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0-11-26 01:04黄雅芳
名师在线 2020年32期
关键词:劳动意识家长

黄雅芳

(福建省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石狮 362700)

引 言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全面落实劳动教育,弘扬和发展劳动精神,使学生形成“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积极观念。这充分说明,劳动教育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体现尊重、认可劳动人民及其成果的情怀,还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品德,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一、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现阶段,小学生的劳动意识相对薄弱,不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部分小学生甚至产生了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这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劳动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其落实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教育的功效,使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念,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首先,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价值观。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念,才能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并积极参与劳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行为习惯及相关技能。其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作为“四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只有具备积极的劳动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健康成长。最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有效的劳动教育不但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还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其思维与行动擦出火花,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强化其创新意识。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

(一)构建特色化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

在教育领域,课程是实现教学综合与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然而单一的课程教学难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及大自然,才能切实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从而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其创造能力有效提升。《大地在心》中指出:“我们可以开放文科教育,使其涵盖生态技能……林业、农业等都有基本的领悟。”构建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劳动,从而感悟劳动的真谛,逐步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及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就现阶段小学劳动教育而言,只有少部分学校开设了劳动课程,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1]。对此,学校在开设劳动课程时,应将本土资源作为切入点,全面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劳动情境。教师应将多元化的、独具地域文化的体验情境作为基点,将学生带入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当地特色文化、劳动人民的亲切感,从而给学生带来别样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真切感受劳动人民的艰辛、伟大,自主构建有关于劳动的美好感受,感悟知、情、意、行交汇而成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与探索欲望。

(二)开展社会劳动实践活动

从教育本质出发,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基本观点,主要涉及以下两点内容:首先,学校教育应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有机整合起来;其次,教育应当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学校教育应体现社会生活,二者应相互融合。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枢纽,是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的平台,不仅具备学校教育的内容,而且包含社会教育的内容。因此,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促进社会劳动与学校教育融合是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2]。

例如,学校劳动教育应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各阶段学生的要求具有一定差异,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学校应根据其差异设计相应的劳动教育主题。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设定如“爱护一草一木”“我为班级环境做贡献”等劳动主题,组织学生参与相对简单的劳动,如“捡垃圾”“给花草浇水”等,让他们切实感受公益劳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针对中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设定如“我是宣传小能手”“我是文明劝导员”等劳动主题,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宣传等活动,从而使其真正认识社会劳动对个人发展的关键作用。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设定如“我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我为孤寡老人服务”等劳动主题,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等,使其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深刻地领悟劳动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他人感受到快乐,进而更加自主、积极地投入社会劳动活动中。总的来说,这样的公益劳动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服务社会,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清晰地体验个人成果及反馈,从而从小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及劳动成果的良好意识,进而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

(三)实施依托日常生活的家务劳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依托家庭的劳动教育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现阶段,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一个鲜明的现象,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让学生做家务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3]。相关调查显示,在一所有1500 名学生的小学,将近一半的学生日常事务都是由家长处理;百分之七十的学生离开父母后难以做到生活自理;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偶尔会做一些家务。这充分说明,当前小学生缺乏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与经历,劳动能力不强。对此,学校应加强与家庭之间的交流,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可以以家长会或家访的形式,让家长深刻意识到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基础的家务劳动。学校还可以帮助家长制订相应的劳动计划,保证家庭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条理性。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家长可以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整理房间及打扫卫生等;对于中年级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收拾餐桌、煮面条等,强化他们的劳动意识;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炒简单的家常菜、掌握基础的栽培技能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家长可以通过任务卡的形式来督促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家务劳动。另外,教师有必要进行家访,掌握学生的实际劳动情况,并根据任务卡评选出“劳动之星”,予以相应的奖励,以调动其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

结 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劳动价值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及学生、家长的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劳动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进而有效地强化其劳动意识。

猜你喜欢
劳动意识家长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热爱劳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