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芳
(福建省平潭澳前镇中心小学 福建 平潭 350400)
1.1 核心素养的含义。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接受最基础的教育,具备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所谓素养也就是个人的修养,学生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热爱国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在核心素养的引领渗透下,显示出教育的人文情怀、育人价值,并且最终把教学提升成为教育。
1.2 小学体育教学的含义。小学体育是最基础的锻炼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动作的练习和传授,还应有正确的体育知识做疏导。在教会学生最基础的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的同时,以知识做为指导,这样才能与健康教学有效结合。
2.1 有利于学生强健体魄。素质健康教育既能疏导人的心理,还能强身健体,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运动系统,促进骨骼发展。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未来的社会中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本钱,所以体育锻炼最直接的益处就是能强身健体。
2.2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对于未来充满了好奇心,由于他们知识面有限,所以只能通过想象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中就犹如一个新世界一样,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表演自己想象中的角色,满足他们求知欲,缓解学习书本知识的枯燥问题。
3.1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实现快乐的体育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完成一件事有兴趣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要从兴趣着手去激发学生们的运动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开展自己的兴趣课堂,把一些运动项目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所在。但是兴趣的开展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问题出现,有的孩子天性活泼在一些运动项目上可能得心应手,进展的会很顺利,但往往这些孩子的纪律意识很薄弱,这样会影响其他学生做一些大胆的尝试。所以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组织好纪律管好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上场的机会,尤其是性格比较偏内向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活动,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体育活动中找到自信,然后把这种自信带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课上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再加上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在一个活泼的氛围中得到锻炼,既愉悦了身心又能强身健体。
3.2 让学生建立平等、真诚、合作、互助的关系。体育课具有学科的独特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其学科的独特性,设置一些学生喜欢的项目,使学生在学练中能充分的展示自我。例如,设置一些团体的项目,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能力,在这些项目中学生便能学会团结一致不再单枪匹马的战斗,并且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建立一种合作、真诚、平等与互助的关系,学生在体育课中所学到的思想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的学科中,也体现了体育学科的多样性,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3.3 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体系及观念。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使学生的人格与道德得到升华,让学生因为体育锻体而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及其观念。比如说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冲突或者直接发生肢体上的摩擦时,教师要做的不是打骂学生而是积极的引导,让学生的身心得到良性的发展,也能养成学生知错能改的好习惯。
3.4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整个小学的素质教育中,体育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部分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却往往是被忽略的部分,一些人可能认为体育课就是学生玩耍的课堂,所以对于老师的专业素养并没有过多的要求,进而导致了许多人对于体育课的不重视。所以想要实现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培养核心素养,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所有老师在上岗前必须参加培训,并且还要有处理一些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带着学生玩,而是在玩的过程中收获一些在书本上所学习不到的东西,紧跟时代步伐,抓牢基础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和小学体育的健康教学有效结合,可以展现体育学科独特的魅力,弥补了在以往的体育应试教育中的小足,也让学生对新时代的体育教学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这种结合,同学们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种正确的价值体系的引导下追求高尚的精神面貌和遵循正确的道德标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树立良好竞争、不骄不躁、团队合作、积极向前的不懈意识,从体育渗透到生活,在体育中构建学生正确的核心素养体系,完备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的学习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