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群体心理及群体行为关系研究

2020-11-25 02:22陈海涛
关键词:极化舆情意愿

陈海涛,魏 永

引 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进入高风险阶段,以及互联网媒介的蓬勃发展与普及,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层出不穷(1)周威特:《网络舆情群体极化效应的管理策略》,《管理观察》2019年第9期。,并且呈现易发、高发、持续不断、难以管控的态势。一方面,传统的删帖、媒介阻断、舆情管控的治理方式和治理思维不再奏效,并且受到严重挑战,网民开始变换传播方式,规避政府监管,导致了网民诉求表达与政府治理的零和博弈;另一方面,互联网环境下的自我选择、匿名性、群组讨论等特征,导致网民自我信息及观点的强化,社会规范及社会约束的减弱,群组讨论中的观点与行为极化,网民舆情表达呈现极端化趋势,增加了发生群体性事件及极端行为的风险。

面对网络舆情发展的严峻态势,学者从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演化规律、治理措施等角度(2)崔鹏、张巍、何毅、齐婧:《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政府应对能力研究》,《现代情报》2018年第2期。,基于蝴蝶效应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螺旋理论、公共领域理论、侵犯动机理论、去个性化理论和群体极化等理论(3)郭媛媛、肖永辉:《对网民在传播网络舆情过程中心理状态的理论探析》 ,《科教导刊 (下旬)》2017年第6期。(4)张发林:《风险社会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武汉:武汉大学,2016年。(5)常锐:《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12年。,借助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分析、多元回归、案例分析等方法(6)曹海军、李明:《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社交网络舆情应对策略仿真分析——以“亚布力事件”为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7)王旭、孙瑞英: 《基于SNA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研究——以“魏则西事件”为例》 ,《情报科学》2017年第3期。,揭示了舆情产生、传播的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和治理措施。然而,以往的研究一方面较少关注在网络舆情中最为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以及由群体极化倾向所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及极端暴力行为,另一方面,传统舆情事件的案例分析多基于中国境内的舆情治理环境,较少讨论境外媒体的舆情热点事件。例如韩国N号房事件,为学术界深入理解网络舆情的生成及演化机制,探究舆情的治理及管控措施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深入探讨舆情及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和解决措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学术界既有的研究成果,从群体极化理论的视角,探讨网络舆情及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因素,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验证网络舆情传播意愿与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应对和治理对策。

一、 理论基础及研究准备

(一) 文献综述及理论视角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理论是指在群体决策条件下群体讨论后形成的观点及结果会比讨论前的个体的观点更具冒险性、更极端化(8)Stoner J A F A,“Comparison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s Involving Risk”,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61.。在网络环境下,这种效应同样存在(9)Sunstein C R,“The Law of Group Polariz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2002,No.2,pp.175-195.,并且由于网络信息的自我选择,互联网环境的开放性、匿名性、多向互动等特性,网络群体极化效应得到强化。群体极化的主要特征有小部分人的极端态度倾向导致了群体的态度倾向性、情绪化与非理性、多元性、可操控性、去个性化与匿名性、突发性演变迅速(10)张发林:《风险社会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武汉:武汉大学,2016。(11)高俊峰、黄微:《网络舆情场中观点簇丛的情感极化度测算》, 《图书情报工作》2019年第10期。。目前学界对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群体极化的内涵、影响与价值判断、成因及演化,技术研判与应对的政策措施等角度(12)吴诗贤、张必兰:《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相关研究述评》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3)杨军、林琳:《我国网络群体极化研究述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作为互联网环境下群体极化的形成原因中的核心议题之一,以往研究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及案例分析,得出了多种不同的原因,其中主要有三方面: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及社会心理失衡,互联网环境的信息自我选择、匿名性与多群组互动,网民自身的从众心理及集体无意识(14)相喜伟、王秋菊:《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的成因与对策》,《新闻界》2009年第5期。(15)史波:《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情报杂志》2010年第7期。(16)郑雪:《微博群体极化现象研究》,《新闻论坛》2018年第5期。。 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现象是社会情绪宣泄的结果,根源在于网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被剥夺感及心理失衡。在网络环境下,匿名性降低了网民自身对社会约束及社会规范的感知,使得部分网民沉浸于一种法不责众的群体心理(17)戴笑慧、冷天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新闻记者》2009年第7期。,以一种更加极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网民以群体内同质化、群体间异质化的特点聚集,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体出现严重的极化倾向(18)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在修正沉默螺旋的作用下,中立理性的观点不具备传播及感染效应,而极端观点更容易唤起网民的情感极化、从众心理及集体无意识,并且在互联网信息的自我选择及媒介的个性化推送及扭曲效应下(19)刘可:《社会公共事件中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新闻传播》2019年第13期。,极端观点及倾向得到强化,并且可能诱发极端暴力行为。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学者构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解释群体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例如,基于刺激反应理论,陈林提出了网络群体极化的 SCRP形成模式,该模式包括刺激因素(Stimulus)、社会认知(Cognition)、强化(Reinforcement)、极化(Polarization)四因素(20)陈林、李运国:《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形成模式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年第14期。。此外有研究指出,群体认同、选择性接触、群际情绪及社会比较频率等因素会显著影响网民群体极化的行为意愿(21)汪明艳、余丽彬、朱译冰:《舆论反转中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情报杂志》2018年第9期。。本文将结合对韩国N号房事件的成因分析,构建影响网民群体极化的行为意愿因素的模型。

(二) 现实背景及理论模型

近年来,网络空间频频爆发恶性事件,不断突破人类文明的道德底线,例如韩国N号房事件及类似的中国版N号房事件。 韩国N号房事件指的是一系列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如Telegram)对受害人进行性剥削的案件。犯罪者在Telegram上创建多个聊天室,将对女性(包含未成年女性)进行性威胁得来的资料、照片、视频等发布在聊天室中。大量匿名用户在群组中围观,并进一步催生极其恶劣的虐待手段迫害无辜的女性,据报道大约有26万会员参与其中。 本研究主要关注此次事件中的互联网技术特性因素、个体及群体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舆情的产生及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影响。

Telegram是跨平台的即时通信软件,用户可以相互交换加密与自毁消息,发送照片、影片等文件。该联系工具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并且群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群体极化倾向。匿名化、群体讨论等特征增强了群体极化的倾向,促使极端暴力、变态行为的形成。基于此,本文将探究感知匿名性及态度极化等因素在群体极化行为意愿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群体认同、选择性接触、社会比较频率等因素会显著影响行为意愿(22)汪明艳、余丽彬、朱译冰:《舆论反转中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情报杂志》2018年第9期。,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网民群体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三) 研究假设

群体认同是个体对群体价值观、态度与情绪的认同感与归属感(23)汪明艳、余丽彬、朱译冰:《舆论反转中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情报杂志》2018年第9期。。个体在与群体的互动过程中强化了对群体的认同,并在过程中获得情感强化、价值感及被群体认同和接受的满足感。有学者指出,群体认同可以引发群体极化现象(24)张书维、周洁、王二平:《群体相对剥夺前因及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基于汶川地震灾区民众调查的实证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4期。(25)杨启飞:《媒介融合的 “E-托邦”: 社会认同的新认知》 ,《新闻传播》2017年第2期。,将原本客观、中立、冷静的个体向极端方向推进,而原本持有极端观点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当个体观点及态度的极化到达某一个阈值,言论的表达及情感的传递已无法满足,则会诱发强烈的行为意愿,用现实的方式表达诉求与不满。群体极化是指极端认同与极端反对,是作为客观、中立的对立面而存在的。群体的认同会增加个体的行为意愿,会强化个体的自我效能,提高对预期效益的期望及降低感知风险,同时从众心理、法不责众等心理的影响,也会增强个体的行为意愿。因此,本研究假设:

H1:态度极化部分中介了群体认同对网民群体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民倾向于关注与自身观点及态度相符的传播媒介、传播主体,跟随自己认同的意见领袖,在信息的接触过程中具有选择性,愿意接触自己认同的观点及报道,避免接触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信息。网络时代,用户可以拉黑与自己持相反观点的个体及传播媒介,社交媒体也会主动推送网民可能喜欢的信息。在自我选择与信息强化中,网民个体的态度得到强化与极化。以往研究认为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有助于群体极化的形成(26)Kim Y,“Does Disagreement Mitigate Polarization? How Selective Exposure and Disagreement Affect Political Polarizatio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15,No.4,pp.915-937.。此外,极化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对事件的态度会决定人的行为,当个体产生极化态度时,会有更强的行为意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2:态度极化完全中介了选择性接触对网民群体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公众总是不断被激励用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去认识和表现自我(27)汪明艳,余丽彬,朱译冰:《舆论反转中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情报杂志》2018年第9期。。个体在与群体观点的比较与互动过程中不断修正自身的观点,不断向群体的观点靠近和强化。同时,由于网络及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过载及信息的不确定性,个体在社会属性的驱动下,为避免被群体孤立,会倾向于不断将自身的观点与他们的观点进行比较,并在比较过程中向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靠拢,认为大多数人及主流的观点态度是正确的。社会比较频率的升高会导致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度提升,相应地更愿意采取得到群体认同的言论及行为。因此,本研究假设:

H3:态度极化部分中介了社会比较频率对网民群体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

态度极化是指个体的观点处于极端状态,远离客观、中立的观点。当个体对事件的看法处于客观中立状态时,个体对事件预期走向处于观望状态,不发表意见也不会采取具体的行为干预事件的走向。与之相反,当个体处于极端认同或极端反对状态时,个体与社会热点事件的发展预期具有强烈的主观期望,希望事件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中的感知收益升高,为之愿意付出的成本及承担的风险也会升高,个体认知得到强化,情绪的感染加强,更有可能采取实际行为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诉求。态度极化会增加网民群体的行为意愿(28)Kim Y,“Does Disagreement Mitigate Polarization? How Selective Exposure and Disagreement Affect Political Polarizatio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15,No.4,pp.915-937.。因此,本研究假设:

H4:态度极化对网民群体行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感知匿名性是指个体感知到的自身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足迹及行为的匿名程度(29)Jung Y, Song H, Vorderer P,“Why do People Post and Read Personal Messages in Public? The Motivation of Using Personal Blogs and its Effects on Users’ Loneliness, Belonging, and Well-be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2,No.5,pp.1626-1633.。当个体感知匿名性强时,个体的社会临场感会显著降低,感知受到的对他人评价、社会道德与法律规范的约束会显著降低。因违反规范和规则而可能受到惩罚的风险降低,从而可能导致个体更多地接触极端、暴力、色情信息,并进一步导致个体的观点及态度的极化倾向(30)Jung Y, Song H, Vorderer P,“Why do People Post and Read Personal Messages in Public? The Motivation of Using Personal Blogs and its Effects on Users’ Loneliness, Belonging, and Well-be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2,No.5,pp.1626-1633.。以往研究指出,网络匿名性是产生网络偏差行为的主要原因(31)雷雳、李冬梅:《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研究》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10期。,此外感知匿名性处在不同程度时,个体选择性接触的行为意愿及选择性接触信息的极化程度会有所不同,并且感知匿名性还会强化个体极端观点与极端态度的表达意愿。当个体认为不用对自身言论负责,不用担心结果时,其更可能发表极端观点。另一方面,在感知匿名性高的状态下,极端言论与群体认同具有互动作用,为了获得群体认同,个体更敢于发表极端言论;另一方面,极端言论的发表会增加个体感知到的群体认同,两者的交互作用会导致群体的观点极化与态度极化,并最终增强个体的行为意愿。因此,本研究假设:

H5a:感知匿名性正向调节群体认同对态度极化的影响。

H5b:感知匿名性正向调节群体认同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一) 量表开发

问卷调查法经济、便利,能获取人的主观心理想法,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个体数据。为确保研究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中的所有测量量表均采用以往学者开发的成熟量表,并针对本文的研究情境进行了部分修改,测量指标采用LIKERT 5级量表。在收集整理量表后,将研究问卷的情境界定为社会热点事件行为意愿的调查研究,热点事件举例说明为“罗一笑事件”“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和转基因问题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热点事件。在初步的量表开发完成后,研究团队邀请了两名舆情研究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对量表进行评测,并根据两位研究者提出的建议对部分变量的表述进行了修改。随后,我们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收集了100份问卷进行预测试,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最终问卷的测量项目见表1。

表1 测量量表及参考文献

续表1

(二) 数据收集

本研究在问卷星平台、微信、微博、QQ群等平台发放问卷,最终收集到380份问卷,在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剔除了填写问卷时长过短、前后矛盾等不合格问卷,最终获得339份有效样本,问卷有效率为89%。为探究样本分布特征,借助SPSS 20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性别分布上,女性占58%,男性占42%;在年龄分布上,18~30岁的年轻人占82%,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群体;在教育程度分布上,本科毕业占68%。

(三) 共同方法偏差

由于本研究采用问卷收集数据,面临共同方法偏差的潜在威胁,我们采用了两个广为认同的方法对本研究数据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了检验。首先,我们采取了哈尔曼单因子测试(32)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Lee J Y, et al.,“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No.5,p.879.,借助SPSS 20,对所有变量进行了未旋转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最高的单因子仅能解释28.8%的变异量,远低于50%的阈值。然后,为进一步检验,借助Amos 24,本研究构建了共同潜在变量因子(33)Liang H,Saraf N,Hu Q,et al.,“Assimilation of Enterprise Systems: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Top Management”,MIS Quarterly,2007,Vol.31,No.1,pp.59-87.,该因子用所有的测量项目估计,模型结果显示:x2[339]=2337,df=153,CMIN/DF=17.23,RMSEA=0.219,p<0.001,远差于本研究设计的模型。因此,本研究的数据没有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三、 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检验

本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建模分析,采用协方差矩阵法,依据两阶段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分析(34)Fornell C, Bookstein F L,“Tw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LISREL and PLS Applied to Consumer Exit-voice Theory”,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2,No.4,pp.440-452.。具体地,借助SPSS 20和Amos Graphics 24, 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检验。

(一) 测量模型

测量模型主要用信度和效度指标进行评价。信度的评价通常用Cronbach’s Alpha 系数进行评价,需要大于0.7。效度的评价主要考察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所有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大于0.5;组合信度大于0.7;平均变量抽取值(AVE)大于0.5(35)Fornell C, Bookstein F L,“Tw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LISREL and PLS Applied to Consumer Exit-voice Theory”,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2,No.4,pp.440-452.。借助SPSS 20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Amos 24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本研究所有的测量项目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0.7,显示本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此外,大部分的测量项目的因素负荷量大于0.7,所有测项均大于0.5,组合信度大于0.7,平均变量抽取值(AVE)大于0.5。结果显示,本研究的测量项目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此外,表3显示了本研究的构念相关性及区分效度检验结果,构念的AVE平方根值需要大于该构念与其他构念的相关系数(36)Straub D, Boudreau M C, Gefen D,“Validation Guidelines for IS Positivist Research”,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04,No.1,p.24.,结果显示,大多数的构念均满足上述要求,表明本研究的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2 构念信度与聚合效度检验

续表2

表3 构念相关系数及区分效度

(二) 结构模型

在测量模型通过检验后,本研究通过Amos 24导出估算的各潜在因子的数据进行了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与模型验证,以检验本研究假设的概念模型与实际收集到数据的符合程度,验证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社交媒体热点事件网民行为意愿模型

模型拟合优度见表4。结果显示,模型的卡方自由度之比小于3,CFI大于0.95,RMSEA小于0.06,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度,简约性与拟合优度。模型的路径系数及显著性见表5, 结果显示所有路径系数临界比值(CR)的绝对值均大于1.96,p<0.05, 表明各路径系数在95%的置信区间下均显著,且大部分路径在99%的置信区间下具有显著性。在路径系数的方向上,感知匿名性对行为意愿、选择性接触对态度极化的影响均为负,表明感知匿名性对行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选择性接触对态度极化有负向影响,与本研究的假设H2不一致。态度极化对行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本研究的假设H4得到支持。

表4 热点事件网民行为意愿模型拟合优度分析

表5 网民行为意愿各变量路径系数及显著性

为进一步探究本研究假设中的中介效应,本文借助Sobel test检验了中介效应,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态度极化中介了感知匿名性、社会比较频率、群体认同对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由于各构念的直接影响也显著,因此态度极化对各变量的中介效应为部分中介,因此本研究假设H1和假设H3得到支持。另外态度极化对选择性接触的中介效应也显著,但值为负,因此假设H2未获得支持。最后,本研究检验了感知匿名性对群体认同到态度极化、行为意愿的调节效应。我们计算了直接效应,并对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交互项也加入了模型检验中,结果如表7所示,两个交互项系数均显著,表明假设H5a、H5b获得支持。感知匿名性交互作用的简单斜率测试见图3。由此可知,感知匿名性增强了群体认同对态度极化及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

表6 间接效应检验

图3 感知匿名性交互作用的简单斜率测试

表7 热点事件网民群体行为假设检验结果

(三) 讨论分析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态度极化对行为意愿有正向影响,态度极化部分中介了群体认同及社会比较频率对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感知匿名性正向调节了群体认同对态度极化及行为意愿的影响。

群体认同及社会比较频率对行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37)汪明艳、余丽彬、朱译冰:《舆论反转中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情报杂志》2018年第9期。(38)石文萍:《突发事件中微信用户非理性集群行为引导研究》,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群体认同、群际情绪等因素对行为意愿的预测效应十分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在个体行为决策过程中,群体的认同、支持和参与,以及在过程中的强烈情绪感染是行为意愿形成的重要因素。而个体本身的社会比较频率的高低决定了个体是否经常性地将自己的观点、行为与群体进行比较,高社会比较频率的个体更容易受到群体认同及群体情绪的感染,这是由个体心理迈向群体心理认同的必要条件。正如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将群体定义为一个特殊的心理整体,在情绪感染下,为某个目标或某些精神需求而有所行动的人群。心理整体是群体形成的重要特征,个体的力量及心理是弱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倾向于客观、中立、理性,但当群际情绪、群体认同将个体内在的情绪唤醒,个体融入集体,个体的行为意愿及行动意愿会得到显著增强,态度极化及行为极化的可能性增大。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在对群体进行分析时,除了外在的客观条件,还必须更多地关注内在群体心理形成的根源及机制。

除此之外,本研究发现感知匿名性增强了群体认同对态度极化及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感知匿名性是个体对自身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匿名性的感知,当个体感知匿名性强时,更可能通过发表极化言论获得群体认同,社会规范约束力的减弱会在匿名群组讨论中带来更强的链式反应。个体被群体情绪感染并互相增强,态度及行为会更加偏离日常行为规范。

此外,本研究中假设的选择性接触对态度极化及行为意愿的影响路径未获通过。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同(39)Kim Y,“Does Disagreement Mitigate Polarization? How Selective Exposure and Disagreement Affect Political Polarization”,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15,No.4,pp.915-937.。一方面,选择性接触会带来观点及信息的集中化和偏向化,并最终形成态度的极化,但另一方面,选择性接触是个体的本能选择,降低信息焦虑,确保信息及观点的内在自洽和合理化,并不一定会导致态度的极化。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个体在遭遇不同的观点和信息时,表现出强烈的愤慨与不认同,反而会进一步加剧观点的极化。未来的研究者可以进一步探究选择性接触与态度极化、行为意愿的内在作用机理。

四、 研究结论及展望

本研究基于群体极化视角,构建了群体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引入了感知匿名性的调节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群体认同、社会比较频率对态度极化及行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匿名性增强了群体认同对态度极化及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截面问卷数据,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力度较弱,未来研究可考虑采用纵向研究、实验法等探究匿名性与群体极化的内部形成机制与因果关系。

基于研究结论,为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社会治理,避免群体暴力、恶性事件的发生,本文提出以下治理对策:

(一) 在网民层面,要避免加入、传播、使用类似的匿名群组软件。网民应遵守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和规范,避免在匿名的网络空间中丧失理智,成为恶性事件的“帮凶”。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互联网发表言论、参与讨论,也必须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法律法规。

(二) 互联网软件开发及治理管控层面,国家应加大对网络空间,特别是境外违法网站及匿名群组软件的管控。Telegram、连登讨论区等匿名群组、匿名社交软件的出现,对公共安全、社会舆论具有较大威胁。由于网络匿名性对个体社会约束较低,互联网监管机构应加强对网络实名制的管理,特别是匿名群组讨论区的管理,减少社会极化观点、极化行为意愿形成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极化舆情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极化雷达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非理想极化敏感阵列测向性能分析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