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函夏
近年来,课程思政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目标。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增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守好渠、种好田,使各科课程和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都是由专门的思政教师和专职辅导员来承担,而专业的课程教育似乎与思政教育完全隔绝。如何能够有效地打破这种“孤岛效应”,将德育工作自然地融入专业课程中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教学方式,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成为各高校教改课题的重中之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日趋完善,英语学习对于我国高校大学生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语言学习,传统的听说读写译的外语教学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和语言的密切关系,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跨文化交际》课程紧密地把跨文化交际和传统英语教学相结合,旨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文化认知、文化情感、文化行为等方面去理解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对于中西方文化对比中产生的冲突,引导学生能够持有理性且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些问题,在提高语言能力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化价值观,旨在帮助大学生在国际化视野中,清楚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和中国制度的特色,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通过思政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融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同向而行、协同育人,培养不仅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还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复合型跨文化交际人才。
以研究院校为例,目前跨文化交际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共24册)丛书中的《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另一本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的《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纵观这些教材,其内容多注重学生是否能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英语交流,语言是否符合规范,面对不同的交际场合和对象时是否能够使用合适的交际策略,以及文化异同对比和跨文化交流案例分析。教材也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来实践交际知识,旨在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交际技能。但是教材对中国文化的介绍较少,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内容中充分融入中国元素,体现中国形象,对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树立有所忽视。
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专业课程包括高级英语、英美文学、英汉互译、商务英语等课程,学生还需参加英语专业四级、专业八级、商务英语BEC等考试,导致应试教育教学导向,过于强调语言的输出,忽略了文化输出的重要性。学生都非常擅长英语考试,却忽视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可以流利地表达西方文化,却很难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讨在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基础上,如何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在世界的舞台上流畅地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教学形式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开拓创新的内容较少,教学内容和现实有所疏离,使学生很难在课堂学习中对一些理论观点的解析融合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学生学会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课程思政概念下的任课教师即是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从建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到开展何种教学方式,全部由任课教师独立完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程思政目标的完成情况和课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但由于大多数高校将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划归到辅导员和专业思政教师的工作下,对其他专业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政业务能力并没有太详细的要求。任课教师也较少参加思政类讲座和团队学习,缺乏和专业思政课教师的探讨与互动,对于协同育人、有效结合本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大都还停留在探索阶段。同时,教授全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大部分任课教师都是英语专业人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输入也有待加强。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首先应当重视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内容编排和选用。除了跨文化交际理论外,通过思政教育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政水平。选择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匹配的思想政治知识点,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引导,从而使学生将中华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文化自信。同时积极探索文化之间的异同,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的闪光点和他国文化的优秀之处,将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培养更符合“一带一路”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跨文化交际外语人才。
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要求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对任课教师本身也提出了较高的思政能力要求。任课教师不仅需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指导能力,他们担负着向学生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积极组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任课教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培训与学习,树立三全育人的意识和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思想觉悟,坚定不移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课教师自身除了需要不断提升专业业务水平之外,应当主动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充分把握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应创新教学内容,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备课授课全过程中仔细钻研,发现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能恰当体现当代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思政因素,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拓展世界视野。
增加教学手法的多元化,发挥任课教师的引导作用,关注整体和局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肩负着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能够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提升国际影响力,树立强大的中国形象,彰显中华民族的风骨气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不断传承的优秀故事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内容上增加表现“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大道德要素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温席等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也可增加范仲淹、文天祥等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精神故事。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增加小品演绎、主题知识竞赛、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英语演讲比赛等。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感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体会中国故事的魅力,激发思想感悟,强化育人功能。
2.通过课外阅读材料和文学影视经典作品,探究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引入思政教育的目的是能够使学生批判性地看待西方文化,学生理解和认同母语文化,使西方文化和母语文化平等对话。所以除了教材以外,可以在课外阅读材料中引入更多中国元素,如中国传统名著英文版赏析、马克思经典著作赏析、China Daily报刊上关于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分享等;可以组织观看《我和我的祖国》《建国大业》等电影,还可以从外媒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发展,如BBC纪录片《美丽中国》等。通过这些经典作品对比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视角,尊重文化差异,坚持正确的立场,坚定文化自信,进而去准确地讲述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在不同文化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更良好的交流。
3.通过新媒体工具拉近距离感
培养学习兴趣是课程思政开展的关键步骤,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将德育思想慢慢融入教学过程中。对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而言,新媒体工具无疑成了非常有效的载体,可以使思政教育更加便捷高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微信、微博、QQ、BBS等新媒体软件,可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建立跨文化交际专题平台,设置每日一答或传统文化故事分享,开展摄影比赛或短视频制作,以中英文图文并茂的形式,使传统思政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化,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生的了解。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关注新闻热搜,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带领学生积极热烈地讨论当下时事热点,在交流中带入文化比对,研究不同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帮助学生用辩证法看待问题,更理性地看待中西方文化。
4.开展第二课堂,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课程思政教育是将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依托和借助跨文化交际课程进行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所以这种融合教育不应该仅限于口头的讲述和静态的聆听。构建第二课堂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要途径,是课程思政教学环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增强跨文化交流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有效提高课程质量,对加强高校学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思政与跨文化交际的高效结合。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不应机械地去记忆和背诵,而应让学生走出校园,真实地深入到实际的文化氛围中,如革命老区或改革新区等地,充分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景点实地考察后担任志愿者,给外国参观者提供免费的语言导游服务,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在提高中国文化素养的同时,也锻炼了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的路径,是在提升语言交流能力的基础上,寻找跨文化交际教学基本要求和思政教育要素间的互补点,在完成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最大化地提升思政教育的课堂效用,将人才培养和国家建设紧密相连。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化和交际间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在接纳世界文化的同时,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学会讲好中国故事,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跨文化交际外语人才。