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探究

2020-11-25 05:46朱晓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培养目标教材内容

朱晓东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100)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岗位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中职教育毕业的学生在专业精通、综合素质方面已经难以满足企业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中职生选择报考高职学校继续深造,中、高职课程衔接也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均提出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形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2]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如何把握好中职时期计算机课程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职计算机教学是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的研究也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1 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现状

1.1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材内容

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名字均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只是教材内容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探究中、高职教材内容的差别,将中、高职教材内容按照章节进行内容概括。其教材内容对比如表1所示。

1.2 中、高职院校交流与联系现状

福建省教育厅在2018年9月6日发布了《福建省中高职衔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试行)》,发布了中高职衔接的试点专业并且提出了五年制高职等培养模式[3]。为了更好地了解中、高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的现状,笔者对福建省5所中职学校进行中、高职教学交流现状调查,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

2 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重复多,知识深度层次不分明

尽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高职教材与中职教材的框架和软件版本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且高职教材的内容较为丰富,例如增加了“计算机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而在PPT演示文稿中中职版教材只对PPT的简单操作进行阐述,而高职教材增加了创建超链接、丰富内容和格式等内容,总体而言,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2.1.1 课程内容重复多

从表1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职教材主要分为发展历史、系统、网络、办公软件这四大板块,高职教材在发展历史、系

表1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内容对比

表2 中、高职教学交流现状

统、网络、办公软件以外新增了常用工具软件、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等内容,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不同版本的系统和软件之间的基础操作基本一样。也就是说在中职时期,学生已经学习并且实践了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基础操作,到了高职阶段由于教材内容大量重复,使得学生还需要再次学习这些已经烂熟于心的基础操作,难免浪费学生时间;而且学生由于在课堂上接触到熟悉的内容也减弱了课堂学习兴趣,即便后期有新的知识也可能会因为日常对计算机课的不感兴趣而错过。

2.1.2 知识深度层次不分明

高职教育主要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有高等教育知识而且有一定专业技术才能的人。但是从《计算机应用基础》中、高职的教材来看,中职和高职的知识深度层次差异并不明显,内容之间并不存在有效的衔接和层次的提升。以中职和高职教材的Word操作来说,两者教材相比,高职版教材囊括了中职版教材的所有内容,虽然增加了Word中使用艺术字、绘制图形等章节,但这些依然属于基础操作,是适用于所有学生的基础操作。

高职阶段应该比中职阶段有更高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要求,在中职阶段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根据专业来学习更加复杂、更加贴合自身专业的知识。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上学习标注拼音、带圈字符等功能,而对一些文秘专业的学生则主要学习一些文件美化、查找替换等技能。

2.2 培养目标不衔接

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是整体来看,中职和高职不仅是学历层次的差异,还在就业领域、目标岗位、发展速度、职业层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其差异如表3所示。

表3 中职和高职的相关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中职和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但是从中、高职计算机教材来看,并没有针对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层级进行知识分类,很多计算机知识尽管是中职版教材中没有的,但是并没有体现出高职更高的培养目标,也没有针对不同专业设计更加实用的教学内容。

2.3 任职教师交流不足

中、高职衔接既需要教育部门制定中、高职协同发展的宏观战略,也需要中、高职院校之间内部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在专业学习、课堂知识规划等方面达成一致。当前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就是中、高职衔接研究的重要成果,但是中、高职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十分重要。通过教师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知识接受程度等情况,通过不断交流,共同打造紧密衔接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链条。

通过对福建省几所中职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在当前教育部门不断提倡“中、高职衔接”的大背景下,很多中、高职学校之间采取“结对子”的形式,不断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例如一些工作交流、教师交换学习、中高职衔接专业试点等。但从交流现状来看,实现中、高职院校工作交流的学校还处于少数,而且定期的工作交流往往是各类专业教师一同前往,交流内容比较宽泛,没有针对专业内容进行细致的交流。由于中高职院校之间教学等级不同,因此教师交换学习的情况也十分少,交换学习也是短期学习,而且只是听课和短暂的交流,并没有系统地去研究课程衔接的问题。另外,当前中、高职衔接试点非常普遍,一些中职学校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直接进入高职院校进修,而且这些结对子的院校在一些试点专业上做了统一安排,明确了升级时的专业。但是这种专业试点衔接本身规模较小,而且专业统一停留在表层,并没有根据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教材等方面的改革。

3 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的优化对策

3.1 挑选中、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成立教材编纂小组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是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的基础,只有教材内容能有效衔接才能以此为基础不断推进课程内容、专业知识等衔接。从前文的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来看,当前由于中、高职衔接还处于初级阶段,教材的改革和优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作为地区中、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更应该联合起来,成立教材编纂小组。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计算机,对于计算的组成部分和基本操作都已经十分熟悉。因此当前教材中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系统的文件和文件夹的介绍等知识本身已经有些过时,应给予剔除。另外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需求,依此设定教材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设计重复累赘的基础知识。

其次,针对中职生、高职生对计算机的需求、需要掌握的知识来区分层级。在教材编纂方面,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主要学习“通用型”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而在高职时期则需要针对学生专业需求、岗位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教材的差异化设计,在中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计算机能力,通过高职的计算机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5]。

3.2 在培养目标方面层层递进

中职和高职毕竟是不同学历层次的学习。在任何课程设计上,都应该有知识深度、培养目标的明确区分。因此,中、高职衔接的要点也就是培养目标的层层递进。教材内容差异化的设计已经在内容层面上有效地区分了中、高职,但是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如何有效地把控教学内容[6]。

以PPT软件来说,在中职阶段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仅限于能熟练使用PPT的各种操作,主要培养目标是“会即可”;而在高职阶段,由于高职学生有更加广阔的就业领域,在职业层级方面也会比中职生有更多机会成为中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因此在高职阶段,做好一个较为美观而且协调的PPT成为履行好岗位职责的重要手段。因而高职生在学习PPT软件操作时其培养目标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PPT的制作和设计应该着重培养色彩搭配、版式设计、内容与图片协调、动画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能设计出可以符合各种场合风格的PPT,既能确保画面美观又能确保内容充实。培养目标的层层递进有效地区别了中职和高职,促进了学生计算机能力质的提升。

只有明确中、高职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才能促进中、高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方式的差异化,保证学生从中职升入高职后依然能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真正学到符合自己专业需求的计算机技能,获得自我提升。

3.3 建立中、高职计算机教师的长效交流机制

“计算机基础”科任教师的交流和合作是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的保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构建一个长效的交流机制并不需要教师千里迢迢聚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而是可以依托互联网建立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培养目标的确定、教材内容的设计完成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修正的过程,这就需要中、高职教师善于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7]。

例如,当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教材中有一些中职生需要但是没有涉及的知识点,中职教师可以在交流平台上发布相关信息由中、高职教师一起讨论,以确定是属于知识点的疏漏还是这些知识点被安排在高职教材中。后续教师们可以进行不断研讨来决定是否在后续教材改编中加入这些知识点或是从高职教材中将相关知识点进行迁移,并写入《教材修改备忘录》中,以便后续统一进行教材改版。通过中、高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与时俱进分析各专业所需的计算机技能,综合各方面意见不断对中、高职教材进行同步优化,从而促进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更好地衔接。

另外,中、高职衔接很重要的一点是评价标准的统一。在这方面可以由高职院校派驻工作小组来改变中职学校的评价体系,将中职学校原来“以证代考”的单一评价方式向学生计算机实操能力、道德品质、专业等级、考核成绩、日常表现等方向拓展,实现中、高职评价体系的统一。这将有助于高职学校遴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入校。

4 结语

中、高职衔接是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需要每一个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参与其中。本文通过对当前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当前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中存在课程内容重复、知识深度层次不分明,培养目标不衔接,中、高职教师交流不足这三个主要问题,提出了成立编纂小组统一编写教材,确立中、高职院校层层递进的培养目标,建立中、高职教师长效沟通交流机制等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培养目标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