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2020-11-27 07:39叶黔咏
黑龙江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股骨髋关节骨质

叶黔咏

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贵州 5514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且因老年人群多伴有骨质疏松,成为该病高发人群[1]。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是临床对于该类骨折主要方式,以往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但该治疗方式时间较长,患者需卧床较长时间,并发症较多,疗效较差[2]。手术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可有效减少因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且可最大程度的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3]。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锁定钢板(ALP),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临床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三种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 例分为3 组,各28 例。A 组 男16 例,女12 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2.23±3.53)岁;骨折AO 分型:A 型3 例,B 型16 例,C 型9 例。B 组男18 例,女10 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2.46±3.53)岁;骨折AO 分型:A 型2 例,B 型18 例,C 型8 例。C 组男17 例,女11 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2.18±3.24)岁;骨折AO 分型:A 型2 例,B型19例,C型7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对比性。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知情同意书由患者、家属签署。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X 线检查确诊;②新鲜骨折;③术前生活可自理。(2)排除标准:①难以耐受麻醉;②依从性差;③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④严重精神疾病。

1.3 方法

1.3.1 A 组:A 组采用PFNA 治疗:全麻后取仰卧位,对骨折进行牵引复位,透视下复位良好,对患侧进行固定,作纵行切口在大粗隆定顶点上3 cm,将大粗隆顶点显露,开槽,将克氏针导针置入,导针侧位透视于髓腔中心,正位透视在股骨颈中下1/3或中心处,扩髓,将PFNA主钉置入,并调整其位置,在股骨颈将克氏针导针置入,并将螺旋刀片置入,位置满意后,远端锁钉,冲洗后缝合。

1.3.2 B组:B组采用锁定钢板(ALP)治疗:全麻后取仰卧位,从大转子顶端到大腿近端做一个12 cm 长的横向纵向切口,露出大转子和股骨近端,并对其进行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在股骨近端外侧置入锁钉钢板,钢板近端放置3 或4 个导针。透视位置满意后,测量钻孔深度,远端锁钉。

1.3.3 C 组:C 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全麻取侧卧位,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自髂后上棘外下4 横指经股骨大粗隆顶点沿股骨轴线延长,约10 cm,将外旋短肌群显露、切断,暴露并切开关节囊,充分暴露骨折端,分离骨折远端和近端,取出骨折近端,测量股骨头直径,取出骨折后,扩髓,将合适人工股骨柄假体置入,对关节稳定性测试,留置引流管缝合。

1.4 评价指标

(1)比较3 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术后6个月,对3组髋关节功能进行比较,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4]进行评估,其中>90 分为优,81~90 分为良,70~80 分为可,<70 分为差,优良率=优率+良率。(3)比较3 组并发症(髋内翻、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脑梗死)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C 组手术时间短于A 组与B 组,术中出血量高于A 组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B 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3组临床指标对比(±s)

注:与A组相比,aP<0.05;与B组相比,bP<0.05

组别A组(n=28)B组(n=28)C组(n=28)F P手术时间(min)118.28±43.81 120.24±38.93 82.61±20.37ab 9.790 0.000术中出血量(mL)269.73±83.51 298.13±85.49 356.39±91.73ab 7.224 0.001

2.2 髋关节功能

C 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A 组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略高于B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髋关节功能对比 例(%)

2.3 并发症

C 组并发症发生率3.57%(1/28)略低于A 组14.29%(4/28)与B 组21.43%(6/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例(%)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可分为FHR和内固定,内固定可分为髓外和髓内固定[5]。PFNA 为髓内固定,采用螺旋刀片,将与内部骨质接触的面积增大,对骨质的填充予以保证,具有较强的锚合力[6]。ALP 属于髓外固定,其具有钉与钢板之间有固定角度,锁扣牢固,可防止退钉发生。而FHR可尽早的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对于粉碎性骨折较为适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C 组手术时间短于A 组与B 组,术中出血量高于A 组与B 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A 组与B 组;而C 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A 组与B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与PFNA、ALP 相比,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FHR 治疗的效果较好,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ALP 是常用的髓外固定方法,按照股骨近端解剖结构设计,可更好的将钢板与骨质贴合,且再贴合后形成内固定支架,无需与骨质紧密贴合,减少钢板的下应力遮挡,对血运的破坏较少,但ALP 为偏心固定,抗剪切能力差,有内固定断裂的风险,导致患者无法早期负重活动,不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而PFNA 操作简单,可直接将螺旋刀片打入,对周围骨质挤压,使螺旋刀片的把持度增加,固定效果较好,且可促进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但在采用PFNA 时有进一步破坏股骨大粗隆及外侧壁的风险,且如发生风险,应立即进行ALP[7]。而FHR 可获得较为即可稳定的髋关节,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减少因卧床而产生的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8]。但在采用FHR 时多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对于严重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或高龄患者可强烈推荐患者采用该术式,但如患者的经济条件较差,或股骨粗隆外侧壁和进针点不完整的情况下可采用PFNA,对于股骨大粗隆及外侧壁粉碎性骨折可采用ALP[9]。但鉴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后期应大样本,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结论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与PFNA、ALP 相比,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FHR 治疗的效果较好,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猜你喜欢
股骨髋关节骨质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