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一小学 陈 文
有老师说:语文教学不是在帮学生“堆沙”,而是在帮学生“织网”。的确,教师要通过梳理课本的教学体系,在落实学生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统编版教材的单元结构采用的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举的编排方式。在统编版三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阅读教学中的语句掌握呈现出这样一条较为清晰的“能力发展”脉络:三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的第一单元“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与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是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从关注到感受积累再到体会,要求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这一脉络是对教材整体的宏观把握,那么这些训练如何落实在学生的单元学习中呢?
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浅谈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一语文要素的达成。
“语文要素”的表达比较凝练,需要教师细致解读,思考概念范畴,确定训练方向。如“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首先,“关注”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是注意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还是发现有新鲜感词句的表现形式;是体会有新鲜感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亦或是学生在习作时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进一步的思考明确。再有,什么样的词句可以称之为有“新鲜感”?教师根据什么判别词句是否有“新鲜感”?这也需要教师进一步厘清。否则,在教学中就容易出现偏差。
综观第一单元,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侧重点,课时目标、训练要求也随之变化,需要结合课后练习,精准地确定教学重难点。仍以“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为例。
首先是引导学生发现关注:第一单元《不懂就要问》《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课后习题希望学生“读课文,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花的学校》则在课后习题中问到“读课文的时候你关注到下面加点的部分了吗?”
其次为抄写积累:《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的泡泡语提示到“看到这样的词句,我会多读几遍,然后抄写下来”。
最后再模仿运用:《花的学校》要求“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来,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由此梳理可见,第一单元对落实“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要求定位在发现关注、抄写积累、模仿运用。
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前,必须先进行单元页的学习,何为有“新鲜感”的词句?课堂上学生一时间可能无法准确定义,教师也不用急于出示字典上的解释,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语感。在课堂上问学生:“新鲜感”是指铅笔、橡皮让我们感觉很“新鲜”吗?学生哄笑,反驳道,“新鲜感的词句”是一些陌生的生字新词,是让我们感觉到新奇的词语,是表达方式特别的好句子……
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文中感觉有“新鲜感”的词句做个记号,再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阅读“资料袋”等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中深入体会、在合作中努力发现;然后在自读思考后谈体会,在朗读中谈感受;再结合课后练习中的相关问题,如“你的学校、班级是什么样的?在学校里你的同学们都做些什么?或者可以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等最为熟悉的人和事为抓手,让学生在交谈中学习、积累、运用。
《不懂就要问》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描写了孙中山年幼在私塾读书时不怕挨批,大胆问师,最终得到老师解答的故事。它同样承担着这样的学习任务,教学时仍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由于故事具有年代感,现在的学生对当时学生的学习情形较为陌生,也不能体会像孙中山那样的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所以新鲜感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带领学生感受课文语句呈现的“新鲜画面”。因此,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具有新鲜感的关键词语,在脑海里想象画面,身临其境、耳目一新。
阅读提示中的学习任务是“把有新鲜感的句子画下来和同学交流”,有学生找出“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教师问:你想象到了什么画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这些词句,把私塾先生和学生读书时的场景形象地展示在我们眼前,而“霎时、鸦雀无声”,把同学们吓呆后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的状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的确如此,朗读体会之后,教师小结在习作时也可以学着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让别人获得生动具体的印象。
还有学生对文中的“私塾”“先生”“戒尺”有新鲜感,那就趁机在补充资料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进这样的画面。“新鲜感”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为了引导学生们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放手让学生聚焦课文、自主交流不失为发现新鲜感的一个好办法。
本单元第二课《花的学校》是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全诗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场阵雨落下后,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又扬起了手臂奔向妈妈的画面,充满童真童趣,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之情。
一开始读这首诗,对学生而言是“新鲜”的诱惑吸引,文本中诗情画意的言语、形象生动的修辞、丰富奇妙的想象、丰富多样的表达,让学生从头到尾都在向“新鲜”聚焦。花儿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周围的景物就像我们的好伙伴,热情友好。在自读感悟中,学生对于诗歌的情趣、情感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在反复朗读中,细细揣摩,慢慢品味其精妙之处。
三年级的学生在想象朗读中可能并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出诗歌的“新鲜感”,但是教师引导学生用童心去丰富诗的语言,想象“花”的情景,学生依葫芦画瓢,放飞想象写一写,举一反三,迁移运用。这样“新鲜感”的表达便在学生心中内化了,“意会”也不失为一种感悟“新鲜感”的好方法。“还得多背”,吴忠豪教授曾说,“有些美说不出写不出,但感受得到”。如果学生能尝试着抄写几句、积累几句、背上几句、那就更好了。
《口语交际》分享大家暑假的新鲜经历,习作《猜猜他是谁》,根据同学的特点猜猜他是谁,这样的题材、这样的形式本身就很有新鲜感。一个单元到了《语文园地》已经接近尾声,“新鲜感”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这个词每天讲,学生也是反复在文中画、在课上说、在笔下练,早已不再“陌生”。如何预防学生的倦怠心理,继续去发现、感受、尝试“新鲜感”呢?实践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交流平台”的内容提示:除了本单元教材《花的学校》诗句节选,在课后也可以分享给学生泰戈尔的其他诗,让他们去寻找发现更丰富多彩、优美新鲜的诗句,积累分享。
制作一份颇具新鲜感的手抄报。开辟一块“成语天地”,“词句段运用”中,拓展与身体有关、表动作心理的成语,在“集结号”里较量较量;将“兴趣小组”转加到手抄报的“招募令”栏目里来,展现学生的奇思妙想、个性创意;甚至还可以设计具有“新鲜感”的栏目:生活小妙招、词语哈哈镜、谁来猜谜语等等。最后记得给小报取个“新鲜感”十足的报名:《新奇乐园》《“新”光天地》……这样一来,本单元的“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一“语文要素”也就学扎实了。
面对新鲜的统编教材,教师只有钻研文本、解读教材,紧扣语文要素,落实单元目标,才能让语文教学“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