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社会工作:理论、实务与教育

2020-11-25 02:25程鹏立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实务公正

程鹏立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认识的不断加深,社会科学也开始进入被认为是自然科学的传统领地,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程鹏立、唐争翠:《疾病与环境污染:突破自然科学的局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科学自身也在不断变革和进化。以社会学为例,物理环境变量不在传统社会学视野中。迪尔凯姆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真实性”,使得社会学成为一门脱离心理和生物的独立学科(2)E.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54-156页。。韦伯、米德、库利和托马斯等都强调人类生活中情景定义的重要性,他们假设“情景的客观性存在于行动者对情景的定义中”,也忽略了情景的物理属性(3)Choldin H M, “Social Life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1978, pp.352-384.。面对新的需要,“环境社会学”应运而生,它突破了传统社会学学科的局限,拓展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环境社会学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20世纪90年代末期传入中国。2000年之后,中国的环境社会学学科发展迅速,无论是人员队伍还是研究成果都颇具规模。

相比之下,社会工作面对环境和生态问题反应要慢得多。在西方,社会工作涉及环境和生态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直到现在,发展仍比较缓慢。在中国更是没有得到重视,直到2018年,才有学者开始介绍西方的相关研究。迄今,相关的研究论文不过寥寥数篇。而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们已经从事了大量与物理环境有关的服务工作,比如城市社区营造和乡村振兴中的人居环境改善。因此,社会工作的学术研究必须重视环境研究,实现从“实践自发”到“学术自觉”。

一、 环境社会工作理论:促进范式转换

(一) 名称与概念之争

与传统社会学不同,社会工作一直强调“环境”。“人在环境中”(PIE, People in the Environment)从20世纪初就逐步发展成为社会工作实践和教育的导向性视角。站在这一视角,学者认为,如果不考虑个人环境的各个方面(社会、政治、家庭、时间、精神、经济和身体),就无法充分理解个人及其行为(4)Mary E K,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view/document/obo-9780195389678/obo-9780195389678-0092.xml.。但是,“人在环境中”的“环境”指的是社会环境,并不包括物理环境。因此,同社会学一样,要回应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的现实问题,社会工作也需要进行范式转换。

关于名称,西方学术界提出了绿色社会工作(green social work)、环境社会工作(environmental social work)、生态社会工作(ecological social work)、可持续社会工作(sustainable social work)等(5)Sylvia R,Jennifer B,“Environmental Social Work: A Concept 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47, 2017, pp.68-86.。截至目前,中国学者主要提出了绿色社会工作和环保社会工作两个名称,环境社会工作最近才被提到(6)严骏夫、徐选国:《从社会正义迈向生态正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拓展与范式转移》,《学海》2019年第3期。(7)陈星星、徐选国:《绿色社会工作:迈向生态环境关怀的社会工作新论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8)屈振辉:《论我国环保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问题》,《鄱阳湖学刊》2017年第5期。(9)罗桥:《环境社会工作:概念、价值观与实践路径》,《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2期。。本文认为,环境社会工作是表达概念比较好的术语。一方面,这个名称与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中”视角的表达一致,只是对“环境”一词内涵的扩展;另一方面,与环境社会学的表述也一致。环境社会工作促进人类创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地球生态系统,帮助社会工作者使用核心社会工作价值观、技能和知识促进社会变革,应对和减轻环境衰退(10)Sylvia R, Jennifer B, “Environmental Social Work: A Concept Analysi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47, 2017,pp.68-86.。

(二) 社会工作价值观:促进“人在环境中”的范式转换

很长时间以来,“人在环境中”一直被理论界和实务界理解为“人在情景中”,“环境”是社会环境,是人们实践的情景,而不是人们生活的动态要素。玛丽·里士满1917年开始敦促社会工作者要“在环境中理解行为(treat individuals by way of their social environment)”,强调环境资源在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中的重要性。20世纪50年代,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people in situation)的概念。“人在环境中”变为“人在情景中”,说明“环境”一词的内涵在进一步窄化和心理社会化。此后,“人在情境中”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核心。1994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正式使用“人在环境中”(people in the environment),说明美国社会工作理论界对“环境”一词的理解在回归,但依然没有扩展到物理环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环境危机并没有改变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生态系统理论或生态模型强调的还是服务对象的社会和文化改变(11)Marie D H, Robert JP, “Social Dimensions of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Challenges for Social Work”,Social Work, vol.2,1993,pp.204-211.。1981年美国学者魏克提出对人类行为心理学方面的强调限制了社会工作关于社会环境的视野,且窄化了干预的理论基础。她呼吁社会工作应该把影响人类行为的环境扩大到包含物理环境,这样才能让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基础更加包容和有效(12)Ann W, “Reframing the Person-in-Environment Perspective”,Social Work, vol.3, 1981,pp.140-143.。尽管几乎所有学者的文章都同意社会工作的理论焦点应该包括自然环境,但实践的发展却比较慢。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2003年才开始制定环境政策,明确把自然环境纳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范畴。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IFSW)2005年才开始制定自然环境政策,倡导全球范围内的应对与合作(13)Shari E M, HaywardR A, Terry V S, “Environmental Shifts for Social Work: A Principles Approa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vol.21, 2012, pp.270-277.。

(三) 环境社会工作研究

环境社会工作研究涉及环境主题十分广泛,有学者把环境社会工作研究领域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1)自然资源的破坏,包括采矿和工业破坏;(2)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3)有毒物质的生产和处置;(4)空气、土壤和水污染;(5)物种灭绝;(6)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7)自然灾害和创伤性事件,包括干旱和洪水(14)Mel G,John C,Tiani Hetherington,“Environmental Social Work”,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3,pp.13-16.。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灾害、气候变化、食品安全等十个方面(15)John C,Mel G,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Work: An Overview and Introd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vol.21,2012, pp.230-238.。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的环境研究中十分必要,在环境社会学、环境史等涉及物理环境的社会科学研究中都一直强调这一点(16)程鹏立:《环境史与环境社会学的比较与借鉴:一个可能的分析框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这些学科会涉及诸如全球变暖知识,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及对人们的影响等科学知识。社会工作的环境研究还会涉及与其他领域的学者、社区教育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广泛合作。跨学科研究为社区组织化和政策倡导的策略方法提供了基础,使得环境和社会问题之间的联系更加明确。对中国来说,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引起的社区抗争的高峰时期已经或正在成为过去,环境与社会问题之间的联系更加隐蔽,加强对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促进社区环境改善和环境治理十分重要。

本文以气候变化主题为例,介绍两个相关的社会工作研究。米什卡·赖萨克把环境衰退和气候变化作为基本道德问题来理解,并且探讨了在相同信仰社区内倡导气候和环境保护的领导力建设问题。他还讨论了如何将以信仰为基础的环境教育来作为建设能力的工具,以促使这些社区的成员从被动的消费者变为积极的环境公民。他还为那些生态社会工作者指明了构建保护地球的网络发挥作用的途径。他还强调了社区介入和公共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这些都有助于建设一个以道德为中心的环境运动(17)John C, Mel G,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Work: An Overview and Introd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vol.21, 2012,pp.230-238.。蒂妮·赫瑟林顿和珍妮·博迪讨论了社会工作对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边缘化人口的干预。社会工作文献中有关环境问题如何影响弱势群体及社会工作的研究很少。气候变化对边缘化人群的不利影响意味着社会工作者需要为今世后代的福祉做出适当的回应。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探讨了构建一个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这个模式中包括在微观和宏观层面尊重和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同时还介绍了几个社会工作成功介入的例子,通过介入消除了经济理性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中固有的环境不可持续政策造成的不平等,努力推动了环境社会工作的学术、教育和行动的进步(18)Mel G, John C, Tiani H,“Environmental Social Work”,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3,pp.17-18.。以上两个气候变化主题相关的研究分别从意识形态和政策倡导两个方面提出了社会工作的干预策略。

二、 环境社会工作实务:把环境公正带回社会公正

(一) 环境社会工作的干预模式

社会公正是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关注的核心主题,而环境公正和社会公正直接相关,可以说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尽管环境公正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学术概念,但它其实深深植根于社会运动实践。美国环境保护署把环境公正定义为:“环境公正是指所有人,不论种族、肤色、国籍或收入,在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执行方面的公平待遇和有意义的参与。”(19)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Learn about environmental justi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pa.gov/environmentaljustice/learn-aboutenvironmental-justice. 2016, March 29.环境是否公正与社会经济地位紧密相关,尤其是跟种族、阶层联系密切(20)程鹏立、钟军:《环境社会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生态经济》2013年第4期。。因此,环境社会工作实务的核心任务是对环境公正进行全面干预,处理压迫环境衰退和不公平的结构形式,给服务对象增权(21)Lena D, “Environmental Justice at the Heart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Greening the Profes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vol.22,2013,pp.431-439.。环境社会工作已经超出了传统单一的介入方法、介入理念和介入模式,是一种更具综融性的社会工作范式(22)陈星星、徐选国:《绿色社会工作:迈向生态环境关怀的社会工作新论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环境社会工作者旨在通过帮助人们动员和组织保护物理环境的活动来提升环境公平并与环境不公正抗争。因此,社会工作实务通过宣称人权和社会公正来增加现在和未来人类和环境的福祉,它关注处理各种形式的破坏人民福祉的环境退化。环境社会工作实务审视社会经济和物理环境危机的相互关系,鉴别其中的问题,界定社会工作者核心任务,明确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本文把环境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框架总结为“问题-任务-角色”(见表1)(23)Lena D, “Environmental Justice at the Heart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Greening the Profes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vol.22,2013,pp.431-439.。

表1 环境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框架

(二) 环境社会工作的介入与案例

环境社会工作在不同的环境领域灵活运用不同的介入方法来界定具体的问题之后,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介入(见表2)(24)Mel Gray, John Coates, Tiani Hetherington,“Environmental Social Work”,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3,p.16.。本文选取两个典型领域介绍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同时对应选取介绍两个典型案例。

丹尼尔·斯特利克讨论了澳大利亚受干旱影响家庭的社会工作实践。最近人们重新关注这个地方长期干旱的影响及其长期后果,然而,干旱的社会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的探讨。文章概述了在气候变化或干旱期间,澳大利亚的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妇女及其家庭获得各种可获得的适当服务和信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社会资本需要个人、社区利益相关者和公共部门之间建立基于信任的伙伴关系。社会工作者如何参与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文章讨论了微观和宏观实践干预的潜在可能性(25)Mel G, John C, Tiani Hetherington,“Environmental Social Work”,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3,p.19.。本·谢帕德呈现了一个纽约的个案研究,他参与了其中的社区菜园、创意社区组织和环境行动主义。通过追溯一个纽约市拯救城市菜园的成功运动——“更多菜园联盟”的历史,他概述了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行动的潜力。社区菜园大多位于那些贫困、哮喘发病率最高、高密度住房和低收入的社区。社区菜农把安全、食物、美丽、新鲜空气和社区意识带回了他们的街道和人群中。鉴于这些公共空间的定位是公共而非商业目的,在过去的十年里,他们面临着来自企业、房地产和社会的压力,他们被认为没有规范使用开发公共空间。谢帕德描述了“更多花园联盟”以及它为边缘人群保护公共空间进行的抗争。通过创造性的社区组织化,他们建立了一个捍卫社区菜园多元化的联盟,呈现了一个组织化反对城市绅士化的最佳实践案例研究。这个案例展示了普通人是如何争取权益并成功为创造健康社区而斗争的(26)Mel G, John C, Tiani Hetherington,“Environmental Social Work”,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3,p.19.。

以上两个案例研究分别从个人、社区和社会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介绍了环境社会工作介入环境保护的理论和方法,社会工作者在其中扮演了协调者、动员者等多种角色。

三、 环境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和视角的转换

(一) 环境社会工作教育的视角与框架

若要使得社会工作者具有环境公正的价值观和理论视角,需要把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课程传授给社会工作的学生和社会工作者。视角转换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因为价值观一经形成便根深蒂固。面对全球性的环境衰退和气候变化,把环境意识带入社会工作,通过教育和实务来根本改变社会工作者的视角已无法避免。转换的步骤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先是支配视角的暴露和批评,再是替换视角的呈现。前者涉及环境社会工作的研究,后者涉及环境社会工作的教育。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于2015年制定了新的《教育政策和认证标准》,强制性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把环境问题纳入社会工作课程设置。那么,社会工作的环境视角转换到底包含哪些内容?梅尔·格雷和约翰·科茨认为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需要反思社会工作的人文价值观和理论。应该用生态中心的环境价值观代替既存的人类中心价值观。第二,需要建立一个广泛包容的理论框架,包括对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的理解。应该让学生知道政治、经济和社会过程是如何制造环境影响的。第三,环境实践强调了社会工作者的宏观作用,比如,进行社区评估时考虑环境影响;使用有关环境的地方和传统知识作为资源来设计项目,特别是在灾害和气候变化工作中;鼓励基金会和社区基金组织把环境关心作为基金申请的一个显著考虑因素。第四,环境为政策课程提供了绝佳的素材(27)Mel G, John C, “Changing Gears: Shifting to 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Social Work Education,vol.5, 2015,pp.502-512.。

与环境社会工作实践相比,环境社会工作教育显然更加落后。安德·内史密斯和诺拉·史密斯对美国一个州373名一线社会工作者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发现如何实现环境公正是实务中的一个典型问题,但社工们表示没有做好应对准备。他们据此建立了把环境公正融入社会工作教育的框架(见表3)(28)Ande N, Nora S,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Social Work Education: Social Workers’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Social Work Education,vol.5, 2015,pp.484-501.。2008年中国的汶川地震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灾害社会工作应运而生,但其并没有引起学界在更大学科范畴进行研究、实践。国外社会工作学界并没有灾害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和表述。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贡献,应该可以拓展学科范畴,逐步过渡到环境社会工作,把环境公正引入社会公正,从关注灾害中的人和社会,到关注灾害中的自然环境、人和社会。

表3 社会工作教育整合环境公正的框架

(二) 环境社会工作的课程设计与方法

环境社会工作教育更微观的层面涉及专业教学,特别是本科生和MSW的课程教学。朱莉·德莱罗等介绍了“绿色社会工作”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分为学习目标、参考教材、课程考核等三个部分(见表4)。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思维导图、案例教学、客席讲者等。思维导图包括个人思维导图和小组思维导图,个人思维导图的主题是可持续性,小组思维导图的主题是抗逆力。案例教学有利于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式学习,案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反思判断能力。在环境社会工作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与实务中可能遇到的情景相似或相近的场景,教会学生设计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9)Julie D,Wu H, Matthew T, Allyson D, “Social Work and Sustainable Social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Green Social Work’ Curriculum”,Social Work Education,vol.5, 2015,pp.528-543.。

表4 环境社会工作课程设计

雷蒙娜·贝尔特兰认为,社会工作教育应该把自然物理环境融入学科价值观,把环境公正整合到社会公正中。她详细介绍了在一门MSW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如何把环境公正模块融入社会公正课程。现场教学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特色与方法。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超越教室边界的真实场景。一般来说,社会工作的教室更像是模拟真实世界的实验室,而现场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体验社会公正的真实规则的机会。整个课程教学大致包括以下环节:第一步,课程指导教师小组需要准备好环境公正教育材料,还要联系好一个当地的社区和合作组织。第二步,在课堂上,学生听老师讲课,阅读相关材料,观看相关纪录片,熟悉一切有关环境工作的材料。第三步,老师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和环境保护组织接触。由环保组织工作人员带领参观社区,介绍社区历史和环境衰退及抗争的历史。第四步,回到课堂前,学生有一段自由时间自己与社区的河流、山川、道路接触,感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并体会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第五步,学生回到课堂进行集中讨论和汇报(30)Ramona B, Alice H, Stephanie B,“Environmental Justice is a Social Justice Issue: Incorporating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to Social Work Practice Curricula”,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vol.4, 2016,pp.493-502.。

中国的环境社会工作教育既要深入学习西方环境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教育经验,也需要总结本土灾害社会工作课程教育的经验,发展出适合本土需求的更广视野的环境社会工作教育体系。

四、 结 论

追求社会公正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首要显著标志,但传统的社会工作中的社会公正并不包含环境公正。环境衰退和生态恶化又是社会工作不得不进行回应的时代话题。本文认为,要实现传统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的范式转变,意味着:在理论层面,要把物理环境变量引入社会工作;在实务层面,要把环境公正带回社会公正范畴;在教育层面,要把环境公正整合进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促进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和视角的转换。通过三个层面的努力,最终促进环境社会工作学科的学术自觉,逐步实现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环境社会工作在西方也是一个新鲜事物,在中国更是刚起步。发展环境社会工作,既要正视困难和不足,也要看到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基础和优势,那就是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实务和教育积累。本文在学科构建层面搭建了“理论-实务-教育”的框架,并对西方经验进行了介绍和探讨。但是,学科的完善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希望社会工作学界、实务界、教育界的社会工作同仁共同努力,为推动中国的环境公正和社会公正而努力奋斗,早日实现生态文明。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实务公正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