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P 理论视角的医学英语教材研究现状分析

2020-11-26 07:07:25晋桂清
现代英语 2020年20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人文学习者

晋桂清

一、 引言

文章以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为理论视角探讨医学英语教材编撰的现状。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ESP 在20 世纪60 年代萌芽于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 该理论内涵先后经历了语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目标环境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语篇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技能与策略分析(skills and strategy analysis)四个阶段。 而目前的第五阶段——以 学 习 为 中 心 (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聚焦于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高效结合。 以学习为中心,即强调学习内容的核心性,也预示了学习资源、学习主体、学习环境的中心地位。

ESP 课程是针对某一特定职业、群体和学习环境而设置的专门课程,主要根据学习者需要而进行具体设定。 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按照学习者需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通识学习需求、医学学术英语学习需求、口语交际学习需求等。 在该理论指导下,各种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主要包括科技英语、医学英语、航天英语、商务英语、农业英语等。 其中,医学英语是发展相对成熟的门类。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较早地开展了ESP 实践和研究,在教材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深入。 根据(Hutchinson&Waters,1987),ESP 是根据学习者需要而学习语言的一种途径,性质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计与学习者的特殊需要相符;课程内容与特定的学科、职业及活动相关;课程教学注重语言、词汇、语篇和体裁与特定活动的一致性;教学方法有别于普通英语;学习者普遍具有中、高级英语水平。 显然,ESP 教材建设应当具备ESP 特点。 随后,(Dudley-Evens & St. John,1998)指出使用ESP 教材的四种重要性:ESP 教材是语言的来源;作为学习的支持;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一种参考资源。 换言之,教材应该最大限度地为语言学习提供真实的情境和语料。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教材既要调动学生语言思维能力,还需要提供新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Ellis & John,1994)认为:“普通语言教材重视的是学习者语言沟通能力的提升,而专门学科的教材关注的重点是某个职业或行业领域。”由此可见,ESP 教材设计需要把握好尺度,突出知识性内容,兼顾工具性的语言技能。

国际上ESP 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硕果累累,各门类课程体系构建已经相对完整,相对应的教材开发也已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例如,日本高校的ESP 课程分类详细,英语教材由各教师自己决定,几乎每一个专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专业英语和配套的系列教材,可以有效满足各专业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 世纪70 年代,美国众多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增设人文艺术课程。 医学人文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萌芽式地成长,各类医学院校纷纷开设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到了1999 年,美国75%的高等医学院校均开设医学人文类课程。 由此可见,医学人文课程应运而生。 相对应的,医学人文系列教材也得到良好的开发实践。

我国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开展ESP 教学。 出于社会历史原因,我国早期对ESP 教学和课程开发主要聚焦于科技英语,因而国内有关医学英语课程开发和建设研究相对滞后,实践经验相对较为匮乏。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最新版)》: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 就其课程意义而言,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 即便医学英语在目前ESP 课程发展中逐渐成熟,其教材将开发仍然缺乏系统的经验,普遍存在缺乏理论指导、定位不准确、材料缺乏真实性、形式单一、教材评价滞后等问题,教学效果并非尽如人意。

国内对于医学英语教材研究主要聚焦教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教材评估标准等,相关研究不够深入,教材编撰尚不成熟。 例如,朱晓军认为目前我国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指出医学英语教材选用上存在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在教材建设方面并未考虑学生语言技能的全面培养。 蔡基刚认为ESP 教材在内容和学习目的两个方面必须满足学习者特殊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需要,并进一步提出了ESP 教材设计应充分遵循的三大原则:满足特殊需求原则;强调语言技能和语类知识原则;体现练习真实性原则。 张聪反映医学英语教材同质化问题,对现有教材更多地聚焦某一特定领域,对人文情怀、人文情感、人文精神的关注较少。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聚焦于教材评估,指出ESP 教材建设和教材评价是互补的,对现有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有益于完善教材建设。

医学英语教材是ESP 课程的重要资源,处于教学环节中的关键地位,引领课程的最终走向,是实现ESP教学目标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 医学英语结合了医学科学性和社科学科人文性的特征,彰显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从人文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事件、问题进行思考和解释的学科。 作为ESP 教学的一脉新支流,该课程是对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主要课程,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目前,该课程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医学英语教材资源更为匮乏,无法满足医学生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语言需求,无法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相对于该门类其他课程而言(例如,科技英语)课程相对应的教学实践不尽人意,教学资源建设亟待完善;②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医学英语教材大多过度彰显内容观,过多地解释了医学专业知识,医学术语等,对于人文性、趣味性的新话题融入不够。 因此,新型医学英语教材开发和建设无疑是要在“人文性”上多加努力。基于现状分析的教材开发对大学医学英语ESP 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及语言学习、人文素质提升具有巨大的帮助。 可以肯定地说,符合社会、教学、学生等各层次需求的医学英语教材是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培养符合医学人才的重要工具。

那么,ESP 理论视域下的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习者需求应当如何体现在对医学人文英语教材设计当中? 如何围绕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来设计教学活动和练习? 如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把握学生的目的需求和学习需求? 教材开发应当以什么内容为导向,有何建设目标和编写原则? 教材建设中,又如何体现“医学”与“人文”的相辅相成? “人文”理念如何渗透在教材设计环节? 这些都是医学人文英语教材编写和设计亟须回答的问题。 研究采用ESP 作为理论视角作为建设和构建医学英语教材体系,强调需求意识的ESP 理论视角在ESP 教材开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 在论及特殊用途英语需求分析时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ies,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ESP 理论中的需求分析、真实性原则、语篇分析等均为医学英语教材编写中目标的确定、材料的收集和选用、结构的安排、内容的设计、原则的遵循提供了重要的理据。

三、 研究价值及启示

梳理相关研究后不难发现,大部分关于教材建设研究主要是以通用大学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为背景展开,针对专门用途英语(ESP),尤其是医学英语的教材建设、实证研究较少。 在为数不多的这些研究当中,基本没有研究者关注到ESP 理论视域下如何构建医学英语教材资源这一领域内容。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从教材主题的选取,内容的敲定,还是编排体系的安排,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尚在起步阶段,经验仍未成熟,存在着教材内容和选题主观随意性大、教材建设欠缺规范性和科学性、教材研究滞后、人文性不够突出、内容过度专业化、忽略语言点、形式单一等问题。 为了缓解这些困扰,文章认为从ESP理论视角出发,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师生需求、医学专业本身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学生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语言技能的有限性。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采用全样收集的方法尽可能多的收集医学英语教材信息,考察现行主流医学英语教材,搜集医学与人文的话题资源,包括静态文本材料、动态音频、视频材料,作为原始语料保存,从而建立初级的医学人文英语语料库;2. 借助医学英语语料库语料检索、医学人文英语语料库词表对大数据进行检索、分析、挖掘、概括医学人文这一特定领域的核心词汇、语法特征和语言特色;3. 根据ESP相关理论,展开师生之间的需求分析,设置相关问卷调查,合理使用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 问卷调查涵盖医学生对于学习医学人文英语的意愿、学习目的、学习问题、教材主题、活动设计等。 全面充分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材和教学活动设计,确定教材编写的理念、原则、结构、内容、定位和特色;4. 利用相关技术软件对问卷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基于问卷结果设定半结构访谈的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展开师生间的访谈活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材观;5. 结合医学英语教学和相关ESP 教材开发实践,明确教材编写的目标、内容、定位和理念,深入考虑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结合医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科学、严谨、系统地选取课文和编排“真实性任务”练习,例如,设计模拟问诊环节的情境,拓展教材的延展性,增加话题的人文性思考,从而满足医学生多元、自主、立体和个性化的英语学习需求。

通过有效结合语言和专业学习,一方面,建设具有操作性强、实用性高、人文特点突出的大学医学英语教材,另一方面,构建相对合理的课程资源体系,以知识为载体,以技术为媒体,立足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促进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有助于推动ESP 教材建设走向立体化、多元化、实用化。 基于学生需求探索“校本化、行业化和特色化”的教材编撰便于激发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扩展学习者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提升其人文素养,臻于完善大学医学英语课程体系。

四、 结语

通过分析医学英语教材现状,根据医学英语独特的语篇结构和语言表达,构建初级语料库,文章尝试建立ESP 理论视角下较为完善的医学英语教材及其配套资源,从而提高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开发效率,增强其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模式变革,继而进一步完善大学医学英语课程体系,为医学生创建更加多元开放的语言学习环境。

同时,在课程思政和医学人文的大时代背景下,有效融合语言学习、医学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显得极为重要,有效促进医学与人文、学科知识和语言教育的良性互动,基于需求分析、真实性原则而编撰的新版医学英语教材是大学ESP 课程体系的核心。 这将有助于持续建设合理的ESP 课程资源、课程体系,推动ESP教学实践走向专门化、实用化和多元化。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人文学习者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文教资料(2022年1期)2022-04-08 22:18:22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