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2020-11-25 02:40吴国彬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

【摘要】目前,我国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更为重视,在开展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的质量管理以及教育管理成为了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依靠幼儿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基地就是高等院校,高等院校的学前音乐专业承担着培养幼儿教师的艰巨任务,其肩负着我国整个幼儿教育事业水平的提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质培养的效果,发现其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将这些问题解决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音乐教育;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几年,我国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很多高等院校专门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这一专业。在学前教育中,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这是音乐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在开展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把自己所学习的音乐知识用于自己日后的工作中,提高工作的效率。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院校本身不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

目前,在开展高等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时,由于很多学校管理者仍旧不重视其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转变教学理念,生源音乐素质较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相对较高,部分高校在进行招生录取时,和其他专业一样,仅仅通过高考进行招生,没有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艺考。这种招生方式虽然能够录取很多具有高文化素养的学生,但是学生的音乐素质却相对较低,学生难以完全了解到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报考前也并不了解正确的唱歌方式、发声方式,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从来没有碰过钢琴,并不掌握钢琴伴奏这一项音乐技能,导致学生自身的音乐感悟能力、音乐理解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相对较为薄弱。高等院校管理者对于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了解得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并不够了解,在报考时随意进行报考,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该专业没有兴趣,出现了后悔和厌学的心理,这些问题都导致高等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过程中面对着很多的困难。

(二)授课中缺乏实践机会

高校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并不相容的状态,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对严重的脱节,很多教师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却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实践性的整体状态,大部分学生音乐素质十分薄弱,大量的理论知识虽然能帮助学生充实自己,但是没有办法把理论变成实践能力,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而言,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传授无法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缺乏音乐实践机会,他们难以感觉到音乐中有趣的一面,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学习的实效性逐步降低。

(三)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较低

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教学环节设置存在一定的欠缺,由于教师常年只教一个学科或者是一个课程,其实已经习惯了某一种教学方式,甚至出现了教案几年都不曾更改的问题,没有做到因材施教,长年累月的授课习惯以及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等直接影响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整体质量。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强,没有定期学习有关教学的相关理念,教育沟通方面没有寻求突破,同样是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教育评价模式过分的单一

目前,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教学中,部分教师选择的教学评价模式十分单一,在每学期結束后利用笔试的方式开展教学评价,认为一张试卷就可以认定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这种方式会让学生的学习过分功利性,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和内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评价模式。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践能力,缺乏实践能力的考核。学生自身也并不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如何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下降,考试能力虽然在提升但效果却不佳,不能真正地满足教学的相关需求,甚至无法提高学生后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步下降。因此,应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考试成绩,更多的是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变。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对策

(一)高校管理者应该提高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视程度

目前,需要转变音乐教学的理念,提高高等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明确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时需要了解其在日后工作中如何应用专业知识。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速度相对迟缓,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高校本身以及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够重视,并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在学前教育专业上,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无论是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或者是基本设施的配备上,都无法满足教育教学所需要的要求。当前,想要提高并且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无论是政府或是高校,都应该高度重视其教育教学专业的发展,同时,制订完善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要考虑到如何提高教育专业的生源质量。高等院校在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时,可以适当地增加一定的艺术考试,要求学生既具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拥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音乐有着一定的了解。其次,准确地制订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办学思路,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的方法,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应该做到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学前教育教学,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改革,切实地按照我国国家对学前教育的相关要求,培养一批音乐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真正热爱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

(二)优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体系,完善课程内容

在培养学生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音乐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的整体配置效果,以往存在着课程配置相对混乱,教学模式十分陈旧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质量相对差,这是学生音乐素质低的原因之一。由于课程的配置不够科学,在课程配置过程中没有做到音乐技能学习与理论学习双管齐下。音乐技能学习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在当前亟须加强对音乐技能培养的同时,需要学习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由于很多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存在的意义、音乐对社会发展、对学生自身专业素质而言带来的积极影响,缺乏这一内容的学习同样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较差。但是,完全照搬使用传统的古老的教育方式,会存在着因循守旧、教学时间不足等问题。当前,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质培养过程中,更多的是重视教师展示,没有让学生自主发挥,甚至不容学生争辩,这种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不熟悉音乐,在后期音乐实践过程中,实践质量同样较差。很多学校没有定期举办有关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技能实践活动,比如说儿歌大赛、教师语言技能大赛、钢琴表演或者是艺术节等内容,缺乏这些竞技的实践表演,导致学生所学习到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践,其教育实践脱离了表演,学生的学习质量无法真正得到检验,这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逐步下降。为此,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让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可以达到一定的比例,两者所占的比例应该是相同的,提高学生的专业音乐素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理论知识,协调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优化学前音乐教学课程设置,对学前专业音乐教学进行深度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而言并不会带来积极影响。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合作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共鸣,利用更加丰富的、更加灵活的教学形式、教学模式,丰富教育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能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更好地去表现音乐。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更好地表现音乐、学习音乐,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找到最佳的学习方式。比如说,在每一次上课之前将上节课的理论知识进行回顾,并且运用上节课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发音练习,由教师进行钢琴伴奏,学生试唱这种方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的结合。教师在课堂开展音乐内容的讲述时,还需要将有关音乐作者和故事情节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等信息。学生能真正理解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同时,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以及好奇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减少出现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直观地利用实践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促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音乐内容时不再是乏味地记笔记,而是愉悦地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在音乐课上也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乐器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防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听觉、视觉疲劳等消极状态。应牢牢把握住学生的关注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进一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面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以偏概全,应选择独有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利用更加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在開展合作学习时,可以利用小组开展小合唱比拼、自由改编等不同的活动,促使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兴趣。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样影响到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时的整体学习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所有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要求所有的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只有学前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技能高超,学生才能通过教师的教导体会到音乐独有的魅力,并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兴趣以及学生学习质量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在目前的高等院校中,有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都是师专毕业,其自身的音乐理论知识相对较少,储备量存在着一定的欠缺。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要求而言,不仅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音乐艺术知识、扎实的音乐技能,还要求要教师精通音乐史、乐理等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只有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量非常丰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素质才会不断地提升,这对学生的艺术熏陶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教师还需要拥有钢琴伴奏技能以及声乐技能,这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有的两个重要技能。教师想要提高所有的学生钢琴伴奏能力和声乐技能,实际上课之前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钢琴伴奏和声乐课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通过实践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能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音乐理论知识真正变成实践技能,鼓励学生实践,帮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得到提升,满足培养学生相关技能的需求。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同样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教师在开展客观评价时,需要考虑到很多学生都十分期待教师的评价,因为它能帮助学生清楚地发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学习质量如何,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有哪些共性问题,对这些共性问题进行解决,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防止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同样的问题不断出现。为此,教师应该明确如何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单一,仅仅利用笔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积极性。在当下的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真正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音乐实力以及音乐水平,通过评价了解自己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有待改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在进行考核时能够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实际能力,考核效果也会得到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增加学生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审视自己,寻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从最初评价过程中的过分紧张变成自信满满。也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彼此,增加班级的向心力,构建最客观的评价模式,打破单一的评价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时应考虑到学生的音乐素质会影响学生在后期工作时的工作状态,更是我国学前教育中的重点,其能够帮助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既保证学生的教育工作符合新课改的全新要求,同时也可以让所有的幼儿园所有的未来幼儿教师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挖掘孩子的音乐天赋,使得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质量都得到显著的提高,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相关需求。

参考文献:

[1]代念梅.浅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现状及优化策略[J].黄河之声,2018(22):85.

[2]崔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探究——基于音乐课程教学视角[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12):119-123.

作者简介:吴国彬(1986-),男,广东高州,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