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712100)
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进行全面部署,对高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林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因此,审视农林高校大学生择业现状、分析农林高校就业工作的问题,对标新时代对农林高校就业工作的要求,探究农林高校就业工作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对于农林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提高学生获得感和幸福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人才强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七大战略,国家战略需要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来支撑。2019年,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回信,希望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培养和输送更多学农事农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是农林高校必须承担的使命和任务。因此,农林高校就业工作必然要聚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就业工作市场布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就业价值引领,把更多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专业素养精湛的高素质人才,输送到中西部、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输送到国家战略和民生急需的领域干事创业。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要求的核心。“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结构、公平以及制度”等各要素统一、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于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改革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过程,让高校的人才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与自身办学定位相吻合,满足受教育者的意愿和需求[1]。农林高校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培养农村农业现代化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让更多农林毕业生在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愿意去,干得好,留得住”。就业工作作为农林高校人才培养链条上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就业工作必然要快速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加强就业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优化学生就业结构,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就业统分统包制度,学校仅承担按照国家计划做好就业分配的职能;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制度发展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2000年,随着我国大学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国家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些制度的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也呈现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个人现实与社会现实相背离的矛盾心态。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使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成为国家和高校的重要任务,全国高校相继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逐渐把就业工作作为战略性和日常性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就业工作目标从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转变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就业工作的对象从毕业生延伸到面向全体在校生,就业教育的内涵从就业指导向生涯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拓展。
大城市和高薪酬依然成为部分学生的首要择业价值观。多数毕业生在就业地域中仍首选到大城市择业就业。徐亚东、张应良的研究表明,中国1553 名应届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为大城市、小城市、农村的比例为74.6%、22.7%、2.7%[2];自身综合素质越高的农科大学生越偏好大城市就业,对自身综合能力评价越高的农科大学生越自信可以胜任非农职业。选择到西部的学生数量仍然偏少。杨兆强、何云峰的研究表明,从15 所重点农林高校的本科生就业数据来看,农林类毕业生在省外就业时,流向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毕业生相对较多,去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人数相对较少,在这些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仍以区域内高校为主[3]。
部分学生对基层就业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基层、涉农行业就业比例不高。一是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基层项目比例极低。农林高校学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应征入伍”等国家项目的比例最高不超过8%。二是农科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低。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2016-2018 届农科类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56%、57%、58%[4],即学生中有40%多学生并未在涉农行业或岗位就业,在11 个学科门类中位居倒数第一。
通过对2017-2019 届毕业生就业意愿和就业结果调查,对比分析发现:一是选择升学的本科生比例和实际考取比例失衡严重。从农林高校2020 届毕业生求职意向来看,74.08%的本科生选择报考硕士研究生,而实际本科生升学率近三年每年基本在38%左右,考录比为3.21:1。二是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就业的本科生比例和实际考取比例严重错位。数据显示,5.95%的毕业生选择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等,而本科生实际考取率近三年每年基本在1.5%左右。三是选择到企业就业的本科生比例和实际去企业就业的比例严重错位。数据显示,18.53%的学生选择到企业就业,而实际每年到企业就业的比例为45%左右。
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连续三年对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发现:一是毕业生专业知识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林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尚未完全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传统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村全面进步的新要求,不能适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奔腾的新浪潮。二是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与用人单位需求有差距。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有待改进的问题占比前三的是:实践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
农林高校要立足立德树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定学生学农爱农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责任感,让学生就业选择与国家同心同向,让学生成长发展与国家战略发展同频共振。
1.构建“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内容协同体系
思政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专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发展的路径,三者互融互通,才能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农林高校要树立人才培养的大局观,培养部门与就业部门加强合作,对标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把思政教育和生涯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农林专业的认证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提升农林专业本科生升学动力和升学率,培养出更多“知农爱农为农事农”的“愿意去、留得下,干得好”的农林高素质人才。
2.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平台协同体系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强化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就业价值引领上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要通过社会实践、就业实习、志愿服务、基层挂职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和社情,增加学生建功新时代的情感认同;要借助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农林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边远地区建功立业的典型事迹,用有温度的故事教育、鼓舞、影响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最终把选择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内化为思想意识,外化为行动自觉。
农林高校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基层就业导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对高素质人才的“四大需求”,重点拓展涉农类企业、省(市、县、区)党政人才储备、农科类高校(科研院所)、选调生、国际组织任职“五大板块”,聚力西部地区、黄河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带一路沿线、东北地区等“六个区域”,构建“456”核心市场建设目标,为学生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
1.强化校地企合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
农林高校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充分对接各级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联合共建高层次人才实习实践基地,引导毕业生将毕业论文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问题相结合,构建农林高校毕业生“学业—就业—事业”三位一体的人才输送路径。
2.强化选调招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农林高校从新生入校开始,邀请优秀选调生校友与学生“面对面”“网对网”讲述青春奋斗故事,通过先进事迹发挥“榜样效应”,增强学生对选调生的职业认同感;通过调研摸底及时发现选调生后备人才,通过领导力实训营提升学生适应基层管理的能力素质;主动出击,对接省市组织部门积极推介毕业生,拓展选调生招录范围,为学生投身基层选调工作搭建更宽阔平台。加强选调生跟踪服务,持续推送学校在政策研究、理论创新和科技发展方面的最新成果,为其发展提出源源不断的知识养分和智慧力量,帮助选调生构建职业发展支持系统,提升选调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2016年,教育部专门下发《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精准就业服务工作,准确掌握供求信息,建立精准对接服务平台,精准帮扶困难群体,不断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新需求,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1.构建互联网+精准生涯教育体系
农林高校可引进职业测评和优势识别器等工具,通过网络调查、生涯课程和职业咨询,从新生入学开始,精准摸排学生的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基本信息,大学四年不同阶段的生涯行为和发展需求,建立学生求职取向和求职优势的大数据库,分析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结合农林院校学生相对短缺的实践操作能力、领导力、创新创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模块,建立“学生、家庭、社会、学校”的“四位一体”生涯教育机制,搭建“课程指导—活动引导—考试辅导—咨询疏导”生涯教育措施,确保生涯教育有精度、有温度、有效度。
2.构建互联网+精准信息反馈体系
优化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和共享网络平台建设,整合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统计、就业调查等资源,根据学生求职的地域、行业、岗位、胜任力等需求做好就业信息精准推送;掌握用人单位对学历、专业、地域的需求变化,分析农林行业用人单位的招聘规律和特点,精准研判农林行业形势和趋势,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做好就业定位;通过互联网+技术,做好毕业生对教育教学和就业满意度调查,做好毕业生就业与国家战略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调查,做好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入职岗位胜任力的适配度调查,实现数据精准反馈体系,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依据。
3.构建互联网+精准帮扶体系
帮助一个毕业生顺利就业就是帮助一个家庭脱贫,就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农林高校要针对农村生源相对较多,农村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相对薄弱的状况,摸清建档立卡户、深度贫困县、零就业家庭等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制定特殊群体就业帮扶实施方案,实行“一生一策”“一生一导师”“一生一措施”“一生一评估”的精准帮扶措施,组建特殊群体帮扶队伍,确保有就业意愿的特殊群体,尤其是建档立卡毕业生100%就业的就业成效。
农林高校夯实就业制度基础,全面推进就业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顺势而为,也是应有之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治理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工作,从而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工作效能。农林高校就业工作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法治思维,主动适应教育部对高校就业质量多元评价和公开发布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过程管理和成效评价各环节的制度设定,确保国家政策落地落实、过程推动有章可循,质量评价客观公正。
1.强化顶层设计制度
制定就业工作“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制度、就业工作一把手工作制度,为全员、全程、全方位就业育人建立制度保障,坚持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制度,为就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细化过程监督制度
制定校园招聘会组织管理办法、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特殊群体就业指导帮扶制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实施办法、就业数据规范统计实施办法,完善点面结合的工作闭环制度,让工作过程依法依规进行,确保过程管理科学有效运行。
3.优化成效评价制度
建立学院(系、所)就业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加大基层就业、标签企业就业、国家项目就业结果运用,强化以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为核心指标的就业工作考核,引导学院围绕国家战略促就业;建立院系就业工作质量发布制度和人才培养质量发布制度,加强就业数据对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促进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