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辉
近十年来,创意写作在中国内地飞速发展,已历经三个时期。2009年复旦大学招收第一届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研究生、上海大学成立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标志内地创意写作的萌生期;2012年西北大学等非京沪地方高校创意写作专业的创生,标志内地创意写作进入勃兴期;2018年,清华大学宣布全校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华东师大成立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至此,几乎大部分内地名校都已肯认创意写作的合法性,创意写作进入深耕期①陈晓辉:《近十年内地创意写作发展速描》,《香港公开大学田家炳中心通讯》2019年第1期。。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关创意写作的概念、版图、边界和际遇等问题却一直模糊不清,不仅影响了人们对它的理解和研究,更严重影响了创意写作的中国化进程。而创意写作的中国化,无疑是当下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发展亟需破解的关键问题。本文即以上述问题作为文章讨论的重点,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创意写作,有人称之为“创造性写作”①在2014年7月18日至7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举办的首届“高等院校创意写作骨干教师研修班”上,以上海大学的葛红兵教授为代表,将其翻译为“创意写作”,而以中国人民大学的劳马、王家新教授为代表,将其翻译“创造性写作”。其差异随后也体现在各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目录名称上面,规约了时下不同学校的翻译结果。,是英文Creative Writing的翻译。无论叫什么,其命名的迷误,首先与西方无关。这是Creative Writing中国化的过程中,国人翻译再造的结果,其分歧体现的是人们对它的不同理解。在我看来,创造是人类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的劳动行为,注重创作的具体行动和动态过程。它是对创作中下游活动的概括与总结。创意是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的简称,是指对现实存在物的理解及认知,衍生出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更重视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的开发与训练。它是对创作活动的上游阶段的概括与总结。创意写作与创造性写作的分歧,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表明了主体对创作活动中具体环节侧重点的偏好。以我之见,我赞成将其翻译为“创意写作”,以表达我们不但要重视写作的具体环节和实操行为,更要重视创意思维的训练和创意潜能激发的诉求。两者之中,后者才是重中之重。
其次,创意写作与古人无关。很多人经常质疑,难道我们古代的写作中就没有创意吗?这实际上是将普通文字“创意”和“写作”的词汇组合当成特定的学科定义,也曲解了创意写作的意涵。“创意写作”不是一个可以分离讨论的词汇,而是凸显着一个源自西方的特殊学科,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定和内涵。在目前的学术语境中,没有任何人否认在古代的文学创作中,甚至在任何艺术创作中都包含着创意的成分。但从现在的表述中不难看出,写作中蕴含创意,与创意写作并非同一个学术概念。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将古代文献中“创意”两个字的同时出现作为创意写作的诞生,也不能强词夺理地将“艺术创作中有创意”作为创意写作不能成立的理由。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言的创意写作仅指19世纪,出现在西方、最早由美国作家拉尔夫·爱默生于1837年8月31日在麻省剑桥城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以《美国学者》为题所做的演讲辞中明确提出的一个与学术研究相对的概念②有关“创意写作”概念在何种意义上使用,参见刘卫东:《创意写作基本理论问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5-9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它业已形成包括本、硕、博体系的成熟学科。根据大卫·迈尔斯的统计,截至2006年,美国已经创建了超过300个创意写作科系,每年向1000名学生颁授创意写作学位③Myers,David.The Elephants Teach:Creative Writing Since 1880.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p.2.。
《牛津英语词典》曾给创意写作定义:“特指文学与艺术,也指作家或艺术家有创造才能或想象力,想象力也体现在智力活动中,创造才能与想象力与其仅仅在批评、‘学术’、新闻、职业、技术方面的表现相区别,而表现在文学或艺术产品中。所以,创意写作是此类的写作。”④[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不难看出,创意写作注重的是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力,即个人开创性思维的渗入和运用。它不仅关注具体的创作实践,而且首先强调的是思维上的创新和幻想,是一种超越常规的想象力的展现。在文学与艺术中,思维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是文学、艺术与其它专业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创意写作训练的核心。汪正龙教授认为:“‘创意写作’,也可译为‘创造性写作’,原指英美大学语文系开设的一门与文学创作有关的写作课程及其写作形式。本章主要讨论这种写作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即真正的‘创意写作’应该是挑战写作自身、挑战作者自身经验极限、挑战语言表达的极限的写作。”⑤[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汪正龙的界定凸显出创意写作的两个要义:一是强调了创意写作内含的文学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特征,二是强调了创意写作并不简单地将撰写经典作品、培养精英作家当成核心任务,而是将自我的个性化表达和极限探索作为创意写作的核心目标。这就将创意写作从传统写作学的精英主义培养桎梏中解放出来。葛红兵认为“创意写作”是指以写作为样式、以作品为最终成果的一切创作性写作活动。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它最初仅仅是指文学写作,后来泛指文学写作和一切面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适应文学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传媒技术的更新换代等多种形式的写作①许道军、葛红兵:《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从该定义可见,他宁愿将创意写作宽泛化,以使其能够含括并符合文学产业化的多样化诉求,以拓展出足够宽阔的发展领域。在我看来,上述三种定义仅仅代表了创意写作发生过程中的个别意见②更多有关创意写作的定义,可参见刘卫东:《创意写作基本理论问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9-27页。。而且,这样的界定还是没有完全延续创意写作的西方传统,厘清作为学科的创意写作的概念。
在对西方创意写作发展历程的耙梳中发现,创意写作在诞生之时主要承载的是文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任,以此与以古典语文学教育为核心的文学教学模式分开。根据迈尔斯的考证,创意写作兴起于19世纪末期美国高校的文学教育教学改革,首先作为“一项在全国高校内开设的小说、诗歌写作课程的校园计划”和“一个招募小说家、诗人从事该学科教育教学的国家体系”③Myers,David.The Elephants Teach:Creative Writing Since 1880.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pp.1-14.而出现。在发展中期,它则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改革的责任,众所周知的是应对二战前后军人战争创伤、黑人教育、移民浪潮、女权运动、多元文化差异、文学类型化、美国梦形成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而在当代,除以上论及的两方面内容外,还承载着为现代文创产业输血的功能,创意写作为文学创作、电影工业、文旅产业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文化创意和文学原创人才,最著名的莫过于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及其城市文创项目④以上分类,可参见Myers,David.The Elephants Teach:Creative Writing since 188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Mcgurl,Mark.The program era:postwar fiction and the rise of creative writing.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Wilbers,Stephen.The Iowa Writers'Workshop:Origins,Emergence & Growth.Iowa City:University of Iowa Press,1980.。
如果人们认同以上所述的三阶段划分法和所涉及的维度,并承认创意写作中国化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是制约学科充分发展的瓶颈问题,那么我就能对其重新定义。我以为,创意写作指的是一切创造性思维训练、分体写作和批评实践的总称。这个定义包含四个要点:
第一,创造性。俗话说,内容为王,创意制胜。在艺术创作中,创造性(creativity)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毫不夸张地说,创造性是创意写作最为重要的品性。然而,创造性是一个被曲解了的概念。这种曲解表现在:一是把创造性当成天神或者伟人的专利,其弊端在于把大量普通人驱离于创造,使创造性失去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严重扼杀了创造性艺术品产生的可能性;二是把“无中生有”的原创性(originality)当成创造的根本,其弊端在于把创造变成一种无法企及并缺乏判断标准的幻想,使大多数参与创造的艺术家失去信心。根据伯格森的论断,创造性是人类的一种生命本能。生命本是创造性的。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创造性并非原创性,其本质是人类的一种“有中生有”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说,所谓的创造性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立足现有基础推陈出新的一种智慧。创造性既立足于格式,又超越格式化的既定框架和界限。窃以为,对创意写作和个人来讲,创造性就是一种日常生活常态,是每个人追求新变的朴素信仰,我们优先要做的是:让创造性回归普通人,回归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让它成为一种普通人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朴素理想。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创造意念,提升自己的专注力,累积能够整合各种已有知识的生命智慧,兑现投射于生活的创造愿望。
第二,思维训练。创意或创造性源自于人的思维意识。可以这么讲,创意写作不仅注重下游的写作训练,更注重上游的思维训练。只有具备了创意思维,才能够写出具有创造力的文学艺术作品。创意思维训练是创意写作教学的第一要务,也是践履创造性,体现创意写作上游训练特质的核心环节。按照国内创意写作的教学设想,创意思维训练包括克服写作障碍、深挖自我潜力、思维意识(把创新当成思考的重点)培养、思维习惯(创新成为惯例)训练、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等。这就要求创意思维训练应该融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跨学科综合养成。目前,常见的思维训练法包括:自由联想法、思维导图法、逆向思考法、发散裂变法、类比创新法等。
第三,分体写作。创意写作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写作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分体写作是彰显创意写作文体实践的主要方式,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体写作实操训练即是关键任务。依我之见,当下的创意写作按照审美性写作(艺术创作)、生产性写作(策划脚本)和工具性写作(实用写作)三条路径践行。各个学校或重一端,或全面推进,比如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复旦大学就以纯文学创作训练为主,而西北大学则将审美性写作、生产性写作和实用性写作训练并重,对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全面培养,效果良好。
第四,批评实践。由于创意写作赖以栖身的空间主要是普通高校,既无法规避寻求合法学科身份的努力,又无法祛除教授、组织学生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创意写作在蓬勃发展中,仍然赓续了文学研究的知识性传统,形构了创意写作的批评实践。与传统不同,创意写作的批评实践以创意写作基本理论、问题探讨和基于创作论的文学批评,特别是以教育教学法讨论为核心,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题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创意写作发展史和学科体系建构为核心的史论研究;二是以“工坊制”为核心的创意写作教学观念和技巧、方法的探索;三是立足创作论和作品鉴赏为核心的创意写作文学批评。这三个层面以互文的方式同存,不但阐释了批评实践的所指,而且规范了批评实践的边界。
在长期的学术发展中,西方理论的中国化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创意写作也不例外。前文对创意写作的定义,正是中国化的结果之一。换言之,创意写作也需要完成中国化的蜕变,建构中国化的创意写作学科版图。本文之所以采用“版图”这个词汇,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版图暗含着创作主体的主动性,展现了创意写作学人积极自信、主动探求学科疆域和边界的努力;二是以中国化“版图”概念表明我国创意写作与西方创意写作之间的关联性和区分度。
如上所述,创意写作是一切创造性思维训练、分体写作和批评实践的总称。按照这个定义的规定和逻辑,我认为中国化创意写作的版图包含知识探索、文体写作和社会实践三个版块。
目前,中国的创意写作基本栖居在普通高校,以培养具有创意思维、具备各类文体创作能力的学生为己任,并建成成熟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要研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意写作理论和教学方法,形构出成熟的知识探索体系。根据我的现有经验,创意写作理论、创意写作简史、创意写作教学法、文学鉴赏与批评等构成创意写作的知识探索系统。创意写作理论不仅可以厘清创意写作学科中涉及的核心概念,而且可以深入研究创意写作中具体的理论问题,诸如非虚构写作中的“真实性”悖论、创意写作中的“体验经济”等。创意写作简史让我们在梳理西方创意写作的发展脉络的过程中,探索近十多年我国创意写作的特色发展之路。创意写作教学法促使我们思考工坊制教学内部不同的组织、教学模式,寻求并尝试各种可能的思维训练方法。同时,立足于作家创作论的文学批评和立足于创作经验的作品鉴赏丰富了创意写作研究的理论话语,增加了知识探索的丰厚度。
创意写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这种理念的具体落实,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各类分体写作训练中。在文体写作中,创意写作按照审美性写作(艺术创作)、生产性写作(策划脚本)和工具性写作(实用写作)三条路径逐项展开。审美性写作中,作为艺术的文学致力于文学精品的创作,注重展现思想的深刻性和技法的先锋性;作为商品的文学,则致力于文化产品的生产,注重文学产品品质的同时还注重商业效益。但无论是作为艺术的文学,还是作为商品的文学,都需要彰显文学性和可读性,符合读者的审美阅读期待。生产性写作含括了策划与文写作、分镜头脚本等类型。它们不是创作的终极结果,而是创作的阶段性成果,服务于进一步的艺术创作,比如分镜头电影剧本创作的终极目的不是作为可读性文本而存在,而是作为服务于影像作品的可排、可演性文本而存在,最终助力舞台、光影艺术排演制作的最终完成。工具性写作以解决现实工作中具体事务问题为主要目标,可以分为党政公文写作、事务文书写作、新闻文体写作、财经文书写作、法律文书写作等类型。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工具性写作中依然存在思维技法、审美风尚等创意性苛求,不亚于一般审美性写作和生产性写作的创作难度,而这一点常常被漠视,甚至误解。
创意写作的诞生本为美国高校教育改革实验,其目标可概括为:直面社会矛盾,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文化生产,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增殖社会公益服务,释放文学的社会效能。最具表征性的是二战老兵的安置事件。它不但保证社会稳定,促进士兵的身份转换,而且改善了教育观念,扩容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训练了老兵的写作技能,使其发出底层声音。我以为,在社会实践中,创意写作可以完成商业性实践、教改性实践、公益性实践。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创意街区,培养创意阶层,助力文化产业规划,促进文创产品的深加工,提升文学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完成商业性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完成“讲授式”教学向“互构式”教学的文学教育革新,完成教改性实践。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业务技能培训,增加受众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建设公共图书馆、公益文学讲座,促进全民阅读,提升公民的个体文化素养;通过建构线上或线下的公共社区,为广大群众提供情感倾诉的现实通道;通过文学进社区、进工厂、进田间等活动,帮助有写作愿望和需求的群众撰写回忆录、家族史、口述史等非虚构作品,实现写作梦想。特别重要的是,我们更应该通过进一步开发文学的社会治愈功能并普及自我疗治,以各种不同方式完成公益性实践。
可以说,由知识探索、文体写作和社会实践所形构的中国化创意写作版图,不但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具体对象和切入点,而且满足了教师、学生的创作愿望,更重要的是让文学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服务潜能,满足了更多人群的需要,为讲好中国故事、实现自我诗化、传递正能量贡献出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安德鲁·本尼特和尼古拉·罗伊尔认为:“创意写作20世纪中叶在美国的出现,和它近来在英国以及其他地方的体制性扩张,是伴随着‘什么是文学’或‘什么是文学性’的问题成为文学本身以及文学批评与理论中心议题的过程而产生的。”①[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译注。这种对文学改革、教学方式、文学本质等传统文学的理性讨论,不仅延续了创意写作与传统文学的关联性,而且共同催生了创意写作学科的诞生及成熟,使之在欧美、澳洲及亚洲等国家地区的高校中推广开来。
问题在于,在当下国内外创意写作栖身高校的背景下,获取合法的学科身份是其安身立命的前提和基础。而创意写作学科身份的获得,受其自身的核心特征和独立性而定。因而,特别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甄别创意写作的独特症候,以及与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差异,确定它的学科边界,进而确立其存在的合法性。虽然创意写作与众多学科都有关联,但相较而言,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传统写作学以及现实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也主要区分其与上述四者的异同。
从学科性质和思维方式上看,创意写作学与文艺学虽有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二者都重视理论研究,但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提供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全面的、整体的理论研究,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三部分,形成紧密联系、互相包容的有机整体。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说法,文学理论还可分为作家论、作品论、读者论、世界论。创意写作也研究理论,但其一,它奉行作者中心论,以创作论作为核心,完成创意写作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其二,创意写作作为文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非常重视教学法的研究,在活动实施上研究如何组织创意写作;在教学上研究创意写作教育教学体系的建构、发展、课程设置、能力训练方法等问题,给创意写作课程体系提供理论支撑,连接写作活动和创意写作学学科。其三,作为与文化产业关联度极高的学科,创意写作在创作之外,热衷于讨论创意写作活动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创意的产业化开发、创意产业管理和运营等问题。
第二,学科发生和发展的阶段不同。文艺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其发生发展的长期的、广阔的历史,已是非常成熟的学科。但作为学科,创意写作创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的美国爱荷华大学,其后才作为新兴专业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校得以确立和推广,包含近20个子类,设有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培养层次。从2009年算起,国内的创意写作刚刚走过十年,尚处在追赶、反思和深耕阶段。简言之,文艺学以文学理论的全面研究与创意写作的创作论研究与批评、创意写作教育教学法研究、创意产业管理研究相区别。
从驻校作家、学科渊源等因素来看,创意写作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堪称姊妹学科,关系紧密。但作为学科,创意写作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差异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
首先,学科取向及侧重点不同。现当代文学是文学专业中的传统学科和主流分支,已有成熟固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它是对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创作经验、创作历史、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侧重于历史梳理和经典作品批评,以客观知识传授和学术能力培养为主。与现当代文学相异,创意写作横跨心理学、教育学、创意学、脑科学等,其重点在于重建积极的认知和反应模式,以促进艺术创作为旨归,强化对受众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现当代文学研究结束的时候,恰好是创意写作开始创作的时候。因为对创意写作的学习者而言,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评,主要目的在于感受作家的主体身份,体验作家的创作过程,分析他人的创作经验,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艺创作指导原则,完成实际的创作实践。
其次,核心理念不同。现当代文学立足于传统中文教育理念,专注于以普适性、人文性和精神性为诉求的精英作家和经典文学批评,尊崇立足于生活经验的个人创作。但在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系统中,我们不仅关注作家,还关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进言之,现当代文学讲求经典化,但创意写作在经典化之外,重视不同群体与个人之间相互协作的文学集体化、程序化、模式化的艺术生产,也重视文学在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作用。这种创造性架构不仅仅具有商业前景,同时也有国家意识形态的背景。可以说,现当代文学重在文学批评,创意写作则重在艺术创意和文学创作;现当代文学重在文学的经典性,创意写作除了关注文学的经典性之外,还注重文学的商业性和社会性。
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学的关联性毋庸讳言,但创意写作作为学科,仍然需要厘清与传统写作学的主要区别。不管是承继期以“题材、主题、结构、表达、语言、修改、文风、绪论”八大块为核心要素的文章论,发展期由写作总论和写作过程论两块组成的“总论—分论”框架,还是综合期形构的“本质论—过程论—技巧论—文体写作论”,传统写作学呈现的显著特征是,在每一个时期侧重于写作的某一方面,而且只注重写作的理论研究和知识讲授。相较而言,创意写作更重视写作实践。它同时并在的包含三方面的实践:以文学创作为核心的审美性创意写作、以实用写作为核心的工具性创意写作和以策划文案、分镜头脚本为核心的生产性创意写作。与此同时,创意写作更重视思维训练和写作的创造性养成。这在前文已有多次表述,不再赘言。
传统写作学注重写作理论。究其实,注重的是写作学科本身。但创意写作有三个指向,即作为写作活动、作为社会运动和作为学科①刘卫东:《创意写作基本理论问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84-114页。。传统写作学发展缓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包括很多大家都信奉作家无法培养,写作无法教授的理念。但创意写作不同,其本质是以“作家可以培养”“写作可以教学”理念和“驻校作家制度”“工坊式教学”方法为标志的新型“写作教育”与“创意教育”。更重要的是,与传统写作学注重讲授式教学的方式相比,创意写作特别重视写作活动中以工坊制模式开发和拓展创意思维,以此促进多元化、多层次文体创作实践。不难见出,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学有一定的延续性,不过,传统写作学注重教师的理论讲授,创意写作注重以工坊制模式为基础,强调写作的上游思维激发和创意养成,注重写作的分文体实操训练。
虽然讨论创意写作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与讨论创意写作和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传统写作学的关系问题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但我仍然愿意在此讨论创意写作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原因在于:第一,有助于修改传统认知,推及概念的生成性,厘清在创意写作视域中,“文学”“作家”等写作中的核心概念;第二,只有理解了创意写作与现实的真实关系,才有助于证明创意写作在“中国语言文学”中存在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在传统的观念中,很多人认为“文学”指的是经典作品,“作家”是以创作经典作品为职业的精英作家。换句话说,受人类生命的有限时间和有限精力的限囿,人们用经典作品和精英作家形构了我们对于文学的记忆和想象,将文学塑造成“阳春白雪”。其恶果是将文学高置于普通民众可望而不可即的顶端,远离了民众的视野和日常生活。不过,在我狭隘的理解中,如果将创意写作理解为精英作家培养和文学经典创作教学的话,那创意写作就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根据其缘起的背景,创意写作本身是提升民众文学修养的素质教育,力图在文学、民众和社会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流畅的、交互式的社会交流渠道。与此同时,在这种社会交流中,将文学分成作为艺术的文学和作为商品的文学,让作为商品的文学深度参与文创产业活动,服务于更多的受众。它与传统文学教育中的学术训练同存并在,建构文学教育中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精英化培养和产业化教育相结合的双引擎。
概言之,创意写作以创作论批评、实操性旨归、建构式教学和多元化功能,把自己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传统写作学区分开来,并重新建构了与现实世界的多重紧密关系。
创意写作自引入我国以来,发展势头良好。主要表现为:第一,创意写作理论逐步深化和完善,西方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的翻译和引进已经形成一系列书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也开始展开;第二,创意写作注重操作的实践训练,特别是创意写作视为生命的实践的多样化、有效化,已经在学科的发展中、社会实践中得到持续的彰显。但是,创意写作的中国化问题显然不容忽视。从根本上讲,国内的创意写作学科还处于草创和摸索阶段。中国高校还未形成自己的原创理论、训练体系、课程系统,创意写作的理论建设基本处于翻译引进阶段,而且还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已在实践中有所显现。这从诸多学人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译介的“创意写作书系”论及的内容和技法的诟病中可略见一斑。“创意写作中国化”目前只能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创意写作的内在潜力未能完全激发出来,它所提供的发展际遇仍需进一步开发和拓展。根据国外创意写作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国的创意写作实际,我认为今后创意写作在理论研究、文学创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潜藏着巨大的际遇。
1.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国内外创意写作发展的经验表明,基本理论研究一直是其薄弱环节。国外虽然有大卫·迈尔斯的《大象教学:1880年以来的创意写作》(2006)、马克·麦克格尔的《系统时代:战后小说和创意写作的兴起》(2009)、戴安娜·唐纳利《建构创意写作研究学科》(2009)、保罗·道森《创意写作与新人文学科》等重要理论著作,但和创意写作漫长的发展经历和复杂的内在分化相比,理论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国内的创意写作理论著作目前仅有许道军、葛红兵的《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刘卫东的《创意写作基本理论问题》等,主要展示了西方创意写作的基本面向,从研究的深广度和理论的中国化来讲,仍留下巨大的空白点。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中国现实,改造创意写作基础理论研究现状,从基本概念厘清、核心问题探讨、整体发展规划等方面做出中国化的研究方案。
2.教育教学法研究。根据大卫·迈尔斯的论述,创意写作最初是文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现在,它仍然需要回归到教育教学的轨道。作为更有效、更系统化的培养作家的方式,创意写作的传统方向是为写作教学总结出一套更为合理、易操作的、实践性更强的方法。但即使西方,在教育教学法的研究上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模式以工坊制为主,深化开拓不足;教学研究中教学案例很多,但基本是个体化的,很难具备普适性;创意写作教学法在中国水土不服,很难在课堂上予以实施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尝试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开拓出新的教学模式、教育视角和教学方法。
3.文学产业化研究。文学产业化是西方创意写作发展中后期分化、转型成功的核心表征,爱荷华大学最具代表性。自爱荷华大学开始,创意写作逐渐形构出精英文学创作和商业文学创作、培训、运营、管理等一系列成熟的路径。国外好莱坞模式、迪士尼乐园的成功,国内杭州西湖景区、成都杜甫草堂、西安白鹿原影视城等文学商业化的成功,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灵感。进一步思考文学产业化问题,强化研究,以超前的理论和精准的项目设计服务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也是当务之急。
文学创作是创意写作践行实践性的主要体现,也是创意写作训练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精准说明未来创意写作中文学创作可能面临的际遇,以下分类并不是同一个标准,请读者仔细甄别、批评。
1.精英文学创作。精英文学是与大众文学相对的概念。如前文所述,虽然我个人反对人们将创意写作简单等同于精英文学创作的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意写作可以忽视精英文学创作。无论是因为精英文学表征着文学最高的艺术水准,体现了人类的文学梦想和荣光,还是因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创意写作最佳的栖身之所仍然是普通高校,高校有义务和责任区别于非专业机构,这都要求大力发展以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技巧的先锋性见长的精英文学创作,探索其在题材上的突破和写法上的创新,引领经典文学发展的走向。
2.幻想文学写作。幻想文学是与写实文学相对的概念。幻想文学以想象和虚构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呈现人类的梦想、信念、希望和恐惧等。幻想文学一般可分为科幻、玄幻和奇幻文学三种类型。幻想文学最具魅力的地方在于,无论是哪一种类型,都潜藏着创作的无限可能性。毕竟,毫不夸张地讲,文学最大的特权在于想象和虚构,二者是文学飞翔的翅膀,也是文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差异。人类对过去知识技术和历史事件的重新捏合、对现在知识技术和现实生活的多元开发、对未来知识技术和可能愿景的无限遐想,都会变成幻想文学大放异彩的基础条件。
3.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是与虚构性写作相对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非虚构写作深受文化记忆理论的影响,让文学创作变成个人和社会记忆整理的重要部分,回忆录、传记、家族史、书信、日记等等都是主要的文体类型。依我之见,其他姑且不论,非虚构写作最大的魅力是:它打破了文学创作必须面向读者公开展示的惯例,体现出非常鲜明地面向自我的书写形式。这就意味着非虚构写作可以成为自我情感宣泄、人类心灵疗愈、创作梦想实现,以及自我诗化的积极尝试和有力武器。
4.辅助性写作。辅助性写作是相对于主体性写作的概念,它并非以创作文学作品为己任,而是以撰写生产性文本为标志,专注于在文学创作人才、文学产品运营、文创企业管理、文学产业开发等机构之间建立联系,衔接各个文化产业环节,以完成从文学创意激发到文学作品呈现这一系列性的整体过程为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辅助性写作涉及到文学、经济、管理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素养,按照目前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可以独立完成。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发挥创意写作专业的跨学科和开放性优势,通过不同学科、不同方式联合培养,比如文学、经济、管理学科联合,专家教学、作家教学、企业管理与营销骨干教学联合,才有可能破解这一难题。
1.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意写作立足于高校,科研、教学任务必不可少;创意写作生产文艺作品,面向市场的营销推广必不可少;创意写作服务社会大众,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必不可少。这就使得创意写作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平面的文学艺术,而是和其他艺术、技术、产业结合的立体化、多方位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要求未来创意写作必须以学校为核心,联合相关的文化企业、社会力量,产、学、研、用一体化彰显创意写作的创意性、实践性、商业性和服务性,满足不同层面的异质化要求。
2.反精神贫困。在斯蒂格勒看来,当下的人们面临“普遍精神贫困”,“它不仅使劳动者的个人技能成为明日黄花,与之一起消退的还有各种人生知识和理论知识”①[法]贝尔纳·斯蒂格勒:《反精神贫困的时代》,杨建国译,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2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79页。,造成人类情感困顿,灵魂无处皈依的窘境。创意写作的分体写作训练,特别是重在自我表达的非虚构自由写作,最终将写作从文体、文学、文本中解放出来,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所适应的艺术提供可更新性的艺术支持。文学不死,创意永在,这就是创意写作的永恒趋势。在此趋势下,创意写作能够对抗所谓的“精神贫困”,完成个体的情感释放,实现文学的社会疗愈,满足人类诗意栖居的伟大梦想。
3.商业化。创意写作将与文化创意产业更紧密地结合,进一步走向商业化,满足人民大众更多的精神需求。未来的创意写作将成为文化产业的母体和基础工序,与图像、影视、游戏、虚拟现实、娱乐、音乐、教育等很多产业领域深度合作,开发出更多全新的、高品质的文创产品,增加文学的附加值,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文化效益。
综上所述,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大力倡导发展社会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方针,践履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号召高校积极探索以创作实践为导向的中文教育改革,实现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背景下,探索中国化创意写作的版图、边界和际遇,正是完成学科自身建构,确立合法身份的有力举措,更是培养优质学科人才,夯实文学创作基础,实现文创产业振兴,再现民族文化自信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