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初探

2020-11-26 12:41刘甲平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农作物

刘甲平

摘 要:小麦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物。其种植面积最大,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小麦息息相关。小麦种植既是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民生活福祉中不可忽视的工作。加强小麦种植,严格管控小麦质量,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从而进一步满足人们群众对于粮食的需求。因此本文从小麦的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出发,探讨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对于小麦种植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农作物

引 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小麦产量最大的国家。在我国北方,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以及食品加工来源,在饮食结构中占比较大。小麦可作为谷物进行烹调食用,亦可加工为面粉用来制作各类面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于食品制作的需要。小麦主要种植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少有分布,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使得小麦种植的质量与产量不断提高,而这其中需要面临的问题最主要是病虫害的防治问题。

一、小麦种植技术

(一)小麦选种

小麦的种类较多,在进行小麦种植之前,应当根据实际的种植条件,包括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尽量选择与种植地环境条件较为匹配的小麦种类,从而保证小麦能够适应性生长,满足扩大小麦产量的基本条件才有可能进行增产增收。在品种选择时,应注意种子的纯度,一般选择小麦纯度高、抗性好的品种最好[1]。

(二)小麦耕种

小麦本身适合在土壤较为深厚的地理环境中生长,耕地较深的土壤环境有助于小麦扎根。为了给小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耕种前需要用农家肥或有机肥处理土壤,从而改善土壤结构。一般春小麦的种植温度大约在12-14℃左右,冬小麦的播种时间一般在十月上旬,播种适宜温度大约在16-18℃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小麦的种植地最好不要连续三年都种小麦,因为这样的举措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后期的小麦可能会因为土壤肥力不足而导致减产,面对此种情况,最佳措施是适时更换其他农作物如大豆、玉米、土豆等,从而保持土壤的肥力较为充足。

(三)小麦播种与后期管理

播种技术要严格化、精细化。因此需要从播种时小麦的行距、垄深以及土壤水分等条件出发精准把控种植流程,种植人员要根据科学计算与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把握好最佳的种植模式以及种植管理。种植的温度差一般需要严格控制在标准温度的10℃左右。在小麦播种完成后,需要通过后期的田间管理从而提升产量。主要包括了施肥、灌溉、除杂草等流程。在施肥方面,需要注意肥料分为了底肥、种肥以及追肥。底肥就是在耕种前需要进行的施肥,主要以农家肥或者有机肥料为主,其主要的作用为改善小麦生长的土壤结构。种肥是刚刚播种完后需要進行的施肥,其主要是NPK复合肥,常见有15-15-30(含量:氮15%、磷15%、钾30%)、15-30-15(含量:氮15%、磷30%、钾15%)等。主要目的是提供给小麦生长所需的氮元素或者其他的一些必需元素[2]。追肥则是在小麦的苗期、返青阶段以及抽穗阶段追加的施肥,其目的是保证关键时期小麦的成长。灌溉一般在较为缺水的区域进行,若小麦生长期内雨水较为充沛,则不需要额外进行灌溉工作。但是若雨水充足导致了田内大量积水,则需要及时进行排水以便小麦生长。此外,也需要注意各个时期内杂草的清理工作,防止杂草生长泛滥争夺土壤养分。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的不同生长期内都有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因此要求种植管理者清楚不同阶段病虫害的特征,以便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准备工作。

(一)种子阶段

在种子阶段,提前准备好高发的病虫防治药剂能够有效预防初期的病虫害感染。药剂的选择应当根据种植地常见的小麦病虫害相应地进行选择,并且不能够损害种子本身的生长。过量的化学药剂使用有可能导致种子质量受损,但是少量的化学防治药剂又不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因此最好能够通过实验确定适量的范围。一般情况下,北方常见的拌种药剂为粉锈宁EC乳油,其用量大约在10%-15%之间,在初期的防治工作中防治效果显著[3]。

(二)返青阶段

返青阶段是小麦遭到病虫害的高发时期,常见有纹枯病、吸浆虫等,此阶段的病虫害较为顽固,生命力极强。一旦出现病虫害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若防治措施不彻底将导致病情反弹,严重影响后续小麦的生长。以常见的上述两种病虫害为例,纹枯病需要用三唑酮乳油外加和禾果利可湿性粉剂,另外需要混合纹枯净与水混合后进行喷雾治疗,其中每次用药喷雾间隔时间应当大于一个月[4]。至于吸浆虫,则需要使用甲基异柳磷乳油进行治疗,将乳油与小麦根部接触,覆盖土壤即可。

(三)抽穗与灌浆阶段

抽穗阶段与返青阶段一样需要注意高发的病虫害,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锈病等。白粉病与锈病都可使用禾果利可湿性粉剂外加三唑酮乳油进行治疗,每次抽穗后都需要防治一次。灌浆阶段同样面临白粉病、锈病以及其他病虫害的危害,在治理上可采用辉丰菊蜡乳油进行防治。

(四)其它病虫害

其他病虫害大多是常见的自然害虫如蚜虫等,通常的治理方式是采取天敌灭虫的方式,这样既能够起到防治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小麦不受到化学农药的影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麦种植的成果与种植技术的专业性与病虫害防治严格程度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保证小麦的质量与产量,需要管理人员严格处理工作细节,尽可能地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优质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洁.安徽省小麦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599(06):85-85.

[2] 阮干.探析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008):131-132.

[3] 赵玉凤.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8(12).

[4] 陈海燕,杨可可.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山西农经,2018,No.224(08):63.

猜你喜欢
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农作物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谈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趣味象声词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