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昌宇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党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在广大学生中培植劳动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的高度,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制定了《大中小學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意见》和《纲要》的颁布,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的路径,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描绘设计了蓝图。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研读,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价值。让每一位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立德、增智、强体、育美。
以劳立德。“实干兴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加强劳动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勤奋、吃苦、奋斗的品质和精神,促使健全人格和美好品格的形成。
“童稚携壶浆”“汗滴禾下土”的劳动实践,既是艰辛的体验,也是“以苦为乐”的顿悟,更是对感恩敬重之心的培育,在劳动的体悟中,珍惜粮食,光盘行动也一定会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长期的坚持中,悲悯情怀、崇尚劳动会在学生的心田植根发芽,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行为习惯定会与他如影随形。
热爱劳动是一切美德的种子,学生一旦从具有劳动意识走向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节俭、敬畏、坚强、勇敢、自信等一切美好品德、人格都会在劳动教育深厚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以劳增智。“劳动是一切智慧的源泉。”人类的智慧都是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实现“知行”统一。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深邃的人生哲理,往往就潜藏在细微的劳作当中。在劳动中遇到困难,从劳动中寻求方法解决。人类的发展史、文明史根本上就是劳动意识、劳动能力不断发展前进的演变史。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到智能创造、神舟探月,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是劳动工具、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劳增智,以智强劳,让劳动教育成为实践育人的主阵地,是新时代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新途径。
以劳强体。无论是家庭劳动、生产劳动,还是社会公益劳动,都具有锻炼体魄、磨砺意志、陶冶情操的效能。以劳强体已成为现代人的共识。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劳动锻炼,一定会使学生达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目的,甚至会达到“强身益豪气,健体增灵性”的境界。只有体魄超强的人,也才会“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在劳动中强身,在劳动中健体,才会使新时代的学生发扬并传承“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民族精神。
体魄决定品格,品格塑造体魄。一个热爱劳动、勤奋吃苦的人,无不心怀至高的理想。只有热爱劳动,崇尚劳动,锲而不舍,慎始善终,才能将坚强无畏、蔑视困难、愈挫愈勇的品质根植于学生的血脉筋骨。
以劳育美。“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之美是一切美的基础。
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学校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感悟到刻苦攻读、掌握知识之美,在体音美的艺术熏陶中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在校园公益劳动中培育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在“六个一条线”、物品整齐划一的宿舍整理中感受“置物有序”的美,在“自动捡拾杂物”中体验行为文明的美,在自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中体验生命的美。
以劳育人具有育人功能的独特性、完整性、实践性,让我们在劳动实践中扎实贯彻落实《意见》和《纲要》精神,以劳动教育为载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