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黎族竹木器乐的地域性特征与自古以来与海南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其中有关黎族竹木乐器来源的诸多传说中体现了地域性特征,这些传说同样来源于历代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本文笔者从这些传说以及有关对海南黎族族源等方面阐述黎族竹木器乐的地域性特征,以期从这两个视角中窥探黎族竹木器乐的文化意涵。
【关键词】神话传说;地域性;黎族;竹木器乐;民族乐器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黎族竹木器乐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AZH010)。
自海南黎族祖先第一次登上海南岛时,乐器也伴随着黎族先民们来到海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海南黎族竹木器乐逐渐形成。黎族竹木乐器乐与其他地区的器乐相比,无论从形制、种类、制作、还是乐曲曲调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而这种既相似又相异的特征是海南黎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血溶于水的缩影。
黎族竹木器乐的上述特性虽然在我国诸多民族中普遍存在,但由于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发展等原因,海南黎族竹木器乐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关于海南黎族竹木器乐的研究,迄今为止,学术界的主要成果集中在对其乐器的形制与演奏特征、器乐运用的社会调查分析、器乐曲的收集整理以及乐曲的分类、黎族竹木器乐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对于黎族竹木器乐地域性特征的分析尚无系统的研究。因此,对这种特征成因的研究对更好地保护与发展竹木器乐具有现实的学术意义。
黎族竹木器乐的地域性特征与自古以来海南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其中有关黎族竹木乐器来源的诸多传说中体现了地域性特征,这些传说同样来源于历代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笔者从这些传说以及有关对海南黎族族源等方面阐释论述黎族竹木器乐地域性特征,以期能从这两个视角中窥探黎族竹木器乐的文化意涵。
一、海南黎族的地域性特征
地域在地理学范畴是指土地的范围。如《周礼·地官·大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及唐代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兴乃圖六州之地域,籍其人与三军之生齿,自寅司马已下至於郡邑史之废置,尽献於先帝。”其中地域的含义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概念,更蕴含了历史文化的意涵。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地域具有一定的界限;其次,地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地域之间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再次,地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最后,地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地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地区。总体而言,地域是反映时空特点,经济社会文化特征的一个概念,它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有机融合。因此,研究某地域的文化现象应考虑到其地域性特征,地域性特征主要包含区域性、人文性、系统性、历史性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
(一)海南黎族的区域性变迁
海南黎族的祖先骆越约从商周时期迁入海南岛至今,黎族在海南岛的分布具有强烈的历史变迁性——从沿海到内陆、从北部向中部山区迁徙。究其原因,在史料与学术界已有定论:即汉族统治阶级对海南的开发以及对海南黎族的高压统治迫使其向偏远隔绝的中南部山区迁徙。这种区域性的变迁所形成的地理区位及文化的封闭性致使海南黎族在生产、生活等诸方面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海南黎族仍然保留了很多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特征,如具有原始社会遗风的合亩制农业组织形式和断发纹身的古越族风俗,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所形成的原始宗教信仰等。因此,海南黎族长期的区域封闭性是导致其文化地域性特征形成的客观条件之一。
(二)海南黎族的人文历史性
海南黎族的区域封闭性保持了骆越祖先原始性文化的特征。然而,随着汉族统治阶级对海南岛控制力的逐渐加强,汉族文化的影响遍及海南黎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海南黎族在汉族文化的强大影响下,逐渐形成在地域分布、方言、习俗、服饰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五大支系,即“哈”“杞”“润”“赛”和“美孚”。又如海南黎族的“三月三”节庆活动,据民族学家的考证来源于汉族古代的“上巳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汉族文化对海南黎族的影响。总之,海南黎族文化的形成在保留古骆越文化的基础上,在海岛地理区位和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下,经过漫长的历史融合逐渐形成了当今黎族具有原始性特征的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性特征反映的事物或关系往往是一个关系或者实体错综复杂的综合体。黎族的地域性特征探究,不仅涉及独特的海岛地理位置、热带海岛型环境气候等自然要素,黎族人口的迁移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要素,也包括了上文叙述的黎族人文历史性发展的变迁、外来民族文化与黎族当地文化融合等内容,这些因素共同创造了当今丰富的海南黎族文化。总之,黎族地域性特征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区域性与人文历史性是影响黎族文化形成的两个重要特征。
二、黎族竹木乐器传说中的地域性特征
(一)黎族竹木器乐的地域性特征
海南黎族音乐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黎族先辈口头流传的歌谣中就已经叙述到:远古时期,初次踏上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们,用集体舞蹈伴随原始生产工具的节拍来抒发对大自然与祖先的崇敬之情。如清代《感恩县志》记载:“汉代县属分三星美孚大鬃复黎四种,以木为弓,以牛角为号,以击鼓为乐,以狩猎为生。”这些原始的生产工具经过黎族人民漫长岁月加工与改造逐渐成为了海南黎族人民表达情感的工具,完成了从生产工具向乐器的蜕变。但黎族乐器仍然保留了其原始的形制,如我们所知的叮咚、鼻箫、勺吧,以及例咧等。并且除了形制的原始性外,海南黎人在乐器的制作上都是就地取材,运用海南岛上的动植物进行加工。比如叮咚多使用海岛上的中平木制作,鼻箫一般取材于当地的滕竹等。更为重要的是,至今为止,竹木乐器的制作都是演奏者自己完成的,无论是传统的黎族乐器还是外来乐器,这也反映了竹木器乐一个重要的地域性特征——原始朴素性。这种特性是由于海南岛独特的区域特性所决定的,海南岛的自然资源为乐器制作提供了材料;海南岛的封闭性使得很多远古时期就存在的乐器及其曲调得以保存下来。
除此之外,海南黎族音乐与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这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特征之一。海南黎族音乐文化充斥在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宗教仪式活动到抒发自己的情感,宗教性与世俗娱乐性共存;从军坡节的祭祀祖先到三月三的寄情于乐,特别是海南黎族的“隆闺”风俗中以乐传情、定情的音乐功用性质,这些都印证了音乐在海南黎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汉族等外来民族带来的乐器及曲调随着民族的缓慢融合渐渐进入黎族音乐的血液中。同样,汉族等外来民族的侵入不只是带来苦难与屠戮、封闭与落后,也唤起了海南黎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保持了海南黎族千百年以来的民族独特性。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即保持了海南黎族音乐的独特性。这种既独立又融合的人文历史性地域性特征是黎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二)海南黎族民间乐器传说中的地域性特征
海南黎族音乐文化组成部分——黎族竹木器乐的地域性特征体现在乐器的制作、形制、演奏以及器乐的曲调等方面。如海南黎族乐器的种类、形制、演奏方式以及乐曲曲调能体现出汉族音乐文化的影响。这种直观的音乐现象可以反映出某类音乐的一些特征与文化现象,但是对这些地域性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需借助其他学科与研究思路的帮助。因此,笔者从文学角度,即对有关黎族民间乐器的神话传说的分析中窥探出黎族民间器乐地域性特征的来源及更深层的意涵。
神话与传说作为文学的早期形式,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拥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神话。作为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文化现象,神话从人类的童年时期即已产生,并且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在神话身上深深地镌刻着它所赖以产生和传承的人类群体的思维、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烙印,因此,神话为我们了解人类的精神、智慧、思维以及社会发展的历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传说则是以英雄人物作为故事中心的,是从神话对神的崇拜转而对英雄人物崇拜。传说发生在神话之后,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认识和支配自然的能力有了显著增强时所产生的对英雄人物的赞扬、歌颂。从对神话与传说的定义中可以看到,神话与传说多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起源的解释,其中蕴含了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与大自然做斗争的精神,处处体现了“万物有灵”的思想意涵,其中暗含了所述时期社会的性质、社会矛盾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间接地反映神话传说所属时代的一些时代特征,同样可以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地域性特征。因此,笔者对黎族流传下来的有关民间乐器传说的分析中找出其地域性的特征。
(三)海南黎族民间器乐传说的文学地域性特征
海南黎族民间器乐传说是黎族人民千百年来口头流传的一种文学形式。因为黎族没有文字,创世神话与传说都是以语言的形式流传下来。虽然是口头流传,但海南黎族人民将这些神话与传说用图画记录在纺织品与文身作品之中。众多神话与传说虽在细枝末节上差异较大,但在主要内容与主题上有着相同之处。比如,黎族的创始神话之一的大力神传说,虽然不同支系的具体细节不同,但是基本内容都是大力神拯救了黎族的祖先,使得黎族能更好地繁衍生息。同样的特征也表现在有关黎母的创世神话传说中。
海南黎族民间乐器传说主要是海南黎族所特有乐器,即鼻箫、例咧、叮咚、独木鼓等乐器产生的传说。这些传说与海南黎族的创始神话相比,器乐传说的内容有三种基本内容:首先,歌颂爱情的题材内容。比如有关鼻箫、例咧的传说以及吊锣山的传说。其次,内容主题为大家带来幸福的英雄式主题内容。如叮咚琴、例咧传说的另一种版本,以及鹿皮鼓的传说。最后,歌颂美好道德情操的内容。如吹天箫的传说。
更重要的一点,海南黎族民间器乐传说与传统黎族神话一样,反映了海南黎族保持至今的宗教观念,即万物有灵。这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及其宗教的多神论,更加与基督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的一神论不同。据学术界的观点,这种宗教观念是人类宗教历史的起点,即原始社会宗教的观念。黎族人民相信身边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灵魂的,都是值得大家敬仰与膜拜的,这种宗教观念使得其神话与传说中处处体现了万物有灵的特征。比如,不同支系对不同自然物的崇拜以及相对应的神话传说。回到黎族民间器乐传说中亦是如此。如所有乐器都有一种神力,可以帮助主人公排除一切困难与险阻。叮咚琴可以赶走野兽,例咧可以感动七仙女降雨拯救苍生,《吊锣山》中宝锣的有求必应。这些都是万物有靈的代表。
从这些民间传说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一些特征:出现剥削与压迫;主人公为了反抗压迫而进行斗争。这说明传说是处于阶级社会而不是原始社会。比如鼻箫、例咧以及叮咚琴的传说中,都揭露了统治剥削阶级对黎族劳动人民的残酷。
海南黎族民间器乐传说反映了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观念、社会性质、对高尚道德的追求等方面内容,这些传说的文学特征是对形成后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海南黎族社会文化现实的反映。其中,乐器及其音乐在传说中的关键作用从侧面阐释了海南黎族民间器乐在海南黎族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因此,这些传说可以从文学的角度来阐释黎族竹木器乐的地域性特征。
三、海南黎族民间器乐传说中地域性特征分析
(一)民间器乐传说中的区域性变迁
海南黎族音乐文化的区域性变迁主要体现在音乐文化封闭与原始朴素两个特征。封闭与原始朴素是因果关系,地域以及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封闭性导致形成了原始朴素的文化特征。而这种封闭的产生是大陆汉族及其外来民族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强大作用下海南黎族人民保护本民族文化生存的一种方式与思维。
因此,封闭性首先体现在海南黎族从北部、西北部沿海向南部、中部内陆腹地迁移的过程。中部地区连绵的山区与交错的河流网——五指山与万泉河为黎族人民抵御外来入侵提供了屏障,同样也阻隔了与外界的交流,这种地理特点客观上保证了海南黎族保持文化的独立性,这也是与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的黎族相比之下海南黎族更多保留了古代百越族文化遗存的主要原因。其次,海南岛作为海岛所具有的相对封闭性,特别是在古代航海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海南黎族同样保持了音乐文化的独立性,致使原始社会以来流传的文化得以保存。
上述这种地理区位上的封闭性在民间器乐传说中基本都存在,笔者选择的6个民间器乐传说中都体现了地理区位的封闭性,如鼻箫传说中“密林中的山洞”、叮咚琴传说中“看守山兰园”以及居住在山中的“山民”。在例咧、吊锣山以及吹天箫的传说故事中直接出现了具体的地理位置,如“海南岛东南部”以及“五指山”。这些地区以及地理特征就是海南黎族经过迁移后生活分布的地区。
此外,原始朴素的风格在黎族民间器乐传说中随处可见。原始朴素特征主要体现在乐器制作材料的原始朴素性与乐器的自制性两个特征。在有关鼻箫传说中谈到:“小伙子砍了一节白竹,用鼻吹出自己的痛苦……”;例咧的传说中:“……于是他试用山上的竹子制作同样的乐器……”;以及叮咚传说中那个敲击木头驱赶野兽的英雄小女孩。这些内容都一致反映了民间器乐的原始朴素的地域性特征。
(二)民间器乐传说中人文历史性变迁
黎族人文历史性指的是海南黎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与融合性双重属性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社会性质的转变,或是社会生产所有制的转变等;从文化层面来看,就是现代黎族文化形成的过程。这种过程在黎族民间器乐音乐文化变迁中主要体现为上文谈到的黎族传统乐器演奏与制作和外来乐器演奏与制作的融合,以及乐曲风格的包容性与独特性等内容。这种人文历史性特征在民间器乐传说中主要体现在社会性质的转变与宗教信仰的原始性特征即“万物有灵”的宗教观上。比如笔者所论证的6个传说中乐器、大海、山林都是有灵魂的,懂得惩恶扬善、会帮助黎族人民躲避灾难等作用的。除此之外,传说中出现的峒主剥削劳动人民的故事主线反映了传说所在的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分化与剥削。说明此时已经进入到以合亩制为基础的生产组织方式,是现代海南黎族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
虽然,民间器乐传说中的人文历史性特征反映的是黎族的社会性质,但从另一层面来说,黎族民间器乐传说反映了当时黎族竹木器乐在黎族社会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状况——即与黎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传说的方式为后人展现黎族社会生活中的音乐发展与状况。
四、结论
综合上述,对海南黎族民间器乐传说中所包含的地域性特征的分析,反映了黎族竹木器乐在保持黎族原有原始朴素性与封闭性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等外来民族的音乐文化元素,形成了当今黎族竹木器乐的地域性特征。这个特征是漫长历史发展的结果,是社会文化发展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海南黎族竹木器乐的地域性特征在黎族民间音乐传说中的体现更加说明了黎族竹木器乐与海南黎族社会的紧密联系。因为传说也是记录人类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虽然其故事内容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但传说中所叙述的社会生产生活与文化背景应该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总之,本文通过对海南黎族民间器乐传说中的地域性特征的论述,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审视海南黎族竹木器乐的地域性特征。
參考文献:
[1]余曰昆,邱红.黎族古籍文献类型及其价值体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0-112,122.
[2]李阳.海南黎族民间乐器分类规范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人民音乐,2016(10):46-48.
[3]唐宁.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海南黎族音乐传承与保护[J].北方音乐,2017(1):14-15.
[4]罗春祥.试论海南黎族文化生态区的建设[J].群文天地,2012(13):138-139.
[5]赵秀文.海南黎族文化的发展源流与文化特质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8):137-139.
[6]付璐.中国民族乐器造型的美学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0(4):56-61.
[7]周婉儿.湘西苗族多元宗教信仰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丁岩(1976-),男,甘肃白银市人,硕士研究生,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合唱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