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2020-11-25 02:38许明炜马新惠张莉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30期
关键词:政府干预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

许明炜 马新惠 张莉

摘要:随着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等问题逐渐凸显,单方面扩大需求已不能使问题完全解决,因此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文章分析了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必要性以及改革的具体措施和现状。

关键词: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创新;政府干预;对策

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一)政策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类别的过度生产,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的质量和服务不能满足需求水平的变化。例如,对于比较高端的技术和产品,当前很难独立研制出来。于是,进口就成为了大多数企业的选择,但企业进口又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不能迅速满足需求的变化,从而导致消费者在出境购物上花费大量资金同时企业订单也随之流失。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需求增长速度快,然而供给质量水平难以支持有大量购买力的消费,所以许多行业产量的增量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总的来说,单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结构性问题,所以我国必须改变现有供给结构,实现供给侧改革。

(二)基本内涵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推进的改革。供给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要素投入,包括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土地资源投入等;另一方面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等三方面决定,其中,要素升级即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包括技术进步、知识增长、人力资本提升等。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供给侧改革从这两方面出发,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使供给体系更好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

二、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一)钢铁行业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钢铁行业就不断发展,其产量一直位于世界前列。同时,作为工业大国,钢铁行业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原材料基础技术产业之一。钢铁行业利润丰厚,它不仅支撑和促进着我国多个产业的发展,还推动着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钢铁行业低端产能过剩

我国钢铁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粗放型特征,低端产品过多。我国的粗钢产量一直位于世界前列,但粗钢的大量产出会导致资源浪费、产量过剩。钢铁产品大量囤积,企业减少生产,产能利用率较低。

首先,市场需求不足,粗钢本身缺乏特色,只有小部分的产业需求量,相反,對于一些如不锈钢板和冷轧、热轧薄板、硅钢片等属于高附加价值和高技术难度的钢铁品种,存在供不应求状况,甚至需要进口,而且粗钢一般都需要再加工,花费人力物力,增加产品成本,所以粗钢并不是大多数企业的最佳选择。其次,供给市场竞争激烈。许多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会大量的生产粗钢,而我国相比较于这些国家,劳动力价格高,成本高,所以从价格上就不占优势,不易得到市场认可。最后,如果粗钢的大量产出和滞销,会导致钢铁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三)行业集中度比较低

行业集中度衡量的主要是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其主要测量指标为行业集中率。行业集中率是指在该行业中最大的前N家企业在市场份额中的占比。影响行业集中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市场容量,另一个是厂家的综合实力。

1. 钢铁行业市场容量过大

我国依然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发展迅速,钢铁资源丰富,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再加上钢铁行业的利润丰厚,于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涌入。但中小型企业技术相对落后,低端产品产出较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成长为大型企业,极易出现钢铁企业集中度较低的现象。钢铁行业的市场容量大,而且企业退出该行业的代价较大。所以在钢铁行业中,不论是国有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同时发展,市场中还不断进入新的企业,市场容量过大,所以不易形成规模效应,甚至还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2. 钢企综合实力较弱

钢铁行业中的多数企业缺乏先进的技术,且专业化程度比较低,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特殊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虽然钢铁行业市场容量大,竞争激烈,但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较低,钢企的综合实力较弱,依然为低水平竞争,难以有企业在市场中独占鳌头。

(四)政府的不适当干预

一方面,政府对钢铁行业的过分干预。政府对钢铁生产标准的统一,虽然便于管理和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但不利于钢铁行业产品的差异化和企业独特优势的形成,不利于企业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获取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政府对钢铁行业缺乏干预。我国钢铁行业法律法规不完善,于是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胡乱排放,除了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和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的原因之外,还是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单一,盲目生产,最终导致低端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同时,政府的不作为和不干预,错失了维护市场秩序更好运行的良机,使钢铁行业在供给方面的问题肆意恶化。

三、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一)加强技术创新

钢铁行业要大范围的去产能、控制自身低端产品的生产。钢铁企业除了要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还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自身技术开发的投入,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实现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促进产品研发的纵深优化,加快自身产品的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突出企业特色,及时满足需求水平的变化,及时抢占市场份额,增加市场占有率。

(二)完善市场机制

首先,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提高钢铁行业的进入壁垒,降低落后企业的退出障碍,并给予退出企业一定补贴,适当缩小钢铁行业的市场容量;其次,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完善性和市场的不全面性,导致许多企业重复生产,效率低下,大量无效产品产出,物资囤积,产能利用率较低。所以,要增加钢铁行业市场信息传播渠道,使信息迅速传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过剩产能。

(三)适当的政府干预

1. 政府要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不管是哪一个行业,人才都是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了人才,企业才能更好的掌握核心技术。

2. 政府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钢铁生产的统一标准,适当向企业放权。企业有了更多的权利,才有更多选择,才能生产出更多样化的产品,突出自身特色,提高市场竞争力。

3. 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大去产能的立法工作,对于落后产业及时淘汰,以法限制过剩产业新产能的扩建和项目的投入,实现经济和法律手段双管齐下压缩过剩产能。

4. 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减税政策,适当降低企业负担,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5. 加强对钢铁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在保证企业之间的充分竞争的同时,促进以大企业为主导,引领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形成。

四、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现状

对于钢铁行业在供给结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国家自2016年开始对钢铁行业开展供给侧改革,在过去的四年中成效显著。

(一)钢铁行业供给质量提升,供过于求的状况得到改善

在供给侧改革实行之前,我国钢铁行业由于低端产能过剩、难以满足国内外高质量需求,导致了大规模滞销,行业发展受阻。但国家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支持钢铁行业自主研发和创新,使供给结构得到了优化,一些性能特殊、高质量的钢铁逐步投入生产,内需得到了满足,部分进口钢铁被逐步替代,钢铁的进口量(额)有所减少:在2019年,我国钢铁累计进口1230.4万吨,与2018年的1317万吨相比,下降了7.4%,累计进口金额也下降了14.1%。

随着供给质量的提高,我国钢铁不断被认可,国外市场逐渐扩大。政府加强干预,不断刺激着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提高整体实力,并开展“一带一路”政策,支持钢铁产业“走出去”,为整个行业的整合发展带来了历史新机遇。从长远来看,随着政策的推进,我国钢铁出口量有望不断走高,到2024年,从7500万吨增长到9000万吨左右。

(二)产能过剩问题有所缓解

随着供需状况的改善,钢铁的价格有所上升,利润空间不断增大。以粗钢为例,在供给侧改革实行后,其价格不断上升,不少企业愿意大规模投入生产。从2016年开始,粗钢产量逐步提高,在2019年甚至高达9.96亿吨,同比2015年的8.04亿吨增长近19%。市场状况良好,钢铁企业有所获益,自然愿意提高产量,产量与产能之间的差距减少,产品能够销售出去,企业的产能得到了有效利用,改革也真正达到了去产能的效果。由于我国钢铁产量连续四年大幅增长,为避免钢铁市场再次饱和,出现新一轮产能过剩,国家仍需提高警惕,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产能利用率。

(三)行业集中度有所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如果想实现钢铁行业的规模效应,首先就要提高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国家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降低了市场容量,给予大中型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企业的产能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同时,钢铁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增强了产品差异化,促进了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钢铁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更加明确,推动着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行业集中度有所上升:2016~2017年钢铁行业CR10由32%上升为了35%。在2018年,虽然我国钢铁行业的CR10仍为35%,但同期的韩国、日本、美国排名前三的钢企在本国市场份额的占比均高于50%,说明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国家要肩负起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重任。

(四)节能环保工作增强,行业不断实现绿色发展

国家通过对钢铁行业提出节能减排的严格要求,使钢铁行业在去产能的同时,不断加大环保的投入,进行生产环节的改造升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绿色生产和制造,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十三五”以来,我国钢铁工业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严格开展环保标准化工作,对废气废水实施脱硫脱硝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后再排放,对冶金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并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节能环保水平,确保节能减排指标不断提高,真正实现了清洁低碳生产。2020年1月1日,鄂鋼通过废水处理处理系统的改造,率先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预示着钢铁行业在节能环保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五、结语

过去,对于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经常用凯恩斯主义来分析,但后来发现凯恩斯主义的运用条件与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不完全契合,仅刺激需求并不能实现经济迅速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是两个相对但又相互联系的理论,如果只改变一个,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政府在做决策的时候应该两手准备,全面考虑。

目前我国通过正确预测钢铁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明确钢铁工业在未来社会中应发挥的作用,使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定。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政策实施,多家企业创下年度最优业绩。显然,钢铁行业“去产能”已取得的了丰硕成果,同时国家的措施也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参考文献:

[1]李玉静.供给侧的基本逻辑与人才培养体系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3):1.

[2]雷文俊.浅谈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09):152.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政府干预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
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
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动机与效果:综述与启示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金融发展、控股权性质与债务期限结构
大数据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参考意义
贵州推出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组合拳”
钢铁行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