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钙化影像学检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2020-11-27 04:30陈海挺陈请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基底节检出率年龄

陈海挺 陈请水

基底节钙化是指组成基底节的主要结构如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的钙化,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童年与青年时期,但神经精神障碍与运动功能障碍症状的出现通常在40 ~50 岁,部分患者无症状表现[1]。目前临床上在对基底节钙化进行诊断时,CT 属于主要检查方式,随着临床CT 与MRI 检查技术的不断成熟与优化,基底节钙化检出率明显提高[2]。基底节钙化在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同时和年龄表现出正相关,表明钙化的发生为动态过程,但并无法确定钙化发生的具体时间。根据目前研究[1]报道可知,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基底节钙化的出现,如微生物感染、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肿瘤、年龄和多种物理化学因素等。但截至目前尚无方法对基底节钙化属于生理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进行区分。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15 627 例接受CT 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基底节钙化影像学检查及流行病学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12 月在本院接受CT 检查的患者15 627 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头颅CT 扫描。按照患者的年龄对其实施分组,分为≤20 岁组(n=2 426),21 ~40 岁组(n=5 381),41 ~60 岁组(n=5 269),61 ~80 岁组(n=2 170),≥81 岁组(n=381),按照患者的性别分组,分为男性组(n=8 428)与女性组(n=7 199)。

1.2 研究方法

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头颅CT 检查,检查应用的仪器为美国GE 公司生产的HKD560 型64 排螺旋CT,管电压为120 kVp,管电流为280 mAs,层距控制为5.0 ~7.5 mm,切片厚度控制为5 mm,窗口宽度为100 Hu,平均值为35 Hu。钙化评分系统应用视觉评价量表进行评价,若不存在钙化,则为0 分;若钙化表现为点状或针样,则为1 分;若钙化表现为微弱模糊状,同时CT值低于80 Hu,则为2 分;若钙化程度为中等,同时CT 值超过80 Hu,则为3 分;若钙化的程度为重度,同时最大表观密度与覆盖位置较大,豆状核钙化的最大径超过15 mm,则为4 分;若钙化的程度为重度,同时与相邻位置内的1 个及以上的严重钙化汇合,则为5 分[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年龄组别与不同性别组患者钙化比例、视觉钙化评分。视觉钙化评分标准[4]:轻度钙化(钙化部分<分支长度的1/3),则为1 分;中度钙化(钙化部分=分支长度的1/3 ~2/3),则为2分;重度钙化(钙化部分>分支长度的2/3),则为3 分。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以(±s)表示计量数据,行t 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底节钙化的流行病学分析

本次研究接受头颅CT 扫描的患者共15 627 例,发现基底节钙化1 233 例,其中接受头颅CT 扫描的男性患者共8 428 例,发现基底节钙化433 例,男性总钙化率为5.14%;接受头颅CT 扫描的女性患者共7 199 例,发现基底节钙化800 例,女性总钙化率为11.11%。相较于男性,女性患者的总钙化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84,P <0.05)。2 426 例≤20 岁的患者中发现基底节钙化13 例,总钙化率为0.54%;5 381 例21 ~40 岁的患者中发现基底节钙化214 例,总钙化率为3.98%;5 269 例41 ~60岁的患者中发现基底节钙化569 例,总钙化率为10.80%;2 170例61 ~80 岁的患者中发现基底节钙化361 例,总钙化率为16.64%;381 例≥81 岁的患者中发现基底节钙化77 例,总钙化率为20.21%。通过统计学分析可知,男性平均年龄为(51.62±4.63)岁,女性平均年龄为(50.88±5.20)岁,男女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5,P >0.05)。各年龄段患者的基底节钙化发生率女性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基底节钙化发生率不断提高,年龄和钙化比例间表现为正相关(r=0.558,P <0.05)。如表1。

表1 基底节钙化的流行病学分析

表2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基底节钙化的视觉钙化评分分析 (分,±s)

表2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基底节钙化的视觉钙化评分分析 (分,±s)

年龄组(岁) 男性视觉钙化评分 女性视觉钙化评分 总视觉钙化评分≤20(n=2 426) 0.85±0.06 0.91±0.08 0.88±0.07 21 ~40(n=5 381) 0.84±0.08 0.88±0.10 0.86±0.10 41 ~60(n=5 269) 0.95±0.11 1.02±0.13 0.99±0.12 61 ~80(n=2 170) 1.32±0.25 1.42±0.35 1.37±0.31≥81(n=381) 1.58±0.09 1.59±0.10 1.58±0.11合计 1.11±0.13 1.43±0.16 1.14±0.18

2.2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基底节钙化的视觉钙化评分分析

不同年龄段男性与女性患者的视觉钙化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 岁组与21 ~40 岁组患者视觉钙化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随着年龄的加大,男性与女性患者的视觉钙化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3 本组患者基底节钙化的影像结果分析

本组患者中钙化主要发生位置集中在小脑430 例(34.9%)、丘脑251 例(20.4%)、尾状核246 例(19.9%)、皮层下白质162 例(13.1%)、小脑蚓部87 例(7.1%)、皮层57 例(4.6%)。且主要为单独豆状核钙化病例,其次为表现为合并小脑钙化的患者。典型病例如图1。

图1 典型患者基底节钙化CT 影像(CT 影像下基底节钙化明显,呈环形状)

3 讨论

基底节钙化属于神经系统疾病,基底节钙化具备遗传性质,同时钙化发生的位置具备多样性,头颅CT 为诊断基底节钙化的主要手段,同时病变大多以良性为主,在对基底节钙化进行诊断时,首先需要应用神经放射学进行检查,且大多数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4-5]。基底节钙化具备复杂病因,目前研究[6]报道中对于基底节钙化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大多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受到血脑屏障被破坏而引发的代谢性沉积,同时也可能是受到神经细胞内钙的代谢障碍影响。目前研究[7]报道中有学者发现基底节钙化患者机体脑脊液内的高肌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同龄人群,高肌肽属于神经系统特异性多肽,但在散发患者的脑脊液内,并未检测出高肌肽,同时具备极低的组氨酸水平。并且在大量基底节钙化患者脑脊液中还发现存在大量矿物质,如锌、镁、铜等。首次基底节钙化的流行率研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研究[8]报道称基底节钙化的流行率为0.6%~0.8%,但受到切片厚度以及CT 扫描质量不佳的影响,点状钙化率存在被低估的情况。有研究[9]表明,相较于年轻患者,老年患者的基底节钙化率明显更高,但由于未制定统一的脑钙化评分系统,因此不同国家的基底节钙化率存在较大差异[9]。在以往的研究[10]报道中,对于脑钙化的描述大多以总位置为主要指标,很少依靠体积来开展量化研究。有研究人员在评估钙化时应用基底节钙化体积作为指标,但未对钙化密度进行考量,仅为脑窗下钙化面积进行考虑,无法对钙化情况进行真实反映。随着钙化评级量表标准的制定,基底节钙化的评估准确度明显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基底节钙化的检出率为7.90%,与前人研究报道存在一定差异[11],分析其原由,可能与研究所应用的钙化评分标准存在差异有关。目前在对基底节钙化进行检查时,头颅CT 为主要检查方法,但对于能谱CT 或磁共振的应用研究较少,需要开展进一步探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基底节钙化检出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同时年龄和钙化率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其与前人研究[12]报道相符。并且相较于男性,女性的基底节钙化检出率明显更高,同时这一结果不受年龄的影响,提示在基底节钙化患者中,部分女性患者的病变发生受到性别的影响,提示部分女性患者的基底节钙化发生可能和性激素有关,但目前研究报道中尚无相关内容,因此需开展进一步研究。

通过采用视觉钙化评分分析,发现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的基底节钙化具备的视觉钙化评分均处于较低水平,提示通常情况下,基底节钙化以良性病变为主,同时视觉钙化评分可能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12]。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底节钙化发生率不断提高,主要为单独豆状核钙化,提示基底节钙化属于动态积累过程。基底节钙化的形状还可能为爪状、散点、云状、实心。钙化评分与CT 值可表现为两侧不对等,在脑窗上表现为均匀钙化,但在骨窗上则CT 值存在很大差异,并非保持均匀一致,但各个钙化部位均具有一个最大CT 值,周围CT 值表现为递减的趋势,由此间接表明钙化形成并未杂乱无序,钙化灶可能存在钙化核心。为了使临床基底节钙化率得到更为充足的了解,就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综上所述,女性基底节钙化检出率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加检出率逐渐提高。基底节钙化的视觉钙化评分普遍较低。

猜你喜欢
基底节检出率年龄
变小的年龄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超声诊断新生儿基底节区脑梗死1例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M1 段血管斑块特征分析的应用研究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