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益铜
(山东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内部控制体系的存在可以保证财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避免出现各种腐败违纪行为,规范全体人员的行为。在财政监督的背景下,需要相关部门能够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了解资金的具体流向,最大程度降低出现资金风险的概率。
在财政监督的背景下,内部控制需要明确其目的,即更快、更好地实现财政管理目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满足公共的实际需求;第二,降低各种财政风险的出现概率;第三,构建廉政之风,从根本上避免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如今,我国的财政收入拥有非常大的数额,社会各界对这些资金的使用较为关注。财政管理部门必须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将财政资金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大程度提高经济效益,保证这些资金能够真正服务于人民。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财政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度与宣传力度,避免因财政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各种社会风险的发生。财政部门是属于国家的,需要合理分配财政资金,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较多的管理人员钻空子,将自己的罪恶之手伸到财政资金上。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可以逐步提高监督力度,最大程度避免财政资金的管理出现较多问题与不法行为。
内部控制的建立原则有五个,分别是实用性、效率性、整体性、合法性以及中奥星。实用性指的是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要发挥其作用,切勿流于表面,需要拥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整体性指的是,在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贯彻内部控制体系,其需要具有全面性,切勿出现细节、环节的遗漏,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合法性指的是,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严禁出现违法乱纪行为。
首先,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并且将其的构建效果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全国各个地区的财政部门也开始逐渐构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财政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能够亲自参与到财政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监督力度和管理力度,能够重视日常工作。财务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当前的财政情况,同时制定风险控制的相关方案,并将其提交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风险控制方案,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优化,最终编写成相应的文件。
其次,具有较高的效率。早在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制定内部控制方案;在2017年就开始逐步落实内部控制工作,保证所有的财务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了解内部控制的特点与目标,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明确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指导思想;第二,明确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第三,了解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范围;第四,分析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内容;第五,明确构建的流程以及步骤。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即基本制度、内部控制流程与规范、风险控制体系。在财务管理风险中,风险管理体系需要重视以下几点,即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利益冲突风险、公共关系风险、信息系统管理风险、执行风险、机关风险等。
最后,具有较高的群众参与度。在财政角度的背景下,我国的财务管理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即综合科、办公室、预算科、信息中心、人教科。这几个部门拥有非常明确的职责,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付出了较多的时间与经历。但是如果仅仅是依靠内部控制体系,无法实现较好的财政管理效果,因而需要国家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其中,认识到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国民的内控意识。
首先,财政人员需要明确构建原则,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分析和料及财务管理的意义与目标,并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的情况,细致划分所有的管理环节与过程。在过去,政府部门在办理一些跨单位、部门的业务时,往往会出现衔接不够合理与流畅的情况,也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而这会极大降低财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大大增加出现财政管理风险的概率。因此,财政管理部门需要从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角度出发,划分好不同单位的具体工作职责,使其能够了解自己业务的分类与性质,完成财政管理与业务的初步梳理,根据不同单位的管理权限、权责分工进行业务的办理,同时还需要明确需要重点关注容易出现风险的领域,建立健全业务流程平台,切实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针对性与阶段性,保证财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次,在构建系统且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财政管理人员适当拓展内部控制的范围,实施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和完善,保证其作用和价值的充分发挥。
最后,准确把握不同资金的具体流向,做出科学且正确的判断,不断进行学习与交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调整。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还能从根本上保证资金利用率的稳步提升。
在政府部门中,财务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要想将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发挥出来,那么就需要做好财政管理工作。因此,财政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施监督预算部门所制定的财政预算方案,避免在实际预算的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的情况。财政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财政资金的实际用途,做好相应的管理与制约,做好财务管理的预警工作,切实提高实时监督的力度。在运用财政资金的过程中,需要接受来自不同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提高组织协调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定期开展多样化的监管职能培训,最大程度保证各项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与运转。
在执行动态监管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全体领导人员需要明确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增强组织领导,监控和管理所有的业务,保证动态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部门需要构建良好的财政预警机制,切实提高核查监督的力度,将所有街道、乡镇、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都融入实时监控和管理的范围内,切实增加监控的内容,提高监控的范围。财政管理人员需要实时监控资金的使用方法、银行账户、支付流程、收款人、付款额度等,尤其是要提高对大额个人转账、公务卡结算、“三公”经费以及较大额的现金支出。同时,还需要保证日常监控与重点监控的有机融合,灵活运用重点核查、电话核查、信息反馈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全方位了解并掌控财政资金支出的详细资料与具体情况,在第一时间处理监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疑点,并将监控的情况进行实时反馈,将动态监控的作用和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要想保证财政管理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合理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那么就需要财政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明确其对应的控制范围,并提出恰当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建立测评机制,细致化处理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相关的内容,明确评价的标准,同时还需要保证其标准符合实际情况。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出发,切实提高测评体系的完整性与精确性,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奠定基础[1]。
监管部门需要全面了解被监管部门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财政的分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评估。财政部门需要明确控制的范围,准确把握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测评方式,充分结合单位最真实的执行情况,收集和整理与之相关的问题,并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做好责任的划分。
第一,从根本上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效果,开展规范化、常态化的监督[2]。在进行专项检查的过程中,秉承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全方位分析和了解业务的开展流程,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测评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效果与设计效果,并根据真实的测评结果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与完善,最大程度提高应对风险、预防风险的能力。
第二,重视细节管理,构建风险事件、紧急事件的应对机制。财政管理人员需要梳理和排查财政相关的管理资源,根据可能会出现的财政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机制,避免真正出现问题后带来较大的损失和影响。
第三,重视内部控制与监督,构建问责机制。在政府部门的所有业务事项、流程中,都应当贯彻内部控制体系[3]。在每个月,财政管理人员需要跟踪和统计不同部门的工作情况;在每一个季度,都需要围绕着不同的部门开展相应的业务考核工作,真正实现专人监督与指导。当监督人员发现财政问题后,需要立刻通知相关部门与被监督部门,及时停止当前的违法乱纪行为,同时还需要将真实情况提交给监督检查委员会,围绕着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在确定无误后,需要将出现的财政违法行为进行公开,让社会各界都能了解这一情况,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还需要坚决实行举报制度,保证检查的透明化、公开化,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
总而言之,财政管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要想将其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还需要财政管理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了解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意识,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