning that symbols of this sort may be exchanged for food,and that different counters bring different rewards. These fi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23年1期2023-03-22

  • 非人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1006)非人灵长类动物作为进化史上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群,在认知能力、繁殖和生育等方面与人类具有高度同源性[1],这使得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共生生物类群和病害,例如寄生虫、致病性病毒和细菌等,往往相比其他动物具有更高的人畜共患风险。一直以来,非人灵长类动物携带的致病性病毒和细菌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已开展了众多关于非人灵长类动物病毒性感染模型的研究,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模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1-2]。然而,肠道寄生虫作为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常见共生生物类群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0-19

  • 中国两种长臂猿 野外灭绝
    月6日,《中国灵长类动物濒危状况评估报告2022》发布。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分布的白掌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在野外均没有被监测到,符合野外灭绝的标准。评估专家组组长、西北大学教授李保国介绍全世界灵长类动物正面临着严重的灭绝危机,超过60%的动物被列为易危、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75%物种的种群数量日益下降。人类活動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这也使得灵长类动物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据澎湃新闻9.7)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36期2022-07-04

  • 人类为何大多是“右撇子”
    亲缘关系更远的灵长类如一些狐猴科、懒猴科等更倾向于使用左手,而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黑猩猩等则多为右利手。演化学理论认为,过去的灵长类动物多是左利手,但随着演化,这些灵长类动物的手征性发生了改变。那么,导致人类多为右利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生物学家表示,生物的手征性可能是随着大脑演化为两侧结构开始的。根据左右脑分工理论,大脑的两个半球分别感受并控制对侧的身体。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数学等理性思维,右半脑负责艺术、想象等感性思维——左半脑控制的右手显然更适合进行理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8期2022-04-02

  • 非人灵长类动物隐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7],且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最为普遍,因此,人体内C. hominis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有待重新认识。此外,已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分离得到的9 种隐孢子虫种,均具有人兽共患性。基于非人灵长类动物携带隐孢子虫的遗传多样性及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文就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基因型、人兽共患风险等进行综述,为人体及其他动物中隐孢子虫感染源的追溯,以及隐孢子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1 感染率目前,全球共有9 个国家的21 项研究报道了非人灵长类动物Cr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3-23

  • 云南普洱市灵长类动物分布状况调查初报
    677000灵长类动物在世界上属于较濒危的动物,云南省分布的灵长类动物资源异常丰富,共有15种[1],分别是懒猴科(Lorisidae)、猴科(Cercopithecidae)和长臂猿科(Hylobatidae)3个科,我国拥有的灵长类动物的科类约占世界灵长类种数的1/10,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2016年全球共有灵长类657种(亚种),中国拥有26种[3]。中国现今发现的灵长类动物分别是懒猴科、猴科和长臂猿科的动物,云南涵盖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2-03-07

  • 史前灵长类动物或爱吃甜食
    论文显示,史前灵长类动物物种Microsyops latidens的口腔化石为哺乳动物龋齿提供了已知最早证据,这些化石可追溯至早始新世(约5400万年前),表明史前灵长类动物可能爱吃甜食。该论文介绍,在美国怀俄明州大角盆地南部发现的1030个口腔化石(牙齿和下颌部位)中,77个(7.48%)化石有龋齿,这些龋齿可能是由水果含量丰富的饮食或其他高糖食物导致的。历史上龋齿发病率的变化说明,灵长类动物的饮食曾在含糖量更高和更低的食物之间波动。研究还发现,Micr

    晚晴 2021年10期2021-12-04

  • 人类为何大多是“右撇子”
    亲缘关系更远的灵长类如一些狐猴科、懒猴科等更倾向于使用左手,而與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黑猩猩等则多为右利手。演化学理论认为,过去的灵长类动物多是左利手,但随着演化,这些灵长类动物的手征性发生了改变。那么,导致人类多为右利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生物学家表示,生物的手征性可能是随着大脑演化为两侧结构开始的。根据左右脑分工理论,大脑的两个半球分别感受并控制对侧的身体。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数学等理性思维,右半脑负责艺术、想象等感性思维——左半脑控制的右手显然更适合进行理

    文史博览·文史 2021年5期2021-07-27

  • 百问百答
    特征?A第一,灵长类动物的大脑都很发达,相比于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以及鸟类的大脑,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更大、有更多的沟回,这使得灵长类动物的脑细胞数量更多。第二,灵长类动物的颜面裸露、不被毛发覆盖,而且两眼向前的特点可以使灵长类动物注视环境时在大脑形成立体视觉,这也是灵长类动物独有的特征。第三,由于灵长类动物都需要攀爬,所以灵长类动物有着灵活的前肢和发达的锁骨,二者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动作更稳定。第四,灵长类动物的前肢和后肢有着明显的分工,前肢有抓握功能,后肢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5期2021-07-16

  • 在中国大地寻觅猿与猴的踪影
    说,它们都属于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的种类非常庞杂,全世界大约有500多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南美洲和东南亚,其中有不少珍稀濒危物种。按2021年最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我国现有29种灵长类动物,全部是国家二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川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白头叶猴、台湾猕猴、藏酋猴、海南长臂猿、天行长臂猿8个种为我国特有灵长类。森林类型和温度带类型是影响灵长类分布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灵长类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北缘地区,云南和广西的

    摄影世界 2021年5期2021-05-18

  • 人为何比其它灵长类动物更聪明
    人为何比其它灵长类动物更聪明?这样简单的问题其实一直是进化学中绕不开的谜题。近日,德國科学家团队首次确认了人类特有的“聪明基因”,其被视为在进化过程中使我们与其它灵长类区分的重要机制。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中,约99%是相同的,但人脑容量却是黑猩猩的3倍。因此,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先祖必然曾发生了基因组变异,刺激了脑生长。新皮质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最晚,却成为了大脑中最复杂且面积最大的一种皮质,与许多高等功能,如知觉、指令产生、空间推理、意识及人类语言有很大关系

    晚晴 2020年8期2020-12-03

  • “聪明基因”促使人类进化
    中使我们与其它灵长类区分的重要机制。研究团队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检测人類特异性基因"ARHGAPllB”在绒猴胚胎中的表达,发现在新皮质区域,其展现了与人类相似的表达,使得首个表达该基因的非人灵长类模型构建成功。同时他们发现,该基因增加了绒猴胚胎大脑容量;明显提高了绒猴大脑皮质上皱褶的形成,并呈现了脑回样结构;而且上层神经元显著增多。研究团队因此确认了“ARH-GAPllB”作为一种“聪明基因”,能够提高灵长类新皮质体积的增长以及脑回结构的形成,并促使类人猿进

    科教新报 2020年27期2020-07-31

  • 人类专属的“聪明基因”首次被确认
    中使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区分的重要机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所的韦兰德·B.亨特教授及其团队利用非人灵长类绒猴模型展开了相关研究,这是第一次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发现“ARHGAP11B”基因可以引起新皮质的扩张,研究团队因此首次确认了“ARHGAP11B”作为一种“聪明基因”,能提高灵长类新皮质体积的增长以及脑回结构的形成——这是人类在进化学上比其他灵长类更聪明的关键部分。

    发明与创新 2020年25期2020-02-24

  • 中国科学家体外重现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原肠运动
    和研究技术等,灵长类动物胚胎原肠运动的研究非常有限,灵长类着床后胚胎发育对母体的依赖程度仍不清楚。我国科学家利用多年建立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体外培养系统,将食蟹猴囊胚体外培养至原肠运动出现,并进一步发育至受精后20天,从形态学、标记分子染色和单细胞转录组等多个角度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体外发育的食蟹猴胚胎高度重现体内胚胎发育,包括原肠运动在内的多个重要事件;第一次提供了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羊膜细胞的基因表达特征,并重新定义了多种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细

    石河子科技 2020年2期2020-02-20

  • 圈养灵长类动物脱毛原因及诊疗方法概述
    310008)灵长类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由于保护教育、科学研究等原因,许多灵长类被圈养在动物园和研究机构中。在野生环境中,灵长类动物很少出现脱毛的现象,但在圈养环境中,猕猴、食蟹猴、长臂猿、黑猩猩等都有过脱毛的相关报道,说明脱毛是不正常的现象,不仅影响美观,也对动物健康造成了伤害。圈养灵长类脱毛的病因复杂,本文将国内外研究中脱毛原因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灵长类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1 脱毛原因文献资料表明,引起灵长类动物脱毛的原因多种多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4期2020-01-11

  • 灵长类仿生机器人高机动运动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悦摘   要:灵长类仿生机器人具有高爆发性、高适应性、高平衡性等特点,既能够完成基本行走式机器人的工作职能,又能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协同配合工作。文章主要探讨灵长类仿生机器人高机动运动与控制关键技术及主要研究方案,以黑猩猩等典型灵长类动物为仿生对象,开展机器人仿生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机器人运动高机动性的多运动模式和高爆发性特点开展研究,重点探讨灵长类高机动运动的生物学及运动力学信息提取与表征、高爆液压驱动和传动系统构建、多模式运动的灵长类机构优化、多模式运动统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18期2019-12-05

  • 英国工党要禁养宠物猴
    家庭饲养猴子等灵长类动物。据英国《太阳报》20日报道,作为工党动物福利改革一部分,工党执政后将禁止人们把松鼠猴、狐猴、狨猴与卷尾猴等作为宠物饲养和交易。该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英国,大约有5000只灵长类动物被当作宠物饲养。工党称,这些灵长类宠物时常被关在笼子里,“没有适当的光照和营养,导致其患上代谢性骨病等疾病”,它们还“在非常小的时候从母亲身边被带走,处于隔离状态,变得沮丧,甚至表现出自残等行为”。据悉,英国工党提出的这一举措已经在欧洲一些国家实施。但在

    环球时报 2019-08-212019-08-21

  • 研究警告称,中国灵长类动物或将在21世纪末消失
    国有大约25种灵长类动物,其中15-18种仅有不到3000只个体生活在野外。仅过去20年,中国就有两种长臂猿灭绝了,而另外两种长臂猿在中国的个体数量还不到30只。研究人员警告说,到21世纪末,中国灵长类动物的分布将减少51%-87%。扩大适合灵长类动物的栖息地至关重要,同样重要的是,要优先考虑保护廊道网络的建设,以连接孤立的灵长类亚种群。

    世界环境 2018年6期2019-01-12

  • 科学家揭秘灵长类多能干细胞嵌合障碍
    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研究院李天晴团队在《细胞报告》上发表论文,揭示了灵长类动物多能干细胞的嵌合障碍以及胚胎和干细胞作用的机制。此前的研究证明,如果将猴子传统培养的胚胎干细胞转变成具有小鼠样隆起形态的胚胎干细胞,就能整合到桑椹胚中形成嵌合体胚胎,进而产生嵌合体猴。尽管证明了利用灵长类胚胎干细胞可以获得嵌合体猴,但还有一个重要的科学难题横在李天晴等学者面前:传统培养的着床后灵长类多能干细胞(pPSCs)能否嵌合到早期胚胎中,产生嵌合体动物呢?研究发现,将pP

    医药前沿 2019年15期2019-01-05

  •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接近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本文着重探讨与AD相关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和灵长类动物模型的现状及特点作一综述。1.AD相关的转基因模型的特点研究证实多数 FAD患者是由PSEN1突变所致[3],PSEN1第4~12外显子之间是主要基因突变位点,近年来,研究者们建立了几种 AD PSEN1基因突变的转基因模型,包括 PSEN1(A246E)[4]、PSEN1(M146L)[4]、PSEN1(M146V)[4]、PSEN1(P264L)[4]、PSEN1(P117

    医药前沿 2019年22期2019-01-05

  • 第六届亚洲灵长类会议暨第五届中南半岛灵长类保护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即第六届亚洲灵长类会议暨第五届中南半岛灵长类保护研讨会在我校举办。部分与会专家与大会主席合影来自中国、巴基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澳大利亚、德国、捷克、美国、瑞士和意大利的19个国家的灵长类学者和保护工作者齐聚论坛,开展亚洲非人灵长类研究与保护等方面的研讨,特别是东喜玛拉雅地区共同研究和跨境保护的未来规划,以期提升亚洲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灵长类保护的整体能力。校长王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华介

    大理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2018-12-13

  • 中国灵长类动物面临灭绝?
    警告称,中国的灵长类动物或将在本世纪末消失 一项新研究警告称,中国大部分灵长类动物或将在本世纪末“被抹去”。就灵长类动物的物种丰富性而言,中国在亚洲位居第二,现有25种已知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包括猕猴、金丝猴和长臂猿等。但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灵长类动物数量就开始急剧下降,这主要与该国为大力发展种植业、工业和基础设施而导致大片森林被砍伐有关。目前中国约80%的灵长类动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中国野外现存的25种灵长类动物中,有十

    环球时报 2018-09-272018-09-27

  • 西南部分地区圈养非人灵长类贾第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
    物中发现,非人灵长类中主要感染集聚体A和B[6]。非人灵长类动物作为珍贵野生动物资源以及重要的实验动物,与人类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其中圈养非人灵长类与人接触的概率更大。本研究选择bg、tpi和gdh基因,通过巢式PCR扩增基因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西南部分地区圈养非人灵长类贾第虫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对保护珍贵野生动物以及人类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粪便DNA提取采用QIAGEN公司的PowerSoil®DNA试剂盒;2

    浙江农业学报 2018年3期2018-03-21

  • 关于举办“实验用非人灵长类动物专业技术交流会暨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医师岗位培训班”的通知
    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攻克人类重大疾病,保障生命健康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引领和支撑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战略地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培育,开发特色实验动物模型,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以满足重大科学研究和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提高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将于近期举办"实验用非人灵长类动物专业技术交流会暨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医师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8年1期2018-01-24

  • 为什么黑猩猩的脸那么皱?
    类来说的,其他灵长类其实和黑猩猩一样,脸也都是皱巴巴的。简单来说,这是因为它们的脸上脂肪很少,大部分是肌肉(人的皮肤出现皱纹除了因为胶原蛋白老化,还因为脂肪细胞的减少)。它们脸上的脂肪更少,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存储体脂的位置:人类的体脂大多数储存在皮下,这使人的皮肤看起来更饱满;而其他灵长类的体脂大多储存在体内,因此它们的皮肤看起来皱巴巴的。其二,其他灵长类的体脂含量本来就比人类少。研究表明,雌性黑猩猩的平均体脂含量大约是体重的3.6%,而人类婴儿大约是13

    中外文摘 2017年16期2017-11-13

  • 什么在影响生物大脑的大小?
    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大脑比其他动物要大的驱动因素,因为要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就需要更大的大脑。不过,动物学家最新研究成果则认为,影响大脑大小的关键因素是饮食,而不是社会群体大小。大脑的大小可以通过灵长类动物的饮食更精确地进行预测。研究人员建立了关于140种灵长类动物的数据库,其中包括狐猴、长臂猿等物种。这是首次利用如此大型的數据库来研究灵长类的大脑及其与多种因素的关系。当初“社会脑假说”形成时,并没有考虑到猩猩等灵长类,而猩猩通常是独居生活,但它们

    百科知识 2017年11期2017-06-13

  • 美国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的运营管理及启示
    外漫步美国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的运营管理及启示白杰英1,2,3(1.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 100071; 2. 华盛顿大学物理学院,华盛顿特区 20052;3. 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系统生物学中心, 贝赛斯达, 马里兰州 20892)主要介绍美国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建立、发展、战略布局和运行管理机制。从而探索美国在实验灵长类动物的资源开发、生物学特性研究和服务于生命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以期为我国实验灵长类动物资源挖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7年5期2017-06-09

  • 科学家发现多数灵长类动物濒临灭绝
    科学家发现多数灵长类动物濒临灭绝陈轶翔/编译从左上顺时钟方向依序为:大猩猩幼仔、海南长臂猿、金头狮狨、滇金丝猴、大猩猩和它4个月大的幼仔、成年大猩猩。图中左:白颈狐猴、图中右:黑冠猕猴●我们人类的同伴——灵长类动物已陷入困境。在一项史无前例大规模的研究中,由31位灵长类动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分析了所有已知的灵长类物种,判断它们的生存现状。这些与人类最接近的物种状况堪忧。研究者发现:3/4的灵长类物种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大约60%的灵长类物种正濒临灭绝。由于农

    世界科学 2017年3期2017-04-07

  • 大猩猩对使诈的植物说“不”
    白质来“欺骗”灵长类动物吃下这些低热量的浆果,并帮助它们散布种子的。这似乎是可行的。因为灵长类物种们看上去的确在寻求这些浆果。但是现在,研究人員发现,有一种灵长类是有所反击的:大猩猩似乎失去了品尝甜蛋白的能力,这种进化就像是灵长类与植物之间的某种军备竞赛。科学家对负责编码甜味感受器的TAS1R3遗传因子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包括人类在内的51种灵长类物种中,只有大猩猩的基因发生了两个突变,这似乎使它们探测不到甜蛋白的甜味了。猴子和倭黑猩猩们拥有原始

    大自然探索 2017年3期2017-04-07

  • 为何猕猴不会说话?
    人类以外的其他灵长类动物不能“说话”,人们一直以为这与它们的声带缺陷有关。但美国的一项研究推翻了这一看法,认为灵长类动物不能说话的原因可能在于它们的大脑,而不是声带。研究人员利用X射结成像建立猕猴声带电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猕猴很容易就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包括英语字母中最基本的5个元音。研究人员据此推测,如果猕猴能像人类那样思考,那么它们将能说出数千个单词,甚至完整的句子。这一发现说明,灵长类动物的发声能力之前被人们低估了,人类语言能力的进化需要的是大脑

    百科知识 2017年2期2017-03-17

  • 猴年说猴
    是泛指世间所有灵长类动物,包括猴和猿两大类。其实我们人类也是灵长类,所以,灵长类=猴+猿+人,猴类和猿类是我们人类失联太久的表亲!记得1998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先生第一次访华时,我的一位朋友把一张滇金丝猴的照片送到他的手上,克林顿马上说了这么一句话:“Oh! Its my cousin!”中文意思就是:噢!他可是我的表兄弟啊!按现在的认知,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近700万年。在这非常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和这些猿猴们本是同根生,却因“失联太久

    中国周刊 2016年12期2016-12-17

  • 灵长类人类失联太久的表亲
    的生命类群——灵长类。它们是地球亿万年的进化结晶,是世间万千生命的灵长。灵长类最引人注目的重要特征首先是嘴唇,虽然人们多以为嘴唇的主要作用是两性相互吸引,然其真实功能却是婴儿用来吃奶的。所以,嘴唇是所有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说,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国人常称之为兽类,都长着嘴唇。哺乳就是喂奶,所谓哺乳动物就是会给孩子喂奶的动物。不过,灵长类动物的嘴唇与我们人类的特别相像,而且他们的口腔形状和牙齿排列看上去也和我们人类的几乎一模一样,连换牙的方式都完全相同。

    森林与人类 2016年7期2016-08-11

  • 灵长类及其近亲的起源与早期演化
    倪喜军灵长类、树鼩、鼯猴和已灭绝的近兔猴统称魁兽,起源于距今6600到5600万年间。树鼩和鼯猴在过去数千万年中变化很小。近兔猴在经历了3200年的演化历史之后,于3400万年前灭绝。灵长类则历经了始新世和中新世两个多样性很高的演化辐射期。人类、猩猩、长臂猿、猕猴、蜘蛛猴、松鼠猴、眼镜猴、狐猴等为人所熟知的哺乳动物,统称灵长类。在所有哺乳动物中,树鼩、鼯猴和已绝灭的近兔猴,与灵长类的亲缘关系最近,在分类学和系统学中,这几个类群被归入一个称作魁兽总目(Arc

    科学 2016年2期2016-05-30

  • 兰坪县灵长类物种多样性及受扰方式
    003)兰坪县灵长类物种多样性及受扰方式王浩瀚1,2,3,刘泽华1,3,许泽明1,2,3,丁 伟2,肖 文3(1.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2.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3.大理学院东喜玛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云南 大理 671003)采用访问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坪县境内澜沧江东岸和西岸灵长类种类、分布格局及其受扰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兰坪县境内澜沧江东岸和西岸灵长类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2期2015-09-16

  • 《为什么人类有下巴》
    是唯一有下巴的灵长类动物之谜或许已被解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发表的一篇论文解释了人类为何有下巴,而其他灵长类动物没有。论文作者詹姆斯·潘普什研究了超过100种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黑猩猩和狐猴。他指出,猿类和猴类无下巴的事实表明,下巴一定是在人类祖先与灵长类其他分支分离后进化而来的。潘普什博士推测,下巴最有可能是在约200万年前出现的。这与人类智力出现巨大飞跃的时间重合,而这一飞跃导致人类实现了诸多突破,其中包括发明烹饪。下巴的进化源于人类牙齿与下颌的萎缩,

    看历史 2015年7期2015-05-30

  • 猴脸是个调色板
    个体数量众多的灵长类种群中,脸的形态和颜色对它们来说非常重要!这样,它们就能通过脸部特征的不同,区分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户”,同时也方便家庭内部成员间的沟通!否则,大家都像是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哪容易分清彼此呢?“大户人家”,人多脸杂那是不是说灵长类动物的群体规模越大,就越有必要进化出复杂多样的面孔呢?当然。如今,大多数灵长类动物都生活在非洲和亚洲地区,它们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大部分猴子爱扎堆群居,黑猩猩则喜欢独来独往,当然也有像猩猩这种“时分时合”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 2014年4期2015-04-07

  • 灵长类尿酸酶假基因化机制及其与灵长类进化关系研究进展
    尿酸酶,而部分灵长类(大型猿类、人类)尿酸酶基因由于进化中突变事件而成为假基因不能表达功能型尿酸酶,因此后者血清内尿酸水平比前者高 3~10 倍[4-5],这也是人类是唯一容易罹患痛风的哺乳动物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痛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临床上的治疗药物比较匮乏[6]。尿酸酶类药物可以快速降解人血清中尿酸从而有效地治疗痛风,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均是外源性尿酸酶,强烈的免疫原性限制了其使用[7]。研究灵长类尿酸酶基因失活的机制从而恢复其活性对于低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4年5期2014-11-30

  • 中华曙猿馆
    人类在内的一切灵长类动物的祖先。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科学家们经过深入考察与严密论证后得出的结论。1994年4月14日,具有国际权威的古生物学刊物、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由中外专家共同撰写的学术论文,首先向全世界透露了“在中国江苏上黄地区发现的化石——中华曙猿,是人类及一切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这一爆炸性的信息。上黄,地处溧阳市东北部,与金坛、宜兴交界,东侧紧靠长荡湖,区内多山和河湖港汊,是典型的丘陵和泽国水乡的结合部。今日四季分明、五谷

    翠苑 2014年4期2014-11-28

  • 我们是花朵的孩子
    事实上,所有的灵长类都拥有这两个特征。那么,是什么促使灵长类的祖先们首先进化出这两个特征,从而为我们人类的进化铺平了道路呢?追溯起来,我们粗略知道,灵长类进化的第一步大约出现在6000万年前。当时,所有灵长类动物的祖先应该是一种小型的夜行性动物。它们来到了树下。那么,它们的后代是怎样进化出了具有手指的前肢和前视的眼睛?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当它们来到树下时,为了适应树栖生活,需要有可以抓握的手去攀爬树枝,还需要有可以前视的眼睛去判断距离。但是,人类学家卡特米尔

    大自然探索 2014年4期2014-09-10

  • 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在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竞争。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的季维智、牛昱宇、孙毅(云南省2012年柔性引进高端科技人才)等专家研究小组与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等合作,运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实现了灵长类动物的特定基因的定点修饰,获得世界首例TALEN 介导基因敲除猴,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权威科学期刊《细胞》(Cell)和《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上发表,这项技术被首次证明在灵长类动物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代表了当前利用灵长类动物开展生物医学研究的最高

    云南科技管理 2014年6期2014-08-15

  • 小小树上古住民——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最早的灵长类
    imates[灵长类动物]. It had big eye sockets[眼窝], for example, and they are angled in a way that meant the animal had good stereo vision[立体视觉]. It had nails instead of claws and grasping[抓,紧握] digits[手指或足趾], and other unique traits[特性].M

    疯狂英语·中学版 2013年8期2013-08-20

  • 中国发现最古老灵长类动物化石距今5500万年
    世界上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化石,距今5500万年。这种灵长类动物被命名为“阿喀琉斯基猴”,体型很小,还不及侏儒鼠狐猴,可以放在手掌上。侏儒鼠狐猴是当前世界上最小的灵长类动物。在《自然》杂志上,科学家对这种最古老灵长类动物的骨架进行了描述。科学家在中国长江流域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化石,距今5500万年。这种灵长类动物被命名为“阿喀琉斯基猴”,体型不及当前世界上最小的灵长类动物侏儒鼠狐猴。它的体重不到1盎司(约合28克),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重要的缺失一环

    地理教学 2013年14期2013-07-05

  • 《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新书简介
    的异同,尝试从灵长类进化的新视角探索人性起源,解释人类的共通性及其生物学本质,并为读者提供理解自身的新思维。目前国内灵长类的书籍不多,欢迎读者订阅!《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简介:毫无疑问,人类是600余种灵长类中的一种。解剖学者说猿猴的手掌、指纹、大脑等身体结构与人类似。行为生态学者说猿猴的行为和复杂社会关系与人类似。人类学者说猿猴的工具使用技能和文化传播可能接近于人类的雏形阶段。心理学者说猿猴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保护生物学学者说有猿猴生活的森林

    Zoological Research 2012年2期2012-12-25

  • 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是我国第一个灵长类动物人工驯养繁殖中心,最早开展灵长类动物的驯养繁殖和研究,为我国原子弹的辐射生物学研究做出过贡献。灵长类动物人工驯养繁殖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长期以来,开展了猕猴、树鼩、叶猴、长臂猿和滇金丝猴等的营养、繁殖、生长发育、遗传背景监测、疾病预防、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作为目前我国非人灵长类、树鼩生物学研究实力最强的单位,在神经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病毒免疫学、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以非人灵长类为实验动物模型,综合性开展相关基础

    Zoological Research 2012年4期2012-01-27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昆明动物研究所灵长类实验动物中心是中国科学院 1982年规划布局确定的科学院三大实验动物基地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灵长类动物的驯养繁殖、疾病防治和树鼩(原猴亚目)等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借鉴国际化管理模式,为中科院乃至国内外提供高等级、标准化的灵长类实验动物并成为其实验基地。中心现有猕猴、平顶猴、短尾猴、熊猴、食蟹猴、金丝猴和树鼩等近 10种数千头实验灵长类动物种群,是我国拥有灵长类种类最多的研究单位。建立了动物微生物(包括病毒)检测、动物营养、临床检验及

    Zoological Research 2011年3期2011-02-18

  • 中国灵长类专家组2011年年会在四川召开
    中国灵长类专家组2011年年会在四川召开中国灵长类专家组2011年年会于7月16—18日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和广元市青川县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会议由中国灵长类专家组主办,西华师范大学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联合承办。与会者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

    Zoological Research 2011年4期201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