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兵
(南阳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常用的方式之一,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离辐射会对患者的皮肤产生较大的损伤,引起并发症[1]。而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临床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目前,标准化皮肤护理模式成为临床中的常用方式[2]。本文将其用于乳腺癌放疗患者,探讨对放射性皮炎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行放射治疗患者。纳入标准:首次接受乳腺癌放射治疗;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治疗前存在皮肤疾病者;②存在严重的治疗禁忌症者。将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10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6.2±4.9)岁;0期33例,I期46例,Ⅱ期21例。试验组:平均年龄(46.8±5.1)岁;0期32例,I期45例,Ⅱ期23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确保创面的清洁、禁止使用粗硬毛巾对皮肤进行擦拭,避免使用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抹皮肤。试验组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1)治疗前,护理人员为患者详细讲解关于放射治疗的原理、方式与配合的要点,缓解其不良心理;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是否存在损伤、是否存在炎症、是否具有较强的抗辐射反应能力,依据评估检查结果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并做好充分的治疗前准备。(2)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一旦出现破损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停止治疗,并遵医嘱进行处理。(3)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使用软毛巾对治疗部位的皮肤进行轻轻沾拭,禁止使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告知患者穿柔软宽松全棉衣服;若皮肤出现瘙痒情况,告知患者禁止用手抓挠,可涂抹婴儿止痒粉;若发生渗出性的皮肤损伤,及时进行干燥防腐处理,若症状较重,则需要及时对病变部位进行引流,同时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以避免发生感染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1)皮肤损伤程度:0度,表示皮肤无损伤;I度,表示治疗部位的皮肤出现红疹、红斑症状,放疗周围皮肤存在轻微不适感;Ⅱ度,表示治疗部位的皮肤出现疱疹、水泡症状,周围皮肤出现轻微的糜烂现象,肤色轻微改变;Ⅲ度,表示皮肤发生显著的糜烂现象,存在显著的疼痛感,肤色发生显著改变;Ⅳ度,表示皮肤几乎全部糜烂,产生强烈疼痛,肤色改变。(2)皮肤瘙痒程度:0度,表示无瘙痒;1度,表示轻度瘙痒;2度,表示显著瘙痒且无法忍受。
两组皮肤损伤及瘙痒程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24,32.53;P<0.01),试验组均明显轻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皮肤损伤及瘙痒程度的比较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可采用化疗或放疗,疗效较好。但部分患者经放疗后会对皮肤造成损伤,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以加强对皮肤的保护。标准化皮肤护理模式主要是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按照护理标准对患者实施皮肤护理,以便能够缓解皮肤损伤症状,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内容包括放射治疗前的心理干预、皮肤状况评估及术中、术后的观察与良好的处理等[3]。通过术前的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消除不良心理,而皮肤状况的评估可明确患者的皮肤情况,据此制定皮肤损伤的预防方案;通过术中与术后的观察与及时有效的处理,能够降低皮肤损伤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皮肤损伤及瘙痒程度明显减轻。
综上所述,标准化皮肤护理能够降低乳腺癌放疗患者的皮肤损伤及瘙痒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