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俞 周彩丽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即脑实质内血管在非创伤情况下破裂出血,其在神经内科疾病中较常见,往往伴有活动障碍、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后遗症,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使其面临较大的身心压力,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1]。脑出血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且凶险,治疗过程漫长、复杂,对临床治疗及护理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得以应用,其使护理工作呈现计划性、主动性、针对性、预见性等特征。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通过舒适、有效的护理,使脑出血患者的痛苦得到有效缓解,将该疾病危害降到最低[2]。本研究详细论述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情况。
选择2018 年5 月—2019 年3 月的88 例脑出血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男21 例,女23 例,年龄27 ~75 岁,平均年龄(51.43±5.97)岁,出血量7 ~64 mL,平均出血量(35.51±3.78)mL;Ⅱ组男24 例,女20 例,年龄25 ~77 岁,平均年龄(51.45±4.99)岁,出血量8 ~65 mL,平均出血量(36.56±3.02)mL。对比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纳入标准:(1)有确切高血压病史,脑室、丘脑、小脑半球、脑干等部位出血;(2)本研究经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3)获得本院医学伦理会同意。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疾病及确诊为重要脏器疾病者;(2)意识模糊、认知功能缺陷患者以及精神障碍疾病患者;(3)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4)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Ⅱ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遵循医嘱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输液管理及日常护理。Ⅰ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如下:(1)组建临床护理路径组:主要成员有主治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共同协商交流,把临床护理路径表制定出来,护理人员按表格逐一完成护理事项,由护士长检查、签字,并对当天护理工作问题进行总结,给出改进意见。(2)入院当天:护理人员主动与家属沟通,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以及主治医师、告诉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并协助患者完成医院的各项指标检查。同时需要对其家人保持知情权,让其了解护理的内容和预期目标,以期能在护理工作中正确配合医护人员。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安排患者做常规检查,使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3)入院2 ~6 天: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让患者明确自身发病原因、疾病情况等,为患者讲解脑出血相关基础知识、注意事项,分享成功病例,主动倾听患者的想法、心声等,帮助患者克服治疗期间的负性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还要为患者提供服药、健康饮食指导,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病情变化,以最有效的方法促进患者康复,并做好各项数据记录,包括饮食、活动、用药、以及病情变化。同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宣导,告知患者饮食要清淡,增加蛋白质、蔬菜、水果摄入量,减少动物脂肪摄入等,注重营养搭配。(4)入院7 ~15 天:结合患者病情、恢复程度等,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明确康复训练价值及重要性,告知其康复训练相关注意事项,并对训练过程加以监督。(5)出院当天:主动为患者及家属安排出院手续办理,再次向患者强调康复训练重要性、重申饮食服药等相关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通过QQ、微信、电话定期对患者予以随访,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解答患者的疑虑,为患者提供合理建议及指导。
(1)住院费用、住院时间;(2)并发症:静脉炎、压疮、关节畸形;(3)护理满意度:安排患者填写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该问卷采用信度系数法测得信度系数0.88、效度为91.23%,内含护理质量、护理态度等指标。一共100 分,分三个档:非常满意(90 ~100 分)、基本满意(60 ~89 分)、不满意(60 分以下)。满意程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数×100%。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工作越认可。
研究中,发挥SPSS 23.0 软件作用,处理各类统计学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Ⅰ组住院费用低于Ⅱ组,住院时间短于Ⅱ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Ⅰ组静脉炎、压疮、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Ⅱ组,P<0.05。详见表2。
Ⅰ组护理满意度高于Ⅱ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症状,占脑卒中20%~30%,急性期死亡率非常高,甚至可达30%~40%[3-4]。本病发生原因主要与高血脂、糖尿病、血管老化等脑血管病变有关[5]。脑出血具备突发性特征,患者常因过度疲劳、脑动脉硬化、情绪过于激动等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非常高,即使幸免,也会留下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6-7]。当患者出现脑出血症状时,应在第一时间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8]。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强调实施路径化处理,确定各阶段护理措施[9],对脑出血患者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这种模式对提高医疗水平和降低医院成本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护理过程中针对每阶段患者的日常表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应对措施也大大的缩减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成本。
张丽琴[10]对临床86 例脑出血患者研究后发现,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服务,能够使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保证护理质量,提高住院满意度,减少无效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经本文研究发现,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住院费用为(4 385.50±621.33)元,住院时间为(8.47±2.13)d,低于Ⅱ组的(5 533.46±698.43)元、(9.55±2.79)d,证实Ⅰ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住院时间缩短。初步分析可知,临床护理路径成本比较低,各项护理措施的制定均以患者为中心,便于患者在短时间内康复,从而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文中,Ⅰ组静脉炎、压疮、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比Ⅱ组的18.18%低,提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减少,预后效果更加卓越。分析可知,脑出血患者术后常伴有各类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王潇丽[11]研究指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证实临床护理路径在并发症预防中具有显著效果。
表1 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住院费用(元) 住院时间(d)Ⅰ组 44 4 385.50±621.33 8.47±2.13Ⅱ组 44 5 533.46±698.43 9.55±2.79 t 值 - 8.146 2.041 P 值 - 0.000 0.044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对比护理满意度可知,在本研究中,Ⅰ组护理满意度为97.73%,高于Ⅱ组的79.55%。本次研究结果与刘晓芳等[12]研究结果一致。其在临床上选取40 例病例,指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7.5%,验证了本次研究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时间也缩短,并发症并不多,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也非常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