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美荣
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大学英语课时少任务重,通过英语课堂来提高英语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大量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势在必行,充分利用多媒体、多模态的文字、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积极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语言在语境中产生和运用,但自主学习中,学生没有语境意识、不了解特定语境中语言的使用已是突出的问题,因此,传统课堂和自主学习要把语境因素考虑在内,其方法之一是创设语境。 语境创设的探讨使教师能够有意识地为英语教学创设必要的语境,为有效的自主学习提供保障和实施方式;此外,随着学生语境意识的培养,其本身就会有意识地利用语境学习英语,减轻依赖教师和课堂的程度,这有益于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益于学生毕业后的英语学习,从而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
自主学习源于“终身学习”。 自主学习者具有四个显著特征:选择学习目标,设置任务;朝既定目标努力;有自我责任感,注重创造性;合理利用资源调控学习,合作学习并管理学习进程,评估学习。 Pintrich 和Zeidner 认为,自主学习者主动创设学习策略、目标并对外部信息做出积极反应;评价学习效果,必要时能及时调整;正视情景因素带来的局限,监控和调节外部情境和自身特征,改善学习表现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学习者应该具有调节外部情境对自身的影响、合理利用所有学习资源实现有效自主学习的能力。
国内学者认为学习者依赖个人独立的学习风格、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设定学习目标,通过个人活动和他人合作的方式实施、完成、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过程。 陈美华分析了英语自主学习的要素:动机、方法、时间、反思、计划、结果、内容和情境。 前六个要素属于学生内在要素,后两个是外在要素。 文章将从外在要素的情境部分为学生创设有助于内在要素实现的语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言在语境中产生和运用,英语教学要把语境纳入整个教学过程。 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不是单纯强调语法模式,而是兼顾语法时,考虑语境的重要因素。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SFL)语境理论,实现语境融入教学过程有以下两种途径:把语境作为知识或教学内容;把语境作为工具。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能抛开文化知识,只学习语言形式。 语境蕴含丰富的文化,体现文化差异。 所以,教学可以把语境作为知识或教学内容。SFL 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 前者是整个语言系统的语境,决定整个语言系统中的意义系统;后者是具体语言运用的语境,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Kramsch以韩礼德语境理论为基础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交流语境、文化语境和互文语境。
学习语境的目的是把语境作为手段和工具更好地学习语言。 语境如何作为工具体现在教学中呢? 张德禄等提出语境通过语篇在教学中起作用的观点。 该观点认为从语境角度讲,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篇,因为只有语篇才能作为一个独立单位参与到语言交际中。 这样就把英语教学中任何项目的学习都与语篇联系起来。 具体体现在文化语境、篇内语境、现场语境、交流语境以及互文语境五个方面都可以作为语言学习的手段和工具。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授课内容积极创设并有效利用五个方面语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1. 语言文化的学习
文化是抽象的概念且包罗万象,它存在于生活、交际的方方面面,所以,只有通过实际生活和交际活动,通过学习语言的运用过程才能学到文化,要将文化学习融入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中,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同步进行,不能分离。 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同时掌握文化意义,在自主学习中根据文化语境选取、学习、创造和表达意义。
2. 思维模式的培养
思维模式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的又一瓶颈,不少学生习惯用汉语思维来学习英语。 课堂上文化知识只是冰山一角,是英语语言相对显性的文化知识,而大量的文化是隐形的。 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设“真实语境”,根据英语文化规则,使学生有条件模拟和认知英语文化,并比较本国与英语文化的异同,促进理解并培养批判性思维。
文化语境的创设使语篇在移位的环境下还原到原来的功能和表达的意义。 语言形式、意义、语境相结合能更快地学好语言和文化。
篇内语境是上下文语境,在语言交际中不容忽视。结构和系统是篇内语境的两个方面。
结构包括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是句间关系或句子内部线性关系,如,词汇、固定搭配、句子结构以及句间衔接关系;宏观结构是语篇谋篇布局的方式、主题、功能等。 微观和宏观结构要相结合,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从各个层面掌握语篇。 只有了解语篇的结构才能懂得语篇的功能。
每个语篇是无数同一语类、语域语篇的实例,不能代表整个语类和语域。 所以,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学习各个层面的系统,而不仅是学习孤立的实例。 如,table属于家具类词汇系统中的一个,与chair, bed, curtain,closet, sofa 等其他家具类词汇构成一个系统。
现场语境是语篇发生的直接语境,在描述语篇产生的背景,如,时间地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发生了什么,这些都是语篇的现场语境。 Halliday 和Hasan把它分为三个变项: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在自主学习中,只是学习某个具体的语境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同一个交际事件,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分别改变三个变项来产生新的语境,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 实现三个变项的方法有扩展情景的范围、增加参与者、变换交际目的、改变行为的顺序和结构、改变基调、改变媒介和渠道、改变语类等。
交流语境的重点在于讲话者与听话者、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有一定的交际目的。 在交流语境中,要考虑语篇讲话者和听话者的社会角色关系,老板与雇员关系,上级与下级关系;交流角色关系,索取信息,给予信息等;以及交际者的态度,熟悉程度等。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字面信息外,还要引导学生考虑交际者的身份,地位,交际目的等因素。 在交际环境中,由于交际目的的不同,讲话者可能代表自己说话,也可能代表别人说话,因此,要培养和训练解读语篇的多层含义。 在创设交流语境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布置任务分组训练、提供语境和变换语境等方法。
互文语境是本语篇与前面已经出现过的语篇、以后将要发生的语篇以及同时正在进行的其他相关语篇形成的语境。 英语学习势必与已学内容和未学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复习和预习必不可少。
语篇中线性信息是已知信息引出新信息,新到旧,再添新,再到旧交替发展。 已学语篇成为新语篇预设的已知信息,这样讲话人或作者就会采用提示或省略的处理方式,因此,如果对已知信息不熟悉直接影响对新内容的理解,可见复习的重要性。 复习的方法有许多,如,提问法、复述法、角色扮演法等。 预习是把新内容与已学内容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收集与新知识相关的背景资料或布置讨论问题引导预习。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材料、方法以及评估能力,即能够利用各种资源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安排、监察、评价、反馈,并适时地调整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材料的多模态学习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多媒体材料包括数字化文字材料、图像、照片、表格、音频、视频、动画等;人与计算机互动的多模态包括视觉、听觉、触摸、发音器官等。 显然,多媒体材料的多模态学习具有直观性、体验性、交际性和互动性。
在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中,首先,多种感觉器官的相互刺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制定学习计划并完成学习目标,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其次,多媒体数字化文字材料、动态图像等技术能展现事情的发展过程,把语篇中移位的语境还原为现实语境;把抽象的文化语境以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方式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体验到动态语篇中的措词、句子、句间的衔接等微观结构,以及整个语篇的谋篇布局、相互关系等宏观结构,从而实现篇内语境的创设;与此同时,多模态语篇是真实的语料,活的语言,能够直接把语篇与实际的交际过程联系起来,这种“真实的语境”把交际过程中各方的身份、地位、交际意图等交际语境中的要素体现得淋漓尽致,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学生掌握事物本质属性与联系;语言是一个系统,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积累、建立、使用和完善,比如,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成为一个系统,方便快捷地在已学和未学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实现互文语境的创设。
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创设语境能够保障自主学习有效地实施,使学生学到地道英语的同时也掌握文化。 多媒体材料的多模态学习是实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语境创设的途径之一。 语言形式、语义和语境的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