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

2020-11-27 08:40:56万梦雪
成才之路 2020年31期
关键词:蚕豆集体教学活动

万梦雪

(江苏省无锡市机关幼儿园,江苏 无锡223300)

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完成,笔者2014年~2019年在淮安市幼儿园实习和无锡市幼儿园工作期间,随机观察小、中、大班开展的集体教学活动6次,这些活动由5位教师执教。观察的内容是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行为以及课堂回应行为。笔者将观察的教学活动用手写或录音的形式完整记录下来,统计得出在这6次活动中教师共提问377次。教学活动的提问情况如表1。本文将结合教学活动提问统计数据对教学提问策略进行研究。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现状

1.提问的数量过多

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且提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观察,教师提问的数量过多是教学活动的普遍现象。许多教师认为:多提问就能启发幼儿,引起幼儿的思考;提问少或者不提问就是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性。实际上,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过多的问题不利于幼儿深入思考,会阻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提问的质量不高

教师提问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教师应大胆进行开放式提问,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大胆想象,帮助幼儿理解新知识。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大部分是封闭式提问,这些问题对幼儿思维的启发性有限,导致幼儿自然机械地进行附和。例如,有位教师在美术活动“向日葵”中是这样提问的——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画主要用了什么颜色?”幼儿:“黄色。”教师:“这些黄色都一样吗?”幼儿:“不一样。”教师:“哪里不一样啊?”幼儿:“花瓣的颜色不一样。”教师:“还有哪里不一样?”幼儿:“花心的颜色不一样。”这些大部分都是细节化的提问,缺乏启发性,久而久之,幼儿就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3.幼儿应答机会分配不均

每个幼儿都应在教育中获得平等的机会,平等对待每个幼儿需要教师提高执教能力。在观察中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有的幼儿获得了多次被教师提问的机会,而有些幼儿却一次机会也没有。教师喜欢提问“能力强”的幼儿,“能力弱”的幼儿会被教师忽略,易丧失参与的积极性。在大班语言活动“一根羽毛也不能动”中,讲到天鹅和鸭子玩木头人游戏的时候,幼儿都很开心,在教师提了一系列问题后,幼儿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笔者发现有些孩子虽然积极举手,可是老师一次也没有请他们回答。等到活动结束,笔者问:“为什么开始的时候积极地举手,后来就不再举手了?”这些幼儿回答说:“老师总是请某某回答,不会叫我的。”

4.教师回应方式机械单一

教师对幼儿的回应以简单表扬或单一的回应为主,这种低水平的评价不能促进幼儿知识的拓展和思维的发散。在中班科学活动“种蚕豆”中——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蚕豆吗?”幼儿:“喜欢。”教师:“今天我们来种蚕豆,种蚕豆需要什么啊?”幼儿:“蚕豆。”教师:“蚕豆我们已经有了,还需要哪些工具啊?”幼儿:“需要用水壶来浇水。”活动中,教师回应简单,幼儿回答与预设答案契合时,教师就简单地肯定“很好”“不错”等;当幼儿的回答有所偏离时,教师则很大程度上对其答案置之不理或采取否定方式。其实,无论幼儿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要做出明确的评判,帮助幼儿建构知识体系。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改进策略

1.问题要适时适量

首先,提问要适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数量偏多,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教学目标来把握课堂提问的数量。其次,提问要适时。从表面上看,教师似乎可以随时提问,但事实上,提问时间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表现来确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事物或知识产生疑惑的时候是教师提问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适合的时间内,教师要向幼儿提出恰当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思考。当幼儿的疑惑得到解决时,他们获得了成就感,学习的欲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2.问题质量要提高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内容,有目的地提出问题,问题力求少而精。首先,提问内容要合理。问题设置要尽量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能够抓住教学活动的重难点,促进幼儿进行主动建构,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提问形式要恰当。教师提问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指向明确,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同时给予幼儿较大的思维空间。只有提高问题设计质量,幼儿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幼儿的学习才会更有效率。

3.教师的回应方式要丰富

提问一般是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和教师回应的循环过程。教师的回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既关涉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更与儿童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科学的回应意识是教师进行有效回应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幼儿会对教师的问题给予回应。为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师应该具体而又客观地评价幼儿,让幼儿了解自己对与错的具体原因,并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才能最终发挥教师回应的作用。

总之,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克服提问数量过多、提问质量不高、提问过于单一、提问没有照顾全体幼儿等问题,注重提问的艺术,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蚕豆集体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我为集体献一计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42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蚕豆花开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30
且将蚕豆伴青梅
蚕豆大嘴巴
学生天地(2018年9期)2018-09-06 13:11:18
警犬集体过生日
基于蚕豆产业链的研究与开发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37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